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紫外光激发BaSr_2Si_3O_9∶Eu^(3+)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田澍 王晓军 +2 位作者 雒卫廷 王燕锋 于晓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2,65,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近紫外光激发的BaSr_2Si_3O_9∶Eu^(3+)发光材料,研究了Eu3+不同掺杂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封装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u^(...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近紫外光激发的BaSr_2Si_3O_9∶Eu^(3+)发光材料,研究了Eu3+不同掺杂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封装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u^(3+)的掺入,BaSr_2Si_3O_9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激发主峰为395nm,发射主峰为611nm,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掺杂量为6%(摩尔分数)时发射强度最大;结合396nm近紫外芯片和BAM双峰蓝色荧光材料进行封装测试,所制备白光LED显色指数为88,色温5953K,因此,BaSr_2Si_3O_9∶Eu^(3+)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近紫外激发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r2si3o9∶Eu^3+ 高温固相法 近紫外芯片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激活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旭 杨勇 +2 位作者 杨志平 关丽 刘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并对这种荧光粉的结构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单一立方相的La2Mo2O9荧光粉体。该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由一宽带和一系列的锐峰组成;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峰组成,这...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La2Mo2O9红色荧光粉,并对这种荧光粉的结构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单一立方相的La2Mo2O9荧光粉体。该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由一宽带和一系列的锐峰组成;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峰组成,这些都与Eu3+的特征跃迁5DJ(J=0,1)和7FJ(J=1~4)相对应。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可被395nm的紫外光和470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并发出峰值位于620nm左右的红光,亮度可达到传统红色荧光粉Y2O2S∶Eu3+的1.5倍以上,这表明它可以作为'蓝+黄'模式白光LED的红色补光粉,也可以作为UV-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体系中的红色荧光粉。研究了Eu3+的掺杂浓度以及不同助熔剂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Eu3+的摩尔分数为0.3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强。质量分数为3%的NH4Cl作为助熔剂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Mo2o9 EU^3+ 固相法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补偿剂对CaAl_2Si_2O_8∶Eu^(3+)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飞 田一光 张乔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Al2Si2O8∶Eu3+,R+(R=Li,Na,K)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电荷补偿剂R+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Al2Si2O8∶Eu3+,R+(R=Li,Na,K)系列红色发光粉的晶体结构与CaAl2Si2O8相同,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电荷补...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Al2Si2O8∶Eu3+,R+(R=Li,Na,K)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电荷补偿剂R+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Al2Si2O8∶Eu3+,R+(R=Li,Na,K)系列红色发光粉的晶体结构与CaAl2Si2O8相同,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电荷补偿的掺杂R+对基质晶体结构的影响不大,激发光谱由位于220~580 nm的一个宽激发带和一组锐线峰构成,462 nm处Eu3+的7F0-5D2激发峰的强度最强;发射光谱位于550~750 nm内呈多条锐线发射,其中594、615 nm处发射峰最强,归属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电偶极跃迁;CaAl2Si2O8∶Eu3+,R+(R=Li,Na,K)的发射强度均随电荷补偿剂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Li+、Na+和K+的最佳掺杂摩尔比为0.04、0.03、0.03,发射强度的提高率分别为138.53%、85.44%和48.35%,Li+作为电荷补偿剂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l2si2o8 EU^3+ 发光性能 电荷补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摆划痕法研究Al_2O_(3f)/Al-9Si合金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磨损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晓军 沙江波 +3 位作者 朱和祥 匡同春 黎祚坚 曾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5-399,共5页
为揭示MMCs材料的冲击磨损机理 ,采用单摆划痕法对Al2 O3f/Al 9Si合金耐冲击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在 3m/s冲击速度下 ,随着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增多 ,Al2 O3f/Al 9Si合金抗冲击磨损性降低。在 4m/s冲击速度下 ,2 0 %Al2 O3f/A... 为揭示MMCs材料的冲击磨损机理 ,采用单摆划痕法对Al2 O3f/Al 9Si合金耐冲击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在 3m/s冲击速度下 ,随着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增多 ,Al2 O3f/Al 9Si合金抗冲击磨损性降低。在 4m/s冲击速度下 ,2 0 %Al2 O3f/Al 9Si合金具有最高的抗冲击磨损性 ,而 2 5 %Al2 O3f/Al 9Si合金的抗冲击磨损性最弱。对同一种Al2 O3f/Al 9Si合金材料 ,冲击速度为 4m/s时的耐冲击磨损性优于速度为 3m/s时的的耐冲击磨损性。(2 )在冲击磨损过程中 ,Al2 O3f/Al 9Si合金表面出现严重的犁沟和伴随发生的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磨损 Al2o3f/Al-9si合金 速度效应 划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3+)共掺和能量传递对BaY_2Si_3O_(10):Eu^(3+)发光的调制和增强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跃鹏 胡正发 +4 位作者 叶定华 张伟 盛霞 罗莉 王银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47,共7页
荧光粉BaY_2Si_3O_(10):Bi^(3+),Eu^(3+)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并由X-ray衍射谱仪分析其物相结构。实验结果显示Bi^(3+)共掺下BaY_2Si_3O_(10):Eu^(3+)的激发光谱呈现一个有明显增强的宽电荷转移带(CTB)和系列Eu^(3+)的f-f窄吸收峰,发射谱为E... 荧光粉BaY_2Si_3O_(10):Bi^(3+),Eu^(3+)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并由X-ray衍射谱仪分析其物相结构。实验结果显示Bi^(3+)共掺下BaY_2Si_3O_(10):Eu^(3+)的激发光谱呈现一个有明显增强的宽电荷转移带(CTB)和系列Eu^(3+)的f-f窄吸收峰,发射谱为Eu^(3+)的~5D_0—~7F_J橙-红光发射。当用285 nm紫外光激发时,Bi^(3+)到Eu^(3+)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导致Bi^(3+)的宽带紫外发射(中心345 nm)强度减弱,而Eu^(3+)的橙-红光发射显著增强;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能量传递效率也随之提高。最佳Eu^(3+)浓度为0.4摩尔百分比,此后荧光粉发射强度发生浓度猝灭。结果表明Bi^(3+)共掺时明显改善和提升荧光粉在电荷转移带(200~350 nm)的激发效率。Bi^(3+)到Eu^(3+)间主要的能量传递机制是通过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并且能量传递的临界作用距离是1.60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BI^3+ Eu^3+共掺 BaY2si3o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掺杂Sr_2MgSi_2O_7∶Eu^(2+),Dy^(3+)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肖玲 周建 刘桂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3-1148,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掺杂Sr2Mg Si2O7∶Eu2+,Dy3+长余辉材料,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余辉衰减曲线和热释光曲线表征,研究了Li+掺杂对Sr2Mg Si2O7∶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掺杂对样...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掺杂Sr2Mg Si2O7∶Eu2+,Dy3+长余辉材料,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余辉衰减曲线和热释光曲线表征,研究了Li+掺杂对Sr2Mg Si2O7∶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掺杂对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峰形、峰位基本没有影响,但是能改善样品的余辉性能。与未掺杂Li+的样品比较,Li+掺杂摩尔分数为2.5%样品的初始发光强度提高了1.5倍,余辉衰减常数提高了1.6倍。通过热释光曲线表征分析陷阱数量并计算了陷阱深度,分析表明,掺杂Li+能增加基质中氧空位的数量,适量增加陷阱深度,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 si2o7∶Eu^2+ Dy^3+ Li^+离子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3)ZnNb_(2)O(9):0.3Eu^(3+),xNa^(+)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瑞瑞 赵荣力 +3 位作者 袁高峰 凌易 邓朝勇 龚新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光谱特性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Na^(+)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2,Na^(+)的引入提高了Sr_(3)ZnNb_(2)O(9)∶0.3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63 eV。计算出Sr_(3)ZnNb_(2)O(9)∶0.3Eu^(3+),0.2Na^(+)样品的CIE色坐标为(0.618,0.376),相关色温和色纯度分别为1855 K和9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ZnNb_(2)o(9)∶0.3Eu^(3+) xNa^(+) 高温固相反应 光致发光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Eu2+共掺Ba3Si6O12N2荧光粉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云鹏 李永杰 +1 位作者 陈观通 陈晓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e^3+/Eu^2+共掺杂的Ba3Si6O12N2,利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研究表明,Ba3Si6O12N2∶Ce^3+,Eu^2+荧光粉在338nm光激发下可以发射525nm的绿光,且具有较大的半峰宽。研究还发现,单掺Ce^3+的发射光...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e^3+/Eu^2+共掺杂的Ba3Si6O12N2,利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研究表明,Ba3Si6O12N2∶Ce^3+,Eu^2+荧光粉在338nm光激发下可以发射525nm的绿光,且具有较大的半峰宽。研究还发现,单掺Ce^3+的发射光谱和单掺Eu^2+的发射光谱存在交叠,同时Ce^3+的5d1最低能级能量低于Eu^2+的4f65d1最低能级,这二者共同证实了可能存在Ce^3+到Eu^2+的能量转移现象。同时还研究了Ce^3+浓度对Ba(2.7-y)Si6O12N2∶0.3Eu^2+,yCe^3+(0≤y≤0.1)系列荧光粉发光强度和波长的影响。热猝灭性能研究表明,Ce^3+引入可显著影响体系的热猝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si6o12N2∶Ce^3+ Eu^2+荧光粉 固相反应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