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
1
作者 江胜华 李潇庆 +1 位作者 陈斌 李歆尧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8,共9页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BTxz和BTyz曲线出现波谷和波峰的拐点,BTzz曲线出现波峰峰值。在断丝3根,6根,9根,12根,17根,22根,25根和30根时,通过磁场梯度曲线突变判断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相比,最大误差为5.36%,最小误差为2.26%,平均误差为3.57%,误差的标准差为1.22%。通过磁场梯度评估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一致。随着断丝根数增加,磁场梯度曲线的波谷深度、波峰高度、波谷及波峰的宽度增加。钢丝绳断丝位置的磁场梯度的能量随断丝数增加而增加,证明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的检测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断丝 检测 磁场梯度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辐射传递法的功能梯度板高频振动响应分析
2
作者 许爱林 代成浩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0-48,219,共10页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功能梯度板模型中,以预测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功能梯度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在该方法中,结构内部的能量...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功能梯度板模型中,以预测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功能梯度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在该方法中,结构内部的能量响应由激励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得到。在临界频率以下,能量响应由一种传播波控制;而在临界频率以上,由三种传播波控制。数值算例结果与模态叠加法和功率流分析进行了对比,验证了RETM在计算不同物理参数下功能梯度板高频振动响应的准确性。研究了不同厚度下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能量响应的影响,讨论了材料梯度因子、结构阻尼和激励频率对高频振动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梯度因子的变化会导致结构波传播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的变化,越大能量的衰减速度越快,衰减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材料梯度因子 能量辐射传递(RETM) 能量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卫跟踪观测技术利用能量守恒法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郑伟 邵成刚 +1 位作者 罗俊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2-717,共6页
根据卫-卫跟踪观测技术的测量原理,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星相互跟踪和三星相互跟踪的卫星观测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恢复120阶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双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和美国喷气动... 根据卫-卫跟踪观测技术的测量原理,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星相互跟踪和三星相互跟踪的卫星观测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恢复120阶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双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和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公布的EIGEN-GRACE02S的结果相符合;第二,三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较双星提高约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 GRACE卫星 卫-卫跟踪 能量守恒 预处理共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力-能量全分布式在线共享的5G网络负荷管理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毅 陈恺 +4 位作者 郑顺林 王文婷 于芃 李开灿 董文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5,共12页
5G与边缘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海量部署造成运营商用电成本上升,需推动边缘网络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以节能降本。现有研究重点关注边缘网络参与日前经济调度,未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网络流量双重随机性造成的网络能量供需不平衡问题。针对强随机... 5G与边缘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海量部署造成运营商用电成本上升,需推动边缘网络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以节能降本。现有研究重点关注边缘网络参与日前经济调度,未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网络流量双重随机性造成的网络能量供需不平衡问题。针对强随机环境下的网络负荷管理问题,提出面向虚拟化边缘网络的能量实时管理策略。首先,以网络用能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联合网络资源管理、储能充放电与能量共享模型。其次,针对未来网络信息未知无法直接求解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对偶次梯度法的在线管理策略。然后,针对资源共享涉及运营商隐私问题,提出全分布式的计算资源与能量协同共享算法。最后,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在线算法在无需先验知识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5G边缘网络的用能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在线调度 信息能量耦合 资源共享 随机对偶次梯度 联邦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粗糙表面微动接触数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牛睿 万强 +1 位作者 靳凡 王战江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实际工程表面多为粗糙表面,研究粗糙表面的表面形貌对微动接触中压力和应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接触过程中法向载荷保持不变,切向载荷为周期性的交变载荷。首先,建立接触算法和模型,算法核心是利用共轭梯度法CGM(Conjugate gra... 实际工程表面多为粗糙表面,研究粗糙表面的表面形貌对微动接触中压力和应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接触过程中法向载荷保持不变,切向载荷为周期性的交变载荷。首先,建立接触算法和模型,算法核心是利用共轭梯度法CGM(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计算微动接触中的表面压力及切向应力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加快计算速度。然后,对单峰表面、正弦表面和随机粗糙表面的接触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幅值对切向载荷-位移曲线以及接触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有影响,表面幅值越大,相同切向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切向位移越大,能量耗散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接触 粗糙表面 共轭梯度 快速傅立叶变换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耦合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幸 钟强 +1 位作者 李翱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8-187,共10页
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方法(RETM)拓展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FGM)耦合梁的高频振动响应分析。在RETM理论中,FGM耦合梁的振动响应由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表示,振动波场由激励点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而成。由FG... 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方法(RETM)拓展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FGM)耦合梁的高频振动响应分析。在RETM理论中,FGM耦合梁的振动响应由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表示,振动波场由激励点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而成。由FGM梁微元的能量平衡推导了能量密度及功率流强度的核函数,利用耦合处的力平衡以及位移连续性推导了能量传递系数,根据边界功率流平衡确定了边界虚源强度。数值算例计算结果与波传播分析方法(WPA)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梯度指数n对FGM耦合梁能量传递系数以及高频振动响应的影响,发现n的影响主要集中在n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辐射传递(RETM) 功能梯度材料(FGM) 耦合梁 高频振动 能量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rzilai-Borwein梯度法的多微电网系统递阶优化调度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郑鹏远 李琴 孙忠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443-12451,共9页
针对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微电网组成的多微电网系统,提出基于Barzilai-Borwein梯度法的多微电网系统递阶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协调各子网多余或缺少的能量,并优化各子网发电设备以实现各微电网能量供需平衡,最小化多微电网系统整体运... 针对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微电网组成的多微电网系统,提出基于Barzilai-Borwein梯度法的多微电网系统递阶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协调各子网多余或缺少的能量,并优化各子网发电设备以实现各微电网能量供需平衡,最小化多微电网系统整体运行成本。首先建立多微电网能量流动模型及其能量管理优化问题,随后综合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思想和关联平衡原理,设计了多微电网系统的递阶优化调度算法。并引入Barzilai-Borwein梯度法对子微电网之间协调,提升协调级迭代计算寻优过程的收敛速度,驱动各子网的独立优化解快速收敛至多微电网的整体优化解。结果表明:该方法以较低的计算量取得了良好的多微电网能量管理效果。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电网系统 能量管理 关联平衡原理 Barzilai-Borwein梯度 递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跟网型VSC能量函数
8
作者 杨元熙 仲悟之 +1 位作者 王安斯 倪丰毅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针对大扰动下跟网型换流器的暂态稳定分析问题,构造了一种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新型能量函数,改善了传统能量函数固有的保守性。根据待定梯度法计算能量函数的形式;以能量函数的正定性作为约束条件,初步确定附加系数的取值范围;根... 针对大扰动下跟网型换流器的暂态稳定分析问题,构造了一种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新型能量函数,改善了传统能量函数固有的保守性。根据待定梯度法计算能量函数的形式;以能量函数的正定性作为约束条件,初步确定附加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梯度与微分方程判断能量函数的耗散性,进一步缩小了该范围;分析并对比能量函数的稳定域,提出改善保守性的建议。最后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并网换流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换流器 大扰动 能量函数 梯度 稳定域 耗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与能量最小化算法平衡态模拟分析
9
作者 梁广兵 罗贤兵 孙树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720,共8页
文章基于双阱势(double-well potential,DWP)函数构造流体动力学中的能量泛函,形成一个能量最优化模型。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对模型进行格式离散,以梯度下降法进行求解,然后对系统能量的平... 文章基于双阱势(double-well potential,DWP)函数构造流体动力学中的能量泛函,形成一个能量最优化模型。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对模型进行格式离散,以梯度下降法进行求解,然后对系统能量的平衡态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2个算例对模型进行数值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体现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和梯度下降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基于范德瓦尔斯方程或彭-罗宾逊方程的相平衡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 能量 平衡态 双阱势(DWP)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多分辨形态学梯度的自适应单相重合闸方案 被引量:35
10
作者 林湘宁 刘海峰 +2 位作者 鲁文军 刘沛 薄志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106,共6页
因目前多数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均须采用故障相的线路侧电压进行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电流双窗函数暂态能量比的判据。如果滤波器效果良好,该判据在信号平稳段的输出接近1,在信号奇异时刻附近... 因目前多数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均须采用故障相的线路侧电压进行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电流双窗函数暂态能量比的判据。如果滤波器效果良好,该判据在信号平稳段的输出接近1,在信号奇异时刻附近,能量比明显增强,便于整定。为了更有效地提取高频能量,在多分辨形态学梯度变换(MMG)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广义多分辨形态梯度变换(GMMG)。GMMG的设计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达到的效果调节结构元素的各种要素。EMTP仿真研究表明,由GMMG构成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案提高了判别的可靠性,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自适应重合闸 双窗能量 数学形态学 广义多分辨形态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闭开-开闭梯度变换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海峰 林湘宁 +2 位作者 刘沛 杨丹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9-44,共6页
为了提高基于暂态电压电弧特性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双窗函数暂态能量比的新判据,该方法克服了原单窗能量函数法难以用单一阈值区分故障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提取高频能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形态学闭开一开闭梯... 为了提高基于暂态电压电弧特性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双窗函数暂态能量比的新判据,该方法克服了原单窗能量函数法难以用单一阈值区分故障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提取高频能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形态学闭开一开闭梯度滤波算子(COOCG)。这种方法能够克服多分辨形态梯度变换本身所带来的平波作用。EMTP仿真研究袁明,由这种方法构成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案提高了判别的可靠性,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自适应重合闸 双窗能量 数学形态学 闭开-开闭形态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故障轨线位能边界曲面出口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庆生 刘笙 陈陈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在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中,基于能量函数的PEBS/BCU方法应用时,识别穿越PEBS界面的出口点方法包括射线法和梯度法。鉴于这两种方法应用的局限性,论述了新的动态梯度法,以提高识别出口点的准确性。并以电科院6机22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主... 在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中,基于能量函数的PEBS/BCU方法应用时,识别穿越PEBS界面的出口点方法包括射线法和梯度法。鉴于这两种方法应用的局限性,论述了新的动态梯度法,以提高识别出口点的准确性。并以电科院6机22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主导不稳定平衡点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函数 暂态稳定 PEBS/BCU方 动态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学中能量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腊梅 蔡根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交换相互作用能、磁晶各向异性能、退磁能和塞曼能等能量的离散表达式,并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能量极小值.在此基础上利用C++编写计算程序,对Co样品的各种能量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OOMMF软件的...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交换相互作用能、磁晶各向异性能、退磁能和塞曼能等能量的离散表达式,并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能量极小值.在此基础上利用C++编写计算程序,对Co样品的各种能量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OOMMF软件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 能量计算 有限差分 共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结构设计对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杨鎏 王鹤 赵树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改变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制备不同发泡密度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材料,并且通过叠层法制备发泡密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EPDM梯度发泡材料。考察了发泡密度和梯度结构设计对EPDM混炼胶的硫化发泡特性、硫化胶的泡孔微观形态、... 改变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制备不同发泡密度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材料,并且通过叠层法制备发泡密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EPDM梯度发泡材料。考察了发泡密度和梯度结构设计对EPDM混炼胶的硫化发泡特性、硫化胶的泡孔微观形态、力学性能、压缩应力-应变性能以及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用量的增大,发泡材料密度增大,发泡倍率降低,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与发泡密度最低的最外层均质发泡EPDM材料相比,梯度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压缩弹性模量增大。梯度结构设计影响发泡材料吸能值和能量吸收效益达到最优的极值。因此,梯度发泡材料在合适的应力范围内可以不牺牲力学性能,同时获得最大的吸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发泡材料 梯度结构 叠层 压缩应力-应变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最小能量的多目标跟踪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娴 朱松豪 金栋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文中针对多目标跟踪问题,提出基于连续最小能量的多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观测模型、表观模型、运动模型、互斥模型、轨迹维持模型及轨迹修正模型构建一个目标函数;然后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构建的目标函数求解,以得到各时刻跟踪目... 文中针对多目标跟踪问题,提出基于连续最小能量的多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观测模型、表观模型、运动模型、互斥模型、轨迹维持模型及轨迹修正模型构建一个目标函数;然后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构建的目标函数求解,以得到各时刻跟踪目标的近似最小能量及对应的多目标个数和状态;最后采用基于最小能量的智能探测方法,得到平滑、连续的跟踪轨迹。PETS2009/2010benchmark和TUD-Stadtmitte视频序列库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存在杂波、虚警和漏检的复杂场景中实现多目标的正确关联,得到稳定、持续的跟踪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最小能量 梯度下降 探测 误警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微板的自由振动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泽天 张岩 +1 位作者 周博 薛世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0-1210,共11页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利用哈密顿原理推导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Kirchhoff微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微板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纳维解法对其进行求解。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四边简支微板的自由振动和受双向正弦...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利用哈密顿原理推导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Kirchhoff微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微板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纳维解法对其进行求解。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四边简支微板的自由振动和受双向正弦分布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弯曲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材料各向异性,尺度参数与板厚比以及功能梯度参数对微板挠度、偶应力和前三阶固有频率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模型求解的微板挠度比经典弹性板理论解的小,而其固有频率比经典弹性板理论解的大;板厚与材料尺度参数比越小,微板挠度、偶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尺度效应越明显;功能梯度参数对微板挠度、偶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尺度效应有一定影响;沿2个正交方向的材料尺度参数对微板挠度、偶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尺度效应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功能梯度 尺度效应 能量 偶应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龟配合饲料能量蛋白比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贵谭 吴遵霖 +1 位作者 曾旭权 李贵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乌龟 配合饲料 能量蛋白比 饲料梯度试验 脂肪添加量 相对增重率 饲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纳米悬臂梁的大位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建林 曹高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Aifantis发展的应变梯度理论为基础,探讨微纳米尺度下线弹性悬臂梁受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建立悬臂梁发生大变形时的弹性微分方程,并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打靶法并借助于Ma... 以Aifantis发展的应变梯度理论为基础,探讨微纳米尺度下线弹性悬臂梁受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建立悬臂梁发生大变形时的弹性微分方程,并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打靶法并借助于Math CAD软件,求得考虑应变梯度时悬臂梁在自由端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数值解。结果表明,在微纳米尺度下应变梯度对悬臂梁的变形有较大影响,弹性变形梯度系数对梁发生大变形比发生小变形时的影响更明显,且弹性梯度系数对于梁的变形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悬臂梁 大变形 应变梯度 能量 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阈值法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慧华 杨小刚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为提取完整且清晰的红外图像目标边缘轮廓,对基于自适应阈值法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求解原始红外图像的梯度及角度图像,并采用非大极值方法抑制边缘轮廓细化,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计算红外图像前景及背景的分割阈值,提取红外... 为提取完整且清晰的红外图像目标边缘轮廓,对基于自适应阈值法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求解原始红外图像的梯度及角度图像,并采用非大极值方法抑制边缘轮廓细化,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计算红外图像前景及背景的分割阈值,提取红外图像目标初始边缘轮廓,搭建初始边缘期望梯度场,构建包含颜色值及梯度值代价函数的能量函数,避免红外图像最终边缘检测结果与输入原始红外图像出现差异,求解能量函数获取不同程度平滑、增强后的目标边缘检测图像,至此,完成红外图像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清晰、完整地提取初始边缘轮廓;能够自适应平滑冗余信息、凸显关键边缘信息,精准检测出最终目标边缘轮廓,且利用该方法对红外图像边缘进行检测的性能更加稳定,检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阈值 红外图像 边缘检测 OTSU算 梯度 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多孔梯度材料噪声控制效果仿真及试验
20
作者 杨坤 张航 张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59,66,共5页
为实现船舶舱室噪声的有效控制,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针对某船舶典型舱室,对比舱室无敷设、敷设传统超细玻璃棉及微纳米多孔梯度材料时,典型风机激励下舱室的噪声;为更好地验证微纳米多孔材料声学性能,进行3种工况模型试验,分析各材料不... 为实现船舶舱室噪声的有效控制,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针对某船舶典型舱室,对比舱室无敷设、敷设传统超细玻璃棉及微纳米多孔梯度材料时,典型风机激励下舱室的噪声;为更好地验证微纳米多孔材料声学性能,进行3种工况模型试验,分析各材料不同频段的隔声性能,结果表明,典型风机激励下舱室敷设微纳米多孔梯度材料较敷设传统超细玻璃棉具有更好的噪声控制效果,在20~8 kHz频段内,微纳米多孔梯度材料全频段内隔声量相比传统材料总级可提高3.1 dB,且在中低频段范围内,舱室噪声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多孔梯度声学材料 船舶舱室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