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电网基于BPA的实用负荷模型的建立与校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敏 周尚礼 +2 位作者 艾芊 李力 杨文佳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A01期162-166,共5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经验得到的静态模型或者固定负荷比例的综合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各区域大电网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很好与BPA结合的实用负荷模型,采用了基于非对称故障的方法进行建模,用小生境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辨识,并用...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经验得到的静态模型或者固定负荷比例的综合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各区域大电网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很好与BPA结合的实用负荷模型,采用了基于非对称故障的方法进行建模,用小生境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辨识,并用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与校核。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广东电网的建模研究中。仿真表明该实用负荷模型的不仅能与BPA结合,也解决了数据来源的问题,同时精度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bpa 非对称扰动 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数据的交流系统谐波阻抗等值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方劼 史梦梦 +4 位作者 胡志坚 王小飞 陈彬 汤鹏 邱骁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156,共8页
换流站母线处谐波阻抗值可为直流输电系统中滤波器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对抑制系统谐波至关重要。在完善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负荷等电气元件谐波阻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中国版BPA数据的系统谐波阻抗等值计算方法。提出基于半动... 换流站母线处谐波阻抗值可为直流输电系统中滤波器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对抑制系统谐波至关重要。在完善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负荷等电气元件谐波阻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中国版BPA数据的系统谐波阻抗等值计算方法。提出基于半动态-遗传算法的节点编号优化方法,利用连线矩阵改进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采用稀疏矩阵技术中的排零存储和排零运算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用PSCAD对标准的IEEE 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根据电网BPA数据,对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谐波阻抗进行阻抗扫描,在N-0、N-1及N-2开断方式下分别对丰大、丰小、枯大、枯小运行方式进行谐波阻抗计算,得到了阻抗随频率变化的阻抗图及扇形包络图,为该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滤波器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阻抗 等值 特高压输电 元件阻抗模型 bpa数据 半动态-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BPA模型的水电机组一次调频理论积分电量算法研究
3
作者 李玺 徐广文 +1 位作者 姚泽 黄青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一次调频理论积分电量按照频率—时间关系曲线计算存在缺陷,造成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被考核率较高。借助PSD-BPA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所提供的模型和实测参数,通过建模仿真计算,模拟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程,按照模拟功率—时间关系曲线... 一次调频理论积分电量按照频率—时间关系曲线计算存在缺陷,造成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被考核率较高。借助PSD-BPA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所提供的模型和实测参数,通过建模仿真计算,模拟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程,按照模拟功率—时间关系曲线计算理论积分电量,并与实际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程和实际积分电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此算法更合理,与实际动态过程更相符,可有效提高积分电量考核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bpa 积分电量算法 水电机组 一次调频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旋电磁波新体制的雷达前视三维成像
4
作者 潘浩然 马晖 +1 位作者 胡敦法 刘宏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1122,共14页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阵发射与圆阵中心单天线接收的收发体制,在建立了电磁涡旋前视雷达信号模型与成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时多模态扫描的成像方法,利用多模态涡旋电磁波在不同俯仰角的幅度差异性和在不同方位角的相位差异性,以及雷达与目标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提出了改进的后向投影-距离多普勒算法,实现了目标三维成像。由于涡旋电磁波的能量发散特点,随着俯仰角增大,高模态方向图增益急剧下降,该文所提方法通过对多个模态在空域能量分布的有效利用,在较大视场角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于点目标成像结果,验证了在多模态涡旋波覆盖的较大视场范围内,目标成像结果的归一化等效增益在低俯仰角与高俯仰角处基本相当。所提方法通过对飞机目标的实验验证,根据成像结果可较为准确地重构目标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雷达 前视三维成像 分时多模态 后向投影算法 距离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间模型参数转换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青 朱永强 李红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100,共6页
现存电力系统各商业软件的模型结构和参数不统一,造成了大量异构数据源的存在,仿真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GA)的模型参数转换方法。通过分析数据交互仿真软件的模型结构及参数设计的差异性,实现... 现存电力系统各商业软件的模型结构和参数不统一,造成了大量异构数据源的存在,仿真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GA)的模型参数转换方法。通过分析数据交互仿真软件的模型结构及参数设计的差异性,实现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间的模型参数转换。在将IEEE 39节点算例的BPA仿真数据导入PSASP软件的过程中,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PSASP中的动态模型进行了参数转换。并利用转换结果进行仿真计算,其结果与BPA软件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对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动态模型参数转换的有效性,并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间数据交互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模型参数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停电背景下考虑系统暂态安全的动态风电穿透功率极限计算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茂 刘艳 +2 位作者 顾雪平 韩思聪 王少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动态风电穿透功率极限(DWPPL)代表黑启动过程中系统在不同恢复时段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其成功求解可以指导风电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有序接入,进而使系统依靠风电启动功率小、启动速度快的优势,加快系统恢复进程。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DWPPL,... 动态风电穿透功率极限(DWPPL)代表黑启动过程中系统在不同恢复时段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其成功求解可以指导风电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有序接入,进而使系统依靠风电启动功率小、启动速度快的优势,加快系统恢复进程。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DWPPL,建立计及系统暂态安全约束的DWPPL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采用二元表的方式统一描述了各暂态安全约束;提出基于纵横交叉优化算法和PSD-BPA仿真的DWPPL求解方法。针对含风电的IEEE 39节点系统中某具体黑启动方案,求解了各时段的DWPPL并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在PSD-BPA上仿真验证了所求DWPPL的正确性和考虑系统暂态安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风电穿透功率极限 系统恢复 暂态安全 PSD-bpa 纵横交叉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坐标多级后投影聚束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祺 孙光才 +2 位作者 杨泽民 左绍山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2-1488,共7页
在局部极坐标系下,快速多级后向投影算法(FFBPA)可以以较低的采样率对子孔径成像,但在不同局部极坐标系之间需大量的2维图像域插值实现图像融合。相比极坐标系,图像融合在直角坐标系下更容易实现。但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子孔径成像的奈... 在局部极坐标系下,快速多级后向投影算法(FFBPA)可以以较低的采样率对子孔径成像,但在不同局部极坐标系之间需大量的2维图像域插值实现图像融合。相比极坐标系,图像融合在直角坐标系下更容易实现。但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子孔径成像的奈奎斯特采样率较高,这将影响直角坐标系下的成像效率。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谱压缩技术,通过对距离时域和距离频域两次补偿,大幅压缩了直角坐标系下子孔径成像的方位谱宽度。该文算法具有堪比原始后向投影算法(BPA)的成像质量和优于FFBPA的计算效率,且能够应用于非线性轨道SAR。最后通过星载0.1 m仿真实验和机载0.2 m实测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后投影算法 快速多级后向投影算法 直角坐标多级后向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球算法的图像色域的可视化
8
作者 林茂海 周世生 罗运辉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S1期59-59,共1页
根据源色域是否基于图像可以将色域映射分成两类,设备到设备和图像到设备。图像到设备的方法考虑到了图像色域是设备色域的一个有限子集,这样就能够避免图像的色域被过度压缩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颜色的色貌。在一个基于图像的色域映射算... 根据源色域是否基于图像可以将色域映射分成两类,设备到设备和图像到设备。图像到设备的方法考虑到了图像色域是设备色域的一个有限子集,这样就能够避免图像的色域被过度压缩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颜色的色貌。在一个基于图像的色域映射算法中图像色域的几何精确度是很重要的因素。本文针对图像色域的构建,提出了一种精确度较高的基于旋转球算法(Ball-Pivoting Algorithm)的图像色域的三维可视化的方法。首先我们用一个通常的分析转换方法将要输出的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CIEL*a*b*颜色空间,然后我们将CIEL*a*b*颜色空间离散化,再将图像的像素点量化到离散空间的网格点。最后基于旋转球算法实现图像色域的网格点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不失精确度的同时保持较快的速度,这对于开发基于图像的实时色域映射算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色域 色域可视化 旋转球算法(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向传播算法合理分配缓冲区
9
作者 吴援明 高科 李乐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8-1421,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缓冲区分配方法,即动态神经共享(DynamicNeuralSharing,DNS)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反向传播算法合理分配缓冲区资源,从而减少自相似业务的分组丢失率。通过两组仿真实验发现,与完全分割(CompletePartitioning,CP),完全共...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缓冲区分配方法,即动态神经共享(DynamicNeuralSharing,DNS)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反向传播算法合理分配缓冲区资源,从而减少自相似业务的分组丢失率。通过两组仿真实验发现,与完全分割(CompletePartitioning,CP),完全共享(CompleteSharing,CS),部分共享(PartialSharing,PS)这些传统的缓冲区分配方法相比,DNS在减少分组丢失和体现公平性(每个源都占有一定数量的缓冲区资源)之间达到了更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算法 分组丢失 DNS 自相似 ON-OFF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变PRF技术在斜视聚束SAR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绣莲 徐伟 郭磊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1期70-77,共8页
该文关注一种新型的斜视聚束SAR模式,其采用捷变脉冲重复频率(PRF)技术来增加高分辨率成像时的距离向测绘带宽。聚束SAR利用波束旋转来增加方位向分辨率。然而,高分辨率和大斜视的成像要求会导致较大的距离单元徙动(RCM)。PRF固定不变(... 该文关注一种新型的斜视聚束SAR模式,其采用捷变脉冲重复频率(PRF)技术来增加高分辨率成像时的距离向测绘带宽。聚束SAR利用波束旋转来增加方位向分辨率。然而,高分辨率和大斜视的成像要求会导致较大的距离单元徙动(RCM)。PRF固定不变(即接收窗固定)时,为了保证方位向数据获取时间内所有的回波脉冲能被完整接收,距离向测绘带宽对应的时间宽度必须小于接收窗宽度。为了消除RCM对测绘带宽的影响,该文将PRF沿着方位向时间连续地改变(捷变),使得接收窗的变化与瞬时斜距的变化一致。首先推导了PRF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一种改进的后向投影算法(BPA)对回波数据成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这种SAR模式及对应的成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斜视聚束 捷变PRF 高分辨率 后向投影算法(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功优化分析软件设计 被引量:17
11
作者 包涛 程乐峰 +1 位作者 陈柏熹 余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6,共8页
针对实际电网对无功优化的需求,利用Java编程语言,设计并开发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的无功优化分析软件。该软件集成了五种不同性能的AI算法,可用于不同场合下的无功优化求解,用户则可依据实际情况快速选择相应... 针对实际电网对无功优化的需求,利用Java编程语言,设计并开发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的无功优化分析软件。该软件集成了五种不同性能的AI算法,可用于不同场合下的无功优化求解,用户则可依据实际情况快速选择相应的算法进行无功优化计算,计算结果可指导电网对无功投切量和变压器变比等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软件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模块、数据编辑模块、无功优化计算模块和控制变量编辑模块,并设有BPA-Matpower数据接口,可兼容BPA数据格式,能完成BPA数据到Matpower数据的精准转换。软件可直接对不同网架结构的BPA数据进行编辑,无需重新编程,具有计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最后,针对南方电网下某市电网的BPA数据进行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人工智能算法 bpa-Matpower 数据接口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算法的证据理论合成器的复合故障诊断
12
作者 汪醒鹏 屈波 文亚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蚁群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并行机制改进算法。利用多线程技术增大蚁群的搜索区域,同时采用编码映射匹配法则(EMM)提高匹配效率,缩短蚁群寻路时间,加快算法收敛速率,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蚁群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并行机制改进算法。利用多线程技术增大蚁群的搜索区域,同时采用编码映射匹配法则(EMM)提高匹配效率,缩短蚁群寻路时间,加快算法收敛速率,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结合概率转化(BPA)辅助决策。计算结果表明,合成器对复合故障识别率高,与人类决策一致,对其他模拟进化算法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故障 蚁群算法 EMM 多线程 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oach for ISAR 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based on coordinate conversion and image interpol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ZHOU Xingyu WANG Yong LU Xiaof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425-436,共12页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s,which makes it very important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quality image of the near-field target.I...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s,which makes it very important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quality image of the near-field target.In this paper,the simplified target model with uniform linear motion is applied to the near-field target imaging,which overcom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aditional near-field imaging algorithm.According to this signal model,the method based on coordinate conversion and image interpo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ange-Doppler(R-D)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near-field distortion problem.Compared with the back-projection(BP)algorithm,the proposed method produces better focused ISAR images of the near-field target,and decreases 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significantly.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simulated data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 near-field imaging image interpolation back-projection(BP)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框钻模数字化模型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纪珍 禹静 +2 位作者 刘爽 蔡晋辉 孔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针对航空用端框钻模实物量值传递中尺寸体积大、易磨损、传递路线长和检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端框钻模数字化模型误差分析方法,同时进行模型比对分析。首先,对设计标准模型制造的端框钻模实体进行高精密测量扫描,获... 针对航空用端框钻模实物量值传递中尺寸体积大、易磨损、传递路线长和检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端框钻模数字化模型误差分析方法,同时进行模型比对分析。首先,对设计标准模型制造的端框钻模实体进行高精密测量扫描,获取三维点云集并进行相应点云算法处理,建立钻模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对数字化模型的钻模孔径进行误差建模,定量分析孔径的总体误差;最后通过对端框钻模设计标准模型和数字化模型进行最佳拟合比对,验证数字化模型的品质。结果表明,数字化模型的总体误差和重建质量都在允差范围内,证明端框钻模数字化模型误差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框钻模 数字化模型 bpa曲面重建算法 模型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