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ANN的人工渗滤系统去除总磷过程优化
1
作者 刘元坤 曹塬琪 +2 位作者 于艾鑫 李星 郭晓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51-3160,共10页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P<0.0001,可较好的对TP的去除过程进行预测,接触时间为TP去除率最显著的参数,TP吸附过程中各因素的相对影响顺序为:接触时间>pH值>温度>初始浓度.采用BP-ANN模型进行优化,最佳网络结构为4-8-1.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接触时间(34.05%)>pH值(28.67%)>温度(19.56%)>初始浓度(17.72%).基于BP-ANN模型,采用GA优化人工渗滤系统运行条件,对TP去除过程的优化结果为:接触时间为720.53min、初始浓度为2.75mg/L、温度为30.62℃、pH为5,达到最佳去除率(99.63%).试验验证分析表明,BP-ANN-GA较BBD-RSM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拥有较高的R 2(0.9939)和较低的RSME(1.2851),说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能更好的描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TP的去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法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总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佰霖 马云帆 +3 位作者 陈昱锐 罗远林 褚凡武 付文龙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5,共15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孪生六维模型,实现了系统数据共通、多源融合和虚实交互等功能。然后,构建可承载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感知交互驱动型数字孪生系统,并采用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haot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APSO)算法对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加快了原始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建立了基于CAPSO-BP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变压器现场监测数据在虚拟引擎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系统各功能的开发应用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数字孪生变压器系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NN的草莓品种近红外光谱无损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牛晓颖 邵利敏 +1 位作者 赵志磊 张晓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95-2099,共5页
研究了使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不同品种草莓进行无损鉴别的方法,并分析了各品种草莓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在4 545~9 090cm-1光谱范围比较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判别分析的分类模型性能,发现拓扑结构为12-18-3的... 研究了使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不同品种草莓进行无损鉴别的方法,并分析了各品种草莓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在4 545~9 090cm-1光谱范围比较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判别分析的分类模型性能,发现拓扑结构为12-18-3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分类结果最优,校正集和预测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6.68%和97.14%,"甜宝"(n=99)、"丰香"(n=100)和"明星"(n=117)样品的单独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4.95%,97%和98.29%。对三个品种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及固酸比品质指标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四个指标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成分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得分发现不同品种草莓存在明显的聚类趋势。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草莓,且不同品种草莓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近红外光谱分类提供了理化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近红外光谱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货架期GAN-BP-ANN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惠玲 曹梦柯 +2 位作者 王栋 邱凌雨 任小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7-375,共9页
准确预测剩余货架期是降低苹果过长贮藏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基于传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改进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苹果货架期预测方法。以0、5、15、25℃下贮藏的“富士”苹果为研... 准确预测剩余货架期是降低苹果过长贮藏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基于传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改进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苹果货架期预测方法。以0、5、15、25℃下贮藏的“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获取果实的12个理化品质指标随贮藏时间变化的取值;分别采用2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品质指标进行排序,依次累加排序为1~12的品质指标结合贮藏温度作为BP-ANN的输入层变量。通过GAN扩大BP-ANN的训练集样本数量,建立“富士”苹果货架期的GAN-BP-ANN和BP-ANN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GAN可生成与真实数据分布范围一致的数据集,以真实和生成数据集共同作为训练集构建的GAN-BP-ANN模型其验证集准确度总体高于BP-ANN模型;以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选取得到的前1、2、6个品质指标,结合贮藏温度分别作为GAN-BP-ANN模型的输入层对货架期进行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在0.070以内,决定系数均在0.9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品质指标 货架期预测 生成式对抗网络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VM和BP-ANN在草莓糖度NIR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牛晓颖 赵志磊 张晓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4-207,共4页
为了提高草莓糖度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性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提取的潜在变量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了草莓糖度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并与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建模所使用的光谱范围为6 ... 为了提高草莓糖度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性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提取的潜在变量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了草莓糖度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并与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建模所使用的光谱范围为6 000~9 000 cm-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定量模型的校正性能、预测性能和稳定性均优于偏最小二乘定量模型,最优模型为前10个潜在变量得分作为输入变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其校正和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和0.951,校正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9%和0.272%,剩余预测偏差为3.23,与以往研究文献相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糖度 近红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潜在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复杂网络可扩展社区检测
6
作者 马玉磊 钟潇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7,共9页
针对复杂网络社区检测可扩展性不足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网络可扩展社区检测算法。该算法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邻域度数方差检测网络中的候选社区中心,基于网络拓扑结构评估节点的相似性,基于相似性进行标签传播,建... 针对复杂网络社区检测可扩展性不足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网络可扩展社区检测算法。该算法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邻域度数方差检测网络中的候选社区中心,基于网络拓扑结构评估节点的相似性,基于相似性进行标签传播,建立网络的初始化社区;第二阶段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对网络社区结构进行微调与优化,利用深度强化学习强大的感知能力与决策能力提高社区结构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由该算法发现的网络社区获得了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社区检测 可扩展性 强化学习 神经网络 标签传播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油莎豆油亚临界萃取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淑君 郝琴 +3 位作者 万楚筠 郭婷婷 魏春磊 郑明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8-1186,共9页
为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脱皮油莎豆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因素水平,中心复合表面设计(CCF)安排寻优试验,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响应面(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对BP-ANN模型进行优化,并对RSM和PSO-... 为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脱皮油莎豆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因素水平,中心复合表面设计(CCF)安排寻优试验,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响应面(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对BP-ANN模型进行优化,并对RSM和PSO-BP-ANN模型的寻优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SM模型优化的萃取条件为:料液比(脱皮油莎豆∶丁烷)1∶10.36 g/mL、萃取时间45 min、萃取温度30℃、坯料厚度0.5 mm;PSOBP-ANN模型优化的萃取条件为:料液比1∶10.67 g/mL、萃取时间40.10 min、萃取温度34℃、轧坯厚度0.5 mm。在最佳条件下,RSM模型预测提取率为91.63%,验证值为94.27%,相对误差2.56%;PSO-BP-ANN模型预测值为95.58%,验证值为95.14%,相对误差0.46%。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粒子群算法(PSO-BP-ANN)优化油莎豆油亚临界萃取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相对误差小等优势。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油莎豆油高效制取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亚临界丁烷萃取 脱皮油莎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并验证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筛选重症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琳 冯慧芬 +1 位作者 屈质 马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2-2229,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筛选重症手足口病(HFMD)临床早期预警指标,探讨神经网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及儿科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HFMD患儿临床资料,使用SPSS Mod... 目的通过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筛选重症手足口病(HFMD)临床早期预警指标,探讨神经网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及儿科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HFMD患儿临床资料,使用SPSS Modeler18.0将数据分为70%的训练样本和30%的测试样本,并构建BPNN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比评估模型预测准确性及筛选效果。结果共收集589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轻症组324例,重症组265例。BPNN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测试集(n=178)预测正确率为82.02%、84.83%;ROC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0.791(0.749~0.834)和0.625(0.577~0.674)。BPNN模型输出的预测变量中,对分组影响最大的前5位因素为: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球蛋白。两模型输出预测变量重要性结果前十位中重合的有3个,分别为: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和肢体抖动。结论BPNN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在筛选验证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方面均表现良好,但BPNN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更好,BPNN模型筛选出的前五名重症HFMD影响因素为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LOGISTIC回归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优化
9
作者 许玲 牛晓静 +5 位作者 吴延娆 岳亚楠 徐立然 段晓颖 沙薇 余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2-2898,共7页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总量为影响因素,感官评分、崩解时间、吸湿性、发泡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AHP)-熵权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进风温度135℃,泵药速度15%,出粉率为84.63%。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用量20%,酸碱比例1∶0.9,酸碱总量75%,综合评分为93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金蒲橘泡腾片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蒲橘泡腾片 喷雾干燥工艺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层次分析(AHP)-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瞬态温度测量方法
10
作者 廖文龙 李哲 +2 位作者 杨玥坪 唐博 魏文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态温度的问题。文中基于激光诱导元素特征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密切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微秒量级时间分辨能力的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并建立了样品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表面温度提升导致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强度和信噪比增强,且增强效果受到光谱采集延时和门宽影响。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对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关系定量拟合并校准,拟合模型线性相关性拟合度指标均大于0.99。BP-ANN拟合模型的拟合偏差更小,其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2.582,正确率为98.3%。该方法为物体瞬态温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对功率器件焊接界面健康状态的评估给予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温度测量 主成分分析 时间分辨 偏最小二乘(PLS)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沿海地区底泥盐度计算模型
11
作者 袁静 王锐 喻国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底泥盐度与海洋科学、河口研究、环境管理等密切相关,现有的底泥盐度计算公式存在精度不足、适用性有限等问题。为此,开展了271组室内试验和10组户外试验,整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数据,以底泥电导率、泥沙浓度、温度和细颗粒表面系数为模... 底泥盐度与海洋科学、河口研究、环境管理等密切相关,现有的底泥盐度计算公式存在精度不足、适用性有限等问题。为此,开展了271组室内试验和10组户外试验,整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数据,以底泥电导率、泥沙浓度、温度和细颗粒表面系数为模型输入变量,分别建立了用于计算沿海地区底泥盐度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粒子群优化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PSO-BP-ANN)模型、结合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GA-BP-ANN)模型。与现有的底泥盐度计算公式相比,新建模型的精度更高,可为沿海地区底泥盐度的确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盐度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反向传播 粒子群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荧光光谱法农药残留检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雷 乔晓艳 +2 位作者 张姝 赵法刚 董有尔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46,共5页
针对目前农药残留难以实现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啶虫脒农药残留测量中的荧光混合光谱进行分离,设计了能够快速检测固体表面啶虫脒农药残留量的荧光光谱测量系统。根据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荧... 针对目前农药残留难以实现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啶虫脒农药残留测量中的荧光混合光谱进行分离,设计了能够快速检测固体表面啶虫脒农药残留量的荧光光谱测量系统。根据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啶虫脒和滤纸混合体系进行啶虫脒残留量检测。在340nm~400nm范围内,以20个特征波长处荧光强度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经网络训练和测试,啶虫脒浓度为40mg/kg和90mg/kg的回收率分别为102%和97%,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和1.9%。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辅助荧光光谱法测定滤纸上啶虫脒农药残留,具有网络训练速度快、检测周期短、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荧光光谱法 BP算法 啶虫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津市区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涛 潘云 +3 位作者 娄华君 李波 王宏 邹立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7-681,共5页
在分析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选择1961—1980年的天津市区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前年沉降量、固结度作为训练样本的输入量,以这20年的地面沉降量作为输出量,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BP网络,得到沉降的仿... 在分析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选择1961—1980年的天津市区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前年沉降量、固结度作为训练样本的输入量,以这20年的地面沉降量作为输出量,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BP网络,得到沉降的仿真模型。并把1981—1993年的资料用来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最后在不同的降水量保证率下,预测了到2010年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降水量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学习神经网络训练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威 刘尚 +2 位作者 白润才 周璇 周定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1-1308,共18页
由于BP神经网络具有表达能力强,模型简单等特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却限制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同时,大数据的出现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提出与应用,为神经网络向... 由于BP神经网络具有表达能力强,模型简单等特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却限制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同时,大数据的出现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提出与应用,为神经网络向更类脑的方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从模拟生物双向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互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标准正向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其具有结构对称性的负向神经网络,利用正、负向神经网络分别模拟生物的顺向和逆向认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互学习神经网络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网络连接权值转置共享,正、负双向交替训练的方式对互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输入数据和输出标签之间的相互学习,使网络具有双向认知能力.实验表明,互学习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可以同时训练正、负两个神经网络,并使网络收敛.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学习预训练+标准正向训练"的两阶段学习策略和相应的转换学习方法,这种转换学习方法起到了和"无监督预训练+监督微调"相同的效果,能够使网络训练效果更好,是一种快速、稳定、泛化能力强的新型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互学习 权值共享 BP算法 双向认知 分类识别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的一种优质高效学习算法 被引量:38
15
作者 罗莉 罗强 胡守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本文对BP算法的突出问题——收敛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六条改进措施.在微机上试验表明,用于XOR问题,迭代40次,均方误差E=6.19E-5,迭代50次,E=1.55E-38;用于故障诊断。
关键词 BP网络 代价函数 激活函数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神经网络估算太阳辐射 被引量:31
16
作者 周晋 吴业正 +1 位作者 晏刚 马贞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太阳辐射是一项对太阳能利用,建筑能耗分析和农业等十分重要的气象数据,本文建立了日总太阳辐 射月均值的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北京市1971年至1995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对神经网络进行了训 练,用1996至2000年的数据对神经网络的... 太阳辐射是一项对太阳能利用,建筑能耗分析和农业等十分重要的气象数据,本文建立了日总太阳辐 射月均值的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北京市1971年至1995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对神经网络进行了训 练,用1996至2000年的数据对神经网络的估算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经验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明神经网络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的较好,并且精度高于其它经验模型。因此利用神经网络来估算太阳辐射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神经网络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光度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三组分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开小明 沈玉华 +1 位作者 张谷鑫 谢安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70-2072,共3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Levenberg-marquardt back propagation(LM-BP)算法,对光谱严重重叠的 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3组分进行同时测定。挑选283.5,279.5,276.5 nm处3波长为3种苯二酚 的测量波长,按正交设计表L25(56)配置2...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Levenberg-marquardt back propagation(LM-BP)算法,对光谱严重重叠的 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3组分进行同时测定。挑选283.5,279.5,276.5 nm处3波长为3种苯二酚 的测量波长,按正交设计表L25(56)配置25组标准混合溶液,对3种苯二酚进行训练,平均平方误差(MSE) 达到最小值0.083 114 3;同时预测了模拟混合样本中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含量,3种苯二酚异 构体在低浓度时误差稍大,绝大部分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特别是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邻苯二酚、 间苯二酚有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LM-BP算法 多组分同时测定 分光光度法 邻苯二酚 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的含量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根华 何池洋 陈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3-815,共3页
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以Levenberg MarquardtBP算法对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苯酚、间苯二酚的混合体系进行同时测定。在 2 90~ 34 5nm的范围内 ,以 14个特征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 ,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样本进行网络训... 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以Levenberg MarquardtBP算法对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苯酚、间苯二酚的混合体系进行同时测定。在 2 90~ 34 5nm的范围内 ,以 14个特征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 ,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样本进行网络训练和计算。网络训练 8次即达到误差精度要求 (误差平方和小于0 0 1)。苯酚、间苯二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0 2 % ,99 99%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4%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测定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荧光分析 苯酚 间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风电场出力的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86
19
作者 袁铁江 晁勤 +1 位作者 李义岩 吐尔逊.伊不拉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27,共5页
考虑到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对风电场出力的短期预测在时间尺度和精度尺度方面的要求,以传统的反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作为预测手段的基础,建立了风电场短期出力预预测模型。... 考虑到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对风电场出力的短期预测在时间尺度和精度尺度方面的要求,以传统的反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作为预测手段的基础,建立了风电场短期出力预预测模型。考虑到历史的预测误差与未来预测误差间的映射关系,利用传统的BP-ANN预测技术对未来的预测误差进行预测。通过算例仿真发现,误差预测变化趋势能跟踪预预测的误差变化,基于此并考虑到经济调度对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的要求,建立了对风电场出力短期预预测进行修正的风电场出力短期预测模型,进一步的算例仿真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反传播神经网络 误差 预测 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与BP混合算法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殷峻暹 陈守煜 邱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4-598,共5页
提出用遗传学习算法和权重调整 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即先通过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 ,再用权重调整 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 ,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和避免局部极小 .作为实例 ,以新疆雅马渡站的实... 提出用遗传学习算法和权重调整 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即先通过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 ,再用权重调整 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 ,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和避免局部极小 .作为实例 ,以新疆雅马渡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和相应的前期 4个预报因子实测数据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并用以预测雅马渡站的年径流量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算法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模糊模式识别 遗传学习算法 权重调整BP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收敛速度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