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Cry1 Ac毒素敏感性不同的三种BT1-Tn-5B1细胞品系基因组DNA的RAPD及SSR分析
1
作者 蒋才富 刘凯于 +2 位作者 洪华珠 彭建新 余泽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用Operon公司W系列和F系的 40个随机引物列对BT1 Tn 5B1Cry1Ac敏感细胞、抗性细胞和抗性衰退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EB显色总共扩增出了 2 5 9条清晰带 ,其中有 2 5 0条带为三种细胞所共有 ,有 9条为特异性扩... 用Operon公司W系列和F系的 40个随机引物列对BT1 Tn 5B1Cry1Ac敏感细胞、抗性细胞和抗性衰退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EB显色总共扩增出了 2 5 9条清晰带 ,其中有 2 5 0条带为三种细胞所共有 ,有 9条为特异性扩增带。其中 3条特异性带为敏感细胞和抗性衰退细胞样品共有 ,3条特异性带为抗性细胞和抗性衰退细胞样品所特有 ,1条特异性带为抗性衰退细胞样品特有 ,2条特异性带为抗性细胞和敏感细胞样品共有 ,另外某些带在三种细胞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强弱和宽窄差异。用三个微卫星引物序列分别对三种细胞的总DNA进行扩增 ,得到了 14条清晰的扩增带 ,发现它们在带形上并无太大差异 ,但有 1条带存在明显的强弱差异。这表明BT1 Tn 5B1细胞对Cry1Ac抗性的产生和衰退与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c毒素 敏感性 bt1-tn-5b1细胞 基因组DNA RAPD SSR分析 抗性细胞 粉纹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萍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例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结果:患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经6周期R-ECHOP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复发,给予PD-1抑制剂联... 目的:探讨复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例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结果:患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经6周期R-ECHOP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复发,给予PD-1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治疗2周期再次达完全缓解,伴随着白介素-10表达水平下降。患者前后共化疗15个周期,病情持续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缓解时间达24个月,白介素-10的水平持续处于正常范围。结论:PD-1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方案有望成为治疗复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来那度胺 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3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巯基)-5 8-二甲氧基萘-1 4-二酮 Hep3b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s促进ADH1B甲基化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泽莲 季维雪 +2 位作者 杨媛媛 肖兰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7-1384,共8页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分泌的IL-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取新鲜离体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分离纯化获得CAFs及正常卵巢成纤维细胞(NFs);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分泌的IL-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取新鲜离体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分离纯化获得CAFs及正常卵巢成纤维细胞(NFs);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收集CAFs和NFs培养上清液与卵巢癌SKOV3细胞建立间接共培养体系,细胞分为SKOV3单独培养(SKOV3)组、SKOV3与NFs上清液(NFs)组及SKOV3与CAFs上清液(CAFs)组;细胞免疫组化检测SKOV3细胞共CAFs及NFs上清液培养后乙醇脱氢酶1B(ADH1B)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蛋白质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干预前后各组细胞ADH1B 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态、信号转导和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IL-6抑制剂LMT-286及重组IL-6 (rhIL-6)对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肿瘤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α-SMA,极低表达E-cadherin;相比较SKOV3组及NFs组,CAFs组ADH1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同时CAFs组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较SKOV3组及NFs组明显升高;5-Aza-dC作用后,ADH1B甲基化部分逆转;三组细胞ADH1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CAFs组STAT3磷酸化水平下降;LMT-286及rhIL-6干预均仅抑制或促进CAFs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而SKOV3组和NFs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CAFs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增强ADH1B甲基化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1b 甲基化 5-氮杂-2′-脱氧胞苷 细胞介素-6 卵巢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9-5p通过HMGB1调控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路璐 王云凤 +6 位作者 吕以东 汪杰 魏园玉 常爱民 任静静 马丹 石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细胞,用PTX刺激培养细胞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miR-129-5p和HMGB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HMGB1蛋白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转染后PTX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对PTX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29-5p mimics后,MCF-7细胞中miR-129-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1);过表达miR-129-5p后可明显增强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均P<0.05),并显著抑制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转染si-HMGB1后,显著降低MCF-7细胞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干扰HMGB1表达进一步促进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miR-129-5p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 miR-129-5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紫杉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中E2F1、BIRC5、PLK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贺荣芳 谢黎明 +4 位作者 赵强 胡义燕 龚邵新 阳帅 张小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E2F1、BIRC5、PLK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B细胞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E2F1、BIRC5、PLK1的表达差异。结果 B细胞淋巴瘤中E2F1、BIRC5、PLK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 目的探讨E2F1、BIRC5、PLK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B细胞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E2F1、BIRC5、PLK1的表达差异。结果 B细胞淋巴瘤中E2F1、BIRC5、PLK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组(P<0.05),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年龄、发生部位无关(P>0.05)。E2F1、PLK1蛋白表达与组织学亚型及恶性程度相关(P<0.05),BIRC5表达与此二者无关(P>0.05)。E2F1在男性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女性患者(P<0.01),BIRC5、PLK1蛋白在不同性别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E2F1、BIRC5、PLK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E2F1、BIRC5、PLK1对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E2F1 bIRC5 PLK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5p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万斌 王新勇 周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4-890,共7页
目的:探讨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HEC-1B细胞培养与转染完成后分为4组:HEC-1B组、miR-195-5p mimic组、p LV-FGF2组和miR-195-5p+FGF2组。q RT-PCR检测细胞miR-195-5p... 目的:探讨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HEC-1B细胞培养与转染完成后分为4组:HEC-1B组、miR-195-5p mimic组、p LV-FGF2组和miR-195-5p+FGF2组。q RT-PCR检测细胞miR-195-5p和FGF2 m RNA水平,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与FGF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2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HEC-1B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C-1B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HEC-1B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HEC-1B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miR-195-5p表达升高、FGF2 m RNA水平下降(均P<0.01);miR-195-5p可直接靶向FGF2。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FGF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LV-FGF2组FGF2的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且miR-195-5p+FGF2组FGF2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 LV-FGF2组(均P<0.01)。miR-195-5p mimic组细胞增殖水平低于HEC-1B组,p LV-FGF2组细胞增殖水平高于HEC-1B组(均P<0.01)。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 LV-FGF2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且miR-195-5p+FGF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p LV-FGF2组(均P<0.01)。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下降,p LV-FGF2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上升,且miR-195-5p+FGF2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低于p LV-FGF2组(均P<0.01)。结论: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HEC-1b细胞 miR-195-5p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4-5p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军 韩虎 +2 位作者 董巍 王瑞仓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中mi R-424-5p、PD-L1 m RNA和蛋白及多元药物抗性基因-1(MDR-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424-5p的靶标基因。使用mi RNA模拟/干扰技术和噻唑蓝法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与CRL2631细胞相比,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高,细胞中MDR-1蛋白水平(P<0.05)、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而mi R-424-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D-L1是mi R-424-5p下游直接靶标基因(P<0.001)。转染mi R-424-5p inhibitor后,CRL2631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高,且MDR-1蛋白水平(P<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转染mi R-424-5p mimics后,CRL2631-CHOP细胞对CHOP药物的耐药性降低,且MDR-1蛋白水平(P<0.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过表达PD-L1可逆转上调mi R-424-5p对PD-L1的抑制作用(P<0.001)。结论:下调mi R-424-5p通过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4-5p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8-5p通过靶向核因子κB1调控B细胞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旭怡 何小舟 +4 位作者 董盼盼 薛冬 宋丹 徐海燕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验证miR-338-5p对核因子κB1(NF-κB1)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对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miR-338-5p靶基因的验证;采用抗Ig M抗体和/或重组人B细胞活化因子(rh BAFF)蛋白刺激的B细胞培养体系,... 目的验证miR-338-5p对核因子κB1(NF-κB1)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对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miR-338-5p靶基因的验证;采用抗Ig M抗体和/或重组人B细胞活化因子(rh BAFF)蛋白刺激的B细胞培养体系,将miR-338-5p激动剂、miR-338-5p拮抗剂、NF-κB1小干扰RNA(si NF-κB1)及其对应的阴性对照制剂转染CD20+B淋巴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转染组NF-κB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1蛋白(p105、p50)的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g G含量。结果靶基因验证实验显示,miR-338-5p模拟物与报告载体共转染组的hRluc/h Luc萤光素酶活力比值显著升高;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抗Ig M抗体与rh BAFF蛋白共培养体系,miR-338-5p激动剂转染组NF-κB1 mRNA、p105蛋白、p50蛋白、Ig G水平均显著升高,si NF-κB1的作用与miR-338-5p激动剂相反;miR-338-5p拮抗剂转染组NF-κB1 mRNA、Ig G水平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F-κB1 mRNA水平与Ig 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iR-338-5p靶向正调控NF-κB1、间接作用于BAFF信号参与调控B细胞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8-5p 核因子κb1(NF-κb1) b细胞活化因子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AM95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影响LN38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永胜 何昊沅 +2 位作者 陈丹 郭洪波 姚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FAM95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8例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利用qPCR检测胶质瘤组织与4种细胞系中FAM... 目的:探讨lncRNA FAM95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8例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利用qPCR检测胶质瘤组织与4种细胞系中FAM95B1的表达水平,以表达最低的胶质瘤LN382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空载质粒(对照组)或pcDNA3.1-FAM95B1质粒(实验组)。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FAM95B1对LN38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预测并验证FAM95B1与miR-26a-5p及PTEN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应用qPCR和WB法检测FAM95B1对miR-26a-5p和PTEN表达的影响。结果:FAM95B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FAM95B1在多种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脑胶质细胞(均P<0.01)。过表达FAM95B1可以下调LN382细胞的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1)。FAM95B1能够靶向结合miR-26a-5p(P<0.01),miR-26a-5p能够靶向结合PTEN mRNA(P<0.01)。过表达FAM95B1可下调LN382细胞中miR-26a-5p的表达(P<0.01),促进PTEN mRNA的表达(P<0.01)。结论: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异常低表达的FAM95B1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的功能抑制miR-26a-5p的表达而增强PTEN蛋白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系LN382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LN382细胞 lncRNA FAM95b1 miR-26a-5p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GD5-AS1靶向miR-195-5p调控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蔓琳 郑兴萍 +1 位作者 杨娅娟 张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0-2245,共6页
目的:探讨FGD5-AS1靶向miR-195-5p调控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B淋巴母细胞IM-9与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OCI-Ly1、OCI-Ly4、OCI-Ly10中FGD5-AS1、miR-195-5p表达;si-NC、si-FGD5-AS1、miR-NC... 目的:探讨FGD5-AS1靶向miR-195-5p调控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B淋巴母细胞IM-9与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OCI-Ly1、OCI-Ly4、OCI-Ly10中FGD5-AS1、miR-195-5p表达;si-NC、si-FGD5-AS1、miR-NC、miR-195-5p mimics、anti-miR-NC、anti-miR-195-5p、si-FGD5-AS1+anti-miR-NC、si-FGD5-AS1+antimiR-195-5p分别转染OCI-Ly1细胞,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FGD5-AS1与miR-195-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leaved-caspase-3、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IM-9细胞比较,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OCI-Ly1、OCI-Ly4、OCI-Ly10中FGD5-AS1表达升高(P<0.05),miR-195-5p表达降低(P<0.05);转染si-FGD5-AS1或miR-195-5p mimics,与阴性对照相比,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CyclinD1、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FGD5-AS1可靶向结合miR-195-5p;OCI-Ly1细胞转染anti-miR-195-5p,与转染anti-miR-NC相比,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降低(P<0.05),CyclinD1、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OCI-Ly1细胞转染si-FGD5-AS1与antimiR-195-5p,与转染si-FGD5-AS1、anti-miR-NC比较,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降低(P<0.05),CyclinD1、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干扰FGD5-AS1表达可通过靶向miR-195-5p减弱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D5-AS1 miR-195-5p 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cyclinD1阳性免疫表型的CD5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及分子特点1例报道
12
作者 崔华娟 王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8,共1页
众所周知,由于染色体t(11;12)(q13;q32)异位不同程度地影响CyclinD1基因,而后者特异性地表达于套细胞淋巴瘤。本文介绍了一例罕见的表达CyclinD1而原位杂交荧光标记检测到染色体异位且CD5阴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YCLIND1 CD5 CyclinD1基因 免疫表型 阴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染色体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粉纹夜蛾5B1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新建 余泽华 +1 位作者 姚汉超 陈曲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报道了一种适合粉纹夜蛾 ( 5B1 )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 (简称为 SFM) .该培养基以 Tc-1 0 0基础培养基为基础 ,补加一定量的水解乳蛋白和酵母抽提物 ,并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脂类复合物等 ,5B1细胞已在该 SFM中传代 1 8代 ,... 报道了一种适合粉纹夜蛾 ( 5B1 )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 (简称为 SFM) .该培养基以 Tc-1 0 0基础培养基为基础 ,补加一定量的水解乳蛋白和酵母抽提物 ,并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脂类复合物等 ,5B1细胞已在该 SFM中传代 1 8代 ,研究结果表明 :该培养基能支持 5B1细胞的生长和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Sfa M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粉纹夜蛾 病毒复制 5b1细胞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于慧辉 詹延霞 +4 位作者 季丽莉 李炀 孙丽华 程韵枫 化范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HD-DXM)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集5例初发原发性ITP患者HD-DXM...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HD-DXM)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集5例初发原发性ITP患者HD-DXM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各20 mL及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2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一步以免疫磁珠法分选CD5+B细胞、CD5-B细胞和CD4+T细胞。CD5+B细胞或CD5-B细胞与CD4+T细胞按1∶9、1∶5、1∶3、1∶1、3∶1的梯度比例混合培养72 h或144 h。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和IL-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共培养72 h后,健康对照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3时,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浓度与T细胞单独培养时相比明显下降[(2 427.99±632.62)pg/mL vs.(1 109.25±338.10)pg/mL,P=0.001 2)];而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3∶1时才对IFN-γ的分泌有显著抑制[(3 060.02±493.98)pg/mL vs.(1 769.45±634.73)pg/mL,P=0.000 3]。共培养144 h后得到相似的结果。HD-DXM治疗有效的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1时共培养72 h后,对IFN-γ的分泌有明显抑制[(3 600.02±838.00)pg/mL vs.(1 157.97±383.20)pg/mL,P<0.000 1]。健康对照者及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IL-4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原发性ITP患者CD5+B细胞抑制CD4+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能力明显受损,经HD-DXM治疗后CD5+B细胞抑制IFN-γ分泌的能力可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CD5+b细胞 TH1/TH2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调节NF-κB途径对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湘涛 张依山 +1 位作者 李勇军 肖永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0,共6页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Bor)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0、5、15、25、35、45、55 nmol/L Bor处理ATDC5细胞48 h,CCK-8实验筛选无细胞毒性浓度,0、1.0、5.0、12.5、25.0 nmol/L Bor分别...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Bor)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0、5、15、25、35、45、55 nmol/L Bor处理ATDC5细胞48 h,CCK-8实验筛选无细胞毒性浓度,0、1.0、5.0、12.5、25.0 nmol/L Bor分别与10μg/mL IL-1β共培养ATDC5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F-κ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0、5、15、25 nmol/L Bo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nmol/L Bor组相比,35、45、55 nmol/L Bor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Bor浓度≤25 nmol/L对该细胞无毒。与0 nmol/L Bor组相比,IL-1β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上清液中IL-1β水平、细胞中NF-κB、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随着Bor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细胞中BcL-2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上清液中IL-1β、细胞中NF-κB、BAX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Bor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弱IL-1β诱导的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白介素-1Β ATDC5细胞炎症性损伤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DKN2B-AS1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利丽 孙素姣 +2 位作者 刘艳 陈燕 陈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并转染到B16-F10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h-CDKN2B-AS1组、miR-7-5p mimics组、miR-7-5p inhibitor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用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克隆形成数及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证CDKN2B-AS1和miR-7-5p相互间靶向关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7-5p mimics、inhibitor后B16-F10细胞中miR-7-5p和Ki67、cleaved caspase-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CDKN2B-AS1组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均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CDKN2B-AS1与miR-7-5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sh-CDKN2B-AS1组与miR-7-5p mimics组细胞中miR-7-5p和cleaved caspase-3、E-cadherin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Ki67、N-cadherin、Twist1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促进黑色素瘤发展,干扰CDKN2B-AS1可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1 miR-7-5p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pax-5基因外显子1B的5′侧翼区碱基序列分析(英文)
17
作者 刘茂林 Mizanur Rahman +1 位作者 平林泰彦 佐佐木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pax 5基因是B细胞生成和B细胞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更好的理解 pax 5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 ,对 pax 5基因外显子 1B的 5′侧翼区进行了分离克隆及序列测定。整段碱基序列 (6 6 71bp)分析表明 ,无TATAbox共同序列存在 ,近侧启动子包... pax 5基因是B细胞生成和B细胞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更好的理解 pax 5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 ,对 pax 5基因外显子 1B的 5′侧翼区进行了分离克隆及序列测定。整段碱基序列 (6 6 71bp)分析表明 ,无TATAbox共同序列存在 ,近侧启动子包括 3CATboxs,1SP1和 1Ebox ,上游进一步推测的调节位点显示 6LMO2 COM ,5NFAT ,2LPOLYA B ,3GATA1,2AP4 ,10MZF1,1ETS1 B ,1GATA3,1NKX2 5 ,2RORA1,1LYF1,2Ikaros2 ,2TCF11,1GATA C和 1FREAC7,并确定在序列上。因此 ,pax 5基因外显子 1B的 5′侧翼区与 pax 5表达的调节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5基因 pax-5外显子1b 5′侧翼区序列 碱基序列分析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互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梦瑶 杨峰 +3 位作者 刘积凤 刘开东 贺建宁 柳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变化研究两基因的互作。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集40日龄的胎羊。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Hoxa5、BMPR1B基因序列信息分别设计...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变化研究两基因的互作。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集40日龄的胎羊。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Hoxa5、BMPR1B基因序列信息分别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Hoxa5、BMPR1B基因片段,将得到的Hoxa5、BMPR1B基因分别连接到pEASYTM-T1载体,构建pEASYTM-T1-Hoxa5、pEASYTM-T1-BMPR1B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其次,对敖汉细毛羊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将构建的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oxa5、BMPR1B基因单转染和共转染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酶切、测序鉴定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构建成功,并且共转染成纤维细胞BMPR1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Hoxa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共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单转染组(P<0.01)。成功构建了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并且成功共转染成纤维细胞,Hoxa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BMPR1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因而Hoxa5基因抑制了BMPR1B基因的表达,BMPR1B基因促进了Hoxa5基因的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成纤维细胞 Hoxa5 bMPR1b 基因互作 质粒构建 RT-PCR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崇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总数、CD5+淋巴细胞、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总数、CD5+淋巴细胞、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TP患者外周血中PLT计数明显少于健康者、B1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初治组ITP患者中有效者在治疗后PLT计数明显升高、B1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难治组ITP患者经过抗H.pylori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程度升高、B1淋巴细胞百分比略有降低(P<0.05)。结论:B1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和ITP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pylori感染引起的B1淋巴细胞水平升高会导致难治性IT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1细胞 CD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雏鸡血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世民 王滨坤 +3 位作者 高雪丽 刘超男 刘明 吕晓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73,共5页
以21日龄SPF雏鸡为实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s)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 以21日龄SPF雏鸡为实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s)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血清IgG和IgA含量在1~4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并分别于8~21 d和5~8 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IgM在病毒感染后4 d开始升高,5~8 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于病毒感染后1~14 d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B淋巴细胞在3~14 d明显降低(P<0.05或P<0.01);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3~14 d、3~8 d明显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表明AIV感染21日龄SPF雏鸡后的早期,其外周血液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SPF雏鸡 血液 T 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 免疫球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