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BCL-2/腺病毒E1B19 kDa相关蛋白3在中耳胆脂瘤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岑瑞祥 赵凯 +4 位作者 万浪 彭聪 曹炜 刘原宙 龚国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与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中HIF-1α和BNIP3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和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的凋亡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HIF-1α和BNIP3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7和0.08±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1);BNIP3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8和0.11±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85);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胆脂瘤上皮中,HIF-1α和BNIP3之间呈正相关(r=0.418,P=0.003);Tunel染色中,凋亡指数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8±12.5)%和(9.99±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6,P<0.01)。结论 HIF-1α和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胆脂瘤的高凋亡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Cholesteatoma Middle ear) 对比研究(Comparative Study) 细胞凋亡(Apoptosis)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bcl-2/腺病毒e1B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b靶向BNIP3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张韩 刘枫 +2 位作者 李彦明 姚新亮 鲁雪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miR-27b)靶向Bcl-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H9c2细胞正常培养)、H/R组(H9c2细胞经H/R处理)、H/R+NC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miR-27b)靶向Bcl-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H9c2细胞正常培养)、H/R组(H9c2细胞经H/R处理)、H/R+NC组(H9c2细胞转染无序siRNA后经H/R处理)和H/R+miR-27b siRNA组(H9c2细胞转染miR-27b siRNA后经H/R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miR-27b、BNIP3 mRNA表达情况;蛋白印迹(WB)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BNIP3、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R组H9c2细胞中miR-27b、BNIP3 mRNA表达水平、BNIP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R组与H/R+NC组H9c2细胞中miR-27b、BNIP3 mRNA表达水平、BNIP3、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H/R+NC组相比,H/R+miR-27b siRNA组H9c2细胞中miR-27b、BNIP3 mRNA表达水平、BNIP3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沉默miR-27b表达后可抑制BNIP3水平,激活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7b bcl-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水提物调节AHR/BNIP3改善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雨萌 荣雨 +2 位作者 李包娟 周克春 张䶮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连续给药11周后,称小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RS1(Ser307)、蛋白激酶B(AKT)、p-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9)、芳香烃受体(AhR)、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FWH组FBG、INS、HOMA-IR、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FWH组小鼠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PFWH组极显著升高肝脏中IRS1、p-AKT(Ser473)/AKT、p-Gsk3β(S9)/Gsk3β、BNIP3蛋白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p-IRS1(Ser307)/IRS1、AHR、PEMT蛋白表达(P<0.01)。结论:PFW可能通过调节AHR/BNIP3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改善p-IRS1(Ser307)/p-AKT(Ser473)/p-GSK3β(S9)胰岛素信号通路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水取物 胰岛素信号通路 芳香烃受体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邱振方 邓春颖 +4 位作者 李世英 张晋霞 贺永贵 余红 刘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 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XIAP、BNIP3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6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3)、IR组(n=13)、丁苯酞组(n=39),丁苯酞组按照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亚组,每组13只。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低、中、高剂量亚组在大鼠缺血2 h后,予腹腔内分别注射2、4、6 mg/k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余步骤同IR组。假手术组:栓线插入深度<10 mm,余步骤同IR组。各组于再灌注24 h处死大鼠,分别通过Zealonga法、TTC染色、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侧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细胞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法观察XIAP和BNIP3阳性细胞数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小于IR组(P<0.05),且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亚组脑梗死体积大于中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P<0.05)。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小,且均小于IR组(P<0.05)。IR组XIAP、BNIP3阳性细胞表达[(22.31±0.94)、(60.13±2.59)个/HP]较假手术组[(3.07±1.43)、(5.78±0.44)个/HP]明显增多(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阳性细胞数[(28.70±1.18)、(32.79±0.88)、(37.01±1.24)个/HP]逐渐增加(P<0.05),BNIP3阳性细胞数[(52.07±1.02)、(40.30±2.00)、(31.04±0.43)个/HP]逐渐减少(P<0.05)。与IR组比较,丁苯酞低、中、高剂量亚组XIAP mRNA逐渐增加、BNIP3 mRNA逐渐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IR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影响XIAP、BNIP3的表达有关,且XIAP、BNIP3阳性表达量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丁苯酞 后处理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5
作者 朱磊 李政委 +3 位作者 尹红 王学成 徐妍妍 王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进行实验,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MET1、MET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通过机械划痕构建TBI体外模型。Westem blottin...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进行实验,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MET1、MET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通过机械划痕构建TBI体外模型。Westem blotting法测定Bcl-2腺病毒E1B-19 kD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线粒体外模转位酶20(TOMM20)、细胞色素C氧化酶4(COXⅣ)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线粒体和溶酶体共定位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LDH活性。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BNIP3表达,并随机分为对照siRNA组、BNIP3-siRNA组、对照siRNA+TBI组、BNIP3-siRNA+TBI组,实验终点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TBI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TBI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p62、TOMM20、COX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TBI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对照组增加。MET 1组和2组神经元凋亡率均低于TBI组(P均<0.05),且MET 2组细胞凋亡率较MET 1组进一步降低(P<0.05)。MET 1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均较TBI组降低(P均<0.05);MET 2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较MET 1组进一步降低(P均<0.05)。MET 1组p62、TOMM20、COXⅣ表达均较TBI组升高(P均<0.05);MET 2组p62、TOMM20、COXⅣ表达较MET 1组进一步升高(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MET 1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TBI组减少,MET 2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MET 1组进一步减少。对照siRNA+TBI组及BNIP3-siRNA+TBI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7±2.68)%、(16.59±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siRNA+TBI组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值分别为0.66±0.01、1.46±0.02,高于BNIP3-siRNA+TBI组(P均<0.05);而对照siRNA+TBI组p62、TOMM20、COX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01、0.14±0.01、0.09±0.01,低于BNIP3-siRNA+TBI组(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siRNA+TBI组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BNIP3-siRNA+TBI组增加。结论MET可抑制TBI后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二甲双胍 bcl-2腺病毒e1b-19 kD相互作用蛋白3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脱氧胞苷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6
作者 沈军 邵雪非 +2 位作者 徐宗华 江晓春 徐善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1、0.5、1.0、5、10μmol/L)5-氮杂脱氧胞苷作用于U87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和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关蛋白3 mRNA(BNIP3 mRNA);将...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1、0.5、1.0、5、10μmol/L)5-氮杂脱氧胞苷作用于U87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和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关蛋白3 mRNA(BNIP3 mRNA);将5μmol/L的5-氮杂脱氧胞苷作用于U87细胞0、1、2、3、4、5、6 d,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及BNIP3 mRNA。将5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作用于U87细胞4 d,并分别添加和不添加Caspase抑制剂Boc-D-FMK,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5-氮杂脱氧胞苷对U8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均<0.05),抑制作用最强的浓度为5μmol/L,最强的时间点为4 d;Boc-D-FMK并不能抑制由BNIP3所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 5-氮杂脱氧胞苷可抑制U8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BNIP3 mRNA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脱氧胞苷 胶质母细胞瘤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