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LED用Ba_3La(PO_4)_3∶Dy^(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志平 刘鹏飞 +4 位作者 宋延春 韩月 赵引红 吕梁 潘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3La1-x(PO4)3∶x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RD测量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相Ba3La(PO4)3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宽谱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2,347,360,386,424,451 nm。在347 nm激发下,荧光粉在482 nm(...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3La1-x(PO4)3∶x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RD测量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相Ba3La(PO4)3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宽谱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2,347,360,386,424,451 nm。在347 nm激发下,荧光粉在482 nm(4F9/2→6H15/2)和575 nm(4F9/2→6H13/2)处有很强的发射。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射光谱的影响,当Dy3+摩尔分数x=0.10时出现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确定了不同Dy3+掺杂浓度的Ba3La(PO4)3∶Dy3+的荧光寿命。Ba3La(PO4)3∶Dy3+荧光粉发射光谱的色坐标位于白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荧光粉 白光 ba3La(po4)3∶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对Ba_3La(PO_4)_3:Dy^(3+)白光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发光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强 王保兴 +2 位作者 武秀兰 魏腾跃 霍哲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0-355,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_3La_(1-x-y) (PO_4)_3:xDy^(3+),yEu^(3+)白光荧光粉,并通过XRD和荧光光谱性能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Eu^(3+)的掺杂影响了Ba_3 La(PO_4)_3:Dy^(3+)荧光粉的晶...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_3La_(1-x-y) (PO_4)_3:xDy^(3+),yEu^(3+)白光荧光粉,并通过XRD和荧光光谱性能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Eu^(3+)的掺杂影响了Ba_3 La(PO_4)_3:Dy^(3+)荧光粉的晶体场环境,在Dy^(3+)的~6F_(9/2)能级与Eu^(3+)的~5D_0能级间发生交叉弛豫,并通过能量共振转移,Dy^(3+)向Eu^(3+)传递能量,Ba_3 La_(1-x-y)(PO_4)_3:xDy^(3+),yEu^(3+)荧光粉在350 nm紫外光激发下同时出现了Dy^(3+)和Eu^(3+)的特征发射,发射光谱中增加了红光成分,改善了色温。实验得出Dy^(3+)和Eu^(3+)掺杂浓度分别为0.08和0.06时,荧光粉的发射光最接近于理想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La1-x-y(po4)3∶xDy3+ yEu3+ 固相法 白光荧光粉 能量传递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帅龙 刘小明 +2 位作者 唐星华 冯景春 谢伟杰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6-1194,共9页
为了探究在Dy^(3+)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中共掺Eu^(3+)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Dy^(3+)、Eu^(3+)单掺杂和共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进... 为了探究在Dy^(3+)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中共掺Eu^(3+)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Dy^(3+)、Eu^(3+)单掺杂和共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呈闪铋矿立方相。在近紫外光激发下,Ba_3Y(PO_4)_3∶Dy^(3+)发射光谱在487和578 nm处有两个窄带发射峰,呈冷白光发射;Ba_3Y(PO_4)_3∶Eu^(3+)发射光谱的窄带发射位于594和616 nm处,呈发橙红光。在Ba_3Y(PO_4)_3∶Dy^(3+),Eu^(3+)中,由于Eu^(3+)离子补偿Dy^(3+)冷白光发射所缺的红色组分,从而实现了色纯度高、色温适中的暖白光发射。进一步探索了Ba_3Y(PO_4)_3∶Dy^(3+),Eu^(3+)荧光粉发光机理。所制备的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在白光近紫外激发白光二极管(UVWLED)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y(po4)3∶Dy^3+ Eu^3+ 白光荧光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光激发黄色荧光粉Ba_3Y_4O_9∶Dy^(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佳钰 庞然 +2 位作者 于湛 刘丽艳 李成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522,共8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_3Y_(4-x)O_9∶x 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线状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8,355,368,386,427,456,471 nm。在355 nm激发...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_3Y_(4-x)O_9∶x 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线状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8,355,368,386,427,456,471 nm。在355 nm激发下,荧光粉在490 nm(~4F_(9/2)→~6H_(15/2))和580 nm(~4F_(9/2)→~6H_(13/2))处有很强的发射,发射光谱的色坐标位于黄光区域。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发现样品的发光随着Dy^(3+)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光谱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表明Dy^(3+)占据了基质中低对称性的Y^(3+)格位。当Dy^(3+)摩尔分数x=0.08时出现发光强度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样品的发光寿命随着Dy^(3+)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进一步证明了Dy^(3+)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现象。Ba_3Y_4O_9∶Dy^(3+)荧光粉的发光位于黄光区域,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潜在的白光LED用荧光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y4O9 黄光 荧光材料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2Gd_2Si_4O_(13)∶Dy^(3+)的能量传递和热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游潘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2-25,共4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Ba2Gd2Si4O13∶Dy3+荧光粉,从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衰减寿命3个方面详细研究了不同激发波长下Gd3+→Dy3+的能量传递和热稳定性能。研究表明,由于Ba2Gd2Si4O13基质中Gd3+→Dy3+的能量传递,Dy3+在274nm激发的发光...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Ba2Gd2Si4O13∶Dy3+荧光粉,从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衰减寿命3个方面详细研究了不同激发波长下Gd3+→Dy3+的能量传递和热稳定性能。研究表明,由于Ba2Gd2Si4O13基质中Gd3+→Dy3+的能量传递,Dy3+在274nm激发的发光强度是在349nm激发的5倍;Ba2Gd2Si4O13∶Dy3+荧光粉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250℃的发光强度为常温的85%;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兰光比黄光强度下降更多,而Gd3+发光有所增加。Ba2Gd2Si4O13∶Dy3+荧光粉可作为潜在的单一基质单一掺杂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ba2Gd2Si4O13∶Dy^3+ Gd^3+→Dy^3+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PO_4)_2:Dy^(3+)纳米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那莹 陈巧玲 +2 位作者 孙硕 李影 王晓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5-133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_3(PO_4)_2:Dy^(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制备工艺以及Dy^(3+)离子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溶液pH值为7,反应釜填充度为80%,在180℃条件下反应...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_3(PO_4)_2:Dy^(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制备工艺以及Dy^(3+)离子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溶液pH值为7,反应釜填充度为80%,在180℃条件下反应24 h所得的Ca_3(PO_4)_2:0.02 Dy^(3+)纳米荧光粉发光性能最佳。SEM分析表明荧光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 nm,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po4)2:Dy^3+ 水热合成 稀土掺杂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Li,Na,K)对发光材料M3(M=Ca,Sr,Ba)Y2(BO3)4:Eu^3+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盼来 王志军 +1 位作者 高慧颖 杨志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03-250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Li+,Na+和K+后,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位置并不发生变化,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在Li+,Na+和K+掺入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发现,与加入Na+和K+时相比,加入Li+时,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增强效果最明显。进而研究了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随Li+掺杂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Li+掺杂浓度的增大,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Li+浓度为5 mol%时到达峰值,约为未掺杂时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M=Ca Sr ba)y2(BO3)4∶Eu3+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Li+ Na+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5(PO_4)_3F (M=Ca,Sr,Ba)中Sm^(3+)的电荷迁移态及Sm^(3+)和Eu^(3+)的电荷迁移能量关系(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取 梁宏斌 +2 位作者 田梓峰 林惠红 苏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M_5-2xSm_xNa_x(P_O4)_3F(M=Ca,Sr,Ba)荧光体,研究了其在真空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发光特性。发现在Ca_5(P_O4)_3F中Sm^3+的电荷迁移带约在191nm,在Sr_5(P_O4)_3F中约在199nm,而在Ba_5(P_O4)_3F中约在204nm,随着被...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M_5-2xSm_xNa_x(P_O4)_3F(M=Ca,Sr,Ba)荧光体,研究了其在真空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发光特性。发现在Ca_5(P_O4)_3F中Sm^3+的电荷迁移带约在191nm,在Sr_5(P_O4)_3F中约在199nm,而在Ba_5(P_O4)_3F中约在204nm,随着被取代碱土离子半径的增大电荷迁移能量逐渐减小。比较了M_5(P_O4)_3F(M=Ca,Sr,Ba)中Sm)~3+和Eu^3+电荷迁移能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5(po4)3F Sr5(po4)3F ba5(po4)3F SM^3+ 电荷迁移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9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5Zn_4Y_8O_(21)∶Er^(3+)/Yb^(3+)高效上转换发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楠 付姚 +1 位作者 邢明铭 罗昔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34-10137,共4页
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Ba_5Zn_4Y_8O_(2)∶Er^(3+),Yb^(3+)上转换发光粉。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发光粉结晶良好,平均粒径1~5μm,呈碎颗粒状。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肉眼可见极其明亮的橙色发光。光谱测试结果证实,... 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Ba_5Zn_4Y_8O_(2)∶Er^(3+),Yb^(3+)上转换发光粉。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发光粉结晶良好,平均粒径1~5μm,呈碎颗粒状。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肉眼可见极其明亮的橙色发光。光谱测试结果证实,发光粉发射峰位于520~530,530~550和650~690nm间。其中,绿光发射源于Yb^(3+)→Er^(3+)两步能量传递对2H11/2、4S3/2能级的粒子布居,及随后向基态的跃迁。红光发射则主要与~4I_(11/2)(Er^(3+))+~4F_(7/2)(Er^(3+))→~4F_(9/2)(Er^(3+))+~4F_(9/2)(Er^(3+))交叉弛豫和~4S_(3/2)(Er^(3+))+~2F_(7/2)(Yb^(3+))→~4I_(13/2)(Er^(3+))+~2F_(5/2)(Yb^(3+))能量反传递、~4I_(13/2)→~4F_(9/2)激发态吸收及~4F_(9/2)→~4I_(15/2)跃迁有关。由于交叉弛豫和能量反传递可有效提高红光强度并削弱绿光发射,因此红光发射强度可达到绿光强度的6~13倍。在7%(摩尔分数)的Yb^(3+)掺杂条件下,Er^(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3%(摩尔分数)。提高激发光功率密度不仅可以使UCL增强,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红绿光分支比。在高功率激发下,还观察到了三光子吸收产生的蓝光和蓝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5 Zn4 y8 O21∶Er3+ yb3+ 高温固相法 980 nm激发 上转换发光粉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a的添加对Pd/Y2O3-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婷婷 王成雄 +4 位作者 赵云昆 陆炳 杜君臣 夏文正 杨冬霞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的活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及体相PdO的还原性影响催化剂对CH4的氧化活性,La、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中活性金属Pd的分散性,使Pd在高温老化后更容易团聚,同时增强了PdO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PdO不容易被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Pd/y2O3-ZrO2催化剂 LA ba CH4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9Y(PO_4)_7∶Ce^(3+),Tb^(3+)纳米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瓒 米晓云 +5 位作者 谢凌婕 潘笑盈 周鸿燕 陈树怡 张希艳 柏朝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6-2142,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_9Y(PO4)7∶Ce^(3+),Tb^(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Ca_9Y(PO4)7基质中引入Ce^(3+),Tb^(3+)离子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因Tb^(3+)离子自身能量交叉驰豫的存在,使得单掺T...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_9Y(PO4)7∶Ce^(3+),Tb^(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Ca_9Y(PO4)7基质中引入Ce^(3+),Tb^(3+)离子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因Tb^(3+)离子自身能量交叉驰豫的存在,使得单掺Tb^(3+)时,通过调节Tb^(3+)离子的浓度可以实现对发光颜色的控制。同时研究了Ce^(3+)-Tb^(3+)之间的能量传递为电多极相互作用的偶极-四极机制,Ce^(3+)-Tb^(3+)之间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5.6%。Ca_9Y(PO4)7∶Ce^(3+),Tb^(3+)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激活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共发射得到可控调节。SEM分析表明荧光粉颗粒尺寸在100 nm左右,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9y(po4)7∶Ce3+ Tb3+ 水热法 交叉驰豫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9Y_2(SiO_4)_6∶Ce^(3+),Mn^(2+)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箐哲 张家骅 +4 位作者 张德恺 刘永福 胡晓云 李函真 于金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2,共6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SiO4)6∶Ce3+,Mn2+(BYS∶Ce3+,Mn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在327 nm激发下,BYS∶Ce3+,Mn2+发射光谱中包含2个发射峰...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SiO4)6∶Ce3+,Mn2+(BYS∶Ce3+,Mn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在327 nm激发下,BYS∶Ce3+,Mn2+发射光谱中包含2个发射峰,分别为位于407 nm的Ce3+的蓝紫光发射和位于597nm的Mn2+的红光发射。在该体系中,发现了Ce3+向Mn2+的有效能量传递,使得Mn2+在597 nm处的红光发射显著提高,当x(Mn2+)=0.25时,BYS∶Ce3+,xMn2+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达39%。实验表明,该荧光粉可为紫外基白光LED提供良好的红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9y2(SiO4)6 Ce3+ Mn2+ 荧光粉 能量传递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5(PO4)3Cl∶Eu2+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敬小龙 朱达川 +3 位作者 曹仕秀 蒲勇 韩涛 彭玲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较大吸收,具有最强峰在435 nm的窄带发射。该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受Eu2+浓度的影响较大,其发光随着Eu2+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Eu2+摩尔分数为3%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5(po4)3Cl∶Eu2+ LED 发光性能 蓝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和Mn^(2+)掺杂的Ba_9(Y_(2-x)Sc_x)(SiO_4)_6光谱特性和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箐哲 刘永福 +3 位作者 张德恺 张家骅 胡晓云 于金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40-1445,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x Sc x)(SiO4)6∶Ce3+,Mn2+(x=0,0.5,1.0,1.5,2.0)样品。在该体系中,当Sc3+含量从x=0逐渐增加至x=2时,Ce3+的蓝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7倍;同时,Mn2+的红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9倍,显示了优良的红光特性。样品的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x Sc x)(SiO4)6∶Ce3+,Mn2+(x=0,0.5,1.0,1.5,2.0)样品。在该体系中,当Sc3+含量从x=0逐渐增加至x=2时,Ce3+的蓝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7倍;同时,Mn2+的红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9倍,显示了优良的红光特性。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表明,Ce3+、Mn2+发射强度的增加与Ce3+吸收能力和Ce3+向Mn2+能量传递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研究了样品Ba9Sc2(SiO4)6∶Ce3+,Mn2+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Mn2+的红光发射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当温度从室温升至488 K时,Mn2+发射强度仅下降至室温时的84%,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高亮的红光发射和优良的热稳定性表明该荧光材料可为紫外基白光LED提供良好的红色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9(y2-xScx)(SiO4)6∶Ce3+ Mn2+荧光粉 光谱特性 热稳定性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和Y掺杂对Ca_3Co_4O_9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喜凤 郜超军 +2 位作者 郭娟 王世举 侯晓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a_(3-x)Ba_xCo_4O_9(0.00≤x≤0.20)和Ca_(3-y)Y_yCo_4O_9(0.00≤y≤0.20)热电材料.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对于Ba掺杂和Y掺杂,在掺杂范围内,样品为单一的Ca_3Co_4O_9相.在室温至1000K的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a_(3-x)Ba_xCo_4O_9(0.00≤x≤0.20)和Ca_(3-y)Y_yCo_4O_9(0.00≤y≤0.20)热电材料.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对于Ba掺杂和Y掺杂,在掺杂范围内,样品为单一的Ca_3Co_4O_9相.在室温至1000K的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测量结果显示,用Ba^(2+)替代Ca^(2+)时,随着x的增加,电阻率逐渐减小、Seebeck系数几乎不变;用Y3+替代Ca2+时,Seebeck系数随着y的增加逐渐增大、而电阻率在x等于0.025时最小.当T=1000K时,样品Ca_(2.95_Ba_(0.05)Co_4O_9和Ca_(2.97)5Y_(0.025)Co_4O_9的功率因子与Ca_3Co_4O_9相比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CO4O9 ba掺杂 y掺杂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的SPS烧结及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唱 罗江斌 +4 位作者 彭弯弯 程波明 邱世涛 钟怀玉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粉体.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Li_(1.1)Y_(0.1)Zr_(1.9)(PO_4)_3电解质的性能影响.通过差热分析仪分析前驱体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粉体.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Li_(1.1)Y_(0.1)Zr_(1.9)(PO_4)_3电解质的性能影响.通过差热分析仪分析前驱体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仪对固体电解质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纯相的NASICON型Li_(1.1)Y_(0.1)Zr_(1.9)(PO_4)_3,并且颗粒均匀;相比传统的无压烧结,SPS烧结明显提高了样品致密度(致密度达94.38%),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8.99×10^(-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Li1.1y0.1Zr1.9(po4)3 SPS烧结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Ba3(PO4)2∶Tb3+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丽 乔露 +4 位作者 刘莹莹 潘宵 于海辉 王文生 魏奇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9-1872,1885,共5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一种绿色荧光粉Ba 3(PO 4)2∶Tb^3+,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得荧光粉的结构和光谱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 3(PO 4)2体系中掺杂稀土离子Tb^3+并没有引起结构的变化;荧光粉Ba 3(PO ...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一种绿色荧光粉Ba 3(PO 4)2∶Tb^3+,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得荧光粉的结构和光谱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 3(PO 4)2体系中掺杂稀土离子Tb^3+并没有引起结构的变化;荧光粉Ba 3(PO 4)2∶Tb^3+的激发光谱的主峰位于485 nm,发射光谱的主峰位于548 nm、560 nm和647 nm;荧光粉Ba 3(PO 4)2∶Tb^3+中Tb^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0mol%。由此可见,荧光粉Ba 3(PO 4)2∶Tb^3+是可被蓝光LED有效激发的绿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po 4)2:Tb^3+ 绿色荧光粉 光谱性能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荧光粉Ba3Y2B6O15∶Dy^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戚世梅 周卫新 +1 位作者 赵文玉 刘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76,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白光荧光粉Ba3Y2B6O15∶Dy^3+,并利用XRD和光致发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y^3+作为发光中心取代Y3+进入基质Ba3Y2B6O15的晶格中并未改变其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是由Dy^3+的f-f...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白光荧光粉Ba3Y2B6O15∶Dy^3+,并利用XRD和光致发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y^3+作为发光中心取代Y3+进入基质Ba3Y2B6O15的晶格中并未改变其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是由Dy^3+的f-f特征激发跃迁组成,主峰为353nm。样品的发射光谱由Dy^3+的两个特征发射跃迁4F9/2→6 H15/2(483nm)和4F9/2→6 H13/2(575nm)组成;由于Dy^3+主要处于高对称性的格位,Dy^3+发射以磁偶极跃迁4F9/2→6 H15/2为主。发生浓度淬灭的主要原因是Dy^3+离子之间的双极子-双极子相互作用。样品Ba3Y2B6O15∶0.06Dy^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CIE色坐标和相关色温分别为(0.3122,0.3676)和6282K,位于白光区域,接近于标准白光源D65。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热猝灭,样品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当温度达到140℃时,样品的发光强度下降50%。基于Arrhenian公式计算,相对应的热活化能为0.3056eV,高于白光Na3GdP2O8∶Dy^3+。实验表明,单基质的Ba3Y2B6O15∶Dy^3+可作为白光荧光粉应用于UV-LED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光致发光 ba3y2B6O15∶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置换对Ba4Pr28/3Ti18-yAl4y/3O54陶瓷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熊厚博 王耿 +2 位作者 王远 王文强 程家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通过标准固相法制备了Ba4Pr28/3Ti18-yAl4y/3O54(0≤y≤2)微波介质陶瓷,结合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BSE)以及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Al^3+置换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样品的主晶相均为正交钨青铜结... 通过标准固相法制备了Ba4Pr28/3Ti18-yAl4y/3O54(0≤y≤2)微波介质陶瓷,结合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BSE)以及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Al^3+置换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样品的主晶相均为正交钨青铜结构,晶胞参数及晶胞体积随Al^3+置换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BSE及EDS分析表明,当0≤y≤1.5时为单相结构,而当y=2.0时出现了少量第二相;晶粒尺寸和柱状晶粒的长度随Al3+置换量的增大略有减小。Al^3+置换能有效提升Ba4Pr28/3Ti18-yAl4y/3O54陶瓷的品质因数(Q×f),降低谐振频率温度系数(TCF),但介电常数(εr)减小。当y=1.5时,Ba4Pr28/3Ti18-yAl4y/3O54陶瓷具有较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76.6,Q×f=10800 GHz,TCF=+55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4Pr28/3Ti18-yAl4y/3O54陶瓷 钨青铜结构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