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LI技术的BamAβ-barrel结合化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郑怡凡 朱小红 +5 位作者 陈明华 卢宇 魏元娟 时文静 司书毅 李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6,共9页
目的以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折叠辅助因子关键蛋白BamA为靶蛋白,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建立化合物与BamA蛋白β折叠结构域(BamA_(β-barrel))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建立靶向BamA蛋白的抗革兰阴性菌先导物奠定... 目的以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折叠辅助因子关键蛋白BamA为靶蛋白,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建立化合物与BamA蛋白β折叠结构域(BamA_(β-barrel))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建立靶向BamA蛋白的抗革兰阴性菌先导物奠定基础。方法应用BLI方法检测BamA_(β-barrel)与已知的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的结合活性。原核表达并纯化带有His标签的大肠埃希菌BamA_(β-barrel)蛋白,使用表面活性剂LDAO对其进行复性和折叠;使用生物素标记折叠和未折叠蛋白,并结合到超级链霉亲和素(super streptavidin,SSA)生物传感器,然后检测蛋白与不同浓度的darobactin结合信号的变化,同时做无蛋白或darobactin稀释液对照;空白对照采用未结合生物素化的BamA_(β-barrel)蛋白的传感器,检测上述系列稀释样品。相应信号采用Steady state analysis方式拟合分析,计算平衡常数(KD)值。结果成功获得高纯度的折叠状态BamA_(β-barrel)蛋白,通过BLI技术检测到折叠状态的BamA_(β-barrel)与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具有良好结合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R^(2)为0.9998,KD值为(2.2E-06±8.0E-08)M。结论基于BLI技术成功建立了折叠状态的BamA_(β-barrel)-化合物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后续BamA蛋白靶向性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的发现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Darobactin bamaβ-barrel 生物膜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BamA:extracellular loop diversity and it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2
作者 Zhenzhou Wang Jinchan Xue +3 位作者 Jiajia Wang Jiangliu Yu Hongwu Qian Xinxing Y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3,69,共11页
Diderm bacteria,characterized by an additional lipid membrane layer known as the outer membrane,fold their 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via the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BAM)complex.Understanding how the BAM complex... Diderm bacteria,characterized by an additional lipid membrane layer known as the outer membrane,fold their 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via the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BAM)complex.Understanding how the BAM complex,particularly its key component BamA,assists in OMP folding remains crucial in bacterial cell biology.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amA within the Gracilicutes clade,such as in Escherichia coli(E.coli).However,another major evolutionary branch,Terrabacteria,has received comparatively less attention.An example of a Terrabacteria is 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adiodurans),a Gram-positive bacterium that possesses a distinctive outer membrane structure.In this study,we first demonstrated that theβ-barrel domains of BamA are not interchangeable between D.radiodurans and E.coli.The structure of D.radiodurans BamA was subsequently determined at 3.8Åresolution using cryo-electron microscopy,revealing obviously distinct arrangements of extracellular loop 4(ECL4)and ECL6 after structural comparis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gracilicutes.Despite the overall similarity in the topology of theβ-barrel domain,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rtain ECLs have evolved into distinc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Terrabacteria and Gracilicutes clades.While BamA and its function are generally conserved across diderm bacterial species,our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evolutionary diversity of this core OMP folder among bacteria,offering new insights into bacterial physi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a extracellular loop outer membrane protein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构建及评价
3
作者 秦锡雨 刘晓雪 +10 位作者 柴懿 赖孟瑄 任晓敏 张德鹏 张鹏 李军涛 李依璇 王然 郝彦玲 武会娟 王晓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8-208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1只9月龄巴马小型猪(17.5 kg±2.0 kg),麻醉后在右腹部合适位置切口,暴露肠道并进行荷包缝合,插入瘘管后固定双瘘管并缝合切口。术后严格护理并观察动物情况,防止感染。试验动物术后恢复后,以直接超高温(dUHT)牛乳为研究对象,利用SDS-PAGE、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等检测肠道流出物和血液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变化情况,分析牛乳蛋白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确认所建立模型在模拟食物消化吸收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11例试验动物在术后2个月内全部存活,无明显不适或并发症,且生长状况良好,动物平均体重增加12.23 kg,符合正常生长趋势。试验期间未观察到瘘管脱落情况,且瘘管功能正常,能够顺利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流出物以及血液样本。测试试验中,检测流出物样品蛋白质微观结构,可观察到随着消化时间不断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消化过程中,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条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检测摄食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得到摄食前后氨基酸吸收曲线,摄食后血浆中总氨基酸的曲线下增量面积(iAUC)为(12105.00±2145.57)μg·min/mL,符合正常的牛乳蛋白机体吸收动力学。【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验证了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的有效性,证明该双瘘管模型在巴马小型猪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动物模型,为探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新药研发和评估现有药物的吸收效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双瘘管 消化吸收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一水硬铝石形成机制——以东兰-巴马-凤山地区为例
4
作者 罗靖伟 庞保成 +4 位作者 许箭琪 向绍立 卢光辉 徐海棚 姚双秋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34,共18页
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晰,限制了对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是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主要成矿区之一,文章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 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晰,限制了对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是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主要成矿区之一,文章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相学观察、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探索沉积型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桂西东-巴-凤地区铝土矿矿物组成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叶腊石、高岭石、针铁矿、黄铁矿、锐钛矿等,一水硬铝石晶体中普遍存在Fe、Si、Ti等元素,微细粒锐钛矿在一水硬铝石晶体中广泛存在,结合野外调查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含矿岩系顶、底板灰岩未出现变质迹象,指示一水硬铝石为简单结晶成因。在淋滤条件有利、季风性气候显著的条件下,黏土矿物水解形成大量Al离子,海水涌入碳酸盐岩台地使得台地内部呈现还原环境,水体因含矿岩系底板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碱性地球化学屏障作用和地下水位抬升作用呈碱性,Al离子在碱性、还原条件下结晶形成一水硬铝石。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一水硬铝石的形成经历了物质准备、风化、沉积、压实4个阶段,早世代一水硬铝石在风化阶段形成,晚世代一水硬铝石在沉积阶段形成。部分一水硬铝石在形成之后出现后期改造,受Si质流体交代作用形成高岭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形成机制 东兰-巴马-凤山成矿区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县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5
作者 黄华春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4期5-8,13,共5页
探讨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从育苗环境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提出优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育苗环境选择、精细化的种子处理和先进的播种技术,... 探讨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从育苗环境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提出优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育苗环境选择、精细化的种子处理和先进的播种技术,以及精准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能显著提高林业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有助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育苗 栽培管理 技术要点 巴马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厌氧降解关键基因masD和bam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应用
6
作者 易宁 吴蔓莉 +3 位作者 段旭红 刘泽梁 张俞 张旭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6-184,共9页
masD和bamA是控制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asD和bamA基因具有简便快速和易操作等优点.但目前所用方法存在扩增效率低,方法灵敏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根据引物设计原则,利用Allele ID6软件重新设计了扩增masD... masD和bamA是控制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asD和bamA基因具有简便快速和易操作等优点.但目前所用方法存在扩增效率低,方法灵敏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根据引物设计原则,利用Allele ID6软件重新设计了扩增masD和bam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将质粒DNA进行8次10倍梯度稀释后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优化后的体系(20μL)为:FastStart Essential DNA Green Master 10.0μL,上下游引物各0.4μL,RNase-Free Water 4.2μL,5.0μL DNA模板.利用新设计的引物扩增masD和bamA基因的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61℃和57℃.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提高至97.5%和71.2%,比文献报道的方法提高了7.6%—44.5%,具有更高的重复性和灵敏度.利用设计的引物对陕北5个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的masD和bamA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普遍存在着控制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关键基因,所测定的土壤中bamA降解基因的拷贝数远高于masD降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厌氧降解基因 引物设计 masD 基因 bama 基因 扩增效 石油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外膜蛋白BamA重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欣 刘蕾 +2 位作者 郭珊珊 袁倩云 王文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3-50,共8页
副溶血性弧菌外膜蛋白BamA是β-桶组装BAM复合物的核心成分,参与细胞外膜蛋白运送和安装过程,是潜在的新型靶标抗原,目前其在免疫检测抗原和疫苗中的潜在价值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napGene和Protean分析BamA的序列... 副溶血性弧菌外膜蛋白BamA是β-桶组装BAM复合物的核心成分,参与细胞外膜蛋白运送和安装过程,是潜在的新型靶标抗原,目前其在免疫检测抗原和疫苗中的潜在价值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napGene和Protean分析BamA的序列并筛选出多肽,采用PCR扩增出外膜蛋白BamA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amA;经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BamA重组蛋白(90ku);多肽与BSA偶联,制备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BamA蛋白及多肽免疫血清对24株弧菌的交叉反应。ELISA测定结果表明,免疫血清对BamA蛋白的效价在121K以上,对副溶血性弧菌等弧菌的效价较弱(0.5K);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amA蛋白血清与副溶血性弧菌CICC21617、CICC21618、杀岩龙虾弧菌和非O1型霍乱弧菌等弧菌属细胞裂解物中90ku左右的蛋白可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费氏另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非弧菌属无交叉反应。弧菌外膜蛋白BamA具有弧菌属保守性并可以诱导产生弧菌特异性抗体,多肽在菌体表面的暴露性可能受到其他抗原的影响,这给后续弧菌诊断抗原和疫苗抗原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外膜蛋白bama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ELISA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祝倩 李宸健 +3 位作者 程雅婷 李锐煊 刘雅婷 孔祥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200 mL·d^(-1)益...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和合生元组(500 g·t^(-1)低聚木糖+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每组16头母猪,单栏饲养。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相应试验饲粮;仔猪断奶后,每窝选取2头仔猪,每组32头(8栏,每栏4头),饲喂基础饲粮。分别于65、95和125日龄每组选取8头采集股二头肌和腰大肌样品,测定其水解氨基酸组成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粗蛋白、Gly、Ser、Ala、Asp、Glu、Pro和Ile含量,腰大肌Gly、Glu、Ser和His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益生菌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肌肉萎缩F-box蛋白32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腰大肌生肌因子5(Myf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腰大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股二头肌和腰大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Myf6、生肌分化因子和MyoG以及腰大肌Myf5和MyoG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股二头肌MSTN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MyHCⅡx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抗生素组子代巴马香猪腰大肌MyHCⅡx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股二头肌MyHCⅠ和腰大肌MyHCⅡ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改变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调控生肌因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氧化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下调酵解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肉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益生菌 合生元 水解氨基酸 肌纤维类型 肌肉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敲除基因ZBED6后巴马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成 田文杰 +3 位作者 马月辉 王圣楠 蒋琳 王丹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02-4310,共9页
旨在探究在巴马猪中ZBED6基因敲除之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和肌肉表型的关联。本研究以5月龄野生型和ZBED6敲除型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和基因型分成3组进行比较,分别是野生型公猪比野生型母猪(公WT:母WT)、野生型母猪比敲除型母猪... 旨在探究在巴马猪中ZBED6基因敲除之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和肌肉表型的关联。本研究以5月龄野生型和ZBED6敲除型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和基因型分成3组进行比较,分别是野生型公猪比野生型母猪(公WT:母WT)、野生型母猪比敲除型母猪(母WT:母KO)、野生型公猪比敲除型公猪(公WT:公KO),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肠段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在巴马猪中,大肠的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小肠;2)与雌性野生型猪相比,雄性野生型猪瘦肉率更高,回肠苏黎世杆菌属、盲肠链球菌属、直肠消化链球菌属在雄性野生型猪中显著富集,回肠乳杆菌属在雌性野生型猪中显著富集;3)敲除ZBED6之后,猪的肌肉生长增加。肠道菌群组成显示,母猪的回肠中乳杆菌含量显著下降,盲肠中SMB53的含量显著上升。敲除ZBED6后,公猪直肠中普雷沃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的含量显著上升,盲肠中SMB53的含量显著上升。结果提示,苏黎世杆菌属、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和乳杆菌属在肠道内的差异可能会影响能量代谢从而促进雄性野生型猪的肌肉生长;敲除了ZBED6之后,猪的盲肠中SMB53丰度的显著增加可能是导致肌肉增多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猪 ZBED6 肠道微生物 SMB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博武 张鑫 +5 位作者 俸祥仁 胡庭俊 李凤梅 熊飙 张业怀 陆晶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0,共5页
探讨“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健康状况相近的3月龄巴马香猪60头,平均体重15 kg左右,公母随机,分为... 探讨“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健康状况相近的3月龄巴马香猪60头,平均体重15 kg左右,公母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20头巴马香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100 g/kg植物提取物,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100 g/kg“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试验为期28 d。测定各组猪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酶、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复方制剂能提高巴马香猪的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制剂 巴马香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案对巴马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锋 陈冬妮 +6 位作者 窦心怡 侯晓昱 朴雪 赵元 杨天元 杨昊天 范宏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06-3214,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巴马小型猪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均分为静脉注射(Ⅳ)组和肌内注射(IM)组,麻醉间隔期为14 d。Ⅳ组耳缘静脉注射舒泰3.3 mg/kg+右美托咪定8μg/kg;IM组耳后颈部肌内... 【目的】探究不同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巴马小型猪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均分为静脉注射(Ⅳ)组和肌内注射(IM)组,麻醉间隔期为14 d。Ⅳ组耳缘静脉注射舒泰3.3 mg/kg+右美托咪定8μg/kg;IM组耳后颈部肌内注射舒泰4.6 mg/kg+右美托咪定11.2μg/kg。在麻醉过程中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时期、麻醉效果、生理指标及生物反射进行监测。【结果】Ⅳ组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3.75、85.75和30.25 min。IM组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7.13、107.00和41.00 min。Ⅳ和IM组分别可维持50和65 min外科麻醉期。IM组80~110 min时麻醉效果评分显著高于Ⅳ组(P<0.05)。麻醉过程中两种方案的体温(T)下降,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先降低后升高,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展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先升高后降低。IM组50~80 min时RR显著高于Ⅳ组(P<0.05)。IM组10~15 min时SBP显著低于Ⅳ组(P<0.05)。Ⅳ和IM组生物反射完全抑制时间分别为45和50 min。【结论】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巴马小型猪麻醉效果良好,诱导迅速,维持时间长,苏醒平稳,对巴马小型猪生理指标和生物反射影响较小,其中IM组麻醉方案比Ⅳ组更适合临床外科手术和科研教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舒泰 右美托咪定 复合麻醉 给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骨骼肌差异lncRNA分析
12
作者 胡梦灵 范新浩 +5 位作者 姚一龙 闫超 谢炳坤 兰干球 梁晶 唐中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59,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错误发现率(FDR)<0.05且|log2Fold Change|>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预测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构建其与靶基因互作网络。【结果】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肌间共鉴定出6316个DEGs和675个差异表达lncRNA;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主要涉及代谢过程、肌肉组织发育及骨骼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在Hippo和Wn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P<0.05),说明差异表达lncRNA与骨骼肌细胞的增殖、自噬和分化相关;对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MSTRG.16703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其在巴马香猪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lncRNA-MSTRG.16703与靶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上调靶基因包括QKI、MBNL1和YBX2,QKI和MBNL1在均与可变剪接相关。【结论】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间发现的差异表达lncRNA是调控骨骼肌发育的候选基因,其靶基因主要富集在Hippo和Wnt等骨骼肌发育相关信号通路。lncRNA-MSTRG.16703的表达差异最大且在巴马香猪中上调,其靶基因在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和肌纤维形成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杜洛克猪 背最长肌 转录组测序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建立的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唯刚 潘兴芳 +6 位作者 邱继文 高卫芳 张永龙 董钰格 唐瑜紫 任海燕 李忠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后留针20 min,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共进行28 d,每2 d进行1次实验,共10次。人工针刺验证后在已选6个穴位的基础上每个穴旁10 mm处取一点,共12点,使用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对实验动物进行不同频率及角度的针刺操作进一步验证动物平台的稳定性及可行性。结果血常规中安全性相关指标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血生化指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在实验全程监测中动物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124次。动物的平均血压为87/36 mmHg。巴马小型猪在室温25℃下的平均体温为36℃。体温在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前后均无明显的变化。在搭建的实验平台基础上,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针刺手法操作预实验均顺利完成,实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相关异常情况如弯针、断针、滞针等,实验动物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借鉴了已有的小型猪实验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为进一步智能针灸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针灸机器人 智能针刺模块 实验动物平台 巴马小型猪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色小镇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农建诚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28-31,37,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特色小镇建设面临集聚功能较差、区域治理效能难凸显、生态效益潜力待发掘和组织协调能力需提升等复合生态发展结构化困境。该文在梳理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特色小镇建设面临集聚功能较差、区域治理效能难凸显、生态效益潜力待发掘和组织协调能力需提升等复合生态发展结构化困境。该文在梳理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上,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构建乡村振兴、经济状况、产业发展、旅游资源、交通服务和政策支持6项一级指标,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24项二级指标的特色小镇建设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河池市巴马县甲篆康养特色小镇建设绩效开展实证研究,采用AHP计算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作出总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特色小镇建设绩效评价总体“良”,由结果分析还提出落实乡村政策、完善交通服务、加强组织协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 绩效评价 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 巴马甲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县水晶宫洞穴沉积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2 位作者 吴夏 阳和平 潘谋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45-357,共13页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据沉积物的沉积类型、物质成分、沉积序次及测年等...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据沉积物的沉积类型、物质成分、沉积序次及测年等资料研究表明,水晶宫洞穴沉积物形成于晚第三纪以来.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更新世早期,洞内沉积主要为外源水携带的硅质岩、砂岩类砾石沉积形成的钙华砾石层.早更新世中期一中更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是水晶宫洞穴主要景观的形成期,沉积物景观宏大而壮观,230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100~35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1 2.5~9万年的末次间冰期主要为温暖气候环境,洞内仅有少量的石笋沉积,且极少保存;9万年后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更不利沉积物发育和保存;自4万年后气候环境开始表现为温暖湿润,化学沉积活跃,洞穴沉积物主要由高约50~150 cm的纯白色石笋群和钟乳石组成,为洞穴奇景的形成期,230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40 ka BP和7 500a BP以及1450a BP.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形成的洞穴沉积物景观,不仅为水晶宫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价值,同时也为广西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宫洞穴 沉积物景观 沉积环境 形成时期 广西巴马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火麻仁的组分测定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聪颖 唐年初 +1 位作者 崔淼 赵晨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5-437,440,共4页
对巴马火麻仁基本组分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分分析和营养评价。经测定,巴马火麻仁的基本组分为:水分4.24%,灰分5.45%,总糖5.30%,脂肪50.33%,蛋白质33.4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含量的89.24%,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为3∶1,被世界卫生组织(... 对巴马火麻仁基本组分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分分析和营养评价。经测定,巴马火麻仁的基本组分为:水分4.24%,灰分5.45%,总糖5.30%,脂肪50.33%,蛋白质33.4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含量的89.24%,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为3∶1,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具有最佳的ω-3与ω-6必需脂肪酸的平衡比率。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且较为均衡,精氨酸、组氨酸及谷氨酸含量较高。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显著高出异地火麻仁。分析表明,巴马火麻仁可以作为健康油脂和优质蛋白源双优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火麻仁 蛋白质 油脂 微量元素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22稳定表达HepG_2细胞株的建立及其探针药物代谢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正楷 魏泓 +2 位作者 商海涛 杨根庆 叶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Bama小型猪细胞色素CYP3A22的HepG2细胞株。方法通过从Bama小型猪肝组织中提取tRNA、经RT-PCR得到Bama小型猪CYP3A22的基因,并将此基因克隆至亚克隆载体pMD18-T上得到重组质粒pMD-3A22;以测序确定的重组质粒pMD-3A22为...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Bama小型猪细胞色素CYP3A22的HepG2细胞株。方法通过从Bama小型猪肝组织中提取tRNA、经RT-PCR得到Bama小型猪CYP3A22的基因,并将此基因克隆至亚克隆载体pMD18-T上得到重组质粒pMD-3A22;以测序确定的重组质粒pMD-3A22为模板,采用PCR扩增CYP3A22基因并在其3′添加组氨酸标签,扩增产物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将带有组氨酸标签的CYP3A22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1(+)中,测序表明,CYP3A2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正确构建;将测序正确的CYP3A22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epG2细胞,G418筛选10代,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并用探针药物硝苯地平对重组细胞进行进行活性鉴定。结果与HepG2相比,HepG2-CYP3A22细胞株具有极显著的硝苯地平氧化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CYP3A22的HepG2细胞株,可用于相关的药物代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a小型猪 SUS scrofa CYP3A22 HepG2 RT—PCR Western BLOT 探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乳饮料制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聪颖 唐年初 +1 位作者 赵晨伟 李微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5-349,共5页
以火麻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火麻乳饮料的浸泡工艺和磨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温度70℃,时间10min,以30℃的水浸泡火麻仁1.5h,沥干后按m(火麻仁)∶m(水)=1∶12的比例用70℃的热水,调节pH为7.5,磨浆6min。火麻乳中... 以火麻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火麻乳饮料的浸泡工艺和磨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温度70℃,时间10min,以30℃的水浸泡火麻仁1.5h,沥干后按m(火麻仁)∶m(水)=1∶12的比例用70℃的热水,调节pH为7.5,磨浆6min。火麻乳中蛋白质提取率可高达78.4492%,蛋白含量2.6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火麻仁 蛋白质 浸泡 磨浆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庞琳琳 张会永 杨关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国内小型猪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多产、体重较小、体表多覆白毛等特征,组织器官及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猪的心脏解剖与生理特点与人类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 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国内小型猪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多产、体重较小、体表多覆白毛等特征,组织器官及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猪的心脏解剖与生理特点与人类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在我国,巴马小型猪被用来构建心肌缺血、卵圆孔未闭等心血管疾病模型;猪具有杂食性及与人相似的脂质代谢,可用于研究内分泌疾病,巴马小型猪已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其遗传易感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巴马小型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利用此特点已建立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结肠穿孔、胆肠吻合等消化系统疾病模型;巴马小型猪除头、尾外,体表覆以白毛,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皮肤创伤、烧伤修复等的理想动物;小型猪的牙齿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口裂大,可作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理想动物,巴马小型猪已用来建立牙髓坏死模型及对上颌扩弓方式的研究;类似人的解剖、生理、病理使其成为较为适合的异种移植供体。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用巴马小型猪分别建立了肝脏、脾脏、股动、静脉出血及头颈恶性肿瘤放疗后的腮腺损伤动物模型以研究中药制剂的疗效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效果监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魁 侯金龙 +3 位作者 宋旭东 范宏刚 刘忠华 王洪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探讨乳化异氟醚进行小型猪全身麻醉麻醉效果,选取14头巴马猪以2.80 mL.kg-1.h-1进行静脉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对生理反射、镇痛、镇静、肌松,呼吸和循环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乳化异氟醚可以使小型猪维持良好外科麻醉状态,麻醉过程中... 为探讨乳化异氟醚进行小型猪全身麻醉麻醉效果,选取14头巴马猪以2.80 mL.kg-1.h-1进行静脉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对生理反射、镇痛、镇静、肌松,呼吸和循环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乳化异氟醚可以使小型猪维持良好外科麻醉状态,麻醉过程中小型猪一般生理指标、循环系统指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呼吸系统指标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小型猪麻醉过程无异常表现。乳化异氟醚能满足临床手术麻醉需要,可以作为小型猪全身麻醉药物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醚 巴马猪 麻醉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