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Li,Na,K)对发光材料M3(M=Ca,Sr,Ba)Y2(BO3)4:Eu^3+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盼来 王志军 +1 位作者 高慧颖 杨志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03-250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Li+,Na+和K+后,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位置并不发生变化,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在Li+,Na+和K+掺入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发现,与加入Na+和K+时相比,加入Li+时,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增强效果最明显。进而研究了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随Li+掺杂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Li+掺杂浓度的增大,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Li+浓度为5 mol%时到达峰值,约为未掺杂时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M=Ca Sr ba)y2(bo3)4∶eu3+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Li+ Na+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2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燃烧法制备Sr_3Y_2(BO_3)_4:Eu^(3+)荧光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 张晓凡 朱建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144,1149,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物及助燃剂,使用简单的凝胶燃烧法,通过调整B2O3用量,制备出了不同含量Eu3+掺杂的Sr3 Y2(BO3)4基红光荧光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及荧光光谱分析(FDS)。分析结果显示,... 以柠檬酸为络合物及助燃剂,使用简单的凝胶燃烧法,通过调整B2O3用量,制备出了不同含量Eu3+掺杂的Sr3 Y2(BO3)4基红光荧光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及荧光光谱分析(FDS)。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烧结温度比固相法降低了100℃,且其粉体的分散性和颗粒度都得到了改善,并且得到Eu3+最佳的掺杂浓度为12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y2(bo3)4:eu 荧光粉 溶胶凝胶燃烧法 光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离子对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_2O_2S:Tb^3+,Eu^3+,M^2+(M=Mg,Ca,Sr,Ba),Zr^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平 杨帆 +2 位作者 崔彩娥 王磊 雷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Eu3+,M2+(M=Mg,Ca,Sr,Ba),Zr4+,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余辉时间及陷阱深度有较大的影响。在26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469 nm和626 nm的发射分别对应于Eu3+的5D2→7F0、5D0→7F2跃迁,544 nm的发射对应于Tb3+的5D4→7F5跃迁,主要通过它们的混合产生白光。掺杂不同二价离子样品的余辉性能按Mg2+、Sr2+、Ca2+、Ba2+的顺序递减,其中掺杂Mg2+的样品,色度坐标为(0.29,0.32),陷阱深度为1.17 eV,余辉时间长达320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长余辉 y2O2S Tb3+ eu3+ M2+ Zr4+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离子对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2+ (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磊 董杰 +2 位作者 黄平 田跃 崔彩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5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整齐有序,管径大小统一;不同的二价离子种类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余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324 nm波长光激发样品,由于Eu3+的5D0→7F2跃迁,最强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26 nm处;不同离子掺杂样品的余辉性能按Ba2+、Ca2+、Sr2+、Mg2+的顺序递加,其中二价离子为Mg2+时,余辉时间长达287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模板法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在Ba_2Ca(BO_3)_2中的发光特性及浓度猝灭(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志军 刘冲 +2 位作者 杨志平 李盼来 郭庆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9-735,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CaCO3(A.R)、BaCO3(A.R)、H3BO3(A.R)和Eu2O3(99.99%)为原料制备了Ba2Ca(BO3)2∶Eu2+绿色发光材料,测量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及色坐标等。Ba2Ca(BO3)2∶Eu2+材料的激发光谱覆盖200~500 nm的紫外-可见光区。在40...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CaCO3(A.R)、BaCO3(A.R)、H3BO3(A.R)和Eu2O3(99.99%)为原料制备了Ba2Ca(BO3)2∶Eu2+绿色发光材料,测量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及色坐标等。Ba2Ca(BO3)2∶Eu2+材料的激发光谱覆盖200~500 nm的紫外-可见光区。在40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主峰位于537 nm的非对称宽谱,对应于Eu2+的4f65d1→4f7特征跃迁。研究发现,随Eu2+掺杂浓度的增大,Ba2Ca-(BO3)2∶Eu2+材料的发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发射强度对应的Eu2+掺杂摩尔分数为2%。造成发射强度下降的原因为浓度猝灭,其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依据晶格常数及实验光谱数据,得出临界距离Rc分别为2.64 nm和2.11 nm。随Eu2+掺杂浓度的增大,Ba2Ca(BO3)2∶Eu2+材料的色坐标变化微小。计算得到Ba2Ca(BO3)2∶2%Eu2+的转换效率约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eu2+ ba2Ca(bo3)2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彩娥 雷星 +2 位作者 黄平 王磊 杨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当温度在1 050~1 100℃时,样品为纯相的Y2O2S;当温度升高到1 150℃时,再次出现Y2O3的相。硫化温度在950~1 100℃时,产物的粒径为50~300 nm。用波长为330 nm的紫外光激发样品时,626 nm处的发射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硫化温度为1 100℃时,样品的余辉时间最佳,为95 min(≥1 mcd/m2)。相比于以乙酰丙酮为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光性能具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y2O2S 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法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a的添加对Pd/Y2O3-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婷婷 王成雄 +4 位作者 赵云昆 陆炳 杜君臣 夏文正 杨冬霞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的活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及体相PdO的还原性影响催化剂对CH4的氧化活性,La、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中活性金属Pd的分散性,使Pd在高温老化后更容易团聚,同时增强了PdO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PdO不容易被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Pd/y2O3-ZrO2催化剂 LA ba CH4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s用KSr_4(BO_3)_3∶Eu^(2+)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佳 陈贵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2-1436,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KSr4(BO3)3∶x Eu2+(KSB∶x Eu2+)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光致发光光谱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相、形貌及发光性质。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晶系的KSr4(BO3)3单相。当Eu2+的掺杂摩尔分数x...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KSr4(BO3)3∶x Eu2+(KSB∶x Eu2+)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光致发光光谱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相、形貌及发光性质。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晶系的KSr4(BO3)3单相。当Eu2+的掺杂摩尔分数x为1.5%时,在激发光谱250~550 nm范围内观察到了两个宽带激发,可归属为Eu2+的4f7-4f65d1跃迁;在400 nm激发下,发射谱呈现出一个不对称的黄色发射带,峰值位于560 nm处,可归属于Eu2+的4f65d1-4f7跃迁。因在KSr4(BO3)3化合物中存在3个Sr格位,根据其光谱特征可推测发射谱中非对称的发射带来源于多个Eu2+发光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r4(bo3)3∶eu2+ 发光二极管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Ba_3SiO_4Cl_2∶Eu^(2+)材料的光谱特性
10
作者 王志军 李盼来 +1 位作者 杨志平 郭庆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6-48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3SiO4Cl2∶Eu2+蓝绿色荧光粉,并测量了材料的光谱特性等。研究结果显示,在365nm近紫外光激发下,Ba3SiO4Cl2∶Eu2+材料呈双峰宽带发射,主发射峰分别为445和510nm;分别监测这两个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覆盖范围为25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3SiO4Cl2∶Eu2+蓝绿色荧光粉,并测量了材料的光谱特性等。研究结果显示,在365nm近紫外光激发下,Ba3SiO4Cl2∶Eu2+材料呈双峰宽带发射,主发射峰分别为445和510nm;分别监测这两个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覆盖范围为250~450nm,主激发峰分别为350和400nm,但光谱分布不同,说明两发射峰来源于不同的Eu2+发光中心。研究了Eu2+掺杂浓度对材料光谱性能的影响,发现随Eu2+掺杂量的增大,445nm发射峰的强度增加,而510nm发射峰的强度减弱。采用去离子水清洗Ba3SiO4Cl2∶Eu2+材料后,445nm发射峰消失,只保留了510nm发射峰,且发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ba3SiO4Cl2∶eu2+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7O_6(BO_3)(PO_4)_2∶Eu^(3+)/Tb^(3+)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世龙 吕超 +3 位作者 闵鑫 房明浩 黄朝晖 刘艳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1-768,共8页
采用优化的高温固相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Tb^(3+)掺杂的La_7O_6(BO_3)(PO_4)_2系荧光材料,并对其物相行为、晶体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La_7O_6(BO_3)(PO_4)_2∶Eu^(3+)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 采用优化的高温固相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Tb^(3+)掺杂的La_7O_6(BO_3)(PO_4)_2系荧光材料,并对其物相行为、晶体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La_7O_6(BO_3)(PO_4)_2∶Eu^(3+)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光,发射光谱中最强发射峰位于616 nm处,为5D0→7F2特征能级跃迁,Eu^(3+)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08,对应的CIE坐标为(0.610 2,0.382 3);La_7O_6(BO_3)(PO_4)_2∶Tb^(3+)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绿光,发射光谱中最强发射峰位于544 nm处,对应Tb^(3+)的5D4→7F5能级跃迁,Tb^(3+)离子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15,对应的CIE坐标为(0.317 7,0.535 2)。此外,对2种材料的变温光谱分析发现Eu^(3+)和Tb^(3+)掺杂的La_7O_6(BO_3)(PO_4)_2荧光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材料 光致发光 eu3+ TB3+ La7O6(bo3)(PO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9Y_2(SiO_4)_6∶Ce^(3+),Mn^(2+)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箐哲 张家骅 +4 位作者 张德恺 刘永福 胡晓云 李函真 于金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2,共6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SiO4)6∶Ce3+,Mn2+(BYS∶Ce3+,Mn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在327 nm激发下,BYS∶Ce3+,Mn2+发射光谱中包含2个发射峰...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SiO4)6∶Ce3+,Mn2+(BYS∶Ce3+,Mn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在327 nm激发下,BYS∶Ce3+,Mn2+发射光谱中包含2个发射峰,分别为位于407 nm的Ce3+的蓝紫光发射和位于597nm的Mn2+的红光发射。在该体系中,发现了Ce3+向Mn2+的有效能量传递,使得Mn2+在597 nm处的红光发射显著提高,当x(Mn2+)=0.25时,BYS∶Ce3+,xMn2+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达39%。实验表明,该荧光粉可为紫外基白光LED提供良好的红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9y2(SiO4)6 Ce3+ Mn2+ 荧光粉 能量传递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和Mn^(2+)掺杂的Ba_9(Y_(2-x)Sc_x)(SiO_4)_6光谱特性和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箐哲 刘永福 +3 位作者 张德恺 张家骅 胡晓云 于金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40-1445,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x Sc x)(SiO4)6∶Ce3+,Mn2+(x=0,0.5,1.0,1.5,2.0)样品。在该体系中,当Sc3+含量从x=0逐渐增加至x=2时,Ce3+的蓝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7倍;同时,Mn2+的红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9倍,显示了优良的红光特性。样品的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9(Y2-x Sc x)(SiO4)6∶Ce3+,Mn2+(x=0,0.5,1.0,1.5,2.0)样品。在该体系中,当Sc3+含量从x=0逐渐增加至x=2时,Ce3+的蓝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7倍;同时,Mn2+的红光发射强度提高了1.9倍,显示了优良的红光特性。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表明,Ce3+、Mn2+发射强度的增加与Ce3+吸收能力和Ce3+向Mn2+能量传递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研究了样品Ba9Sc2(SiO4)6∶Ce3+,Mn2+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Mn2+的红光发射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当温度从室温升至488 K时,Mn2+发射强度仅下降至室温时的84%,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高亮的红光发射和优良的热稳定性表明该荧光材料可为紫外基白光LED提供良好的红色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9(y2-xScx)(SiO4)6∶Ce3+ Mn2+荧光粉 光谱特性 热稳定性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5(PO4)3Cl∶Eu2+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敬小龙 朱达川 +3 位作者 曹仕秀 蒲勇 韩涛 彭玲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较大吸收,具有最强峰在435 nm的窄带发射。该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受Eu2+浓度的影响较大,其发光随着Eu2+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Eu2+摩尔分数为3%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5(PO4)3Cl∶eu2+ LED 发光性能 蓝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BO_3^(3-)掺杂对NaGd(MoO_4)_2∶Eu^(3+)荧光粉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华宇 闫景辉 邹明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采用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制备了NaGd(MoO4)2∶xEu^(3+)(x=10%,20%,30%,40%)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对所制备样品的晶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NaGd(MoO4)2∶xEu^(3+)和NaGd(MoO4)2∶7%... 采用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制备了NaGd(MoO4)2∶xEu^(3+)(x=10%,20%,30%,40%)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对所制备样品的晶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NaGd(MoO4)2∶xEu^(3+)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均为四方相的白钨矿结构;红外光谱测试发现有SO2-4/BO3-3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SO2-4/BO3-3被成功掺入基质;荧光光谱测试说明,在NaGd(MoO4)2基质中Eu^(3+)掺杂量为30%时发光最强;通过研究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发现适量的SO2-4/BO3-3掺杂会使Eu^(3+)的特征发射增强,且掺杂10%SO2-4或10%BO3-3后可以减少3%左右的Eu^(3+)掺杂,起到了节约稀土掺杂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aGd(MoO4)2∶eu3+ SO2-4/bo3-3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P4O13:Eu^3+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6
作者 李蓝苹 李慧玲 +3 位作者 张玲 饶啟亮 张丽君 杨锦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Eu^3+掺杂Y2P4O13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表征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荧光性能,并对合成原料中稀土与磷的比例(n(Y+Eu)/n(P))和pH调节剂种类对制备样品的物...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Eu^3+掺杂Y2P4O13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表征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荧光性能,并对合成原料中稀土与磷的比例(n(Y+Eu)/n(P))和pH调节剂种类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原料中n(Y+Eu)/n(P)比值和pH调节剂种类直接影响着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与性能。在n(Y+Eu)/n(P)=12.1、以NH4HCO3为pH调节剂调节pH为6的条件下可获得正交晶系的Eu^3+掺杂Y2P4O13荧光材料。所制备的Y2P4O13:2at%Eu^3+荧光材料在395nm光的激发下可发射出橙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P4O13 eu3+掺杂 荧光材料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Gd)BO_3:Eu荧光粉的表面包覆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学平 段桂花 +5 位作者 崔玉明 金为群 赵丽君 谢宜华 王晓君 杨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9-493,共5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反应方法合成出(Y,Gd)BO3∶Eu荧光粉颗粒.利用乳胶法对荧光粉颗粒表面包覆MgF2.对包覆过程中反应物种类与浓度、反应温度与时间进行研究,将NH4F直接滴定到MgCl2和荧光粉混合物中包覆最佳.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激发... 采用传统的高温反应方法合成出(Y,Gd)BO3∶Eu荧光粉颗粒.利用乳胶法对荧光粉颗粒表面包覆MgF2.对包覆过程中反应物种类与浓度、反应温度与时间进行研究,将NH4F直接滴定到MgCl2和荧光粉混合物中包覆最佳.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研究了表面包覆的荧光粉颗粒的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Gd)bo3:eu 荧光粉 表面包覆 MGF2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和Ce^3+共掺Ba3V2O8的发光性质
18
作者 尹文俊 马永青 +5 位作者 杨奎 吴丹丹 张贤 吴明在 郑赣鸿 李广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
用固相法制备Ba3(0.92-y)Ce0.16Eu2yV2O8(0≤y≤0.1)系列样品。发射光谱的检测结果表明,Ba3(0.92-y)Ce0.16Eu2yV2O8能同时发出Ce3+的紫光、蓝光和Eu3+的红光,说明基质吸收的能量可以分别传递给Ce3+和Eu3+。而且,Ce3+的发光强度随Eu3+的... 用固相法制备Ba3(0.92-y)Ce0.16Eu2yV2O8(0≤y≤0.1)系列样品。发射光谱的检测结果表明,Ba3(0.92-y)Ce0.16Eu2yV2O8能同时发出Ce3+的紫光、蓝光和Eu3+的红光,说明基质吸收的能量可以分别传递给Ce3+和Eu3+。而且,Ce3+的发光强度随Eu3+的浓度增减变化不大,而Eu3+的浓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红光的强度。因此,可通过Eu3+的浓度变化调节蓝光和红光的强度比获得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ba3(0.92-y)Ce0.16eu2yV2O8(0≤y≤0.1)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10)(PO_4)_4(SiO_4)_2∶Eu^(2+)荧光体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晶杰 肖志国 宁桂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1-1566,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荧光体Ba10(PO4)4(SiO4)2∶Ce3+和Ba10(PO4)4(SiO4)2∶Eu2+,研究了两种荧光体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两者都呈现较强的宽带激发特征。根据同种基质中Eu2+和Ce3+两种离子光谱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测得的Ba10(PO4)2(SiO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荧光体Ba10(PO4)4(SiO4)2∶Ce3+和Ba10(PO4)4(SiO4)2∶Eu2+,研究了两种荧光体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两者都呈现较强的宽带激发特征。根据同种基质中Eu2+和Ce3+两种离子光谱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测得的Ba10(PO4)2(SiO4)2基质中Ce3+的光谱数据估算了Ba10(PO4)2(SiO4)2∶Eu2+中Eu2+的斯托克斯位移(ΔS)和激发能量,估算结果与Ba10(PO4)2(SiO4)2∶Eu2+样品的光谱分析结果十分吻合。Ba10(PO4)2(SiO4)2∶Eu2+可以同时被紫光和蓝光激发,发出偏白的绿光,可用作白光LED的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光谱 eu2+ Ce3+ ba10(PO4)2(SiO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显示屏(PDP)用新型红色发光体的合成及光学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育华 ENDO Tadshi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5-331,共7页
为开发出等离子显示屏用新型红色荧光体,研究了GdAl3(BO3)4∶Eu,Gd2SiO5∶Eu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发光特性。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呈色坐标为(0.645,0 330)的强红光发射,说明是非常有前途的PDP用红色发光材料。在GdAl3(BO3)4∶Eu3... 为开发出等离子显示屏用新型红色荧光体,研究了GdAl3(BO3)4∶Eu,Gd2SiO5∶Eu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发光特性。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呈色坐标为(0.645,0 330)的强红光发射,说明是非常有前途的PDP用红色发光材料。在GdAl3(BO3)4∶Eu3+的激发光谱中,除观察到Eu3+的电荷迁移带(峰值位于258nm)外,还观察到峰值位于155nm的宽带。依据硼酸盐的吸收数据将其归属于BO3基团的吸收。另外观察到Gd3+8S7/2→6I11/2跃迁(274nm)及在真空紫外(158~160nm)激发下,Eu3+的红光发射强度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说明BO3基团吸收的能量经Gd3+为媒介转移到Eu3+。分析Gd2SiO5∶Eu的激发光谱,得到Eu3+的电荷迁移带是峰值位于256nm的宽带,峰值位于183nm的宽带可能是Gd3+的电荷迁移带。在256nm激发下Gd2SiO5∶Eu3+呈强红光发射,但是147nm激发下很弱。这是由于真空紫外激发效率低的原因,其特点可由其晶体结构即激活离子所处的环境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显示屏 PDP 红色发光体 合成 光学特性 荧光体 GdAl3(bo3)4:eu Gd2SiO4:eu 紫外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