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 被引量:40
1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4 位作者 王刚 于增志 高丽萍 霍春暖 马延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价表、步行速度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对测量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B...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价表、步行速度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对测量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Berg平衡量表的因素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经过因素分析形成包含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测量与静态平衡相关的内容,第二个因素测量与动态平衡相关的内容,两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为70.6%,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因素效度。Berg平衡量表得分显著相关于步行速度(rho=0.717,P<0.001)和Barthel指数得分(rho=0.673,P<0.001),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Berg平衡量表与Fugl-Meyer量表下肢得分之间显著相关(rho=0.655,P<0.001),而且Fugl-Meyer量表下肢得分≤25分组和得分>25分组的BBS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85,P=0.007),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构想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被引量:161
2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4 位作者 王刚 于增志 高丽萍 霍春暖 马延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8-690,717,共4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844—0.869,Berg平衡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Berg平衡量表与效标工具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1
3
作者 杨婷 钱兴皋 +4 位作者 张会慧 周俊 高政 许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仪 berg平衡 偏瘫 平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erg平衡量表和最大步行速度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户外步行自立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宏 瓮长水 高丽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步行速度作为评价工具,来判别脑卒中患者的户外步行自立性。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户外步行自立性评价分为两组:步行自立组与步行非自立组。用BBS、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结果BBS和MWS预... 目的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步行速度作为评价工具,来判别脑卒中患者的户外步行自立性。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户外步行自立性评价分为两组:步行自立组与步行非自立组。用BBS、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结果BBS和MWS预测户外步行自立性正确率为88.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提示判断户外步行自立性的最佳BBS临界值为49.5分,其相应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8.4%,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判断户外步行自立性的最佳MWS临界值为1.0m/s,其相应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0.2%,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结论BBS和MWS作为筛查工具可以较好地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户外步行自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自立性 步行速度 ber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衡量表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云龙 陈长香 +2 位作者 马素慧 窦娜 李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时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平衡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mini-BESTest、BBS、BBA、改良巴氏指数(MBI)... 目的:探讨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时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平衡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mini-BESTest、BBS、BBA、改良巴氏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测,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mini-BESTest、BBS和BBA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肢体运动功能和MBI间的相关性,分析mini-BESTest和BBA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各维度与肢体运动功能和MBI间的相关性。结果:mini-BESTest、BBS和BBA之间相关系数为0.832—0.911(P<0.01);肢体运动功能、MBI与三个平衡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89—-0.669(P<0.01)、0.514—0.548(P<0.01)。mini-BESTest和BBA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5—0.769(P<0.01),肢体运动功能、MBI与mini-BESTEST、BBA两个平衡量表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0.655(P<0.01)、0.359—0.573(P<0.01)。结论:三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mini-BESTest要优于BBS,更适宜在临床上应用,BBA适宜在临床进行快速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 berg平衡 Brunel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评测中的天花板效应研究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云龙 陈长香 +2 位作者 马素慧 窦娜 李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应用于不同患病程度脑卒中患者时出现地板或天花板效应以及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平衡量表提供客观...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应用于不同患病程度脑卒中患者时出现地板或天花板效应以及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平衡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BBS、BBA、mini-BESTest、ADL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评测,分析BBS、BBA、miniBESTest在不同患病程度的脑卒中患者中是否存在地板或天花板效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BBS、BBA、miniBESTest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BBS、BBA在轻度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天花板效应,以BBA最为明显。轻度、中度和重度脑卒中患者BBS、BBA、mini-BESTest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0.810(P<0.01)、0.314—0.568(P<0.01)、0.489—0.691(P<0.01)。在轻度脑卒中患者中仅BBA与ADL相关系数为0.175(P<0.05),BBS、BBA、mini-BESTest与ADL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相关系数为-0.093—0.083(P>0.05),在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中BBS、BBA、mini-BESTest与ADL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相关系数为-0.551—0.554(P<0.05)。结论:三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BBA在轻度脑卒中患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天花板效应;miniBESTest要优于BBS,更适宜在临床上应用;BBA适宜中重度脑卒中患者在临床进行快速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天花板效应 berg平衡 Brunel平衡 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nel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度和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肖灵君 罗子芮 +3 位作者 廖丽贞 陈少贞 庄晓东 窦祖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Brunel平衡量表(BBA)用于评估中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各种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选取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受试者。受试者均系首次接受BBA评估,用相关分析法计算每条目与其所在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系... 目的:探讨中文版Brunel平衡量表(BBA)用于评估中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各种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选取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受试者。受试者均系首次接受BBA评估,用相关分析法计算每条目与其所在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考查BBA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用因子分析法对BBA的12个条目进行分析,考查BBA的结构效度。受试者分别接受BBA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的评估,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BBA与BBS总分及各领域得分的相关性,考查BBA的标准效度。选取其中26例受试者,给予平衡功能训练2周,第2周末再次接受BBA和BBS评估,用配对t检验比较其训练前后得分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两量表得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考查BBA的反应度。结果:BBA每一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系数0.606—0.982(P<0.01);且每一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4%;BBA与BBS总分及各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0.539—0.939(P<0.01)。患者训练2周后BBA总分、三个方面得分和BBS总分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训练前后BBA和BBS总分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1(P<0.05)。结论:BBA具有良好的效度及反应度,可用于临床评估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el平衡 效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6 位作者 刘忠文 杨娟 霍春暖 高丽萍 秦茵 于增志 王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rstrokepatients,PASS)、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BBS、FM-B和PASS之间的相关性;确定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BS、FM-B和PASS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BS、FM-B和PASS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 berg平衡 BBS 姿势评定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平衡量表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云龙 陈长香 +2 位作者 马素慧 窦娜 李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6-500,共5页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构效度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简易平衡评...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构效度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1](mini-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mini-BESTest)是近年来最新开发的平衡功能量表,国外学者已检验了mini-BESTest在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信度和内容效度[2-3].但mini-BESTest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结构效度还未充分研究.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探讨mini-BESTest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结构效度,为全面评价mini-BESTest量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因子分析 平衡 平衡评定 测试 系统 结构效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平衡信心量表用于慢性期脑卒中患者评价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海兵 廖曼霞 +2 位作者 刘四文 王俊 廖麟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8-1259,1263,共3页
脑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长期面临的临床问题之一,而平衡功能差可能会导致跌倒,严重时甚至引起骨折,还会直接导致患者参与社会活动障碍。
关键词 患者 信心 慢性期 平衡 平衡功能障碍 信度 临床问题 偏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平衡仪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琪 杨坚 +1 位作者 乔蕾 贾晶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对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和相关性。方法: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平衡训练前后分别应用静态平衡仪和FM-B进行专人测试。静态平衡仪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对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和相关性。方法: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平衡训练前后分别应用静态平衡仪和FM-B进行专人测试。静态平衡仪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对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超出目标数据比例、恢复到目标内时的平均时间4个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比较,静态平衡仪检测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超出目标数据比例、恢复到目标内时的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M-B与静态平衡仪各检测指标均呈负相关;睁眼与闭眼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态平衡仪各检测指标能客观、定量地反映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平衡 平衡 Fugl-Meyer评定 康复治疗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介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瓮长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2期724-725,共2页
关键词 平衡 评定 患者姿势控制(P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5
13
作者 林源 钮美娥 王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71,共5页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包括仪器评定和量表评定。仪器包括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和动态平衡测试系统。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平衡测试仪和Tetrax平衡测试系统;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Active Balancer EAB-100和Pro-Kin 254。常用量表有Ber...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包括仪器评定和量表评定。仪器包括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和动态平衡测试系统。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平衡测试仪和Tetrax平衡测试系统;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Active Balancer EAB-100和Pro-Kin 254。常用量表有Berg平衡量表、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起立-步行计时测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和五次站立实验等。本文综述以上方法的特点和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评定 平衡测试仪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51
14
作者 谢财忠 刘新峰 唐军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助于确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方案。本研究观察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并探讨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助于确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方案。本研究观察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并探讨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3周的康复治疗,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BS、FM-B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对所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BBS、FM-B、MBI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异性比较,其中FM-B为P<0.05,BBS和MBI均为P<0.01。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前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55(P<0.05);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后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9(P<0.01)。结论:BBS与FM-B都可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在平衡功能评定上都有良好的一致性,但BBS对效果评定更为敏感,临床使用性更高;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平衡功能的缺失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可预测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平衡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跌倒史的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物的时空参数对比分析
15
作者 朱梓豪 李秋捷 +2 位作者 曲峰 王奇 万祥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9-490,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跌倒史的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物时的时空参数,为筛选预测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33名康复出院的脑卒中单侧偏瘫患者(年龄58.9±8.8岁,病程9.5±5.0月,Berg平衡量表得分48.8±1.8...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跌倒史的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物时的时空参数,为筛选预测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33名康复出院的脑卒中单侧偏瘫患者(年龄58.9±8.8岁,病程9.5±5.0月,Berg平衡量表得分48.8±1.8分),根据既往6个月是否有跌倒史分为跌倒组(n=17)和非跌倒组(n=16)。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采用Qualisy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患者以患侧腿作为先行腿跨越高4 cm障碍物时的体表标志点坐标,并计算获得步态时空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在以患侧腿作为先行腿跨越障碍物时,跌倒组跟随腿单支撑期百分比(P=0.001)、跨越复步长(P=0.015)、障碍后单步长(P=0.002)、跟随腿障碍正上方脚趾-障碍物距离(P=0.048)、跟随腿障碍后障碍物-脚跟距离(P=0.01)均小于非跌倒组,初始双支撑期百分比(P=0.045)大于非跌倒组。结论与无跌倒史的患者相比,有跌倒史的患者在以患侧腿作为先行腿跨越障碍物时双支撑期时间延长,跨越步长缩短,以及跟随腿与障碍物之间距离减小,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可用于预测脑卒中患者跌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标志 berg平衡 偏瘫患者 跌倒风险 时空参数 跨越障碍物 跌倒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婷 张梦杰 +2 位作者 连艺杰 张子韫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3-133,共1页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和对照组(n=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另外对照组患者给予30 min传统坐位平衡训练,试验组患者进行30 min VR坐位平衡训练,持续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测力台测量坐姿下压力中心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医院 评估 功能康复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何静 汪伍 +3 位作者 厉坤鹏 苏剑清 王晓蕾 冯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alance Manager平衡测试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稳定极限测试、坐-站测试,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别评估患者的平衡、下肢功能与步行能力。结果:4周治疗后,稳定极限测试中两组患者向后和患侧的方向控制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坐-站测试的重心转移时间和重量对称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周的六式太极拳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姿势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平衡 太极拳 berg平衡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 功能性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inHQ视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荣华 陈长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观察Brain HQ视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rain HQ视觉训练,每次30min,5次/周,共4周。干预... 目的:观察Brain HQ视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rain HQ视觉训练,每次30min,5次/周,共4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两组干预前BBS各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在从站到坐、从床边到椅的转移、无支撑闭眼站立、上肢向前伸、站立位从地面拾物、转身向后看、转体360°、双脚前后站立、单腿站立及总标准分10项较对照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Brain HQ视觉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BRAIN HQ视觉训练 康复 ber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芗斌 侯美金 +4 位作者 陶静 林莉莉 饶婷 钟锦然 林正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8-1333,共6页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探讨时空参数与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个社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招募患者各14例及16例,在基础治疗上分别进行为期12周太极"云手"和常规平...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探讨时空参数与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个社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招募患者各14例及16例,在基础治疗上分别进行为期12周太极"云手"和常规平衡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量表及步态分析系统进行功能评估。结果:(1)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仅步频患/健比增加显著(P<0.05);试验组的患侧和健侧总支撑相百分比均缩短(P<0.05和P<0.01),患侧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增加显著(P<0.05和P<0.01);患侧和健侧的单足支撑期百分比增加显著(P<0.05);健侧的双足支撑期百分比缩短显著(P<0.01)。(2)治疗后两组Berg评分均提高显著(P<0.01)。(3)在排除基线差异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各步行时空参数及Berg评分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中改善的步行时空参数与Berg评分的差值之间无显著性相关。(5)治疗前患侧、健侧的步长、跨步长、步频、步速与Berg评分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60,0.67,0.65,0.66,0.60,0.60,0.38;P<0.01);步宽与Berg评分存在中度负相关(r=-0.49;P<0.05)。总支撑期时间的患/健侧比值,单足支撑相所占百分比的患/健侧比值与Berg评分均存在中度正相关(r分别为0.43、0.66;P<0.05),而摆动相和双足支撑相所占百分比的患/健侧比值则与Berg评分存在中度(r=-0.67;P<0.01)、低度负相关(r=-0.37;P<0.05)。结论:太极"云手"训练与常规平衡康复训练均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但两种干预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太极"云手"训练有助于改善步态周期的时相百分比,提高患者的步行质量和效率,但改善的步行时空参数与平衡功能的改善无明显相关。"云手"训练作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之一,可以在社区偏瘫障碍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云手 步态 时空参数 平衡功能 berg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3个月家庭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玉宝 郑凯 +1 位作者 徐新蕾 任彩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入院时临床功能评定对3个月后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1—12月脑卒中急性期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根据Hoffer步行能力分级量表对3个月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组,其中1—2级为未恢复家...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入院时临床功能评定对3个月后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1—12月脑卒中急性期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根据Hoffer步行能力分级量表对3个月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组,其中1—2级为未恢复家庭步行组,3—4级为恢复家庭步行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及量表评估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恢复家庭步行能力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及预测最佳界值点,分析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病灶侧别、偏瘫侧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力指数、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s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BBS(OR=1.118,95%CI 1.008—1.239)和MBI评分(OR=1.088,95%CI 1.024—1.156)是3个月后恢复家庭步行能力的独立预测因素。BBS评分预测最佳界值点为11.5,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度0.9,特异度0.736。MBI评分预测最佳界值点为47.5,曲线下面积0.925,敏感度0.9,特异度0.791。结论:入院时BBS评分和MBI评分均是预测3个月后步行功能恢复的有价值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 步行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