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印转换时期唐集流传方式举隅——以程大昌《演繁露》所见《白氏文集》为例
1
作者 任雅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白氏文集》宋代诸本系谱研究在白居易研究领域一向为学者所关注。其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白氏文集》大体完成了由写本向印本的转换,其卷目编次也由“前后续集本”变为“前诗后笔本”,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互动值得探讨。在此背景下,... 《白氏文集》宋代诸本系谱研究在白居易研究领域一向为学者所关注。其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白氏文集》大体完成了由写本向印本的转换,其卷目编次也由“前后续集本”变为“前诗后笔本”,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互动值得探讨。在此背景下,调查清楚白集宋代诸本的状况,成为梳理版本衍变源流的关键。本文以程大昌《演繁露》为例,通过分析其征引《白氏文集》的情况,发现在南宋士人的阅读视野中“,前后续集本”和“前诗后笔本”同时存在,而程氏所见或出南宋秘阁藏书。同时根据卷帙分析来推测,《白氏文集》从“前后续集本”到“前诗后笔本”的体例更革,最早可能完成于写本流行时期,至印本流行时期则被读者选择成为社会主流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氏文集》 程大昌 《演繁露》 版本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人对白居易、白行简赋的评点——以赋选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踪凡 吴天宇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白居易、白行简赋在清代颇受欢迎,有至少二十余部赋选、赋话将其编入、注释、评点或论析。清代赋选对二白赋的评点,有题解、圈点、眉批、旁批、尾评等多种方式,内容上或品赏佳句隽语,或分析写作技巧,或评论艺术风格,或肯定文学史地位,... 白居易、白行简赋在清代颇受欢迎,有至少二十余部赋选、赋话将其编入、注释、评点或论析。清代赋选对二白赋的评点,有题解、圈点、眉批、旁批、尾评等多种方式,内容上或品赏佳句隽语,或分析写作技巧,或评论艺术风格,或肯定文学史地位,从中不难看出清人对律赋破题、章法、修辞的重视,以及二白赋雅正工清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白行简 清代赋选 评点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氏文集·索引》编纂概述
3
作者 徐菁琦 杨斐 +5 位作者 戴怀平 陆佳炜 顾红 金利强 杨兴旭 王雅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7期89-91,共3页
文章针对白居易在日本的影响和已有白居易作品索引的编纂情况,详细介绍了《白氏文集》索引编纂所依据的版本,并简明地阐述了以日文假名拼音音序排列的以及以中文排序的两种索引编制的缘由和编纂体会。
关键词 《白氏文集》 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诗歌对写实精神的开拓
4
作者 徐雨婷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1-74,共4页
白居易诗歌的尚实艺术风格,在中唐时代背景下振奋人心,其"意激而言质"的文辞在写实精神的开拓上呈现出丰富性与延展性。儒家出仕的人格需求、地缘文化的空间特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共同构筑了白居易诗歌写实创作的灵魂与... 白居易诗歌的尚实艺术风格,在中唐时代背景下振奋人心,其"意激而言质"的文辞在写实精神的开拓上呈现出丰富性与延展性。儒家出仕的人格需求、地缘文化的空间特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共同构筑了白居易诗歌写实创作的灵魂与血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写实精神 儒家 人格需求 地缘文化 忧国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