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of beyond-visual-range air combat
1
作者 WANG Xingyu YANG Zhen +3 位作者 CHAI Shiyuan HE Yupeng HUO Weiyu ZHOU Dey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176-193,共18页
Beyond-visual-range(BVR)air combat threat assessment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s the support of situation awareness and autonomous decision-making.However,the traditional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is flawed in its ... Beyond-visual-range(BVR)air combat threat assessment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s the support of situation awareness and autonomous decision-making.However,the traditional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is flawed in its failure to consider the intention and event of the target,resulting in inaccurate assessment results.In view of this,an integrated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existing problems,such as overly subjective determination of index weight and imbalance of situation.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VR air combat are analyzed to establish a threat assessment model in terms of target intention,event,situation,and capability.On this basis,a distributed weight-solv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index and attribute weight respectively.Then,variable weight and game theory are introduced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imbalance and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through multiple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assess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BVR air combat,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real air combat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yond-visual-range(bvr) air combat threat assessment game theory variable weight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UCAV cooperative occupation method based on weapon engagement zones for beyond-visual-range air combat 被引量:10
2
作者 Wei-hua Li Jing-ping Shi +2 位作者 Yun-yan Wu Yue-ping Wang Yong-xi Ly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06-1022,共17页
Recent advances in on-board radar and missile capabilities,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payload limitations,have le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use of 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UCAVs)for cooperative occupation dur... Recent advances in on-board radar and missile capabilities,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payload limitations,have le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use of 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UCAVs)for cooperative occupation during beyond-visual-range(BVR)air combat.However,prior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decision-making in BVR air combat has mostly been limited to one-on-one scenarios.As such,this study presents a practical cooperative occupation decision-making methodology for use with multiple UCAVs.The weapon engagement zone(WEZ)and combat geometry were first used to develop an advantage function for situational assessment of one-on-one engagement.An encircling advantage function was then designed to represent the cooperation of UCAVs,thereby establishing a cooperative occupation model.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function was derived from the one-on-one engagement advantage function and the encircling advantage function.The resulting model exhibited similarities to a 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problem.As such,an improved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algorithm was used to identify a solution.The occupation process was then converted into a formation switching task as part of the cooperative occupation model.A series of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verify occupational solutions in varying situations,including two-on-two engagement.Simulated results showed these solutions varied with initial conditions and weighting coefficients.This occupation process,based on formation switching,effectively demonstrates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These cooperative occupation results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in cooperative BVR air comb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 Cooperative occupation beyond-visual-range air combat Weapon engagement zone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mation swi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line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 method for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in beyond-visual-range air combat 被引量:6
3
作者 Zhen Yang Zhi-xiao Sun +3 位作者 Hai-yin Piao Ji-chuan Huang De-yun Zhou Zhang R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49-1361,共13页
Online accurate recognition of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in beyond-visual-range (BVR) air comba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ep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autonomous air combat decision-making, which can create pre-emp... Online accurate recognition of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in beyond-visual-range (BVR) air comba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ep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autonomous air combat decision-making, which can create pre-emptive tactic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fighter to gain air superiority. The existing metho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have some defects such as dependence on empirical knowledge, difficulty in interpreting the recognition results, and inabilit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tual air combat. So an online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 method for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in BVR air combat based on cascad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BVR air combat, the instantaneous and cumulative feature information of target trajectory and relative situation information are introduced successively using online automatic decomposition of target trajectory and hierarchical progression. Then the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 model from target maneuver element, tactical maneuver to tactical intention is constructed. The CSVM algorithm is designed for solving this model,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decomposed by the cascaded structure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convergence and timeliness when the dimensions and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 are large. Meanwhile, the recognition result of each layer can be used to support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multi-dimensional online accurate recognition of target tactical intention in BVR air comb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yond-visual-range(bvr)air combat Tactical intention recognition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 model Cascad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CSVM) Trajectory decomposition Maneuver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etic算法的超视距协同空战火力分配 被引量:14
4
作者 颜骥 李相民 +1 位作者 刘立佳 张凤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4-1429,共6页
针对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中,火力单元采用一次性完全分配原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火力分配数学模型.该模型带有毁伤概率门限,能够保证在满足毁伤概率门限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威胁度大的目标被分配且选择对各目标杀伤概率... 针对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中,火力单元采用一次性完全分配原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火力分配数学模型.该模型带有毁伤概率门限,能够保证在满足毁伤概率门限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威胁度大的目标被分配且选择对各目标杀伤概率相对较大的火力单元,使其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平均值达到最大且尽量少地消耗火力单元,从而节省和充分利用火力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以离散粒子群算法为全局搜索策略,以贪婪算法为局部搜索策略的Memetics算法求解协同空战火力分配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精度.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优点及Memetic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 协同空战 火力分配 毁伤概率门限 MEMET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超视距空战战术决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锋 孙隆和 佟明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7-322,共6页
超视距空战是随着飞机武器系统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空战方式。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系统设计思想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自动战术决策研究。通过对典型情况的分析 ,表明网络能够针对空战输入的不确定信息进行正确决策 。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战术决策 超视距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第四代战斗机的超视距空战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鹏 王瑾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共4页
面对第四代战斗机的列装服役,其先进的技战术性能使得未来空战中超视距空战这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超视距空战具有其特殊的战术特点和影响其空战效果的因素,尤其是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性能差异对超视距空战影响很大,因此要充分掌... 面对第四代战斗机的列装服役,其先进的技战术性能使得未来空战中超视距空战这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超视距空战具有其特殊的战术特点和影响其空战效果的因素,尤其是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性能差异对超视距空战影响很大,因此要充分掌握战斗机的主要性能,做到取长补短。但是,空战中情况瞬息万变,任何时候也离不开飞行员和指挥员的灵活处置,只有在战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研究出相应的超视距空战战术,才能在未来高技术空战中真正具备打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战斗机 超视距空战 机载雷达 空空导弹 空战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划分的超视距空战态势威胁评估 被引量:18
7
作者 肖亮 黄俊 徐钟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9-1313,共5页
编队超视距空战(BVR,Beyond Visual Range)已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模式.在空战优势区域与劣势区域判断的基础上对整个空域进行划分,并给出4种特定空域态势.从空中态势和编队作战能力两方面对空战态势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输入变... 编队超视距空战(BVR,Beyond Visual Range)已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模式.在空战优势区域与劣势区域判断的基础上对整个空域进行划分,并给出4种特定空域态势.从空中态势和编队作战能力两方面对空战态势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输入变量分析编队作战能力,降低评估过程中收集数据的复杂度.应用遗传神经网络对影响BVR各因素进行效能评估,将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s)与多层前馈(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结合,利用GA的全局搜索优化BP网络的结构参数,有效克服BP算法的局部收敛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综合分析空战各指标后给出红蓝双发的态势评估指标,该模型可有效减少评估中的人为因素,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空战 优势区域 空域划分 态势评估 遗传神经网络 编队协同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空战中目标机动意图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利芳 李莉 聂志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在超视距空战中,为了正确评估目标机动意图,设计了一种目标机动意图评估算法。首先,将目标机动意图分为9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测量、估计的目标运动参数,从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然后,进行目标威胁判断,评估目标的机动意图;最后,为验证... 在超视距空战中,为了正确评估目标机动意图,设计了一种目标机动意图评估算法。首先,将目标机动意图分为9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测量、估计的目标运动参数,从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然后,进行目标威胁判断,评估目标的机动意图;最后,为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且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空战 机动意图 评估 威胁 运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规划的超视距空战目标分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永 郑小洪 侯志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72-74,105,共4页
针对超视距编队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通过建立现代空战的微分对策模型,将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的目标分配分为编队分组和编队内单机目标分配两步完成,重点研究了编队分组对抗策略,设计建立了以交战强度排序为依据,以"不重不漏&q... 针对超视距编队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通过建立现代空战的微分对策模型,将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的目标分配分为编队分组和编队内单机目标分配两步完成,重点研究了编队分组对抗策略,设计建立了以交战强度排序为依据,以"不重不漏"为原则的基于整数规划的超视距空战编队目标分配模型。仿真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空战 目标分配 最优策略 整数规划 交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战中角度对攻击优势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喜文 贾长生 张岳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7,97,共5页
角度评估指数是传统空战优势评估的常用指数之一,对评估现代超视距空战仍然有重要意义。针对现代超视距空战的特点,提出了转向时间模型这一新的角度评估模型。通过空战机动转向过程建立起空战几何态势各因素间的关联。然后以转向时间模... 角度评估指数是传统空战优势评估的常用指数之一,对评估现代超视距空战仍然有重要意义。针对现代超视距空战的特点,提出了转向时间模型这一新的角度评估模型。通过空战机动转向过程建立起空战几何态势各因素间的关联。然后以转向时间模型分析典型的空战态势,并对模型完成简化。最终结合算例验证了转向时间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 空战优势 角度因子 转向时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视距空战协同攻击决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亮 黄俊 徐钟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4,共7页
为解决超视距(BVR)编队协同攻击问题,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分配神经网络决策模型.基于态势评估函数划分出超视距空战的优势与劣势区域,提出了4种特定区域空战模式,将其作为GA-BP态势评估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得到了多机协同空战态势优势矩阵... 为解决超视距(BVR)编队协同攻击问题,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分配神经网络决策模型.基于态势评估函数划分出超视距空战的优势与劣势区域,提出了4种特定区域空战模式,将其作为GA-BP态势评估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得到了多机协同空战态势优势矩阵.根据态势评估矩阵,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得到有效的攻击排序,引入第二轮攻击的概念,使本方对敌方攻击态势最大化,同时敌方对本方威胁指标最小化.超视距多机协同攻击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综合分析空战各指标后,给出双方的态势评估指标以及有效的攻击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空战 优势区域 空域划分 二次攻击 遗传神经网络 HOPFIELD神经网络 态势评估 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空战中机载雷达的使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蒲小勃 缪炜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了隐身作战对机载雷达使用的新要求以及机载火控雷达的主要性能特性。基于使用要求,提出一种选择雷达开启(辐射)时刻和开启地点的搜索算法,建立了机载雷达目标探测距离和目标截获距离的数学模型,雷达开启点优势函数、开启点优势判... 分析了隐身作战对机载雷达使用的新要求以及机载火控雷达的主要性能特性。基于使用要求,提出一种选择雷达开启(辐射)时刻和开启地点的搜索算法,建立了机载雷达目标探测距离和目标截获距离的数学模型,雷达开启点优势函数、开启点优势判断及搜索步骤;最后完成了基于Matlab环境的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战态势 超视距空战 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机群空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英文)
13
作者 聂光戍 张安 杨松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6,共6页
针对超视距机群空战仿真的应用场合,建立了一种超视距机群空战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在导弹攻击典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对抢先发射导弹这一随机事件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计算飞机损失数的解析表... 针对超视距机群空战仿真的应用场合,建立了一种超视距机群空战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在导弹攻击典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对抢先发射导弹这一随机事件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计算飞机损失数的解析表达式。然后讨论了超视距空战中抢先情况的条件,提出了抢先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着重对抢先发射、抢先发射区域的影响因素以及飞机机动性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视距空战 效能评估 抢先发射 飞机机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空战威胁评估模型的权重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程天发 葛泉波 +1 位作者 陈哨东 刘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多无人机(UAV)任务网协同空战态势威胁评估问题,在现有基本模型基础上增加考虑气象环境对威胁评估要素的影响和无人机的自主可靠性系数两个实际因素,提出一种改进的超视距空战威胁评估模型;同时,应用串联电阻分压法、改进AHP法和熵... 针对多无人机(UAV)任务网协同空战态势威胁评估问题,在现有基本模型基础上增加考虑气象环境对威胁评估要素的影响和无人机的自主可靠性系数两个实际因素,提出一种改进的超视距空战威胁评估模型;同时,应用串联电阻分压法、改进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融合模型中各威胁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在考虑己方战机对敌方战机综合威胁与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战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的基本方案。最后,应用上述3种权重计算方法进行空战威胁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空战威胁评估模型可有效改善空战决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空战 威胁评估 超视距 权重系数 目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威力场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常一哲 李战武 +2 位作者 孙源源 杨海燕 罗卫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5,共6页
针对非参量法模型将动态优势与静态优势孤立,传统表现形式无法直观、形象体现具体编队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的问题,将威力场的概念应用于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根据超视距协同空战特点,从战斗机攻击能力、通信能力、探测能力、生存... 针对非参量法模型将动态优势与静态优势孤立,传统表现形式无法直观、形象体现具体编队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的问题,将威力场的概念应用于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根据超视距协同空战特点,从战斗机攻击能力、通信能力、探测能力、生存能力、电子干扰能力、协同能力和全向告警能力等方面构建威力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克服非参量法模型的缺点,能够全面、直观、形象地对超视距协同空战的态势进行评估,且可以有效提高战场决策者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力场 协同空战 态势评估 超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超视距空战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明明 李彬 王敏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多无人机超视距空战决策问题是现代空战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多无人机超视距空战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敌我双方作战态势参数信息,建立敌我双方对抗支付博弈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空战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 多无人机超视距空战决策问题是现代空战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多无人机超视距空战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敌我双方作战态势参数信息,建立敌我双方对抗支付博弈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空战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解决在超视距下多无人机空战策略问题提供了一种较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超视距 态势评估 空战博弈 纳什均衡 量子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