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G-1蛋白在人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伟强(综述) 陈军(审校)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70-472,共3页
1995年S Takayama等发现一个可以显著促进Bcl-2抗凋亡作用的蛋白,将其命名为BAG-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是一种可以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多功能蛋白,它不仅可以作用于Bcl-2和Raf-1等蛋白抑制细胞凋亡,而且通过... 1995年S Takayama等发现一个可以显著促进Bcl-2抗凋亡作用的蛋白,将其命名为BAG-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是一种可以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多功能蛋白,它不仅可以作用于Bcl-2和Raf-1等蛋白抑制细胞凋亡,而且通过作用于分子伴侣等多种蛋白分子调节细胞的增生、转录、迁移和运动。BAG-1调控的信号通路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病人对癌症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所以恶性细胞中BAG-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蛋白 人癌细胞 bcl-2 癌症治疗 作用 RAF-1 功能蛋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kp2和NAG-1表达的影响及其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朝 姜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抑制剂LY294002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基因-1(NA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Y294002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抑制剂LY294002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基因-1(NA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Y294002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V2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AG-1、Skp2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kt(Ser473)和总Akt(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LY294002可明显抑制SGC7901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10、30、50μmol/L的LY294002作用1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7±0.42)%、(36.5±0.45)%和(64.1±0.7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3±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Y294002可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而t-Akt的表达未发生改变;LY294002可上调NAG-1 mRNA的表达,并下调Skp2 mRNA的表达。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改变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Skp2和NAG-1的表达,并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kt磷酸化及调控NAG-1、Skp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I3K/AKT 细胞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非甾体炎药诱导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Bag-l、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美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ag-l、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x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及导管内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g-1、Bcl-2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导管内癌组织,Bag-1、Bcl-2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AX bcl-2相关X蛋白(Bax) bcl-2结合基因(bag-1)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福雄 张旺明 +1 位作者 甄云 黄振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96-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56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胶质瘤组... 目的:探讨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56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69.64%,其中胶质瘤低级别组(Ⅰ~Ⅱ级)40.91%,高级别组(Ⅲ~Ⅳ级)88.2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2年组与生存时间≤2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g-1表达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分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bcl-2结合基因-1(bag-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参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雷博婷 马超英 +2 位作者 李永超 马宝玉 耿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5-(3-甲氧基-1-丙烯)-1,3-苯并二氧杂茂(13号)和鬼臼苦素(15号)抗Hep G2、A549、Hela及MG-63 4种肿瘤细胞活性和13号、15号对4种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以及对Bcl-2、Bax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3号、15号对... 目的:探讨5-(3-甲氧基-1-丙烯)-1,3-苯并二氧杂茂(13号)和鬼臼苦素(15号)抗Hep G2、A549、Hela及MG-63 4种肿瘤细胞活性和13号、15号对4种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以及对Bcl-2、Bax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3号、15号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13号、15号对肿瘤细胞Bcl-2、Bax作用及Bcl-2、Bax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及细胞凋亡。结果:13号、15号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抑制率越高,呈药物浓度依赖性。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表明,13号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ela、MG-63细胞48h后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15号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ep G2、MG-63及A549细胞的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3号、15号对4种肿瘤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表明,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数逐渐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数变化不大,而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上升,且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阻滞4种肿瘤细胞于S期。结论:13号、15号具有明显抗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甲氧基-1-丙烯)-1 3-苯并二氧杂茂 鬼臼苦素 肿瘤活性 bcl-2 BAX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凋亡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彬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良性但生物学行为特殊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有关其凋亡机制的研究对于阐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探索新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成釉细胞瘤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细胞 相关基因 bcl-2基因 P53基因 FAS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林炜凯 黎芷鑫 +3 位作者 李季 吴立友 周艳利 毛凯凤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14-2919,共6页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加味芪黄饮低、高剂量组(各18只)分别灌胃给予加味芪黄饮4 mg/kg、8 mg/kg。各组均分别于造模后第2到6周末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造模后第6周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及肾母细胞瘤抑制基因1(WT-1)的表达水平,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人血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Alb降低(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lb均升高(P<0.05,P<0.01);且加味芪黄饮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更显著。结论: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细胞凋亡,保护肾脏足细胞,从而延缓膜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芪黄饮 膜性肾病 足细胞 肾功能 细胞 B细胞淋巴瘤-2 bcl-2相关X蛋白 肾母细胞瘤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抑制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浩 耿赵铭 +2 位作者 胡智伟 王舒燕 赵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l/L丹皮酚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以赫斯特荧光染剂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升高,凋亡细胞增多,活性氧生成增加,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丹皮酚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漏出率降低,凋亡细胞减少,并抑制活性氧生成,降低Bax/Bcl-2的比值及caspase-3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帕金森病模型PC12细胞凋亡,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药物作用 牡丹酚/药理学 牡丹酚/投药和剂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药物作用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浦路桥 刘杰 +2 位作者 袁超 贾敏 王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 :观察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derived stem cells,CESCs)凋亡的影响,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k Da结合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k 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信号通路在... 目的 :观察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derived stem cells,CESCs)凋亡的影响,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k Da结合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k 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从临床获取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分离培养软骨终板细胞,使用琼脂糖筛选获得CESCs并进行干细胞标志物鉴定,将第三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完全培养基(对照组)与缺氧和营养缺乏(实验组)条件下培养48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BNIP3、Bcl-2关联x蛋白(Bax)、Bcl-2关联k蛋白(Bak)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使用BNIP3小干扰RNA(siRNA)干扰CESCs中BNIP3基因,同时设置阴性干扰对照组(Scramble siRNA),同前分组处理后再次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及BNIP3、Bax、B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5例标本获得的CESCs进行了干细胞标志物鉴定,其中细胞表面粘附分子44(CD44)、CD73、CD90和CD105为阳性,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为阴性,提示CESCs具有干细胞特性。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29.12±0.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7±2.03)%(P<0.05);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56.18%(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NIP3、Bax、Bak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使用BNIP3 siRNA干扰后,缺氧和营养缺乏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和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均被明显抑制;同时,缺氧和营养缺乏导致CESCs中BNIP3、Bax和Bak的蛋白表达升高也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缺氧和营养缺乏能够诱导CESCs发生凋亡,此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BNIP3、Bax和Bak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干细胞 缺氧和营养缺乏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腺病毒E1B 19-kDa结合蛋白 bcl-2关联x蛋白 bcl-2关联k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