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al of SO_2 from flue gas using Bayer red mud:Influ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 被引量:9
1
作者 TAO Lei WU Heng +3 位作者 WANG Jie LI Bin WANG Xue-qian NI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entration,SO4^2-and other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Bayer red mud on desulfurization were conducted.The mechanism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 also establish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S was the prominent factor,followed by 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least among them.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L/S,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O2 concentration were 20:1,25℃and 1000 mg/m^3,respectively,under the gas flow of 1.5 L/min.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when O2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7%.The accumulation of SO4^2-inhibited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The alkali absorption and metal ions liquid catalytic oxida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which accounted for 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r red mu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et catalytic oxidation iron 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酒石酸脱碱提钛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文宝 丁睿 +3 位作者 李维超 刘文刚 沈岩柏 张覃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以酒石酸为浸出剂,考察了不同浸出条件对赤泥中钠、钛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浸出动力学和浸渣性质分析其浸出机制。浸出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酒石酸浓度1.00 mol/L、浸出温度90℃、液固比8 mL/g、浸出... 以酒石酸为浸出剂,考察了不同浸出条件对赤泥中钠、钛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浸出动力学和浸渣性质分析其浸出机制。浸出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酒石酸浓度1.00 mol/L、浸出温度90℃、液固比8 mL/g、浸出时间60 min条件下,赤泥中钠和钛浸出率分别为93.50%和76.66%。酒石酸浸出前后赤泥的XRD分析结果表明,浸出液中的钠主要来自钙霞石和拜耳法工艺中的氢氧化钠,钛主要来自钙钛矿和拜耳法工艺中溶解并重新沉淀在赤泥表面的次生钛。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赤泥脱碱和钛浸出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且脱碱和钛浸出过程主要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拜尔法 脱碱 酒石酸 浸出动力学 有机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化温度对拜耳法赤泥-水泥基复合砂浆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平 周丽波 +5 位作者 胡成 荣北国 张健 梁翔 夏海洋 梁志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率,通过高温热活化改性了拜耳法赤泥的相组成和溶出碱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活化改性赤泥的掺入对赤泥-水泥复合砂浆力学强度、矿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500~800℃热活化处...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率,通过高温热活化改性了拜耳法赤泥的相组成和溶出碱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活化改性赤泥的掺入对赤泥-水泥复合砂浆力学强度、矿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500~800℃热活化处理后拜耳法赤泥中的钙霞石、方解石等矿物相分解,有助于促进游离碱Na^(+)的溶出,提高了浸出液pH至11.13~11.59。当掺入20%拜耳法赤泥的掺入量,随着拜耳法赤泥热活化温度的升高,复合砂浆的工作性能有所降低,28 d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掺入700℃热活化赤泥的复合砂浆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6.5 MPa,与掺入未经热活化赤泥的复合砂浆相比提高了15.38%。这主要是因为赤泥中硬水铝石经高温热活化分解成了活性更高的无定型氧化铝,而且赤泥中碱性离子含量增加可以更好地激发浆体中活性矿物的水化反应,反应生成更多的AFt和C-S-H凝胶,使试件的微结构更加致密,更有利于后期力学强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活化 拜耳法赤泥 复合砂浆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基全固废矿井充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建新 孙星海 +2 位作者 周林邦 刘泽 王栋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6-954,共9页
为实现拜耳法赤泥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拜耳法赤泥、电石渣、矿粉和煤矸石等制备了赤泥基全固废矿井充填材料.研究了不同赤泥、电石渣掺量对充填材料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S)、... 为实现拜耳法赤泥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拜耳法赤泥、电石渣、矿粉和煤矸石等制备了赤泥基全固废矿井充填材料.研究了不同赤泥、电石渣掺量对充填材料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赤泥基全固废矿井充填料浆的水化产物、微观结构演变以及重金属浸出毒性.结果表明:矿井充填材料中,当赤泥占胶凝材料的50%,充填浓度为75%时,充填料浆的流动度可达230 mm,充填料浆硬化体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29、2.88 MPa,满足大多数矿井充填材料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要求.使用赤泥制备矿井充填材料后,As、Cd、Cr、Pb等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远低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浸出毒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电石渣 矿井充填 微观结构 重金属浸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赤泥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文宝 张覃 +2 位作者 王永伦 沈岩柏 刘文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为深入探究贵州某赤泥中铝铁钛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元素赋存形式,明确适宜的回收方法,对其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激光粒度仪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赤泥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 为深入探究贵州某赤泥中铝铁钛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元素赋存形式,明确适宜的回收方法,对其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激光粒度仪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赤泥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样品中富含铁、铝和钛等可具回收价值的金属成分;赤泥粒度极细,-25μm的产率高达77.60%。矿物组成复杂,主要矿物包括赤铁矿、铝硅酸铁、铁铝硅酸钙和钙铁氧化物。赤铁矿富连生体较多,嵌布粒度较粗;然而,硬水铝石和金红石等矿物含量较低,嵌布粒度细小,分布稀散,分离提取难度较大。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铝、铁、钛在赤泥中的赋存形式,为拜耳法赤泥制定高效利用方案提供了重要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工艺矿物学 解离度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特性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丽波 陈平 +7 位作者 胡成 杨义 向玮衡 刘荣进 刘骥 明阳 梁志锋 夏海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比研究了不同物化特性的赤泥A和赤泥B对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流动度、力学强度及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赤泥A的最佳掺量为10%,赤泥B的最佳掺量为20%,此时配制的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 为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比研究了不同物化特性的赤泥A和赤泥B对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流动度、力学强度及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赤泥A的最佳掺量为10%,赤泥B的最佳掺量为20%,此时配制的拜耳法赤泥-水泥复合砂浆的力学性能可到达P·O 42.5级水泥标准要求。另外,与赤泥A相比,赤泥B的掺入可赋予复合砂浆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赤泥B的颗粒尺寸较为细小,有助于填充砂浆微孔,提高水泥石密实性,另一方面赤泥B含有更多的Na_(2)O、K_(2)O等游离碱,碱激发作用更为明显,可加快浆体中活性矿物的水化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复合砂浆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中钪、钇浸出行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魁 丁艳 +4 位作者 唐启桁 李汝桂 单馨可 卢远桓 卢思妍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5,119,共6页
采用两步酸浸法浸出赤泥中的钪和钇,用磷酸对赤泥进行一段酸浸,实现脱碱和脱硅并富集稀土金属钪、钇;用硫酸对磷酸浸出渣进行二段酸浸,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钪、钇浸出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浸出动力学分析。结... 采用两步酸浸法浸出赤泥中的钪和钇,用磷酸对赤泥进行一段酸浸,实现脱碱和脱硅并富集稀土金属钪、钇;用硫酸对磷酸浸出渣进行二段酸浸,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钪、钇浸出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赤泥经磷酸浸出后,脱碱和脱硅效果较好,K、Na、Si浸出率分别为75.62%、87.82%、80.25%;在硫酸浓度2.5 mol/L、液固比7∶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5 min条件下进行二段硫酸浸出,Sc、Y平均浸出率分别为74.49%、80.02%。Sc和Y的硫酸浸出过程均符合多相液固区域反应模型,受扩散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8.50 kJ/mol和16.7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酸浸 动力学 磷酸浸出 硫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拜耳法赤泥高温溶出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振勇 刘吉龙 +2 位作者 倪阳 吴鸿飞 潘晓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尤其对于三水铝石矿低温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其中含有大量的Al_(2)O_(3)未被溶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低温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高温溶出回收其中的Al_(2)O_(3),系统研究了石灰添加量、...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尤其对于三水铝石矿低温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其中含有大量的Al_(2)O_(3)未被溶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低温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高温溶出回收其中的Al_(2)O_(3),系统研究了石灰添加量、循环母液苛碱浓度、溶出温度、固含、溶出时间对Al_(2)O_(3)溶出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溶出过程中物相转变机理和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低温拜耳法赤泥高温溶出过程中,Al_(2)O_(3)溶出率随苛碱浓度、溶出温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石灰添加量和固含的增加而降低。推荐Al_(2)O_(3)的溶出条件为:固含500 g/L、苛碱浓度210 g/L、溶出温度270℃、溶出时间60 min、溶出过程不添加石灰,在此条件下Al_(2)O_(3)溶出率为50.36%,溶出液硅量指数为260。Al_(2)O_(3)溶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33.46 kJ mol,动力学方程为1-2α3-(1-α)^(2/3)=0.00101×^(e-3346 RT)×t;在高温溶出过程中,一水软铝石发生溶解,同时铝针铁矿转化为赤铁矿,导致氧化铝溶出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铝石矿 拜耳法 赤泥 氧化铝 高温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赤泥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南相莉 张廷安 +1 位作者 吴易全 豆志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6-989,共4页
考察了赤泥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对二氧化硫吸收率和赤泥脱碱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二氧化硫吸收率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从二氧化硫吸收率和赤泥脱碱率两方面考虑,拜耳赤泥吸收低浓度SO2的适宜条件为:液固质量比5∶1,搅... 考察了赤泥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对二氧化硫吸收率和赤泥脱碱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二氧化硫吸收率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从二氧化硫吸收率和赤泥脱碱率两方面考虑,拜耳赤泥吸收低浓度SO2的适宜条件为:液固质量比5∶1,搅拌转速150r/min,反应温度25℃;此时,SO2吸收率为93.14%,尾气中SO2的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二氧化硫吸收率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赤泥的脱碱率为70.45%,此时脱碱赤泥的碱度达到水泥的碱度要求,可作为原料生产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赤泥 低浓度二氧化硫 脱碱率 吸收率 泥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赤泥制备高强陶粒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万军 刘恒波 +2 位作者 宋美 贾韶辉 贺深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利用拜耳法赤泥、页岩和粉煤灰等原料制备了高强陶粒。赤泥掺入量为50%时,陶粒堆积密度840 kg/m3,筒压强度达到7.5 MPa,强度标号45 MPa1,h吸水率7.6%,表观密度1 000 kg/m3,孔隙率16.0%,放射性能够满足作为轻集料的活度要求。利用XRD、SE... 利用拜耳法赤泥、页岩和粉煤灰等原料制备了高强陶粒。赤泥掺入量为50%时,陶粒堆积密度840 kg/m3,筒压强度达到7.5 MPa,强度标号45 MPa1,h吸水率7.6%,表观密度1 000 kg/m3,孔隙率16.0%,放射性能够满足作为轻集料的活度要求。利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赤泥陶粒烧结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页岩 粉煤灰 高强烧结陶粒 赤泥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脱硫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左晓琳 李彬 +3 位作者 胡学伟 胡远伟 张宝华 宁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2-1517,共6页
通过自制鼓泡反应器和XRD等手段研究赤泥处理低浓度SO2的脱硫效果及其脱硫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赤泥浆液固液比为1∶20,赤泥浆液在排放标准内能容硫362.7 mg/g,且赤泥浆液能够在酸性条件下净化SO_2,其浆液p H值能降至1.58左右。浆液脱... 通过自制鼓泡反应器和XRD等手段研究赤泥处理低浓度SO2的脱硫效果及其脱硫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赤泥浆液固液比为1∶20,赤泥浆液在排放标准内能容硫362.7 mg/g,且赤泥浆液能够在酸性条件下净化SO_2,其浆液p H值能降至1.58左右。浆液脱硫过程中固相物质发挥了更大脱硫作用,并提出赤泥分阶段脱硫机理:碱性物质脱硫阶段和铁离子催化氧化脱硫阶段。试验还证明了在赤泥浆液pH≤4时,浆液中铁离子的溶出促进SO_2的吸收,且这种促进作用为催化氧化作用。SO_2与赤泥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为硫酸钙和斜钠明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SO2 三价铁离子 机理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拜耳法赤泥制备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艳荣 陈平 +2 位作者 韦怀珺 张俊峰 刘荣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584,共4页
以粉煤灰、拜耳法赤泥为原料制备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研究赤泥掺入及掺入量变化对水泥熟料烧结温度、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RD分析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各矿物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拜耳法赤泥能制备出各项性能合格的贝利特... 以粉煤灰、拜耳法赤泥为原料制备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研究赤泥掺入及掺入量变化对水泥熟料烧结温度、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RD分析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各矿物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拜耳法赤泥能制备出各项性能合格的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赤泥的掺入能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一定量赤泥的掺入能促进C4A3S矿物的形成,提高水泥的抗压强度。当掺入量超过8%(质量分数)时,会引起强度的下降。赤泥掺量为4%时,所制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48.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拜耳法赤泥 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矿物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尔法赤泥活化方式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绍纯 张国立 +2 位作者 赵铁军 王海涛 金祖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2,39,共5页
初步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的活化方式对水泥基材料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械活化赤泥缩短了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但延长了终凝时间;热活化赤泥则缩短了水泥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机械活化赤泥有利于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的发展... 初步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的活化方式对水泥基材料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械活化赤泥缩短了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但延长了终凝时间;热活化赤泥则缩短了水泥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机械活化赤泥有利于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的发展,掺量为15%时,水泥净浆试样的3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1.9%、14.1%,而水泥砂浆试样的3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61.3%、63.6%。相比机械活化赤泥,热活化赤泥不但有利于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更有利于其后期强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活化 水泥基材料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吸附废水中Mn^2+和NH4^+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红亮 赵荣飞 +2 位作者 李琳 程劲松 汪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166,171,共7页
以拜耳法赤泥为吸附剂,研究了赤泥对Mn2+和NH4+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关系,分析了p H、温度、赤泥投入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以及吸附前后赤泥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0 m L,p H为5.60的溶液中,投加0.5 g赤泥,50℃,吸附时间为12... 以拜耳法赤泥为吸附剂,研究了赤泥对Mn2+和NH4+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关系,分析了p H、温度、赤泥投入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以及吸附前后赤泥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0 m L,p H为5.60的溶液中,投加0.5 g赤泥,50℃,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赤泥吸附Mn2+和NH4+的效率分别达到99.3%、94.7%,单位质量赤泥吸附量分别为4.05、3.79 mg/g。温度、赤泥投入量、吸附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提高赤泥对Mn2+和NH4+的吸附效率。赤泥吸附Mn2+和NH4+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Mn2+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NH4+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赤泥吸附Mn2+和NH4+是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2种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氨氮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赤泥脱硫工艺的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芳 李军旗 +2 位作者 赵平源 陈义 张志刚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拜耳赤泥脱除燃煤烟气SO2的新工艺符合"以废制废,变废为宝"的原则。利用拜耳赤泥作为脱硫剂,在填料吸收塔内进行脱硫,脱硫效率高、流程简单,经济,适应性强。结果表明,脱硫率与液固比xA、温度xB和鼓风量xC关系的回归方程为η=-... 拜耳赤泥脱除燃煤烟气SO2的新工艺符合"以废制废,变废为宝"的原则。利用拜耳赤泥作为脱硫剂,在填料吸收塔内进行脱硫,脱硫效率高、流程简单,经济,适应性强。结果表明,脱硫率与液固比xA、温度xB和鼓风量xC关系的回归方程为η=-0.52xA2+7.7225xA+0.0056xB2-0.52xB+29xC2-4.3xC+77.15。脱硫终点pH值控制在5.0左右为宜。脱硫产物主要为亚硫酸钙、石膏和硫酸盐溶液。赤泥固相脱硫作用大于液相,主要是含CaO,Al2O3,Na2O等物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拜耳赤泥 脱硫 应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浸出拜耳法赤泥预富集钪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璐 史光大 +3 位作者 李元坤 钟庆文 罗宇智 余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考察盐酸浓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拜耳法赤泥中钪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钪浸出率达到96.63%:盐酸浓度7mol/L、80℃浸出90min、液固比8∶1。用P204进行一次萃取,钪萃取率达到97.99%。富钪有机相通过酸洗除杂、烧碱反... 考察盐酸浓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拜耳法赤泥中钪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钪浸出率达到96.63%:盐酸浓度7mol/L、80℃浸出90min、液固比8∶1。用P204进行一次萃取,钪萃取率达到97.99%。富钪有机相通过酸洗除杂、烧碱反萃、过滤、烘干后,固体中钪的质量百分数为2.09%,富集了328倍,总回收率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 赤泥 浸出 预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碳热还原制备铁合金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奥平 曾晓乐 +3 位作者 曾建民 曹德光 詹海鸿 戴传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1,56,共6页
以拜耳法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红土镍矿和焦粉,在电弧炉中直接进行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制得了铁合金,研究了红土镍矿和焦粉质量分数对铁合金还原率的影响,以及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在拜耳法赤泥中添加红土镍矿能够制备含... 以拜耳法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红土镍矿和焦粉,在电弧炉中直接进行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制得了铁合金,研究了红土镍矿和焦粉质量分数对铁合金还原率的影响,以及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在拜耳法赤泥中添加红土镍矿能够制备含有钛、镍、铬等元素的铁合金;随着焦粉含量增加,金属的回收率显著提高;当红土镍矿的质量分数为35%、焦粉的质量分数为30%时,铁合金的总回收率可达到84.86%,铁合金中铁、镍、铬、钛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4.37%,1.14%,2.05%和2.70%,铁合金为灰口铸铁,镍和铬固溶在铁基体中,而钛与碳形成化合物呈块状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红土镍矿 铁合金 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浸出氧化铝赤泥回收镓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克勤 李生虎 +2 位作者 朱国海 宋嘉伟 高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4-36,共3页
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盐酸浸出镓的过程。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和酸度对镓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8mol/L盐酸、液固比4.0、109℃浸出5h,镓浸出率达到95.4%。用50%TBP+50%煤油一次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8%... 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盐酸浸出镓的过程。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和酸度对镓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8mol/L盐酸、液固比4.0、109℃浸出5h,镓浸出率达到95.4%。用50%TBP+50%煤油一次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8%。用0.5%食盐水反萃,镓反萃率为96.8%。反萃液用0.5mol/L NaOH溶液中和、过滤、烘干后,固体中镓的质量百分数为4.32%,从赤泥中富集了136倍。镓的总回收率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 赤泥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碳化法连续化处理一水硬铝石拜耳法赤泥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立群 张廷安 +3 位作者 吕国志 朱小峰 王艳秀 杨金霖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提出了"钙化—碳化法"低成本、大规模综合利用拜耳法赤泥新工艺。为简化工艺流程,将钙化与碳化两个过程做了连续化的尝试,即在钙化后不进行固液分离直接进行碳化,钙化碳化两个过程可在同一反应器进行,减少了设备需求和能源损... 提出了"钙化—碳化法"低成本、大规模综合利用拜耳法赤泥新工艺。为简化工艺流程,将钙化与碳化两个过程做了连续化的尝试,即在钙化后不进行固液分离直接进行碳化,钙化碳化两个过程可在同一反应器进行,减少了设备需求和能源损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处理法和连续处理法的溶铝渣中Na_2O含量分别为0.17%和0.23%,氧化铝提取率分别为35.6%和34.6%,初步证明了连续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 赤泥 钙化-碳化法 水化石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改良及种植黑麦草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贞 朱泮民 +1 位作者 段璐淳 张乐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486-17487,17493,共3页
[目的]找到改良拜耳法赤泥的合适的改良剂和筛选在改良后土壤上适合生长的植物品种,以解决赤泥堆场的环境问题。[方法]采用酸性废料磷石膏和生物质锯末对存放时间2年、含盐量较低的拜耳法赤泥进行改良,并在改良土壤上种植黑麦草。[结... [目的]找到改良拜耳法赤泥的合适的改良剂和筛选在改良后土壤上适合生长的植物品种,以解决赤泥堆场的环境问题。[方法]采用酸性废料磷石膏和生物质锯末对存放时间2年、含盐量较低的拜耳法赤泥进行改良,并在改良土壤上种植黑麦草。[结果]添加生物质能够显著提高赤泥改良土壤的持水率,磷石膏对持水率没有明显影响。经生物质锯末和磷石膏改良后的赤泥,其土壤结构和pH值等基本满足黑麦草种植的要求,7d后黑麦草的发芽率可以达到52%-88%。[结论]添加生物质锯末改善了赤泥土壤物理结构,有利于种子出苗和根系的生长;添加磷石膏显著降低了赤泥土壤pH值,有利于黑麦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磷石膏 生物质 黑麦草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