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LC谐振变换器变频+间歇Bang-Bang电荷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洋洋 刘运 郝鹏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4期11-17,共7页
以LLC为代表的DC/DC串联谐振变换器对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在宽电压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特性,并且能够在宽负载条件下工作。然而,当变换器负载较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增益失真,导致输出电压升高,损耗增加,效率降低。针对CLLC型谐振... 以LLC为代表的DC/DC串联谐振变换器对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在宽电压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特性,并且能够在宽负载条件下工作。然而,当变换器负载较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增益失真,导致输出电压升高,损耗增加,效率降低。针对CLLC型谐振变换器轻载电压漂高和效率损耗现象,提出一种变频PFM调制+间歇BBCC的混合控制策略。在变换器正常工作时,采用PFM调制进行变频控制,在变换器处于轻载运行时,采用间歇模式的Bang-Bang电荷控制(BBCC)。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CLLC型DC-DC串联谐振变换器轻载运行时电压漂高,减小功率损耗,提高轻载工作效率,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稳定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LC谐振变换器 变频控制 PFM 间歇模式 bang-bang电荷控制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柱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2
作者 闫丹 苏淑靖 +2 位作者 吴梦香 郭杨盛 亢叶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核处理器为核心,结合温度采集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稳态精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设定温度为40.00℃时,稳态误差在0.04℃以内,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温箱温控 复合温度控制方法 改进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
3
作者 雷泷杰 李松 +2 位作者 陈瑞华 刘越 肖晨星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针对使用乒乓舵执行机构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控制系统存在扰动时,采用乒乓舵线性化方式的控制过程中等效控制力矩小、控制能力不足以及采用Bang-Bang控制存在较大的稳定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该方法... 针对使用乒乓舵执行机构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控制系统存在扰动时,采用乒乓舵线性化方式的控制过程中等效控制力矩小、控制能力不足以及采用Bang-Bang控制存在较大的稳定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利用极小值原理,在受到乒乓舵离散控制量约束条件下,以时间为性能指标,设计了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器,通过选择合适的切换策略将其与乒乓舵线性PID控制器相结合,实现了引信滚转姿态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相比线性化PID控制器能够在系统存在扰动导致控制能力不足时,实现引信滚转姿态控制,并有效克服Bang-Bang控制器因对模型依赖性而引起的稳态误差,最终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该方法鲁棒性强,工程实现简单,能够满足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低成本高精度的滚转角控制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 线性化PID控制 切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g-bang控制平滑正则化的动力制动轨迹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京琪 郑宇锋 +2 位作者 刘磊 王博 樊慧津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针对行星定点软着陆实时在线制导的任务需求,结合行星着陆轨迹优化技术在动力学特征、约束条件、不确定环境方面的特点,以燃料最优为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平滑正则化处理不连续切换点的方法。而以燃料最优为性能指标的着陆问题,其推力或... 针对行星定点软着陆实时在线制导的任务需求,结合行星着陆轨迹优化技术在动力学特征、约束条件、不确定环境方面的特点,以燃料最优为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平滑正则化处理不连续切换点的方法。而以燃料最优为性能指标的着陆问题,其推力或推力加速度大小为最多切换两次的bang-bang控制,用间接法将其转化为一个两点边值问题会带来对初值敏感、算法复杂度高且依赖于导数的数值算法无法求解的问题。为此,对比了以末端高度为性能指标的气动制动和以燃料最优为性能指标的动力制动,对动力制动中的推力bang-bang控制问题,通过对切换函数的分析将其控制形式分解为3种情形,进而引入偏差参数,对bang-bang控制的不连续切换点进行平滑处理,使其转化为可以直接用数值算法求解的连续可导函数,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快速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法中的伪谱法,该方法对初始值不敏感,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收敛性好且终端误差较小,解决了模型对初始值敏感、数值算法无法直接求解bang-bang控制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优化 间接法 bang-bang控制 平滑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策略
5
作者 金福艺 臧朝平 +3 位作者 邢广鹏 马钰祥 袁善虎 贾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5,共9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工作过程中经历多阶共振对结构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基于主动变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策略.在最优控制的框架内,分别设计了基于Bang-Bang控制和支承刚度梯度控制两种变刚度策略,其中支承刚度梯...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工作过程中经历多阶共振对结构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基于主动变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策略.在最优控制的框架内,分别设计了基于Bang-Bang控制和支承刚度梯度控制两种变刚度策略,其中支承刚度梯度控制又分为带转速保持控制和不带转速保持控制两种情况,将各控制策略应用在多支承柔性转子的振动控制中,仿真分析了减振效果.结果表明,Bang-Bang控制的变刚度策略下共振峰值衰减率最高可达80%,但该种控制策略对控制器响应的快速性要求很高.支承刚度梯度控制允许支承刚度渐变,同种工况下减振率最高可达25%.最后选择更适合工程应用的支承刚度梯度控制策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变刚度支承-转子试验器进行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支承 转子系统 控制策略 振动抑制 bang-bang控制 刚度梯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g-Bang+模糊PID煤湿度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2
6
作者 欧青立 吴兴中 崔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786-790,共5页
介绍了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湿度控制系统,采用Bang-Bang与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调整PID的参数来优化PID性能,使系统在静态、动态都有比较理想的性能指标。选用ARM7 LPC2131作为控制器,给出了控制系统的... 介绍了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湿度控制系统,采用Bang-Bang与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调整PID的参数来优化PID性能,使系统在静态、动态都有比较理想的性能指标。选用ARM7 LPC2131作为控制器,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模糊规则表,并对控制器硬、软件进行了设计。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bang-bang控制 湿度控制 模糊规则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建忠 罗飞 +1 位作者 许玉格 黄近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共7页
为解决Bang-Bang控制原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如何纳入状态变量的附加约束条件、开关曲线的求取和最优轨线的确立等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开关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离散卷积定理提炼出一组新的控制信号集,然后设计新的切换方程和减速... 为解决Bang-Bang控制原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如何纳入状态变量的附加约束条件、开关曲线的求取和最优轨线的确立等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开关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离散卷积定理提炼出一组新的控制信号集,然后设计新的切换方程和减速规律,并在开关控制框架下,实施有阈值信号制约的最小拍增量控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全面改善了预测控制的策略和算法,使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良好,过渡过程时间小于理想开关控制过渡过程,且单调衰减,原理上稳态无静差,系统反应时间短,定位精度高,对输出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而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最少拍控制 bang-bang控制 智能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g-Bang控制的直流大信号暂态稳定控制器研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振琳 管霖 +3 位作者 涂亮 门锟 何楚瑶 沈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了利用直流大功率快速可控的特性来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设计了基于Bang-Bang控制的直流大信号暂态稳定控制器,包括控制策略的设计和关键参数的选择。详细分析了暂态过程中换流母线电压和系统短路比对直流功率提升能力的影响,提出... 为了利用直流大功率快速可控的特性来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设计了基于Bang-Bang控制的直流大信号暂态稳定控制器,包括控制策略的设计和关键参数的选择。详细分析了暂态过程中换流母线电压和系统短路比对直流功率提升能力的影响,提出了直流暂态稳定控制的功率阈值选取原则。在三机系统模型中研究了直流功率控制的上升/回降速率和死区阈值的选择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在南方电网直流控制保护详细模型中测试了暂态稳定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同一运行条件下,当无控制器投入时,系统会出现暂态功角失稳;当在±800 k V楚穗直流中加入控制器后,系统能保持暂态功角稳定,验证了控制器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大信号调制 bang-bang控制 暂态稳定控制 中国南方电网 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坡起中EPB的Bang-Bang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洪亮 谷文豪 +1 位作者 张庆渴 王尔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针对车辆坡道起步问题,提出了基于Bang-Bang控制的气压式EPB控制策略.分析了坡道起步过程中的受力变化以及气压式EPB工作原理,研究了电磁阀的工作特性,提出了EPB电磁阀的脉宽调制(PWM)和脉频调制(PFM)的结合控制方式.研究了坡道起步过... 针对车辆坡道起步问题,提出了基于Bang-Bang控制的气压式EPB控制策略.分析了坡道起步过程中的受力变化以及气压式EPB工作原理,研究了电磁阀的工作特性,提出了EPB电磁阀的脉宽调制(PWM)和脉频调制(PFM)的结合控制方式.研究了坡道起步过程中驱动力矩与制动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坡道起步需求气压理想控制目标,采用Bang-Bang控制算法作为系统控制策略核心算法控制EPB电磁阀.在试验车上进行了坡道起步试验,起步平稳无溜车,控制效果良好,证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驻车 控制策略 坡道起步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动体积减压系统的Bang-Bang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光政 王宣银 +1 位作者 刘昊 吴根茂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0,共3页
研究了高压气动体积减压系统的建模方法 ,推导了体积减压系统的数学模型 ;建立了体积减压系统的Bang Bang控制仿真模型 ;系统控制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证明了文中提出的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可用于指导气动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关键词 高压气动系统 体积减压 压力控制 bang-bang控制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g-Bang控制的宽量程电流互感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小君 鲍海 李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77,共4页
当一次工作电流大范围变化时,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该文在分析造成互感器误差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双级互感器的手段,通过Bang-Bang控制对互感器的误差曲线进行平滑改造。该方法利用Bang—Bang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 当一次工作电流大范围变化时,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该文在分析造成互感器误差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双级互感器的手段,通过Bang-Bang控制对互感器的误差曲线进行平滑改造。该方法利用Bang—Bang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有效提高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拓宽互感器的量程。实验证明,一次电流从额定值的2%变化到120%,该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不超过一次电流额定值100%时准确度为0.1级的测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量程电流互感器 bang-bang控制 响应特性 测量误差 零磁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控制压电陶瓷驱动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汝长海 荣伟彬 +1 位作者 孙立宁 曲东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压电陶瓷驱动器在电场作用下将产生迟滞和蠕变,从而降低其定位精度。采用电荷控制可以减小位移迟滞和蠕变,该文从电流源电荷反馈和电压源电荷反馈两个角度,总结国内外各种电荷控制方案,进而提出应该优先选用电流源驱动压电陶瓷,并根据... 压电陶瓷驱动器在电场作用下将产生迟滞和蠕变,从而降低其定位精度。采用电荷控制可以减小位移迟滞和蠕变,该文从电流源电荷反馈和电压源电荷反馈两个角度,总结国内外各种电荷控制方案,进而提出应该优先选用电流源驱动压电陶瓷,并根据应用场合不同选择相应电荷控制方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驱动方法 迟滞 蠕变 电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负载DC-DC变换器电荷平衡数字控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邱楹 陈希有 +1 位作者 仲崇权 齐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0-47,17,共8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方法通过引入双模控制策略利用线性补偿器消除稳态误差,且适用于包括Buck,Boost和Buck-Boost在内的3种基本变换器。对同相Buck-Boost变换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连续模式 断续模式 数字控制 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对联苯胺黄颜料的电荷控制作用及其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路海 张淑芬 +2 位作者 杨锦宗 邹竞 赵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4-1587,共4页
为了确定胺类化合物,特别是聚异丁烯琥珀酰氨(PIBI)对联苯胺黄颜料颗粒的电荷控制作用,选择一系列氨基化合物与联苯胺黄PY14反应,同时进行四乙五胺成盐实验,通过测试产物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对比分析电荷控制机理,还根据Zeta电位值,... 为了确定胺类化合物,特别是聚异丁烯琥珀酰氨(PIBI)对联苯胺黄颜料颗粒的电荷控制作用,选择一系列氨基化合物与联苯胺黄PY14反应,同时进行四乙五胺成盐实验,通过测试产物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对比分析电荷控制机理,还根据Zeta电位值,研究了不同取代氨对PY14的电荷控制作用强弱。根据氨基和成盐氨基的红外吸收频率,确认胺对PY14的电荷控制作用主要是Lewis酸碱反应,空间位阻小的仲胺和伯胺的电荷控制作用比较强,发现PY14 Zeta电位值发生反号,是由于大的反号离子在颜料表面吸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显示 电荷控制 Lewis酸碱反应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正激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控制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炜 刘晓东 刘雁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4,93,共6页
为改善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利用电容电荷平衡控制原理,结合双管正激变换器在瞬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曲线,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输出电容的充电电荷和放电电荷平衡,给出了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关键公式,以缩短输出电压的调节时间,减少超调... 为改善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利用电容电荷平衡控制原理,结合双管正激变换器在瞬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曲线,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输出电容的充电电荷和放电电荷平衡,给出了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关键公式,以缩短输出电压的调节时间,减少超调量。为避免隔离变压器磁饱和,采用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占空比控制信号受限的问题,扩展了电荷平衡控制算法的应用范围。最后通过所研制的实验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明显地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电荷平衡控制 瞬态响应 数字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ang-bang控制的磁流变阻尼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的减振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凯 牛澎波 +2 位作者 赵泽明 李怀龙 杜香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0-1758,共9页
为了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解决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振动放大的问题,首先应用修正的Dahl模型表征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其次建立磁流变阻尼器隔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模型,并结合改进的bang-bang控制算法,仿真分析地铁车辆-轨道-磁流... 为了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解决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振动放大的问题,首先应用修正的Dahl模型表征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其次建立磁流变阻尼器隔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模型,并结合改进的bang-bang控制算法,仿真分析地铁车辆-轨道-磁流变阻尼器隔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垂向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磁流变阻尼器对钢轨和浮置板道床的最大位移基本无影响,但可有效减小列车到来和离开时刻钢轨和浮置板道床的振动位移;2)磁流变阻尼器能够显著降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处支点反力幅值,但在中高频范围内幅值会被放大;3)运用改进bang-bang控制算法后,磁流变阻尼器不仅可有效减小基频处支点反力幅值,同时还可解决中高频范围内支点反力放大的问题;4)运用改进bang-bang控制算法后,磁流变阻尼器可减小浮置板轨道2.5Hz以上范围内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振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磁流变阻尼器 改进bang-bang控制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切换线Bang-Bang变结构控制及在调平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春鹏 宿浩 +2 位作者 王鲁昆 徐朝阳 唐功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151,130,共8页
为满足调平系统对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了应用于调平系统的Bang-Bang变结构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切换线参数的配置原则;针对固定切换线的Bang-Bang控制对变化的负载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变切换系数的方法,降低了系统... 为满足调平系统对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了应用于调平系统的Bang-Bang变结构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切换线参数的配置原则;针对固定切换线的Bang-Bang控制对变化的负载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变切换系数的方法,降低了系统在切换线附近的抖振,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调平速度。对比调平系统中普遍采用的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需调节一个参数,降低了参数整定的难度。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是稳定的、简单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平系统 变切换线 变结构控制 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Boost型变换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炜 邱亚杰 +1 位作者 刘晓东 刘雁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针对Boost型功率变换器的常规控制算法存在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线性/非线性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当Boost变换器工作在稳态时采用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算法... 针对Boost型功率变换器的常规控制算法存在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线性/非线性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当Boost变换器工作在稳态时采用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算法,而当负载电流发生跃变时,则采用非线性控制算法,通过电容电荷平衡控制计算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切换时间,从而保证Boost变换器获得最佳的动态性能。对自制的样机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电容电荷平衡 动态响应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造纸机湿部控制方法——粒子表面电荷测定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海涛 顾仁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68,共5页
介绍了粒子表面电荷测定法的原理、试验步骤及在纸机湿部控制方面的用途。
关键词 纸机 湿部控制 粒子表面电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DC/DC变换器的数字控制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乐柱 刘雁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5,共6页
利用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来推导出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动态控制算法。介绍了变换器在负载电流突变和输入电压突变时的最优算法模型,详细分析了如何减少输出电压的波动以及缩短恢复时间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试验结果验证了这两种算法的有... 利用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来推导出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动态控制算法。介绍了变换器在负载电流突变和输入电压突变时的最优算法模型,详细分析了如何减少输出电压的波动以及缩短恢复时间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试验结果验证了这两种算法的有效性,在25W、400kHz的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中,应用该控制算法使得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动态响应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数字控制算法 电压波动 电容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