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浅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9-160,共2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超越了传统文学观念的局限,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狂欢化诗学"丰 富了人类的生存体验,提升了"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蕴含,为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化诗学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对话论”再释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启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129,159,160,共10页
巴赫金的“对话”已然被无边界征用。巴赫金的“对话论”内涵不时被简化,外延常常被泛化。这一现象召唤学者们对巴赫金“对话论”进行深度开采,在巴赫金的概念场中来理解“多声部对话”,“对话关系”意义上的“对话”,“超语言学”界面... 巴赫金的“对话”已然被无边界征用。巴赫金的“对话论”内涵不时被简化,外延常常被泛化。这一现象召唤学者们对巴赫金“对话论”进行深度开采,在巴赫金的概念场中来理解“多声部对话”,“对话关系”意义上的“对话”,“超语言学”界面上的对话,主体间相对位、相应和而不融合、不同一的对话。巴赫金的“对话”具有文化哲学品位,具有伦理导向性,具有在文学文本与文化现实之间自由穿越的阐释力。近些年来,俄罗斯、美国、英国、波兰诸国巴赫金专家对“多声部对话论”的新解读,显示出国际斯拉夫学界在巴赫金这一核心理念上的深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文论 核心理念 对话论 超语言学 文化哲学 应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调”、“对话”、“狂欢化”之后与之外——当代中国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启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0,共10页
巴赫金文论的一些关键词,诸如"复调"、"对话"、"狂欢化",巴赫金文论的一些核心范畴,诸如"多声部"、"参与性"、"外位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学者文学研究乃至人文研究的基本话... 巴赫金文论的一些关键词,诸如"复调"、"对话"、"狂欢化",巴赫金文论的一些核心范畴,诸如"多声部"、"参与性"、"外位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学者文学研究乃至人文研究的基本话语。几十年来,我们一步一步地引进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哲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文化学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并加以积极的阐发与运用,运用于外国文学文本的解读,也运用于中国文学文本的解读,运用于文学学自身的建设,也运用于美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反思,已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在引进"复调"、"对话"、"狂欢化"学说之后与之外,我们正在积极潜心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开采,多方位地展开巴赫金学说的语境考量,多层面地思索巴赫金学说对于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之方法论上的启示,努力将当代中国的文学研究乃至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巴赫金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文论 话语理论 语境考量 方法论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趋新派文变观中的时间之维——兼与现代进化论文学史观之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冬华 占淑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中国古代文变观中的趋新派认为,文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由质而文是时代演变使然,时变而文亦变。因而特别强调艺术的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盲目崇古。趋新派文变观并不等同于现代进化论文学史观,趋新论虽有线性时间观,但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 中国古代文变观中的趋新派认为,文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由质而文是时代演变使然,时变而文亦变。因而特别强调艺术的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盲目崇古。趋新派文变观并不等同于现代进化论文学史观,趋新论虽有线性时间观,但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时变思想,这与进化论所持的线性时间观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趋新派 文变观 时间观 进化论文学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吉方 沈文秀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形式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也展现了文艺突围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艰难探索的过程,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系统化、共识性理论方略的追求,但由于理论论争不彻底等因素,影响了话语表现的不同意见。但从思潮史、理论史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孕育,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迈进仍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大众化 文艺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科学的文艺学:从巴赫金对洛特曼的质疑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薇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学术纷争,问题症结在于文艺学学科走向以及文学理论研究路径。洛特曼差异美学汲取巴赫金对话主义,在追求作为科学的文艺学的进程中,保留文艺学的人文内涵,体现了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文学理论变迁... 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学术纷争,问题症结在于文艺学学科走向以及文学理论研究路径。洛特曼差异美学汲取巴赫金对话主义,在追求作为科学的文艺学的进程中,保留文艺学的人文内涵,体现了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文学理论变迁,对探索"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文艺学 巴赫金 洛特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接受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以钱中文为个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军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钱中文在中国的巴赫金接受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个案。一方面,他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巴赫金接受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他有着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强烈愿望。本文沿着钱中文接受巴赫金的历史线索,描述了他对复调小说理论由接... 钱中文在中国的巴赫金接受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个案。一方面,他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巴赫金接受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他有着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强烈愿望。本文沿着钱中文接受巴赫金的历史线索,描述了他对复调小说理论由接受到对话的倡导过程,借此展开巴赫金接受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复杂层面,剖析其中的接受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中文 巴赫金 复调小说 对话的文学理论 现实主义诗学化 中国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时代的图文诗学——九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100,190,共12页
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要回应时代,发展出一套新论述。现今恰逢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缘,正是有了现代新技术、新媒体这样的手段,使得今天这个时代成为文化传统在普通中国人当代生活中重新复苏、回转其生命的时代。在信息获取方便、... 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要回应时代,发展出一套新论述。现今恰逢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缘,正是有了现代新技术、新媒体这样的手段,使得今天这个时代成为文化传统在普通中国人当代生活中重新复苏、回转其生命的时代。在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灵活等值得珍惜的技术赋予的优点之外,要尽量避免浅、碎、滑、外重内轻等的弊端,要用文学给它一个深度,以古典给它一个细腻、风雅、温柔与敦厚。从古典诗创作来说,直到现在仍看不到机器人写出的好诗,因为诗人是集想象力、判断力、同情心、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格局、见识于一体的,永远是中文人的骄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时代 图文诗学 AI作诗 中国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第环宁 于晓川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尤其如此。若要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知其难、明其旨、得其法、定其体;另一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尤其如此。若要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知其难、明其旨、得其法、定其体;另一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并正确把握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的民族化、世界化、当代化及文化生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 民族化 世界化 当代化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与政治的撞击(下)
10
作者 吴中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胡风反革命小集团"案的冤案性质,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作怪,有些人总觉得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不合,因而还是错误的。但是,判断一种思想的正误,不应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标准来衡量...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胡风反革命小集团"案的冤案性质,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作怪,有些人总觉得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不合,因而还是错误的。但是,判断一种思想的正误,不应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标准来衡量,而应该用实践来加以检验。几十年来文艺实践检验的结果,证明当时所谓的主流文艺思想是不利于文艺发展的,而胡风的文艺理论倒比较符合文艺规律。他坚持着鲁迅文学道路,发扬着五四文化精神,对中国新文学起着推动作用。后来的作家们针对现实情况所提出的种种文艺理论观点,大都是胡风理论的再版和发挥,这也可见胡风理论的现实意义。由此文艺实践出发,需要重新评价胡风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理论 现实主义 鲁迅道路 五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论对纯形式观的探讨及理论价值
11
作者 罗伟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4,共6页
由于康德美学的直接或间接启悟,以王国维、闻一多、宗白华、梁宗岱等为代表的现代文论家对形式问题有过热切的关注。他们在各自的著述中自觉进行过形式理论的建构,将形式认定为构成艺术本质的核心因素。这种建构不仅赋予了现代文论迥异... 由于康德美学的直接或间接启悟,以王国维、闻一多、宗白华、梁宗岱等为代表的现代文论家对形式问题有过热切的关注。他们在各自的著述中自觉进行过形式理论的建构,将形式认定为构成艺术本质的核心因素。这种建构不仅赋予了现代文论迥异于传统的异质因素,而且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展示了现代文论的现代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论 纯形式观 康德美学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批《琵琶》的理论贡献
12
作者 李克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毛批《琵琶》对戏曲的本质作了全新的审视,对戏曲的结构艺术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大团圆的结局提出了异议,对戏曲的表现方法有系统的梳理。它睹前人睹而未全之秘,发前人发而未至之论,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毛批《琵琶》 毛声山 毛宗岗 戏剧观 结构说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斯蒂娃与后现代文论之发生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雪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9,共11页
后现代文论发轫于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文论,克里斯蒂娃在法国后现代文论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国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思潮的过渡中,克里斯蒂娃所引介的巴赫金诗学理论起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她在继承与发展巴赫金... 后现代文论发轫于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文论,克里斯蒂娃在法国后现代文论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国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思潮的过渡中,克里斯蒂娃所引介的巴赫金诗学理论起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她在继承与发展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互文性理论,该理论奠定了其作为后结构主义文论开拓者的地位,并直接促成了罗兰·巴特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克里斯蒂娃及其互文性理论还给予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重要启发。1968年的"五月风暴",《原样》集团的成员身份,敏锐的学术眼光与宏大的野心,以及东欧女性移民的独特生命体验是促使克里斯蒂娃成为后现代文论启发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蒂娃 后现代文论 巴赫金 罗兰·巴特 德里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