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赛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王赟 郭云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60-64,共5页
“赛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当前,高职院校“赛教融合”面临竞赛体系与教学标准的协同性不强、竞赛导向与常规教学目标的平衡性不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与竞赛统一模式存在矛盾、竞赛评价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估衔接... “赛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当前,高职院校“赛教融合”面临竞赛体系与教学标准的协同性不强、竞赛导向与常规教学目标的平衡性不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与竞赛统一模式存在矛盾、竞赛评价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估衔接融合不畅、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机制尚未健全等困境。高职院校“赛教融合”的路径是:构建竞赛与教学标准的协同发展机制、优化竞赛与常规教学目标动态平衡策略、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构建多维融合评价机制、开辟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全链条途径,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赛教融合” 协同发展 动态平衡 培养体系 评价机制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创新协同、资源错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田庆锋 方聪聪 曾紫韬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于创新驱动,但由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存在本质属性差异,如何通过双元创新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和资源基...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于创新驱动,但由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存在本质属性差异,如何通过双元创新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从平衡和互补两个维度系统考察双元创新协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双元创新协同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错配在双元创新协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市场竞争环境和政府补贴均对双元创新协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市场动态性和政府补贴负向调节二者关系,市场竞争强度正向调节二者关系。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双元创新协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双元创新协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有限;双元创新协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 双元创新协同 双元创新平衡 双元创新互补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脉络、演进逻辑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子琦 司晓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3,共8页
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对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探索、推广和覆盖四个阶段。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以优质资源辐射为内生需... 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对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探索、推广和覆盖四个阶段。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以优质资源辐射为内生需要,以实现校际优质均衡为本质目标,形成了顶层与基层的双向推动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促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未来发展,需要充分发掘共同体理念的凝聚作用,探索数字技术创新共同体形式,进一步完备城乡学校共同体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 优质资源 优质均衡发展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健 何浩 +1 位作者 张铁民 王惠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城市中心主义引发的人才选择机制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失衡;传统观念扎根以及“离农”“为农”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扩大了乡村体育教师的缺口;重智轻体的痼疾长期存在,促使传统体育文化和乡土知识内容逐渐消弭;教师“易下难留”与生源“城挤村空”的局面并存,加剧了教育内卷化。为解决乡村体育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基于政府、教师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以下纾解路径:借鉴“定期流动制”填补乡村体育教师缺口,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扭转“离农为农”矛盾,通过均衡配置编制资源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培育共生共荣关系,激活教师的多元角色赋能,共同促进课程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教育思维新格局,缓解教育内卷化问题,形成教育多元协同发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教师 城乡体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均衡布局、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泉同 房莲 +2 位作者 张惠东 董琬月 孙建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为推动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均衡布局、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及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大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的地区差异... 目的:研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为推动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均衡布局、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及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大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的地区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趋势。结果:2009—2022年三大城市群卫生人力资源水平持续提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呈现正向溢出效应,具有不同程度的β收敛性特征。结论:三大城市群应继续利用好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均衡布局;重视正向溢出效应,加快推动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同时,重视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均衡布局和协同发展的作用,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地域辐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卫生人力资源 均衡布局 协同发展 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新疆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平衡方案研究
6
作者 聂鸿玉 刘凯鑫 +1 位作者 胡宝华 倪盼盼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共7页
为了系统解析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与利用效率,促进新疆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供需动态平衡的SD模型,并通过控制变量原则,提出维持现状型(S1)、经济发展型(S2)、节约用水型(S3)和可持续发展型(S4)4种发展情景,对新疆2024-203... 为了系统解析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与利用效率,促进新疆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供需动态平衡的SD模型,并通过控制变量原则,提出维持现状型(S1)、经济发展型(S2)、节约用水型(S3)和可持续发展型(S4)4种发展情景,对新疆2024-2035年的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预测期内,设定的4种情景下,新疆需水总量均呈上升趋势,平均需水总量分别为717.323、720.719、603.311和605.486亿m^(3),平均供需比分别为0.887%、0.883%、1.054%、1.050%。②4种情景下,若维持现状,新疆在2030年后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经济发展型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节约用水型有效降低了需水总量,极大缓解了水资源供需压力,但同时会限制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型从多方面进行调整,既保证了经济的发展,又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新疆社会发展应选择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以为新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推动人水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供需平衡 SD模型 发展情景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技术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鸿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39-42,共4页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局限、经济效益略低和气候变化等。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基础培训、进阶培训等系统化技术培训来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建立知识更新机制,确保新技术有效融入林业实践;提供专项资金或补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推动分布式应用模式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搭建区域性数据共享平台;启动专项计划建立林业知识数据库,同时将现代林业科技整合融入相关课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林产品等绿色经济,推行经济激励措施,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实践;推广实时数据监测、多样化林业管理,以强化林业适应性管理等策略。本文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融合发展 生态平衡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琦 李璐 +1 位作者 周书铎 金音子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88,92,共4页
数字技术赋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作用机制包括:畅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渠道,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非优质医疗资源提质升级。在此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为此建议,从基础条件、体制机制、应用能力三个方面... 数字技术赋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作用机制包括:畅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渠道,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非优质医疗资源提质升级。在此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为此建议,从基础条件、体制机制、应用能力三个方面综合施策,保障数字技术赋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优质医疗资源 均衡布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先远航 黄星 +1 位作者 王佑汉 廖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130-137,共8页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行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脉络,明晰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聚焦于农业资源保护开发与土地规划利用研究,小范围内学...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行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脉络,明晰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聚焦于农业资源保护开发与土地规划利用研究,小范围内学术合作联系紧密,跨区域合作交流较少。“适宜性评价”“土地开发”和“占补平衡”等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探索、波动发展和平稳成熟3个阶段。土地潜力评价与开发保护研究贯穿发展历程,前沿发展主要集中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土地改造利用技术研究,坚持生态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未来研究应加强边际土地潜力挖掘,深化开发评价、理论体系构建,强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整治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与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CITESPACE 适宜性评价 土地开发 占补平衡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袁伟 郭宗楼 +1 位作者 吴军林 楼章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08-2114,共7页
黑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西北干旱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支撑作用将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分析黑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条件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 黑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西北干旱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支撑作用将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分析黑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条件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根据黑河流域具体情况,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生态环境状况,以遏制并逐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首先利用水资源承载压力指数计算了现状条件下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得出目前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属于超负荷承载。水资源将成为制约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当前必须立足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才能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然后针对超载现状,对黑河流域规划水平年(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根据相关预测资料设计了3种可能情景,利用流域评价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和可持续发展系数,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并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同时结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方案组合和各种发展模式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满足流域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判据的方案的承载能力指标即为该方案下的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指标。通过对黑河流域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度分析评价,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选取出了最优发展模式,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通过寻求情景方案中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度的最佳组合,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结果表明:通过努力,谋求经济和社会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资源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视野下我国幼儿教师的配置与流动 被引量:63
11
作者 姜盛祥 胡福贞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1,共6页
优质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现实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师流动严重失范。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不完善,... 优质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现实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师流动严重失范。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不完善,教师管理的不科学与教师职业选择的多元化是造成幼儿教师配置和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合理分配学前教育经费,合理配置幼儿教师编制资源,完善幼儿教师流动制度,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等措施来促进幼教师资在城乡幼儿园、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 教师资源配置 幼儿教师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问题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朝霞 王沐钒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加大的趋势。金融资源地区分布的失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存在相当明显的地域差别。促进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加大的趋势。金融资源地区分布的失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存在相当明显的地域差别。促进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间合理分布,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地区分布差异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小强 王德清 伍小兵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5,共6页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和校际教育均衡产生影响。今后有必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加强教育资源配置预测,调整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资源配置,使其结构合理;建立城乡共同体,探索区域均衡发展的强弱互助形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人口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乡卫生人才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滨 车永茂 +3 位作者 缪丽亚 杨晨 仇星谕 王静成 《中国医院》 2018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对江苏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城乡卫生人才均衡发展面临的总量差距较大、质量分布不均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最后从完善城乡卫生人才发展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的投入力度、进一步... 通过对江苏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城乡卫生人才均衡发展面临的总量差距较大、质量分布不均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最后从完善城乡卫生人才发展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机构联动机制、进一步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城乡卫生人才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人才 均衡发展 江苏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文全 夏茂林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机制。均衡城乡师资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竞争力,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应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促进存量师资的均衡配置与素质提高。最后应利用计划市场双重手段,调节增量师资的城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水资源利用平衡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洪林 李明罡 李远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以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河南省开封市为例,对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趋势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进行平衡分析。从深入分析水资源供求趋势出发,以水资源预测理论为基础,对开封市不同水平年来水及各行业用水情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 以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河南省开封市为例,对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趋势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进行平衡分析。从深入分析水资源供求趋势出发,以水资源预测理论为基础,对开封市不同水平年来水及各行业用水情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进行了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市 水资源 预测 水量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认识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雷 刘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机制应在坚持集约经济和适应消费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生产与消费两者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欲达此目的,加快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国家宏观指导是保障这一体系机制正常运转的根本条件。
关键词 节约型 经济体系 社会生产 社会消费 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区制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与机制 被引量:25
18
作者 赵新亮 张彦通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1,共4页
学区制改革不仅是划片对口入学,更是以学区自主办学为核心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是对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其核心内容是落实学区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且有特色发展。实现学区组织结构变革和... 学区制改革不仅是划片对口入学,更是以学区自主办学为核心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是对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其核心内容是落实学区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且有特色发展。实现学区组织结构变革和生源结构回归常态是学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保障。有效实施学区制,不仅需要完善学区构建、领导职权和运行制度等配套管理机制,更需要建立学区内师资流动、课程共建、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机制,真正实现质量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制 区域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资源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资源共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动因、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0
19
作者 赵丹 曾新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8,共8页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克服优质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困境,进而达到“节省成本”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的。但当前县域内教育资源共享依然不足,通过对西北三省四县的实证调查发现:教师资源共享整体不足且...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克服优质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困境,进而达到“节省成本”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的。但当前县域内教育资源共享依然不足,通过对西北三省四县的实证调查发现:教师资源共享整体不足且教学点问题最为突出、校际共享教育经费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物力资源共享缺失且校际呈现等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公平与效率冲突导致共享理念被忽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校际共享缺乏资源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缺失,导致共享主体间博弈难消除;学校布局过于分散,导致校际资源共享可达性较低。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建立共享理念、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学校布局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庞文 刘洋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8,共7页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利的保障和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测算和评价至今尚属空白。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同类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利的保障和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测算和评价至今尚属空白。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同类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结合统计数据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但特殊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任务艰巨,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 指标体系 均衡指数 教育机会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