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车勇军 连蕾 +1 位作者 侯钰 曹海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确诊为PTC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HT将其分为合并组(n=68)与对照组(n=112),对比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分析引起HT合并PTC的相关危险因素;再将合并组中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BRAF基因突变分为阳性组(n=42)及阴性组(n=26),对比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BRAF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HT合并PT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多发病灶、未发生BRAF基因突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8.31 IU/ml、促甲状腺激素(TSH)≥1.85 mIU/L、游离甲状腺素(FT4)≤16.03pmol/L为HT合并PT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发病灶、包膜外侵犯、TNM分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H T合并P TC发生BRAF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与BR A F基因突变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BRAF基因突变在HT合并PTC患者中的例数有所减少,且与病灶数量、包膜外侵犯、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间具有强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甲状腺癌 桥本病 braf基因突变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PIK3 CA和BRAF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预后相关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凌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5期258-258,共1页
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今年8月的英国肿瘤学杂志上。作者认为。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其对特殊治疗的反应.因此肿瘤基因突变的信息能够指引治疗策略的选择。该研究入组... 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今年8月的英国肿瘤学杂志上。作者认为。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其对特殊治疗的反应.因此肿瘤基因突变的信息能够指引治疗策略的选择。该研究入组168例以常规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基因突变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突变 治疗效果 KRAS 预后相关 结直肠癌 生物学行为 肿瘤特异性 直肠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突变型甲状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耿霖 胡琳斐 +1 位作者 阮先辉 郑向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亚型经过传统手术、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131 I治疗后,预后好。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展,对于少数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甲状腺癌,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使甲状腺癌的治... 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亚型经过传统手术、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131 I治疗后,预后好。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展,对于少数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甲状腺癌,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使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其中BRAF突变在甲状腺癌中广泛存在,但其对131 I治疗常常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或反应不佳。BRAF突变的靶向药物导致原发或继发耐药的因素可能包括,耐药克隆的扩张、相关通路的激活、内在突变的发生或新的遗传及表观遗传的改变等。本文将对BRAF突变型甲状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BRAF V600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4
作者 郭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4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BRAF V600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T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常州市武进区中医医院接诊的1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BMI)。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其是否存在BR... 目的:探讨肥胖、BRAF V600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T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常州市武进区中医医院接诊的1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BMI)。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其是否存在BRAF V600基因突变。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118例TC患者,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1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3例)和良性组(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C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比用BMI检测、BRAF V600基因突变检测、BMI+BRAF V600基因突变检测诊断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恶性组患者的体重为(72.27±10.18)kg,其中BMI≥28.0的患者、发生BRAF V600基因突变患者的占比分别为64.41%、61.86%。良性组患者的体重为(59.29±10.29)kg,其中BMI≥28.0的患者、发生BRAF V600基因突变患者的占比分别为5.77%、3.85%。恶性组患者的体重大于良性组患者,其中BMI≥28.0的患者、发生BRAF V600基因突变患者的占比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体重、BMI、BRAF V600基因突变情况均为T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与采用BMI检测、BRAF V600基因突变检测相比,采用BMI+BRAF V600基因突变检测诊断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高,P<0.05。结论:肥胖、BRAF V600基因突变与TC的发生密切相关,BMI+BRAF V600基因突变检测在诊断TC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肥胖 braf V600基因突变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剥夺导致大肠癌细胞KRAS途径基因突变
5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braf基因突变 葡萄糖转运蛋白 大肠癌细胞 KRAS 环境因素 癌细胞发生 葡萄糖摄取 GLU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新蕾 韦效松 +1 位作者 姜苏苏 景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71-75,共5页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PT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被定义为cN0期。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PT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被定义为cN0期。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321例PTC患者,共9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2.057,P<0.05)、BRAF基因型(OR=3.060,P<0.05)、结节直径大(OR=4.340,P<0.05)、ACR TI-RADS评分高(OR=1.241,P<0.05)、结节内有钙化灶(OR=2.596,P<0.05)是发生隐匿性CLNM的危险因素,HDL-C高(OR=0.397,P<0.05)是保护因素。构建BRAF基因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加交互模型,发现BRAF基因与结节直径之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而年龄、性别、超声表现等因素的变化对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 BRAF基因型、年龄、癌灶直径、ACR TI-RADS评分、HDL-C水平可用于预测cN0期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 braf基因突变 交互作用 主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批准两种黑色素瘤新药
7
《现代医院》 2013年第6期73-73,共1页
FDA宣布批准葛兰素史克的两个新药——Tafinlar (dabrafenib) 和 Mekinist (trametinib) ,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通过手术摘除的黑色素瘤这种最危险类型的皮肤癌患者。Tafinlar是一种BRAF抑制剂,获准用于治疗患者的肿瘤表达BRA... FDA宣布批准葛兰素史克的两个新药——Tafinlar (dabrafenib) 和 Mekinist (trametinib) ,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通过手术摘除的黑色素瘤这种最危险类型的皮肤癌患者。Tafinlar是一种BRAF抑制剂,获准用于治疗患者的肿瘤表达BRAFV600E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Mekinist则是一种MEK抑制剂,获准用于治疗肿瘤表达BRAFV600E或V600K基因突变的患者。约一半在皮肤产生的黑色素瘤有BRAF基因突变。Tafinlar和Mekinist都是单一治疗用药,并非用作组合治疗。Tafinlar和Mekinist获准时,将一项名为THxIDBRAF基因测试诊断技术作为它们的“伴侣”,该技术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黑色素瘤细胞BRAF基因有V600E或V600K突变。摘自《医学论坛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FDA批准 braf基因突变 新药 MEK抑制剂 治疗用药 葛兰素史克 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