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李谈 王学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共8页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提出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MRTCN稳定性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实际数据为例,从网络全局效率、网络最大连通度、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网络连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平原型和组团型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乘客出行忍耐系数对不同类型MRTCN稳定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加权MRTCN比无权MRTCN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且客流对组团型MRTCN稳定性影响更小;(2)忍耐系数对车站连通性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忍耐系数的增大,各车站的连通性随之增强;(3)平原型比组团型MRTCN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都市圈 四网融合 复合网络 忍耐系数 前景理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文昊 尚凯 +2 位作者 葛懿夫 翟国方 张钰佳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186,共8页
轨道交通网络是大型城市人口高效通勤的有力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受到海平面上升及一系列连锁效应的威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①海平面... 轨道交通网络是大型城市人口高效通勤的有力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受到海平面上升及一系列连锁效应的威胁。该文以深圳市为例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①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对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韧性带来显著影响;②当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累积效应时,网络韧性下降更加显著;③关键站点的失效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更大,包括自身失效的影响和造成其他站点间接失效的影响;④沿海存在多处较严重的地表沉降区域,区域内站点受到地表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研究以海平面上升作为灾害背景进行轨道交通网络的韧性评估并将地表沉降因素考虑在内,可为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期安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轨道交通 网络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
3
作者 钟兴莉 黄平 +1 位作者 彭其渊 温傈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网络基本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列车运行数据,通过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对模型进行结构和参数优化;最终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对检测模型进行评估,得到各线路冲突检测平均准确率达81%,平均召回率达86%,F1分数达83%。与常用的冲突检测模型对比表明:本研究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冲突,且误判率低。模型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贝叶斯网络结构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通过该模型所预测的列车晚点推演数据判定冲突发生地点可有效提升冲突检测模型效果,为列车运行冲突消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冲突检测 贝叶斯网络 多制式轨道交通 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2.0:基于多层级网络效率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研究
4
作者 朱金津 夏海山 +1 位作者 刘晓彤 徐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纳入研究,进一步以多层级网络效率为切入点,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和功能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2.0模式,从网络结构的联通性、网络节点的耦合性以及要素流的流动性3个方面强化协同关系。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互联互通更高阶段的发展方向,理论上强调网络的层级性、节点性以及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上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的网络联通性与耦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层级网络 互联互通 城市空间效率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5
作者 刘婧蕾 彭其渊 陈锦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宏观层、中间层及微观层分析影响韧性的因素,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利用敏感度分析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成都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从概率角度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进行评估,还可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相关部门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高效提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贝叶斯网络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站点和区段的加权改进介数方法: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
6
作者 李航 高致远 +2 位作者 崇熙晓 李佳茹 胡小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441-10448,共8页
为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站点和区段,基于改进介数方法,进一步考虑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偏好和不同站点区段运输流量特征,对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起点-终点(origin destination, OD)对之间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合适路径进一步区分提出了加... 为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站点和区段,基于改进介数方法,进一步考虑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偏好和不同站点区段运输流量特征,对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起点-终点(origin destination, OD)对之间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合适路径进一步区分提出了加权改进介数。即,在计算节点或链接出现在网络中所有OD对合适路径的次数时,分别对长度更短、客流量更大的合适路径赋更高的介数权重,克服了改进介数方法等同对待这些合适路径的缺陷。之后,以北京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开展仿真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改进介数方法能够为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和区段提供新的有用信息;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需运用传统方法和加权改进介数等方法综合分析。可见,该方法使得识别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 加权介数 路径长度和客流量 关键站点和区段 涟漪扩散算法(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C⁃CNN的轨道交通车致二次结构噪声信号识别
7
作者 卓文海 刘庆杰 +2 位作者 徐璐 刘博亮 刘文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2,共6页
针对背景噪声干扰下轨道交通诱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识别方法。通过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提取噪声信... 针对背景噪声干扰下轨道交通诱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识别方法。通过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提取噪声信号的时域特征,将噪声识别问题转变成图片识别问题。建立二次结构噪声图像库与背景噪声库,设计网络结构,将时域图输入CNN模型,实现噪声信号的分类。设计多组学习率与MFCC维度的对比试验,优化模型分类效果。结果表明:MFCC提取的时频特征中车致二次结构噪声相对连续,各频段能量均匀分布,且高低频段能量分布差异明显;背景噪声能量分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当学习率设置为0.0005、MFCC特征维度为40时,模型分类效果最佳,二次结构噪声的F1分数可达到97.1%;对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分类效果良好,说明建立的MFCC‑CNN模型能有效识别列车诱发二次结构噪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二次结构噪声 卷积神经网络 梅尔倒谱系数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框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后果预测研究
8
作者 刘杰 刘尉艺 +2 位作者 王宇浩 石庄彬 何明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0-2708,共9页
轨道交通事故会对轨道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准确预测事故后果对于有效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减轻事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方法(Stacking)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树和全连接神经网络... 轨道交通事故会对轨道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准确预测事故后果对于有效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减轻事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方法(Stacking)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树和全连接神经网络(Full Connect Neural Network,FCNN)集成学习模型(简称XGBoost-NNS),模型可提高事故后果分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该模型以XGBoost和FCNN为基础学习器,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作为元模型来集成它们的预测结果。此外,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和随机欠采样相结合的重采样策略,有效解决了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问题,提升了对少数类样本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XGBoost-NNS模型可实现约0.87的准确率,相比基学习器模型提高约0.06,比其他单一模型提高约0.14,召回率、F_(1)分数等指标也均在0.7以上,可准确预测轨道交通的事故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轨道交通 事故预测 极端梯度提升树 全连接神经网络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级联失效仿真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紫金 钱名军 +1 位作者 王玺宪 张凯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60-2970,共11页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抗毁性能,确保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稳定运行和乘客安全,引入超图理论,构建基于超图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模型,并建立基于客流加权的非线性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针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客流疏散过程,从网络层...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抗毁性能,确保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稳定运行和乘客安全,引入超图理论,构建基于超图的城市轨道交通超网络模型,并建立基于客流加权的非线性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针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客流疏散过程,从网络层面和客流重要度考虑,提出了负载重分配机制。对实际交通网络站点停运时仍可接受负载现象,设计了节点状态判定模型。结果表明:超图分配机制更符合实际交通流传播,介数攻击对网络级联失效影响更大,适当增加节点容量参数可提高网络的鲁棒性,过载能力系数的变化不会对级联失效现象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级联失效 轨道交通 鲁棒性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挺 周涛 蔡晓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表明:既有评价指标由于显著受到线网服务范围的影响,且未体现网络的投入产出效率,无法直接作为网络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改进后的系统效率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剔除线网服务范围影响后的网络结构性能和投入产出效率,且存在理论上的最优值;平衡网络中节点换乘时间和路段行程时间,并适度加密城市核心区域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是持续提升网络系统效率的2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 系统效率 有效行程速度 有效客流密度 线网服务范围 网络结构性能 投入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
1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7,共1页
2024年12月18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内容显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目标是以“轨道上的郑州”为总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 2024年12月18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示内容显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目标是以“轨道上的郑州”为总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组团式 集约型 网络 公示内容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轨道交通网络演化及对综合交通复杂网络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锐 彭丽娜 +3 位作者 杜琳钰 朱宇琦 傅俊 邹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3,共10页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的作用,构建成渝地区道路与轨道双层交通网络模型,分析轨道交通网络演化及对综合交通复杂网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1年,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与连边不断增加,节点平均...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的作用,构建成渝地区道路与轨道双层交通网络模型,分析轨道交通网络演化及对综合交通复杂网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1年,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与连边不断增加,节点平均度逐年提升,孤立节点逐渐减少,网络复杂度逐步提升并向均衡化发展;轨道交通网络的加入增强了原有道路关联,并使得站点重要性顺序发生变化,轨道交通站点在网络中重要性显著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和线路的增加引发社区数产生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简化网络显示社区数由5降为4,局部地区社区归属发生变化;不同承载能力下,网络性能受动态的网络介数中心性破坏策略损害较大,基于节点度值的破坏策略在干扰前期破坏性更为明显且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轨道交通 复杂网络 社区划分 网络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纵深防御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法运 徐东超 徐燕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220,共6页
[目的]车辆通信网络系统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内外网通信接口,使得车辆信息安全风险持续攀升。传统的物理隔离已不能满足高等级的车辆通信网络安全要求,应采用多层次防护的设计方法,以提升车辆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等级。[方法]分析... [目的]车辆通信网络系统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内外网通信接口,使得车辆信息安全风险持续攀升。传统的物理隔离已不能满足高等级的车辆通信网络安全要求,应采用多层次防护的设计方法,以提升车辆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等级。[方法]分析了车辆通信网络外部和内部的安全风险。提出建立轨道交通车辆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纵深防御策略,并在安全准则、安全要求规范、安全设计、安全实施、安全认证和确认测试5个方面,建立了该策略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防护体系。[结果及结论]该策略可实现车辆通信网络系统从安全需求到系统设计、从安全产品开发到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全面提升车辆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满足信息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辆通信网络 纵深防御策略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复合线路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泽腾 王金海 +1 位作者 杨建伟 姚德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9,56,共6页
[目的]轮轨力对研究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状态、车轮不圆及轨道波磨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现有轮轨力识别方法存在数据采集困难、使用成本大,无法识别轨道交通线路条件下的轮轨力等问题,需对轨道交通线路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进行研究。[方法]... [目的]轮轨力对研究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状态、车轮不圆及轨道波磨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现有轮轨力识别方法存在数据采集困难、使用成本大,无法识别轨道交通线路条件下的轮轨力等问题,需对轨道交通线路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轨道交通线路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根据某型城市轨道交通拖车实测数据,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数据,研究了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在不同曲线半径线路和不同列车运行速度等工况下对横向和垂向轮轨力的识别精度与速度。[结果及结论]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对轮轨垂向力的识别能力优异,其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平均绝对误差约为500 N且仅为真实值的1%;该网络对轮轨横向力的识别能力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有所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其相关系数由0.93降低至0.65,平均绝对误差由1480 N提高至3000 N且约为真实值的20%。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具备较快的计算速度,能够满足轮轨力实时识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复合线路 轮轨力实时识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新开站点客流预测
15
作者 贾建林 张婉婷 +2 位作者 王振报 陈艳艳 黄誉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636-9644,共9页
随着轨道交通新线或新开站点的投入使用,其网络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网络上的客流也变得越发的复杂,如何准确预测新开站点的客流需求是目前轨道交通系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充分考虑了新开站点周边用地、拓扑、接驳、居住等特... 随着轨道交通新线或新开站点的投入使用,其网络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网络上的客流也变得越发的复杂,如何准确预测新开站点的客流需求是目前轨道交通系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充分考虑了新开站点周边用地、拓扑、接驳、居住等特性,构建了基于多因素约束的非线性类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轨道交通新开站点需求进行预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达到96.6%,说明综合考虑站点用地、拓扑、接驳、居住等因素约束的非线性ANN模型能够较好捕捉新开站点下客流需求的非常规变化,相比以往方法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系统新开站点建设立项及可行性研究环节的客流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开站点 站点客流预测 类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快速公交-轨道交通站点分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烨 高悦尔 沈晶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4-1246,共13页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快速公交(BRT)-轨道双模式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站点网络特征和层级关系。结果表明:1)在复杂网络模型下,网络站点可分为核心枢纽型、局部联系型、网络中转型、强网络传导型、弱网络传导型和网络尽端型6类。2)各类换乘站点呈现不同特点,单模式换乘站具有调节网络客流的能力,双模式换乘站具有吸引网络客流的能力,单-双模式结合的换乘站具有辐射网络客流的能力。3)在BRT-轨道交通网络的单模式站点中,岛内的BRT站点发挥效果优于轨道站点。文章提出的站点分级指标和方法能很好地揭示站点网络特性,有助于提高城市BRT-轨道网络系统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站点分级 Space-L方法 brt-轨道交通网络 公交刷卡数据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87
17
作者 四兵锋 毛保华 刘智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中,分析目前常用的有效路径搜索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并给出求解配流模型的连续平均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网络 流量分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乔珂 赵鹏 姚向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21,共7页
随着新线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不同时期的网络特征不同,以北京为例分析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提供建议.根据复杂网络理论,首先对比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和目前运营路网的网络特征值,分析了特征值... 随着新线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不同时期的网络特征不同,以北京为例分析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提供建议.根据复杂网络理论,首先对比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和目前运营路网的网络特征值,分析了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得出规划路网的平均度、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距离等指标均有所增大,但由于服务半径扩大,网络效率略有下降.然后针对重要节点失效和线路失效,对比了失效后的网络弹性,并确定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结果表明:节点失效和线路失效对规划路网的影响较小,部分车站的重要度随着网络完善而发生改变,对于运营路网,必须保障重要节点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网络性能 复杂网络 网络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需求下轨道交通网络的鲁棒性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杨 刘星材 +2 位作者 景春光 宋瑞 聂婷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1-186,197,共7页
轨道交通网络设计是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研究不确定需求下轨道交通网络设计的鲁棒性优化问题.提出了不确定需求下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的概念.针对不确定需求可以被预测和不可以被预测的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scenario模型、minmax模型... 轨道交通网络设计是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研究不确定需求下轨道交通网络设计的鲁棒性优化问题.提出了不确定需求下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的概念.针对不确定需求可以被预测和不可以被预测的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scenario模型、minmax模型,这两个模型在优化目标中均综合考虑了最小化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最小化乘客总出行距离、最小化乘客总换乘次数,并基于遗传算法给出了这两个模型的求解算法.scenario模型权衡网络的服务水平与网络对于不确定需求的抗干扰能力;minmax模型侧重于网络在最坏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服务性能.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提出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网络设计 遗传算法 轨道交通网络 鲁棒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剑锋 罗铭 +3 位作者 马毅林 王静 孙福亮 陈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总结,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北京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客流成长规律,其中重点分析2007年以来每开通1条新线对既有线网、线路、所涉及车站的影响;分析线网客流特征,主要... 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总结,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北京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客流成长规律,其中重点分析2007年以来每开通1条新线对既有线网、线路、所涉及车站的影响;分析线网客流特征,主要包括分析各线上下车量时空分布规律、乘坐距离分布趋势、换乘客流时空分布规律、高峰小时客流特征及不均衡性、断面流量特征等;从目前的客流特征出发,分析线网规划、工程设计、运输组织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轨道交通 网络 客流特征 成长规律 时空分布 不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