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BNIP3信号通路在IL-4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雷爱弟 张健莉 周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49-2153,2159,共6页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HIF-1α/BNIP3)在IL-4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SPF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CIRI组)、IL-4...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HIF-1α/BNIP3)在IL-4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SPF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CIRI组)、IL-4组、HIF-1α抑制剂2ME2组(2ME2组)和IL-4+HIF-1α抑制剂2ME2组(IL-4+2ME2组)。采用线栓法构建CIRI组、IL-4组、2ME2组和IL-4+2ME2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闭塞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假手术组除不阻断小鼠大脑中动脉外,其余操作同上。IL-4组、2ME2组、IL-4+2ME2组建模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对应的IL-4C复合体溶液及尾静脉注射2ME2溶液。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计数自噬小体;比色法测定SOD、MDA和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IF-1α、BNIP3、LC3-Ⅱ和Beclin-1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MDA、ROS、HIF-1α、BNIP3、LC3-Ⅱ和Beclin-1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与CIRI组相比,IL-4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MDA、ROS水平降低,自噬小体数量、SOD、HIF-1α、BNIP3、LC3-Ⅱ和Beclin-1水平升高(P<0.05);与IL-4组相比,2ME2组、IL-4+2ME2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MDA、ROS、HIF-1α、BNIP3、LC3-Ⅱ和Beclin-1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IL-4可通过激活HIF-1α/BNIP3信号通路,激活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从而减轻小鼠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白介素-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IP3 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珊珊 张洪典 +2 位作者 陈传贵 巴一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 目的: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P=0.020)。结论:在食管鳞癌中,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bcl-2 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 乏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水提物调节AHR/BNIP3改善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雨萌 荣雨 +2 位作者 李包娟 周克春 张䶮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连续给药11周后,称小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RS1(Ser307)、蛋白激酶B(AKT)、p-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9)、芳香烃受体(AhR)、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FWH组FBG、INS、HOMA-IR、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FWH组小鼠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PFWH组极显著升高肝脏中IRS1、p-AKT(Ser473)/AKT、p-Gsk3β(S9)/Gsk3β、BNIP3蛋白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p-IRS1(Ser307)/IRS1、AHR、PEMT蛋白表达(P<0.01)。结论:PFW可能通过调节AHR/BNIP3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改善p-IRS1(Ser307)/p-AKT(Ser473)/p-GSK3β(S9)胰岛素信号通路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水取物 胰岛素信号通路 芳香烃受体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邱振方 邓春颖 +4 位作者 李世英 张晋霞 贺永贵 余红 刘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XIAP、BNIP3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6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3)、IR组(n=13)、丁苯酞组(n=39),丁苯酞组按照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亚组,每组13只。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低、中、高剂量亚组在大鼠缺血2 h后,予腹腔内分别注射2、4、6 mg/k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余步骤同IR组。假手术组:栓线插入深度<10 mm,余步骤同IR组。各组于再灌注24 h处死大鼠,分别通过Zealonga法、TTC染色、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侧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细胞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法观察XIAP和BNIP3阳性细胞数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小于IR组(P<0.05),且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亚组脑梗死体积大于中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P<0.05)。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小,且均小于IR组(P<0.05)。IR组XIAP、BNIP3阳性细胞表达[(22.31±0.94)、(60.13±2.59)个/HP]较假手术组[(3.07±1.43)、(5.78±0.44)个/HP]明显增多(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阳性细胞数[(28.70±1.18)、(32.79±0.88)、(37.01±1.24)个/HP]逐渐增加(P<0.05),BNIP3阳性细胞数[(52.07±1.02)、(40.30±2.00)、(31.04±0.43)个/HP]逐渐减少(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 mRNA逐渐增加、BNIP3 mRNA逐渐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IR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影响XIAP、BNIP3的表达有关,且XIAP、BNIP3阳性表达量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丁苯酞 后处理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