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H值条件下火龙果色素的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丽君 邵伟琪 +1 位作者 王兴莉 黄雪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5-38,共4页
以火龙果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其在pH2.0~9.0条件下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28℃)、pH2.0~9.0时,火龙果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32、534、536、534、535、536、538、543nm。火龙果色素在特定pH值条件下的降解符... 以火龙果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其在pH2.0~9.0条件下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28℃)、pH2.0~9.0时,火龙果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32、534、536、534、535、536、538、543nm。火龙果色素在特定pH值条件下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规律。降解速率常数(k)与pH值呈抛物线关系。pH4.0~6.0范围内,k较小,色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甜菜苷 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红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艳 张伟 刘德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16,共4页
对甜菜红色素染色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为3,温度30℃,时间40min;壳聚糖处理后染色和媒染染色都能显著提高上染百分率,媒染染色后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甜菜红 蚕丝 壳聚糖 媒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色素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丽君 邵伟琪 +1 位作者 王兴莉 黄雪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7-480,共4页
为研究火龙果色素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吸光度变化为指标,探讨火龙果色素在pH 5.0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乙醇不影响火龙果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40℃和80℃时,火龙果色素降解符... 为研究火龙果色素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吸光度变化为指标,探讨火龙果色素在pH 5.0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乙醇不影响火龙果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40℃和80℃时,火龙果色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其降解速率常数k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大,其稳定性降低;而在4℃时,火龙果色素在乙醇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其中在体积分数为0、16%、30%的乙醇溶液中稳定性较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中好.此研究结果为含醇火龙果饮料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乙醇 稳定性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火龙果皮甜菜色素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俊良 沈佳奇 +2 位作者 马玉华 韩秀梅 张兴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充分利用火龙果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以粉红龙品种火龙果皮的甜菜色素提取液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吸附比、解吸率的检测,从S-8、AB-8、HPD-600、NKA-9和NKA-11 5种型号大孔树脂中选取最适甜菜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并探讨上样流速对动态吸... 为充分利用火龙果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以粉红龙品种火龙果皮的甜菜色素提取液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吸附比、解吸率的检测,从S-8、AB-8、HPD-600、NKA-9和NKA-11 5种型号大孔树脂中选取最适甜菜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并探讨上样流速对动态吸附比的影响,乙醇浓度、解析液流速以及解析液pH对动态解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火龙果皮甜菜色素最佳树脂型号为S-8,上样流速为6BV/h,乙醇浓度60%,解析液pH 6.0、解析液流速4BV/h。该条件下,经纯化后的甜菜色素液呈大红色,色泽通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皮 大孔树脂 甜菜色素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甜菜红素脂质体的制备与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振刚 刘爽 游丽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甜菜红素是一种水溶性的食品色素,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但其稳定性较低,在光照、高pH、高温、酶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降解,同时甜菜红素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不易被人体吸收。本研究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的甜菜红素纳米脂质体,以提高... 甜菜红素是一种水溶性的食品色素,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但其稳定性较低,在光照、高pH、高温、酶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降解,同时甜菜红素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不易被人体吸收。本研究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的甜菜红素纳米脂质体,以提高甜菜红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甜菜红素纳米脂质体(NLP)。通过测定粒径、电位和多分散指数确定修饰脂质体的最佳壳聚糖浓度,得到壳聚糖修饰的纳米脂质体(CH-NLP),并评价了甜菜红素和两种脂质体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NLP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卵磷脂质量浓度60 mg/mL,药脂比1:18,卵胆比6:1,超声处理时间8 min。最佳条件下NLP的包封率为(42.67±1.67)%,载药量为(2.63±0.42)%。壳聚糖与脂质体结合的最佳浓度为0.6%,此时CH-NLP平均粒径为(194.60±4.4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9±0.05),Zeta电位为(5.80±0.79)mV。CH-NLP对HepG2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NLP次之,其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69.46±1.75)和(108.75±2.31)μg/mL;甜菜红素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弱。壳聚糖修饰的纳米脂质体作为甜菜红素的载药输送体系,可显著提高甜菜红素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甜菜红素 壳聚糖 抗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落葵红色素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隆基 唐忠惠 +2 位作者 曹玉英 叶其 黄祥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7-70,共4页
落葵紅色素系以成熟的落葵果实为原料,经由物理方法提取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天然食用红色素。该色素在酸性至中性的介质中呈鲜艳的紫红色;经毒理学实验和卫生学检验,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无毒,符合一般食品添加剂卫生学要求的良好的食品着色剂... 落葵紅色素系以成熟的落葵果实为原料,经由物理方法提取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天然食用红色素。该色素在酸性至中性的介质中呈鲜艳的紫红色;经毒理学实验和卫生学检验,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无毒,符合一般食品添加剂卫生学要求的良好的食品着色剂。据实验结果分析,落葵红色素中主要化学成分是甜菜花青素(betacyanines):甜菜苷(beta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葵 落葵红色素 食品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色素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段晓嫣 田艳 邓放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综述火龙果色素的主要成分及基本理化性质,系统总结国内外火龙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简述火龙果色素的生物活性,分析火龙果色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火龙果色素在实际应用中的方向。
关键词 火龙果 天然色素 甜菜苷 分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对甜菜苷的热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婷 韩嘉龙 +5 位作者 耿勤 陈军 李俶 刘成梅 何雪梅 戴涛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8,共9页
为探究不同蛋白质对甜菜苷的热保护作用,明晰其保护机制,本文拟采用两种动物蛋白(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两种植物蛋白(大米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浊度、紫外光谱、粒径、分子模拟等手段表征蛋白-甜菜苷复合物的形成和相互... 为探究不同蛋白质对甜菜苷的热保护作用,明晰其保护机制,本文拟采用两种动物蛋白(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两种植物蛋白(大米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浊度、紫外光谱、粒径、分子模拟等手段表征蛋白-甜菜苷复合物的形成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蛋白质均能提高甜菜苷的热稳定性,保护效果为:乳铁蛋白>大豆分离蛋白>β-乳球蛋白≈大米蛋白,蛋白质对甜菜苷热稳定性的提高与蛋白-甜菜苷复合物的形成有关。通过浊度、紫外光谱、粒径的实验结果推测,甜菜苷与乳铁蛋白、β-乳球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的结合程度高于大米蛋白,这可能是由于大米蛋白的低溶解度和紧密结构造成的。此外,相互作用和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乳铁蛋白与甜菜苷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结合,β-乳球蛋白与甜菜苷主要通过氢键发生相互作用,大米蛋白与甜菜苷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大豆分离蛋白与甜菜苷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结合。本研究为蛋白-天然色素的相互作用及甜菜苷的护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苷 蛋白质 相互作用 热稳定性 热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学与分子模拟技术表征甜菜苷与乳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婷 耿勤 +4 位作者 付敏 陈军 何雪梅 孙健 戴涛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6-94,共9页
为研究甜菜苷(Betanin)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相互作用及乳清分离蛋白对甜菜苷热稳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自组装法构建了WPI-Betanin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探究了复合... 为研究甜菜苷(Betanin)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相互作用及乳清分离蛋白对甜菜苷热稳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自组装法构建了WPI-Betanin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探究了复合物形成的作用机制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最后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将复合物相互作用可视化。结果表明,甜菜苷与乳清分离蛋白主要通过氢键与范德华力形成复合物,结合位点数约为1。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蛋白的浊度增加,表面疏水性降低,内源荧光猝灭,且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常温下的猝灭常数为1.78×10^(3)L/mol。相互作用改变了乳清分离蛋白中色氨酸、酪氨酸的微环境和二级结构含量,使甜菜苷在80℃下加热1 h的保留率从6.17%提高到27.26%。本研究为功能性蛋白色素复合物的应用开发和甜菜苷的护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苷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胶束与甜菜红素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性质研究
10
作者 曾学而 柯发辉 +2 位作者 杨敏 张文娟 魏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18期127-135,共9页
甜菜红素(betanin,BT)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含氮色素,但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文以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为载体,制备了BT-MC复合物,研究了BT与MC的相互作用,并评估了不同温度(40、60、80℃)、不同pH(8.... 甜菜红素(betanin,BT)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含氮色素,但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文以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为载体,制备了BT-MC复合物,研究了BT与MC的相互作用,并评估了不同温度(40、60、80℃)、不同pH(8.0、11.0)、不同金属离子(Fe^(3+)、Zn^(2+))处理下MC对BT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与BT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结合过程为放热过程,298 K时的结合常数K a为(8.18±6.17)×10^(3)L/mol。结合后MC构象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增加,β-转角及无规卷曲含量降低。与MC结合显著提高了BT在高温处理下的保留率,其中,80℃下处理2 h后1 mmol/L BT的保留率从(29.22±1.64)%提高至(91.88±0.77)%,5 mmol/L BT的保留率从(23.90±1.11)%提高至(81.07±0.73)%。另外,与MC结合改善了BT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pH 11.0下处理2 h后1 mmol/L BT的保留率从(47.62±0.33)%提高至(94.00±0.54)%,5 mmol/L BT的保留率从(56.88±0.42)%提高至(95.54±0.17)%。然而,MC结合降低了BT的金属离子稳定性。综上,与MC结合有利于改善BT的热稳定性和碱稳定性。MC可作为一种天然载体用于BT负载,以扩大BT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红素 酪蛋白胶束 相互作用 稳定性 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