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竹生长季解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蕊 邱坚 +1 位作者 罗蓓 王昌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采用纤维图像分析方法,对绵竹(Bambusa intermedia)从竹笋到成竹发育过程中主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笋时期表皮层无长短细胞差异,细胞壁薄,幼竹时期形成长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硅质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随着竹龄的增加... 采用纤维图像分析方法,对绵竹(Bambusa intermedia)从竹笋到成竹发育过程中主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笋时期表皮层无长短细胞差异,细胞壁薄,幼竹时期形成长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硅质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随着竹龄的增加,基本组织减少,输导组织增加,纤维组织增加;在发育期纤维直径、双壁厚、腔径、长度、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随竹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时期纤维直径中部大于基部大于顶部;维管束径向直径和弦向直径随竹龄增加增大,同一时期数值中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解剖特性 表皮 组织比量 纤维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快繁灭菌及丛芽诱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淑芳 梁梓 +2 位作者 杨瑶君 胡霞 刘晓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了建立绵竹快速繁殖体系,选择绵竹当年生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其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灭菌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丛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加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2h,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 为了建立绵竹快速繁殖体系,选择绵竹当年生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其组织培养中的最佳灭菌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丛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加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2h,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液(加入3滴吐温)消毒2次,每次8min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较低,成活率较高。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3/4MS+6-BA 3.0 mg·L-1+KT 0.5 mg·L-1+蔗糖20g·L-1+琼脂8g·L-1,丛芽诱导率可达到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组织培养 灭菌方法 丛芽诱导 培养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两种竹材理化性质及纤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博 王传贵 张双燕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有效利用四川的乡土竹种慈竹和绵竹,测定分析了2个竹种的理化性质和纤维形态,并与毛竹及常见的阔叶材和针叶材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化学成分上,2个竹种的抽提物含量均小于毛竹,而介于针叶材和阔叶材之间,2个竹种的综纤维素含量和... 为有效利用四川的乡土竹种慈竹和绵竹,测定分析了2个竹种的理化性质和纤维形态,并与毛竹及常见的阔叶材和针叶材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化学成分上,2个竹种的抽提物含量均小于毛竹,而介于针叶材和阔叶材之间,2个竹种的综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毛竹,木质素含量与毛竹接近,但灰分含量远高于毛竹、阔叶材和针叶材;2)在物理力学特性上,2个竹种竹材密度略低于毛竹,顺纹抗压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且优于强度较高的阔叶材马占相思木,2个竹种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抗剪强度与毛竹接近,表明2个竹种力学强度均较大,可以用作结构用竹或建筑用竹;3)在纤维形态上,慈竹和绵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分别为0.63和0.67 mm,均小于毛竹,且纤维长度多为500~1 000和1 000~1 500μm,2个竹种的纤维长宽比均在45以下,表明慈竹和绵竹均不适于作为造纸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绵竹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纤维形态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世彬 许子竞 +1 位作者 李洪庆 陶文亮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99,共5页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标示法测定提取黄酮含量,结果显示,响应面提取绵竹叶黄酮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4%、料液比1∶18(g/m L...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标示法测定提取黄酮含量,结果显示,响应面提取绵竹叶黄酮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4%、料液比1∶18(g/m L)。在此条件下,绵竹叶黄酮提取含量为1.641%。提取的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与维生素C对照,在超氧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试验中,均表现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叶 黄酮含量 响应面法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天伦 许子竞 +1 位作者 李洪庆 陶文亮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对绵竹叶进行脱脂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绵竹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7(g/m L)、提取时间42 min、温度80℃,此时水溶性多糖... 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对绵竹叶进行脱脂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绵竹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7(g/m L)、提取时间42 min、温度80℃,此时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62%;绵竹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2.9%、53.0%。绵竹叶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在5.0 mg/m L时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叶 多糖 微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印江县绵竹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帮才 黄雁飞 严丽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贵州印江县进行绵竹引种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的移植方法对绵竹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丛苗移植造林与单株分蘖苗移植造林相比,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7.55%,平均发笋量增加128.5个,平均胸径增加1.65 cm,平均高增加1.20... 在贵州印江县进行绵竹引种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的移植方法对绵竹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丛苗移植造林与单株分蘖苗移植造林相比,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7.55%,平均发笋量增加128.5个,平均胸径增加1.65 cm,平均高增加1.20 m,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引种 对比试验 印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