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须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伟 李煌 +3 位作者 褚克丹 张玉琴 陈立典 沙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9-1211,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藤的化学成分。本实验运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胡萝卜苷、正三... 本文旨在研究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藤的化学成分。本实验运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胡萝卜苷、正三十烷、正六十烷、槲皮素、杨梅素和oblongixanthone A。其中化合物oblongixanthone 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藤 结构鉴定 槲皮素 杨梅素 oblongixanthone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龙须藤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蔡亮亮 余方荣 +3 位作者 李西海 叶蕻芝 徐慧凤 刘献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7-1843,共7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3、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龙须藤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3.12%,实测值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藤 多糖 响应曲面法 BOX 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分子对接法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的分子靶标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晓敏 周毅生 +1 位作者 杨俊腾 莫海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3-606,共4页
目的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5,7,3',4',5'-五甲氧基黄酮(PMFA)及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TMFA)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法,对这两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PMFA和TMFA可能在抗癌、... 目的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5,7,3',4',5'-五甲氧基黄酮(PMFA)及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TMFA)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法,对这两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PMFA和TMFA可能在抗癌、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并通过防止CTSK与DHODH靶点作用于Toll样受体、破骨细胞分化与嘧啶代谢等途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该方法可为龙须藤及两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药效学及分子作用机制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藤 PMFA TMFA 分子靶标 反向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丽微 周毅生 +2 位作者 周臻 孟江 孙志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5-1231,共7页
目的优选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方法以乳糖(Lactose)、微晶纤维素(MCC)、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限和分散均匀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龙须藤总黄... 目的优选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方法以乳糖(Lactose)、微晶纤维素(MCC)、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限和分散均匀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龙须藤总黄酮6.6%,乳糖18.4%,MCC 64.0%,CMS-Na 10.0%,滑石粉1%。结论按最优处方所制备的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该处方可用于龙须藤总黄酮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藤总黄酮 分散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崩解时限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藤本植物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项延军 李新芝 王小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5,99,共3页
为丰富城市河道藤本植物品种、美化景观,选择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 为丰富城市河道藤本植物品种、美化景观,选择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指标变化可用于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性评价;龙须藤较耐热,辟荔次之,藤本月季较不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月季 龙须藤 辟荔 耐热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木兰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亚玲 张寿洲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7-553,共7页
采用常规胚胎学方法,对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 Benth.)小孢子形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香港木兰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小孢子囊壁5—6层,其中腺质绒毡层1—2层;小孢子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 采用常规胚胎学方法,对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 Benth.)小孢子形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香港木兰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小孢子囊壁5—6层,其中腺质绒毡层1—2层;小孢子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修饰性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或左右对称型,偶为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次生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都会出现败育,且在很多成熟花药中全部是败育的单核花粉。PAS染色后发现,相对正常发育的小孢子囊,在这种小孢子囊壁中仍有大量淀粉粒残留,可能是药隔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及时从药隔组织转移到小孢子囊壁以供给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使整个药室内的小孢子发育都停滞在单核期。通过不同生境植株花粉萌发率的对比,推断空气湿度是影响香港木兰小孢子正常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木兰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败育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紫金山4种蕨类植物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丽 李银川 +2 位作者 孙起梦 刘兴剑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5,共2页
蕨类植物现存约12000种,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中国有蕨类植物61科223属约2600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300余种,以华南及西南地区分布较多。据报道,药用蕨类植物具有舒筋活血、除湿镇痛、清热滑肠、止咳化痰、利尿安神、止血、... 蕨类植物现存约12000种,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中国有蕨类植物61科223属约2600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300余种,以华南及西南地区分布较多。据报道,药用蕨类植物具有舒筋活血、除湿镇痛、清热滑肠、止咳化痰、利尿安神、止血、驱虫、解毒、抗菌、抗癌和抗HIV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三萜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蕨类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且多具有松弛血管痉挛、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肿瘤、抑菌和保肝等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栏边草 红盖鳞毛蕨 阔鳞鳞毛蕨 贯众 总黄酮含量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鳞毛蕨孢子囊环带形变和复原的物质
8
作者 周善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79-81,共3页
二甲苯和其它一些物质都能使环带产生形变和复原.形变、复原能重复进行.
关键词 二甲苯 鳞皮蕨 孢子囊 环带 变形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浸种对粉叶羊蹄甲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勇 郑丹菁 +5 位作者 罗树凯 贾朋 李浩 陈婉颖 唐昌亮 孟诗原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采用不同浸种温度(30、 60、 100℃)、不同浸种时间(24、 48、 72 h)对粉叶羊蹄甲种子浸种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浸种处理方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粉叶羊蹄甲的发芽率,浸种温度较低(60℃)时,粉叶羊蹄甲发芽率较低;浸种... 采用不同浸种温度(30、 60、 100℃)、不同浸种时间(24、 48、 72 h)对粉叶羊蹄甲种子浸种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浸种处理方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粉叶羊蹄甲的发芽率,浸种温度较低(60℃)时,粉叶羊蹄甲发芽率较低;浸种温度越高,浸种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平均发芽时间越短,100℃浸种72 h后的粉叶羊蹄甲种子发芽率达到41.33%,平均发芽时间为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叶羊蹄甲 高温浸种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