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pH对Bacillus sp.DS3降解纤维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钦忠 李艳玉 冯福应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初始pH处理对Bacillus sp.DS3的生长、纤维素降解活性和相对纤维素降解活性影响显著。在碱性(pH8.0)条件下,DS3生长较中性(pH7.0)和酸性(pH6.0)条件下慢,到达稳定期时的细胞最高浓度明显低;但是,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活性和相对降解活性均... 初始pH处理对Bacillus sp.DS3的生长、纤维素降解活性和相对纤维素降解活性影响显著。在碱性(pH8.0)条件下,DS3生长较中性(pH7.0)和酸性(pH6.0)条件下慢,到达稳定期时的细胞最高浓度明显低;但是,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活性和相对降解活性均明显高于其他pH条件。这些结果表明,DS3纤维素酶的活性最高或产酶量最大的pH条件为碱性,应用DS3于纤维素酶生产或含高纤维饲料的处理应该优化初始pH为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p.ds3 纤维素降解活性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泉菌Bacillus sp.BI-3产高温脂肪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蕾 张培玉 李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通过平板透明圈从印度尼西亚热泉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Bacillus.sp BI-3。首先以培养温度、p H、碳源、氮源、金属离子、氯化钠添加量及接种量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酶活有显著影响的单因素取值范围,再利用Bo... 通过平板透明圈从印度尼西亚热泉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Bacillus.sp BI-3。首先以培养温度、p H、碳源、氮源、金属离子、氯化钠添加量及接种量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酶活有显著影响的单因素取值范围,再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49.1℃、蛋白胨0.78%、氯化锶13 mmol/L、接种量1.5%、初始p H 7.0、酵母粉0.4%,优化后发酵上清液的酶活达到224.63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菌bacillus sp.BI-3 高温脂肪酶 发酵条件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菊酯降解菌GF-3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莲 张丽萍 +3 位作者 刘怡辰 吴莹 刘连成 沈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45-1551,共7页
菊酯类农药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但对生态环境与食品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微生物降解菊酯类农药是消除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功夫菊酯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GF-3。根据其生... 菊酯类农药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但对生态环境与食品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微生物降解菊酯类农药是消除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功夫菊酯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GF-3。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采用室内培养与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了GF-3对功夫菊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GF-3能有效地降解浓度为50~600mg·L-1的功夫菊酯,在24h内对100mg·L-1功夫菊酯的降解率达到98.4%。降解功夫菊酯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适宜pH为7~10。酶的定域试验表明,降解功夫菊酯的酶属于胞外酶。GF-3除了降解功夫菊酯外,还能降解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GF-3中有2个质粒,但质粒消除试验表明降解功夫菊酯的基因不在质粒上,而是在其染色体DNA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菊酯的生物降解 芽孢杆菌GF-3 分离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秸秆固定化芽孢杆菌M1对3环PAHs污染老化土壤修复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岩 李成 +6 位作者 张小雪 冯煊 王伟 冯圣东 宁国辉 王小敏 杨志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6-813,共8页
为探讨固定化微生物对煤矿区3环PAHs污染老化土壤的修复效果,以番茄秸秆为固定化载体材料,通过"吸附-包埋-交联法"形成了固定化芽孢杆菌微球,并采用土培试验对煤矿区土壤3环PAHs去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离芽孢杆菌M1对煤矿... 为探讨固定化微生物对煤矿区3环PAHs污染老化土壤的修复效果,以番茄秸秆为固定化载体材料,通过"吸附-包埋-交联法"形成了固定化芽孢杆菌微球,并采用土培试验对煤矿区土壤3环PAHs去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离芽孢杆菌M1对煤矿区污染老化土壤单体芴(Flu)、菲(Phe)和蒽(Anth)的去除随接菌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接菌量为1%、10%、20%(体积质量比)的游离芽孢杆菌处理中,10%处理(B2M1)对土壤Phe的去除率最高,为21.35%。不同接菌量的固定化芽孢杆菌M1微球处理对3种PAHs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微球基质处理,其中,接菌量20%的固定化芽孢杆菌处理(X3M1)对土壤Flu的去除率最高,达95.25%,比不含M1菌株的番茄秸秆微球基质处理(X3)提高了12.03个百分点。对比分析扣除微球基质后的固定化M1与添加同等菌量的游离M1去除结果看出,经固定化后的菌株M1比游离菌M1显著促进了对煤矿区污染老化土壤3环PAHs的去除,不同接菌量对单体Flu和Anth去除率为72.17%~75.52%和8.97%~28.88%,分别比游离菌增加了64.10~72.31个百分点和8.13~15.24个百分点,单体Phe 1%接菌量处理比游离菌提高了5.07个百分点。从土壤酶活性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固定化M1三种剂量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微球基质和游离菌M1处理,随剂量增加依次是游离菌处理的1.16、1.23倍和1.20倍,是微球基质处理的1.28、1.19倍和1.16倍,与3环PAHs的去除率规律相一致,而固定化M1处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对于游离菌处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固定化芽孢杆菌M1对土壤3环PAHs去除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为煤矿区PAHs污染老化土壤原位修复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 游离菌 固定化 芽孢杆菌 3环PAHs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转化Phytosterol为雄甾烯酮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海锋 饶志明 +2 位作者 廖伟宏 徐美娟 许正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从保藏的200多株菌中筛选出1株高效转化植物甾醇为4-烯-雄甾-3,17-二酮和1,4-二烯-雄甾-3,17-二酮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菌株ST06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可以水解淀粉,但不利用纤微素。用16SrDNA的方法对其进... 从保藏的200多株菌中筛选出1株高效转化植物甾醇为4-烯-雄甾-3,17-二酮和1,4-二烯-雄甾-3,17-二酮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菌株ST06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可以水解淀粉,但不利用纤微素。用16SrDNA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与Bacillus属Bacillus amyloiquefaciens的相似性最高,达到99.9%,将该菌株命名为Bacillus amyloiquefaciens ST06。该菌在培养温度30℃,pH7.0,转速220r/min,转化时间7d,底物添加量为0.3%时,ADD与AD的总得率高达40%以上,此时底物转化率高达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芽胞杆菌 微生物转化 4-烯·雄甾-3 17-二酮 1 4-二烯-雄甾-3 17-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和紫外线诱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闵霞 林川 +2 位作者 蔡平钟 张志雄 向跃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3期41-42,60,共3页
经实验测定芽孢杆菌10-3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个突变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6℃,较初始菌株下降了4℃。在26℃,250 r/min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诱变前后生长速度差异较大,诱变后的菌株OD600nm比诱变前增大了约5%。... 经实验测定芽孢杆菌10-3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个突变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6℃,较初始菌株下降了4℃。在26℃,250 r/min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诱变前后生长速度差异较大,诱变后的菌株OD600nm比诱变前增大了约5%。经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10-3 紫外线诱变 耐低温选育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微生物混合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及环境生态影响
7
作者 何培青 李江 +2 位作者 刘晨临 沈继红 林学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49-54,共6页
测定南极芽孢杆菌Bacillussp.107和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sp.t3-3混合生物制剂对室内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检测生物制剂对意大利蜜蜂的经口毒性;检测生物制剂对孔雀鱼的毒性。结果表明,混合生物制剂对室内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 测定南极芽孢杆菌Bacillussp.107和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sp.t3-3混合生物制剂对室内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检测生物制剂对意大利蜜蜂的经口毒性;检测生物制剂对孔雀鱼的毒性。结果表明,混合生物制剂对室内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0.19%;蜜蜂毒性经口实验结果为48hLC50=724mga.i./L,为低毒,孔雀鱼在14d观察期间,未见异常表现,说明混合生物制剂对环境友好。本研究为混合生物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及安全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芽孢杆菌Bafillus sp.107 嗜冷杆菌Psyfhrobacter sp.13 3 混合生物制剂 黄瓜白粉病 环境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