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张宇琦 许静 栗果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晚发现 bayes时空模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时空理论探讨北京市结核病演化特征及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潘蕾 贺晓新 +4 位作者 罗艳侠 高琦 吴立娟 李霞 郭秀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8-660,664,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结核病时空演化特征与生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Bayes时空理论,对2005-2009年北京市18区县结核病患病数据进行时空建模,以DIC值最小为标准找出最优模型,并研究协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结合ArcGis10.0软件绘制北京市18区县结核... 目的探讨北京市结核病时空演化特征与生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Bayes时空理论,对2005-2009年北京市18区县结核病患病数据进行时空建模,以DIC值最小为标准找出最优模型,并研究协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结合ArcGis10.0软件绘制北京市18区县结核病时空危险度的分布图谱。结果全部模型中,含协变量的时空交互效应模型最优(DIC=818.834),生态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升高会降低结核病危险度之外,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和年平均最高温度的升高会增高结核病患病危险度。结论 Bayes时空模型与生态学分析技术结合,能动态分析结核病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生态影响因素,有利于发现重点疫区,为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相对危险度 bayes理论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型产品多阶段可靠性增长的Bayes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春雨 苏子美 +2 位作者 孙永全 苑加和 牛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146-3149,3155,共5页
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验前信息,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小子样复杂系统多阶段可靠性增长分析的Bayes模型。选择Gamma分布作为失效率的先验分布,通过多源可靠性信息融合,将专家经验转换成概率分布,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多个专家信息,确定了先验... 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验前信息,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小子样复杂系统多阶段可靠性增长分析的Bayes模型。选择Gamma分布作为失效率的先验分布,通过多源可靠性信息融合,将专家经验转换成概率分布,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多个专家信息,确定了先验分布参数,结合产品研制阶段试验数据,根据Bayes统计推断理论,给出了失效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可靠度的Bayes点估计和置信下限。以兆瓦级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研制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 证据理论 可靠性增长 bayes 模型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决策的概率型粗糙集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淮中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7-409,共3页
本文讨论了概率型粗糙集模型与 Bayes决策方法的联系 ,建立了 Bayes决策方法的概率型粗糙集模型 ,实现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
关键词 bayes决策 概率型粗糙集模型 粗糙集理论 人工智能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判别的禽蛋破损检测模型研究
5
作者 陈冬娇 陈家焱 黄伟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通过对敲击蛋壳的声音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到功率谱面积的平均值、最大功率谱面积与最小功率谱面积的差值、X轴方向上质心的平均值等8个反映蛋壳破损特征的参数;再运用Bayes判别原理建立与这些特征参数相关的蛋壳破损检测模型。试验... 通过对敲击蛋壳的声音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到功率谱面积的平均值、最大功率谱面积与最小功率谱面积的差值、X轴方向上质心的平均值等8个反映蛋壳破损特征的参数;再运用Bayes判别原理建立与这些特征参数相关的蛋壳破损检测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准确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禽蛋破损检测 理论研究 bayes判别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Bayes理论在海洋结构检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许亮斌 陈国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基于经验Bayes理论,提出了用于海洋结构检测评价的贝叶斯检测模型。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评估未被检测的管节点裂纹存在的可能性并估计裂纹尺寸的大小,以便得到更多的结构疲劳可靠性检测方面的信息;还可以实现用精度较低但费用较少的... 基于经验Bayes理论,提出了用于海洋结构检测评价的贝叶斯检测模型。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评估未被检测的管节点裂纹存在的可能性并估计裂纹尺寸的大小,以便得到更多的结构疲劳可靠性检测方面的信息;还可以实现用精度较低但费用较少的检测方法获得较高检测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bayes理论 海洋结构 贝叶斯检测模型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子样变总体下的Bayes测试性验证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汤巍 景博 黄以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66-2570,共5页
现有测试性验证试验方案一般都需要较大的故障样本量,利用装备研制阶段的测试性数据则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研制阶段的测试性数据和现场试验数据一样属于"小子样"且具有"变总体"特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ayes理... 现有测试性验证试验方案一般都需要较大的故障样本量,利用装备研制阶段的测试性数据则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研制阶段的测试性数据和现场试验数据一样属于"小子样"且具有"变总体"特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ayes理论的测试性验证方法。首先根据装备研制各阶段积累的测试性试验信息构建装备测试性参数故障检测/隔离率(fault detection rate/fault isolation rate,FDR/FIR)的动态增长模型,用以揭示装备测试性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测试性指标进行预测。然后根据最大熵原理计算系统FDR/FIR的先验分布。最后结合少量现场试验数据,根据Bayes最大验后风险准则制定装备测试性验证方案,对装备测试性指标进行验证。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融合了研制阶段数据与现场试验数据,能在小样本的情况下提高验证结论的置信度,降低评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验证 bayes理论 动态增长模型 小子样 变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广明 张春会 +2 位作者 潘永站 刘福顺 袁长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9-762,共4页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入研究采水地面沉降预测理论对于沉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构模型和土体参数确定上的困难,采用力学推理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采...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入研究采水地面沉降预测理论对于沉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构模型和土体参数确定上的困难,采用力学推理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采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太沙基固结微分方程,建立了反映地面沉降时间效应的半经验计算模型;其次,在分析采水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随机介质理论研究了采水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再次,综合考虑采水地面沉降的时间效应和空间分布形态,建立了采水地面沉降的时空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地面沉降共需4个计算参数,介绍了参数求解方法。最后,利用时空计算模型预测了某地单井采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时空规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采水地面沉降预测模型能准确地反映采水地面沉降的时空规律,能方便、快捷地预测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沙基固结理论 随机介质理论 时空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下“90后”旅游者行为TGM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洋 蔡溢 殷红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60,共9页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地理较为重要的研究范畴。旅游者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时间、空间维度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以贵阳市"90后"群体为例,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出反映&qu...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地理较为重要的研究范畴。旅游者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时间、空间维度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以贵阳市"90后"群体为例,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出反映"90后"旅游者行为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的90s-TGM模型。该模型以"旅游欲"作为核心范畴,将"90后"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行为以4阶段式给予概括与总结,并清晰地反映出"90后"旅游者行为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90后” 时空变化 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系统识别不确定性分析的Bayes方法及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颜王吉 曹诗泽 任伟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9,共16页
受测试误差、建模误差、数值离散化以及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结构系统识别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引入概率统计方法来提高其鲁棒性,为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果.近年来,Bayes(贝叶斯)方法因为其诸多优势在系... 受测试误差、建模误差、数值离散化以及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结构系统识别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引入概率统计方法来提高其鲁棒性,为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果.近年来,Bayes(贝叶斯)方法因为其诸多优势在系统识别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梳理了Bayes系统识别的历史脉络和研究进展.从Bayes系统识别的理论框架出发,分析了量化系统识别不确定性两类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局限性.此外,文章综述了Bayes方法在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以及结构损伤识别方面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实现及其应用.最后对基于Bayes方法进行系统识别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理论 系统识别 不确定性 模态参数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网络学习的MCMC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博 焦李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2-584,588,共4页
基于Bayes统计理论,提出了一种从数据样本中学习Bayes网络的Markov链Monte Carlo(MCMC)方法。首先通过先验概率和数据样本的结合得到未归一化的后验概率,然后使用此后验概率指导随机搜索算法寻找“好”的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对Alarm网络... 基于Bayes统计理论,提出了一种从数据样本中学习Bayes网络的Markov链Monte Carlo(MCMC)方法。首先通过先验概率和数据样本的结合得到未归一化的后验概率,然后使用此后验概率指导随机搜索算法寻找“好”的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对Alarm网络的学习表明了本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统计理论 概率推理算法 MCMC方法 bayes网络 模型选择 随机搜索 网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理论的水环境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成军 赵丹 +3 位作者 王秉琦 冯涛 张炜 董明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6-474,共9页
为探究陕西省水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DPSIR理论(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构建陕西省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面板模型等测算并分析陕西省2004—2019年10个地级市水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及... 为探究陕西省水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DPSIR理论(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构建陕西省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面板模型等测算并分析陕西省2004—2019年10个地级市水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序动态演变来看,陕西省水环境DPSIR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在2004—2010年为勉强失调,2011转为初级失调,2019年提高到中级协调,虽达到了协调程度但距良好协调仍有很大距离;从空间分布来看,可将陕西省内各地级市分为三个协调程度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延安、榆林、西安和宝鸡,在2019年达到了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状态,第二层次为咸阳、渭南、商洛、安康和汉中,最后一个层次为铜川市,发展较慢且在2019年仍处于濒临失调阶段;从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水环境协调的四个显著影响因素分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用水量、湿地保护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综合以上,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陕西省水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理论 耦合协调模型 时空演化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复合数据库模型及实现——以规划道路中线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保钢 王润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已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规划道路中线的时空复合模型。应用该模型管理时态GIS数据,不会丢失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任意时刻和时间段的GIS数据以及某个地理目标的变更情况。随着时间的延续,建立的时空数据库会变得越来越大,这在一... 在已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规划道路中线的时空复合模型。应用该模型管理时态GIS数据,不会丢失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任意时刻和时间段的GIS数据以及某个地理目标的变更情况。随着时间的延续,建立的时空数据库会变得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时空复合模型的查询效率。按目标的生命终止时间分库,对各库分别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逻辑操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应用实例实现对规划道路数据的各种更新编辑操作和时态查询。与目前时态GI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块等面状地物不同,研究线状目标的时态GIS。该模型适于规划道路中线及其他线状地物数据库时空数据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理论 时空复合模型 查询 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投资预测中的多层Bayes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明 《预测》 CSSCI 2001年第2期42-44,59,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多层 Bayes方法。首先根据统计分组的方法 ,应用 Bayes统计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证券投资进行预测 ,然后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证券投资 预测 多层bayes方法 预测模型 bayes统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争磊 乔家君 +3 位作者 刘海龙 王改艳 冯琰玮 朱乾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1-239,共9页
把握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的趋势和特征,识别亟需修复的生态区域,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并叠加国家自然保护区筛选生态源地,使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区和生态... 把握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的趋势和特征,识别亟需修复的生态区域,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并叠加国家自然保护区筛选生态源地,使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区和生态障碍区,构建黄河中游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源地的数量和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东部盆地和山区分布密集,西部高原分布较为稀疏。生态廊道由2000年的96条演变为2020年的103条,密集分布在山地广布的东部,西部生态廊道稀疏且跨越距离较长。生态夹点区面积保持稳定,障碍区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夹点区和障碍区以源地和廊道连接的区域及廊道的中间位置分布最为密集。生态安全格局呈现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格局,夹点保护区在西部廊道稀疏区域变动频繁,障碍修复区集中分布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盆地或平原,源地保护区稀疏的区域更需要稳定的“中转站”以维持长距离的廊道连接,廊道数量和长度呈增加趋势,生态安全格局整体朝着良好方向发展。黄河中游地区东部和西部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差异是由东部集中分布的高强度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针对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实际生态状况,提出了保护与修复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生态要素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及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模型 安全格局 电路理论 形态空间格局 时空演变 黄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干扰效应: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婕 陈有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但时间也能对空间产生同等程度甚至更大的干扰。在回顾隐喻理论和量值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重点分析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即拓展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范围,探明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时空干扰神经机制和探索时空干扰的调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干扰效应 贝叶斯模型 量值理论 隐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和混合模型的矿井涌水构成比例判别
17
作者 曹思文 刘源 +1 位作者 武亚遵 王雪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Mg^(2+)和Ca^(2+)六大常规离子作为判别指标,应用多元统计学中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Bayes判别模型对样本总体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1.06%,为有效地识别混合水水源构成比例奠定了基础,而后结合“M3”质量平衡理论建立了混合模型并确定了矿井涌水的构成比例。结果显示:受充水含水层特性及影响程度制约,前期矿井涌水构成中砂岩水含量较高,具体为奥灰水占15.2%,十下灰水占20.68%,3煤顶板砂岩水占48.28%,十三-十四灰水占15.85%。随时间的推移十三-十四灰水、奥灰水比例逐渐增大,其中奥灰水占23.65%,十下灰水占10.8%,3煤顶板砂岩水占26.73%,十三-十四灰水占38.83%。这与矿井前期主要回采五采区3号煤,后期逐步开采下组煤的情况相一致,表明该方法较符合生产实际。从整体上来看杨村煤矿矿井涌水中奥灰水占17.5%,十下灰水占19.86%,3煤顶板砂岩水占36.43%,十三-十四灰水占26.21%,表明当前矿井涌水以3号煤回采区的顶板砂岩水和下组煤回采区的十三-十四灰水为主,这为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来源 bayes模型 混合模型 比例判别 质量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时空下有挠的暴涨宇宙模型
18
作者 匡键 宋建平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在非均匀球对称的Tolman—Bondi时空下,应用Poincare引力规范理论,当考虑挠率与挠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发现在宇宙的极早期,即使在正压力的条件下,指数暴涨和幂律暴涨都是可以发生的。
关键词 引力理论 暴涨 挠度 宇宙模型 非均匀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研究
19
作者 赵政 林桂玲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35,共9页
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研究是粉尘防治和尘肺预警的基础。分析了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关键点,提出呼吸性粉尘浓度传感器测点布置方案;以关键监测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传感器实测数据作为实时来源,对比剖析了距离加... 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研究是粉尘防治和尘肺预警的基础。分析了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关键点,提出呼吸性粉尘浓度传感器测点布置方案;以关键监测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传感器实测数据作为实时来源,对比剖析了距离加权反比法和克里金法的优缺点,建立了一种扩展的空间插值算法;归纳半变异理论,将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引入到半变异函数中,得到一种呼吸性粉尘时空场算法,建立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模型;最后,以河南新桥煤矿2502工作面作为对象,以滤膜称重法为标准,对时空场函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发现:在综掘工作面司机5~10 m、端头回风侧10~15 m区域内的呼吸性粉尘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剧烈,而在回风侧15 m后方呼吸性粉尘浓度开始逐步趋于平稳降低;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14.8%,比克里金法小±10.8%,比距离加权反比法小±22.4%。研究结果表明,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空场函数模型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纳入了权重系数中,构建的时空场函数模型能更好地提高插值计算的精度,提升去特异值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呼吸性粉尘 浓度时空 半变异理论 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 被引量:23
20
作者 程杉 赵子凯 +1 位作者 陈诺 于子豪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4-201,208,共9页
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利共赢的前提之一是如何有效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而电动汽车时空转移的随机性和转移过程中各因素的耦合性增加了充电负荷预测的难度,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转移规划和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 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利共赢的前提之一是如何有效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而电动汽车时空转移的随机性和转移过程中各因素的耦合性增加了充电负荷预测的难度,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转移规划和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出行链技术建立含多类型电动汽车的单体出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交通流量、行驶路况和温度,构建电动汽车的单位里程能耗数学模型。然后,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考虑剩余行程和路网拥堵信息,动态更新路网信息和随机规划电动汽车时空转移路径。最后,基于算例,对比分析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负荷在不同策略、职能区域和出行日情况下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全面反映电动汽车车主的出行决策,且预测结果能真实反应电动汽车类型和职能区域不同导致的充电负荷在幅值和分布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 出行链 能耗模型 充电负荷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