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的表达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 |
刘新承
陈焕杰
韦树建
郑桂彬
马驰
吴国长
郑海涛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
2020 |
5
|
|
2
|
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V600E)基因及VE1蛋白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效能研究 |
刘灵
王轶娟
刘鹏
肖博
魏丽
|
《淮海医药》
|
2025 |
0 |
|
3
|
BRAF^(V600E)基因检测对TBSRTCⅠ类、Ⅱ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 |
曹丁方
马东林
朴颖实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
2024 |
0 |
|
4
|
BRAF^(V600E)基因联合增强CT的列线图模型对TI-RADS 3类及以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
余晨帆
窦家庆
|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
0 |
|
5
|
超声引导下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癌预后的价值研究 |
程诗露
胡锟
朱敏
黄龙凤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4 |
0 |
|
6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筛查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
史明明
邵光东
宋以宁
孙政
张光强
郝晓亮
刘琪
李国楼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
2020 |
11
|
|
7
|
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在BSRTCⅢ类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
陈少华
吕国荣
李伯义
苏淇琛
|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3 |
0 |
|
8
|
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
谢轶峰
赵丽辉
刘晓雯
黄巧稚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
2
|
|
9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超声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特征 |
钟李长
谷丽萍
马方
熊苗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20 |
6
|
|
10
|
彩超联合血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B型RAF基因V600E在诊断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价值 |
廖观生
王晓龙
徐波
吴立旋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
7
|
|
11
|
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超声高危、细胞学Bethesda Ⅰ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
付敬杰
韦娜
史银花
许晶晶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3 |
2
|
|
12
|
BRAF基因V600E突变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陈君君
郑洪
|
《山东医药》
CAS
|
2019 |
7
|
|
13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TRAP1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观察及其相关性分析 |
梁慧玲
贺晓燕
杨文秀
王龙
杨勇
|
《山东医药》
CAS
|
2018 |
9
|
|
14
|
BRAF基因V600E突变在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临床意义 |
张莉
廉红云
马宏浩
高超
王冬
王天有
张蕊
|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
2017 |
5
|
|
15
|
BRAF^(V600E)基因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任俊玲
陈斌
程伟波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21 |
4
|
|
16
|
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与单纯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C-TIRADS及BRAF V600E 基因检测的对比研究 |
董维露
周正国
吴意赟
汪向前
蔡婷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22 |
1
|
|
17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
朱莉莎
杜朝阳
黎兵
喻昆霖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3 |
2
|
|
18
|
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检测方法 |
徐显暑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6 |
0 |
|
19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BRAF V600E、Galectin-3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
唐丽娜
刘娜香
刘辉
周冬梅
沈友洪
吴周贵
杜忠实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2
|
|
20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突变蛋白表达的意义 |
钟巧囡
林喜娜
奚少彦
何新明
林晓东
顾霞
|
《循证医学》
|
201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