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熊耳山蒿坪沟Ag-Au-Pb-Zn多金属矿床闪锌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矿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金波 张德贤 +2 位作者 胡子奇 陈绍炜 谢小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13,共16页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过程的报道较少。本文以矿石中不同世代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查明不同世代闪锌矿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以反演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约束矿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闪锌矿主要存在两个世代:第一世代闪锌矿(Sp1)呈黑褐色或浅褐色,常与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相对富集Fe、Mn、Cd、Cu和In;第二世代闪锌矿(Sp2)呈黄褐色或暗褐色,与大量方铅矿共生,裂隙被它形黄铁矿和碳酸盐充填,相对富集Co、Ge、Sn和Pb。闪锌矿中主要富集的元素为Fe、Co和In,其中Fe、Mn、Cd、Co和In等元素基本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的矿物晶格中,而Ag、Sb、Cu和Pb可能是以子矿物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此外,Zn/Cd、Zn/Fe和Ga/In比值以及Fe温度计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沉淀时流体温度为229~259℃)和低硫逸度(lgƒ(S_(2))=-12.0~-10.1)的环境下,由成矿阶段II(Sp1到成矿阶段Ⅲ(Sp2其成矿温度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面扫描分析结果,指示闪锌矿从核部到边缘温度逐渐降低。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结合本矿床闪锌矿中低的Ga/In和Ge/In比值及Ge含量的特征,指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有岩浆活动的参与。综合认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可能属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型和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 闪锌矿微量元素 LA-ICP-MS 面扫描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幔枝构造与冀北金银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宝德 牛树银 +2 位作者 李红阳 孙爱群 吴新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2,共6页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三级单元,其对内生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文章归纳了幔枝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河北省划分成5个幔枝构造区。提出幔枝构造核部、主次拆离带及上置断陷盆地的成矿控矿规律,总结了"内金...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三级单元,其对内生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文章归纳了幔枝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河北省划分成5个幔枝构造区。提出幔枝构造核部、主次拆离带及上置断陷盆地的成矿控矿规律,总结了"内金、外铜-银-铅锌"的成矿格局,以期为本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思路。同位素数据统计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源自地球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迁移到近地表并逐步就位、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金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控矿作用 地幔热柱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6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陈小平 梁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7-1128,共12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产于帕那组火山岩中,或产于火山岩与始新世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金银矿体由石英脉、蚀变岩和角砾岩组成。矿石具有角砾状、条带状和网脉状等热液型矿床典型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银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和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绿泥石、方解石等。围岩蚀变属于中、低温环境下的一套蚀变矿物组合,有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具有从矿脉中心到围岩有绢英岩化到青磐岩化过渡分带,垂向上也有顶部伊利石、硅华、玉髓层,深部绿泥石、绢云母、微细粒石英-玉髓脉的分带。成矿流体显示出低温、低盐度的特点,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而金、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通过矿床对比研究,初步确定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成因类型矿床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尚属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低硫化型 浅成低温热液金银多金属 罗布真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清玲 江思宏 +1 位作者 白大明 王少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46,共14页
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为紫金山矿田内2个典型矿床。为了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2个矿床的H、O、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的... 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为紫金山矿田内2个典型矿床。为了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2个矿床的H、O、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的铜矿脉中,6件石英的δDV-SMOW值为-62.0‰^-58.5‰,δ18OV-SMOW值为12.0‰~14.6‰,δ18OH2O值介于2.4‰~6.5‰;26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3‰~2.9‰,峰值介于-5‰~1‰;16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7.966~18.785,207Pb/204Pb值介于15.571~15.722,208Pb/204Pb值介于38.127~38.849。在悦洋矿区的矿脉中,1件石英样品的δDV-SMOW值为66.6‰;5件石英样品δ18OV-SMOW值介于10.0‰~13.7‰,δ18OH2O值介于-1.1‰~3.4‰;13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6.8‰^-1.0‰,平均值-4‰;5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8.405~18.521,207Pb/204Pb值介于15.620~15.685,208Pb/204Pb值介于38.587~38.863。H、O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水主要来自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悦洋银矿床则以大气降水为主,有少量的岩浆水加入。硫化物的S和Pb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白垩世岩浆岩,悦洋银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早白垩世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紫金山铜金矿床 悦洋银多金属矿床 紫金山矿田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牛圈银金多金属矿床硫化物Rb-Sr年龄和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紫烨 刘晓雨 +2 位作者 李随民 胡华斌 杨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1-960,共10页
在对牛圈矿区实地踏勘、野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岩(矿)石样品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分的测试分析,认为牛圈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岩(矿)石样品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与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 在对牛圈矿区实地踏勘、野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岩(矿)石样品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分的测试分析,认为牛圈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岩(矿)石样品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与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均显示出轻稀土元素分馏较强,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二者均有较强的Eu负异常分布特征,表明矿石与花岗岩之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即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石英包裹体中氢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是岩浆水和循环的大气降水的混合。利用单矿物闪锌矿和共生矿物组合黄铁矿与方铅矿Rb-Sr等时线方法测定了牛圈矿床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矿石矿物的形成年龄为(154.1±2.6)Ma,属于燕山中期,推断与燕山期的岩浆岩侵入有密切关系,上述认识为矿床成因类型厘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Rb-Sr等时线定年 地球化学 牛圈银金多金属矿床 冀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牛形坝-柳木坑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铋矿物类型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鲁麟 梁婷 +3 位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0-574,共15页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矿物 矿物学 指示意义 牛形坝-柳木坑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围场地区构造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圣华 吴珍汉 +1 位作者 叶培盛 胡道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围场矿化集中区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北部,处于北东向和纬向成矿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太古宙-古元古代形成了矿源层,中生代发育多期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大量火山机构和热液蚀变,具有非常有利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虽然围... 围场矿化集中区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北部,处于北东向和纬向成矿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太古宙-古元古代形成了矿源层,中生代发育多期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大量火山机构和热液蚀变,具有非常有利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虽然围场矿化集中区目前仅发现朝阳湾小型金矿和数量不多的金多金属矿点,但存在很多金、锰、铜、铅、锌、砷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对金、银、多金属矿化分布具有显著控制作用的环状构造、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中生代形成大中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率很大。围场矿化集中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巨大,区域找矿重点为韧性剪切型金矿、火山岩型金银矿、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和脉型银多金属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金银多金属矿 控矿构造 找矿方向 围场矿化集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文毅 刘继顺 +2 位作者 何美香 丁云河 李永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1-1417,共17页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金银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来源于地幔;成矿阶段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Ⅲ);熊耳山矿集区成矿高峰期集中在220 Ma-140 Ma-120 Ma等3个时间段,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其次为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山 金银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麻棚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超 牛树银 +5 位作者 高银仓 王宝德 孙爱群 马宝军 李英杰 王自力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10-17,共8页
近年来,麻棚地区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已经成为太行山中段的重要矿产地,先后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点)25处,大多位于岩体周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目前具开采价值的矿区只有8处,特别是大型矿床只有石湖金矿,因而急需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进一步... 近年来,麻棚地区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已经成为太行山中段的重要矿产地,先后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点)25处,大多位于岩体周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目前具开采价值的矿区只有8处,特别是大型矿床只有石湖金矿,因而急需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进一步指导找矿。为探究麻棚岩体周边成矿的关联性,选取麻棚岩体东南侧石湖金矿和西南侧北营西沟银矿进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同时经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发现岩体周边矿床(点)在区域构造、地层建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及矿脉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认为它们属于燕山期统一的成矿序列事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并指出了区域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金银多金属矿床 太行山中段 麻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隆起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凤鸣 韦昌山 +1 位作者 余吉庭 何龙清 《黄金科学技术》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武当隆起为银金多金属矿床(点)的重要成矿区,形成武当隆起西缘成矿带,构造对该矿带矿床的形成和产出起着重要作用。早期伸展构造形成的滑脱构造面基本控制了该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点)的产出和分布,后期逆冲推覆构造对前期形成的矿体或... 武当隆起为银金多金属矿床(点)的重要成矿区,形成武当隆起西缘成矿带,构造对该矿带矿床的形成和产出起着重要作用。早期伸展构造形成的滑脱构造面基本控制了该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点)的产出和分布,后期逆冲推覆构造对前期形成的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叠加、改造,并再次富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隆起 银金多金属矿床 滑脱构造面 逆冲推覆构造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殷延端 洪天求 +4 位作者 贾志海 赵欢 李超 罗雷 黄建满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8-255,M0002,共9页
安徽省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特大型锌金矿床。本文介绍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姚家岭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40.3±2.0~143.0±2.2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 安徽省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特大型锌金矿床。本文介绍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姚家岭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40.3±2.0~143.0±2.2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43±0.85Ma,MSWD=0.78,等时线年龄为142.5±1.6Ma,MSWD=1.2,表明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并与铜陵矿集区其他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龄一致。样品中Re含量介于0.2421‰~1.346‰,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岩浆。矿床形成于长江中下游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的第一期成矿期,处于中国东部区域构造一动力机制转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岳素伟 邓小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28,共23页
鄂西北地区指湖北省武当山及其西北部等地,位于青峰断裂北侧,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银、金等多金属而闻名,蕴含了银洞沟、许家坡、佘家院、六斗等大中型银金(铅锌)或金(锑)矿床。根据区内矿床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以十堰-鲍峡... 鄂西北地区指湖北省武当山及其西北部等地,位于青峰断裂北侧,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银、金等多金属而闻名,蕴含了银洞沟、许家坡、佘家院、六斗等大中型银金(铅锌)或金(锑)矿床。根据区内矿床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以十堰-鲍峡断裂为界将其划分为北带与南带。北带多以金、金锑矿床为主,沿郧阳-郧西断裂两侧分布,矿床多产在上覆陡山沱组地层和古生界地层中;南带主要有银洞沟银金矿床、许家坡金银矿床,矿床集中产于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区内矿床均受NW向韧性-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内银金、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为主,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而金锑矿床可能为大气降水主导。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的区域活动性和地层硫源特征。根据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下伏武当山群Cu、Pb、Zn、Au、Ag元素富集,在上覆陡山沱组、灯影组及古生界地层中依次出现Ag-Au、Au-Ag、Au、Au-Sb矿床,而在研究区西部的陕西境内泥盆纪地层有大量的Au-Sb、Hg-Sb矿。区内成矿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符合地壳连续模式,矿床形成与地层本身具有较高丰度有密切联系,并在构造控制下就位。结合矿床地质、成矿流体及成矿时代,认为鄂西北地区银金、金、金锑矿床是形成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缝合过程中洋陆增生体制下的造山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金多金属矿床 造山型矿床 成矿规律 鄂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康家湾金银多金属矿床金银赋存状态及其与成矿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慕婷 张术根 贺忠春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31-42,共12页
康家湾金银多金属矿床是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的重要代表性矿床,以金银矿化富集为突出特点。以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为主要手段,探讨金银赋存状态及其与成矿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该矿床经历的毒砂—黄铁矿—石英、金银铅锌硫化... 康家湾金银多金属矿床是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的重要代表性矿床,以金银矿化富集为突出特点。以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为主要手段,探讨金银赋存状态及其与成矿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该矿床经历的毒砂—黄铁矿—石英、金银铅锌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3个成矿阶段的热液成矿作用演化过程中,Au、Ag富集于金银铅锌硫化物阶段,金银除以类质同像进入黄铁矿和方铅矿晶格之外,金主要形成Au-Ag系列独立矿物,少量为Au-Ag-Te系列矿物,银除少量构成Au-Ag系列和Au-Ag-Te系列矿物之外,主要形成Ag-Cu-Zn-Fe-Sb-As-S系列矿物,此外还有Ag-Sb-S系列和Ag-Cu-Sb-AsS系列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化富集 成矿演化 电子探针 矿相学 康家湾多金属矿床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贡二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上宫、康山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以铁炉坪、蒿坪沟、沙沟西为代表的银铅矿床。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类型、矿床成...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上宫、康山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以铁炉坪、蒿坪沟、沙沟西为代表的银铅矿床。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指出在该区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铅矿为主并指出了在该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坪沟 银金多金属 断裂破碎带 破碎蚀变岩型金银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中生代地洼期构造与金银多金属成矿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龙文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8-314,共7页
海南岛地洼活动始于二叠纪末,白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一中性,中一酸性岩浆喷发及侵人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区内发育四种金、银、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热液型;(4... 海南岛地洼活动始于二叠纪末,白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一中性,中一酸性岩浆喷发及侵人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区内发育四种金、银、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热液型;(4)矽卡岩型。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内,与酸偏碱性侵人岩相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活动 金银矿床 多金属矿床 海南岛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以内蒙古白音查干银(金)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红科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砂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查干银(金)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例,介绍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砂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查干银(金)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例,介绍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圈定出矿化蚀变带的范围,提高找矿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 岩屑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效果 白音查干银(金)多金属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