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长兴 关金锋 +1 位作者 李回贵 辛程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判别分析理论,通过逐步判别法筛选出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压力、软分层厚度3个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作为突出判别因子,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为4个等级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建立了煤与...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判别分析理论,通过逐步判别法筛选出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压力、软分层厚度3个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作为突出判别因子,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为4个等级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利用该判别模型对20个煤与瓦斯突出实例进行训练学习得出相应的判别函数,用回代估计的方法进行逐一验证,其误判率为0。将建立的判别模型应用于8个突出实例进行判别预测,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与瓦斯突出 bayes-逐步判别分析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可分性信息融合的马铃薯VC含量高光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林鸽 殷勇 +1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1,共8页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法和原始数据的建模结果,确定多元散射校正为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其次,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及CARS-SPA组合算法3种方法提取相应特征波长,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34个有效特征波长;然后,将有效特征波长进行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根据融合的新变量对样本间差异性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选,确定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最后,分别对FDA融合前后筛选的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CARS算法提取的34个特征波长进行FDA融合,采用前3个融合变量作为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时,其所建BPNN模型的相关系数由0.9726提高至0.9990,均方根误差由0.7723降低至0.1727,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数据分析维度,而且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基于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构建检测模型输入变量可以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FISHER判别分析 马铃薯 VC含量检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预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董陇军 李夕兵 白云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基于Fisher判别理论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老顶、直接顶、底板、瓦斯、采深、倾角、煤层厚度、坚固性系数、夹矸等9项指标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分类判别指标.利用国内矿区急倾斜煤层可放性分类... 基于Fisher判别理论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老顶、直接顶、底板、瓦斯、采深、倾角、煤层厚度、坚固性系数、夹矸等9项指标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分类判别指标.利用国内矿区急倾斜煤层可放性分类实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建立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求得判别函数.用建立的模型对5个矿山的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进行分类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顶煤可放性 分类预测 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判别分析法的密云县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国强 张洪江 +3 位作者 刘涛 吴敬东 侯旭峰 叶芝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107,共6页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特点,首次将Bayes判别分析法原理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和山洪泥石流预报原理,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特点,首次将Bayes判别分析法原理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和山洪泥石流预报原理,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用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前15 d的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并建立起一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经自身验证法和交互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其判断正确率均为82.4%,达到了Bayes判别分析要求的判别模型自身验证正确率>80%的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一致,模型表现稳定,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以投入使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密云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支撑,以减少山洪泥石流发生所导致的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判别分析 山洪 泥石流 预报模型 密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玉米茎腐病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家齐 张毅 +3 位作者 石洁 张笑晴 郭宁 张海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预测模型历史回代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6%,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9.1%;第二阶段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3.7%,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6.7%。应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第一阶段预测准确率75%,第二阶段预测准确率85%。说明利用判别分析建立玉米茎腐病流行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判别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费歇判别分析(FDA)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飞跃 董陇军 白云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建立了隧道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费歇判别分析(FDA)模型,从基坑支护、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选取20个影响因素作为该模型的评判因子。充分利用隧道施工已有安全信息,根据工程施工的历史实例数据对FDA模型进行训练,将所建立... 建立了隧道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费歇判别分析(FDA)模型,从基坑支护、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选取20个影响因素作为该模型的评判因子。充分利用隧道施工已有安全信息,根据工程施工的历史实例数据对FDA模型进行训练,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到某公司隧道施工的评价实例中。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吻合;可以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在工程中推广使用;该评价方法也为隧道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FDA(费歇判别分析)模型 施工 安全评价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判别分析模型的水土保持区划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海波 赵晓慎 +1 位作者 王治国 张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为了更加合理地对甘肃、宁夏、青海3省份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建立水土保持区划的数学模型。结合甘肃、宁夏、青海3省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资源流失特点,以垦殖率、林草覆盖率、人口密度... 为了更加合理地对甘肃、宁夏、青海3省份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建立水土保持区划的数学模型。结合甘肃、宁夏、青海3省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资源流失特点,以垦殖率、林草覆盖率、人口密度、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降雨量和蒸发量等6个指标作为区划判别因子。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与按土壤侵蚀类型进行区划的效果一致,与甘肃、宁夏、青海地区实际区划情况吻合,准确率为100%,可在其他水土保持区划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判别分析模型 水土保持区划 土壤侵蚀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法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川 徐冬梅 邱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18,232,共3页
山洪泥石流预报是山洪灾害防御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提供一种有效的预报途径,采用距离判别分析法构建了山洪泥石流预报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用前期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为判别因子,以实测山洪泥石流资料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的判... 山洪泥石流预报是山洪灾害防御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提供一种有效的预报途径,采用距离判别分析法构建了山洪泥石流预报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用前期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为判别因子,以实测山洪泥石流资料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对山洪泥石流进行预报。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误报率低,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泥石流 距离判别分析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乔韡韡 牛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章运用统计方法选取有效建模变量,建立了Fisher判别分析预测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和分析人员使用的一种有效的财务困境预测工具。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困境预测 FISHER判别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乃静 油永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4期41-42,共2页
本文以100家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债权人、投资者和交易方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企业信用评价模型 主成分分析 FISHER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判别分析的多模型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慧中 贾淑矿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2-664,685,共4页
针对单一软测量模型难以精确描述复杂非线性的化工生产过程的问题,为提高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多模型建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判别分析的支持向量机多模型建模方法。首先依据样本输出空间的值区间把样本集合分为若干子集,并分别... 针对单一软测量模型难以精确描述复杂非线性的化工生产过程的问题,为提高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多模型建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判别分析的支持向量机多模型建模方法。首先依据样本输出空间的值区间把样本集合分为若干子集,并分别对每个子集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子模型,多个子模型采用"开关切换"方式连接。对于未知类别的输入数据,依据各子集的先验类别信息,用二次判别分析算法判断其所属类别,并以输入向量所属类别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出作为多模型的最终输出。工业仿真实例表明,该建模方法建立的多支持向量机模型比单一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二次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广伟 王凤龙 +1 位作者 高汉杰 王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利用1980-1999年在山东青州调查记载的历年气象数据和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病情指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000-2002年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病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准确度较高,拟合率平均为98.7%。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烟草蚜传病毒病 逐步判别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线性判别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国宏 刘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75-77,共3页
Fisher准则函数的前提条件就是假设每类样本数据满足单峰高斯分布,即各类样本在模式空间的分布近似椭球状,但是当训练样本数据较多且呈多峰分布时,传统的Fisher准则函数并不能准确反映样本数据的分布,显然基于Fisher准则函数的线性判别... Fisher准则函数的前提条件就是假设每类样本数据满足单峰高斯分布,即各类样本在模式空间的分布近似椭球状,但是当训练样本数据较多且呈多峰分布时,传统的Fisher准则函数并不能准确反映样本数据的分布,显然基于Fisher准则函数的线性判别分析得到的最优判别矢量集也不是最优的。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引入高斯混合模型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在该模型下的最优判别矢量集的直接求解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分析 特征提取 Fisher准则函数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模型的供应链交易成本判别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星晖 张柯 周雅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提出将材料采购中的后向交易成本从材料成本中分离出来,采用与前向交易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首先分析其理论依据,其次建立基于马氏距离的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参与供应链的典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判别结果验证了观点的... 提出将材料采购中的后向交易成本从材料成本中分离出来,采用与前向交易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首先分析其理论依据,其次建立基于马氏距离的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参与供应链的典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判别结果验证了观点的正确性,为供应链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交易成本 判别分析 马氏距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砖茶感官特征分析及其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研究
15
作者 邓岳朝 邹卓扬 +5 位作者 李月 陈益能 周跃斌 沈程文 陈历清 方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1,643,共11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茯砖茶滋味得分(taste score, TS)与咖啡碱(caffeine, CAF)、水浸出物(water leachate, WL)、儿茶素(catechin, CAT)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P<0.05)分别为0.81、0.62、0.55、0.50。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主成分(PCA)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8%,并以前4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茯砖茶感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产地判别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A-DA)显示,19个不同产地的茯砖茶样品被明显地划分为3组,评价模型对不同产地茯砖茶识别度较高。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对自变量的拟合指数(R~2X)为0.879,对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为0.992,预测指数(Q^(2))为0.53。经OPLS-DA共识别出6种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的差异指标,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CAF、WL为茯砖茶感官特征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应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可以实现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快速、准确判别,同时也为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判别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感官特征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交叉证实判别分析法建立社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初筛诊断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刘娟 崔树起 +5 位作者 吕曼 王安心 罗艳侠 吴昊 张津 郭秀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社区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采用不等带宽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判别分析,对北京市佑安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和北京市宣武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建立适用于社区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采用不等带宽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判别分析,对北京市佑安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和北京市宣武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交叉证实法得到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瘀点瘀斑建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五联征,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3.53%,阳性预测值为:85.86%,阴性预测值为:100.00%,调整一致性为:92.35%。结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瘀点瘀斑建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模型有较好的识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判别分析 交叉证实 诊断模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动态判别分析及应用
17
作者 朱德刚 夏业茂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6-77,共2页
当检验数据中包含有新的类别时,传统判别分析方法所构造的分类器,无法识别这些新类别,只能将检验数据划分到学习阶段所遇到的已知类别当中,分类正确率较低。为克服这一缺陷,文章引入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动态判别分析方法,可自适应调整原... 当检验数据中包含有新的类别时,传统判别分析方法所构造的分类器,无法识别这些新类别,只能将检验数据划分到学习阶段所遇到的已知类别当中,分类正确率较低。为克服这一缺陷,文章引入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动态判别分析方法,可自适应调整原有的分类器,使之能够发现新类别,并显著提高分类正确率。一个实际数据的分类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判别分析 分类器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评估模型的判别分析
18
作者 童恒庆 林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评估模型 回归 判别分析 距离判别 Bayes判别 FISHER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在翠碧一号烤烟加工性能划分中的应用
19
作者 庄增坤 王清旺 +2 位作者 陆军 陈清柏 林梦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95-101,共7页
为对翠碧一号烤烟的加工性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对400个烤烟样品(2020—2023年生产于福建)的单叶重、叶面密度等11项物理特性指标,和总植物碱、总糖等5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从烟叶的强度性能、化学性能、尺寸性能、撕扯性能... 为对翠碧一号烤烟的加工性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对400个烤烟样品(2020—2023年生产于福建)的单叶重、叶面密度等11项物理特性指标,和总植物碱、总糖等5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从烟叶的强度性能、化学性能、尺寸性能、撕扯性能和吸湿性能5个方面反映烟叶的综合特性,建立烟叶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数学模型Y=0.415y_(1)+0.210y_(2)+0.173y_(3)+0.116y_(4)+0.085y_(5),计算样品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400个样品分为4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分类数,对294个未分类的烤烟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共提取5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64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类综合得分-2.62~-0.84,加工性能一般,主要为中偏下部烟叶;第Ⅱ类综合得分1.24~3.07,加工性能强,主要为上部烟叶;第Ⅲ类综合得分0.24~1.23,加工性能较强,主要为中偏上部烟叶;第Ⅳ类综合得分-0.83~0.23,加工性能适中,主要为中部烟叶。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其各类别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范围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重合,对初始分组进行判别及交叉验证,其中初始分组正确率94.3%,交叉验证分组正确率91.3%。本研究为翠碧一号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处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碧一号 烤烟 理化特性 加工性能 主成分分析 数学模型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加权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边坡爆破稳定性判别 被引量:11
20
作者 齐留洋 王德胜 +1 位作者 刘占全 崔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9-1996,共8页
针对爆破振动对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采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并对该模型进行加权赋值的改进,用以区别不同参数之间的重要性。选用振动速度峰值(水平、垂直)、振动主频(水平、垂直)、爆心距共5个影响因素作为... 针对爆破振动对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采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并对该模型进行加权赋值的改进,用以区别不同参数之间的重要性。选用振动速度峰值(水平、垂直)、振动主频(水平、垂直)、爆心距共5个影响因素作为判别因子,建立露天采矿受到爆破振动时产生边坡危害判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DDA模型)和改进加权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改进DDA模型);通过6次现场爆破试验收集到24组爆破振动实测数据,以其中18组现场数据作为模型的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判别函数,利用回代法进行误判率的回检,并用6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DDA模型回检误判率为5.6%,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的改进DDA模型回检误判率为0%,其判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吻合。改进加权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边坡危害程度的判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边坡危害 距离判别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