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压烧结BN-AlN复相陶瓷致密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春英 唐惠东 +2 位作者 丘泰 徐洁 李晓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4,20,共5页
研究了热压烧结BN AlN复相陶瓷的致密化行为 ,研究了添加剂的加入量、AlN第二相的含量以及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相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Y2 O3的添加量为1 0 % ,AlN加入量为 5 0 %时 ,在 1 90 0℃ ,保温 2h,压力为... 研究了热压烧结BN AlN复相陶瓷的致密化行为 ,研究了添加剂的加入量、AlN第二相的含量以及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相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Y2 O3的添加量为1 0 % ,AlN加入量为 5 0 %时 ,在 1 90 0℃ ,保温 2h,压力为 3 0MPa,N2 气氛下可以制备出致密的BN AlN复相陶瓷 ,对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bn-aln 复相陶瓷 致密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AlN/BN复相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金灿灿 王太保 +3 位作者 胡春峰 梁田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1596,共6页
以氮化铝(AlN)粉和高活性六方氮化硼(h-BN)粉为原料,不添加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Al N/BN(20vol%)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750~1900℃)对复相陶瓷相对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以氮化铝(AlN)粉和高活性六方氮化硼(h-BN)粉为原料,不添加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Al N/BN(20vol%)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750~1900℃)对复相陶瓷相对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50℃以上可以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8.6%的致密AlN/BN复相陶瓷。试样显微结构均匀,晶粒细小,晶界干净,无明显杂质相,h-BN未形成明显的卡片房式结构。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相对密度、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1 MHz)均显著提高。1900℃烧结的试样性能最优,相对密度99.3%,抗弯强度482±42 MPa、断裂韧性4.4±0.4 MPa·m1/2、维氏硬度8.56±0.33GPa、热导率47.2 W·m-1·K-1、介电常数7.64,介电损耗4.62×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六方氮化硼 热压烧结 力学性能 热导率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加入量对AlN-Al_2O_3复相陶瓷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兴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2-1428,共7页
以AlN和Al2O3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N2气氛下在1650℃下热压烧结制备出了AlN-Al2O3复相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复相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Al2O3加入量对AlN-Al2O3复相材料的强度、... 以AlN和Al2O3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N2气氛下在1650℃下热压烧结制备出了AlN-Al2O3复相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复相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Al2O3加入量对AlN-Al2O3复相材料的强度、热导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加入量的增加可促进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和抑制AlN基体晶粒的生长。Al2O3含量为20 wt%和30 wt%时可制得致密的AlN-Al2O3复相陶瓷。Al2O3利用其高强度和弥散强化作用对AlN基体起到了明显的增强效果。随着Al2O3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抗弯强度显著提高,热导率和介电性能也得到改善。加入30 wt%Al2O3的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热导率达到最大值457 MPa和57 W/(m.K),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达到最低值9.32和2.6×10-4。当Al2O3含量达到40 wt%以后,材料中部分AlN与Al2O3反应生成AlON,从而使材料的抗弯强度、热导率和介电性能又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Al2O3复相陶瓷 热压烧结 抗弯强度 热导率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B增强TA15-N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冯可 张洪梅 +2 位作者 程兴旺 穆啸楠 孙亚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以氮化硼纳米片(BN)为增强体,采用低温高压快速热压烧结和热轧工艺制备了纳米TiB(Nano-TiB)主要分布于晶内且N固溶于钛基体中的TA15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BN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TiB的晶内分布和N的固... 以氮化硼纳米片(BN)为增强体,采用低温高压快速热压烧结和热轧工艺制备了纳米TiB(Nano-TiB)主要分布于晶内且N固溶于钛基体中的TA15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BN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TiB的晶内分布和N的固溶主要归因于轧制前保温过程中B、N元素向钛基体的扩散。晶内分布的Nano-TiB具有优异的载荷传递、抑制断裂和促进位错累积的能力。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由Nano-TiB的含量、分布位置以及N的固溶量共同决定。当BN添加量为0.025wt%时,复合材料的强塑性相比TA15基体同时提升,抗拉强度达1375.16 MPa,伸长率高达13.89%。当BN含量超过0.025wt%后,易形成Nano-TiB团聚区,导致该复合材料的塑性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氮化硼纳米片 快速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剂对AlN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华忠 徐清艳 李晓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在AlN基相中加入衰减剂石墨粉及炭黑,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微波衰减材料。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SEM等测试手段,研究衰减剂C在基相中的微观存在形状和分布方式,同时研究保温时间对AlN-C复相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球形孤岛状... 在AlN基相中加入衰减剂石墨粉及炭黑,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微波衰减材料。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SEM等测试手段,研究衰减剂C在基相中的微观存在形状和分布方式,同时研究保温时间对AlN-C复相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球形孤岛状分布的炭黑使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达到116 W/(m.K);保温4~6 h为较佳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衰减瓷 热导率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在海水环境中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威 王奎 李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不同含量hBN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利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分析材料的磨损形貌;同时采用EDS能谱仪对摩... 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不同含量hBN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利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Si_3N_4-hBN复相陶瓷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分析材料的磨损形貌;同时采用EDS能谱仪对摩擦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并且对摩擦表面膜的元素分布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hBN的加入降低了Si_3N_4陶瓷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海水环境,20 N、1 000r/min条件下,纯氮化硅(0.467,1.01×10-5 mm^3/Nm)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高于hBN含量为5%(0.411,5.58×10-6mm^3/Nm)和10%(0.417,6.55×10-6 mm^3/Nm)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低于hBN含量为20%(0.505,2.07×10-5 mm^3/Nm)和30%(0.485,1.34×10-5 mm^3/Nm)的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当hBN含量为5%时,摩擦配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最低,表明了Si_3N_4-5 wt.%hBN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这归因于TC4盘试样表面生成了具有润滑作用的SiO_2、TiO_2、Fe_2O_3、Al(OH)3和Mg(OH)2等物质,该物质不仅能改善配副摩擦的摩擦因数,还对摩擦表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Si3N4-hbn复相陶瓷 海水环境 摩擦磨损 腐蚀 润滑表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AlN-SiC复相陶瓷的致密化
7
作者 程卫华 李晓云 +2 位作者 丘泰 贾杪蕾 张晓伟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热压烧结A1N-SiC复相陶瓷的致密化行为,探讨SiC含量及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相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含量不超过70%时,在1900℃,保温1h,压力为30MPa,氮气气氛下可以制备出致密的A1N-SiC复相陶瓷,相对密度达到... 研究热压烧结A1N-SiC复相陶瓷的致密化行为,探讨SiC含量及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相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含量不超过70%时,在1900℃,保温1h,压力为30MPa,氮气气氛下可以制备出致密的A1N-SiC复相陶瓷,相对密度达到了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1N-SiC复相陶瓷 热压烧结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BN-MgAlON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然 张欣媛 +2 位作者 王杏娟 高福 吕庆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0-2297,共8页
以BN-MgAlON复合粉体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下热压烧结制备了BN-MgAlON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50~1... 以BN-MgAlON复合粉体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下热压烧结制备了BN-MgAlON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50~1750℃可制备出致密的BN-MgAlON复合材料。材料主要成分为MgAlON、Sialon、BN和Ca YAl3O7,随烧结温度的提高,MgAlON的衍射峰逐渐增强。1750℃下所得材料结构均匀致密,材料中Al、Mg、O、N分布比较均匀。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硬度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1750℃下的材料性能最好,其体积密度为2.79 g·cm-3,显气孔率为0.3%,抗弯强度为283 MPa,断裂韧性为3.85 MPa·m1/2,硬度为15.33 GPa。并且1750℃,恒温1 h条件下烧结的得到的BN-MgAlON复合材料的抗冲刷性和耐磨性均远远优于耐磨钢B-hard-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热压烧结 bn-MgAlON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厚比和硬夹层组成对B4C-BNNTs/TiB2-B4C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维良 刘硕琦 +1 位作者 史重涛 陈建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1,共4页
以B4C为基体层材料,BNNTs为基体层补强增韧剂,TiB2为硬夹层,采用水基流延成型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B4C-BNNTs/TiB2-B4C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层与硬夹层的层厚比、硬夹层组成和烧结温度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以B4C为基体层材料,BNNTs为基体层补强增韧剂,TiB2为硬夹层,采用水基流延成型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B4C-BNNTs/TiB2-B4C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层与硬夹层的层厚比、硬夹层组成和烧结温度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层厚比为1,硬夹层组份为80 wt%TiB2+20 wt%B4C,烧结温度为2050℃时,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的B4C-BNNTs/TiB2-B4C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570.54 MPa和7.74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bnNTs/TiB2-B4C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水基流延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流延成型和热压烧结制备TiB_2/B_4C-BNNTs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杰平 刘维良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8-662,共5页
以二硼化钛(TiB_2)为硬夹层,硅(Si)粉为基体层碳化硼(B4C)的烧结助剂,氮化硼纳米管(BNNTs)为基体层的补强增韧剂,聚乙烯亚胺(PEI)为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粘结剂,甘油为增塑剂,采用水基流延成型工艺制备TiB_2流延膜。研究了分散... 以二硼化钛(TiB_2)为硬夹层,硅(Si)粉为基体层碳化硼(B4C)的烧结助剂,氮化硼纳米管(BNNTs)为基体层的补强增韧剂,聚乙烯亚胺(PEI)为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粘结剂,甘油为增塑剂,采用水基流延成型工艺制备TiB_2流延膜。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粘结剂含量、增塑剂与粘结剂质量比值(R值)以及固相含量对TiB_2流延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EI含量为2wt.%,CMC含量为5wt.%,R值为0.9,固含量为55 wt.%时可制备出高质量的TiB_2流延膜。与本实验室已制备的B_4C-BNNTS流延膜以不同层厚比进行叠层、热压烧结制备出TiB_2/B_4C-BNNTs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基体层与硬夹层的层厚比为1.8:1时,预制体于2040℃、30 MPa下热压烧结30 min制备的TiB_2/B_4C-BNNTs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598.63 MPa和7.84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B2/B4C-bnNTs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TI B2水基流延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法制备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英斌 张长瑞 +2 位作者 周新贵 陈朝辉 周安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系,高跨比越大,弯曲强度越小;当高跨比为0.073时,材料弯曲强度为475.1MPa,断裂功为4.47kJ/m^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陶瓷不同,表现塑性变形的非线性弹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法 CF/SIC 陶瓷基 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TZP/MoS_2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晋军 梁宏勋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0-494,共5页
利用醇-水溶液加热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显微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Y-TZP/MoS2复合材料,考察了室温下复合材料与GCr15钢球及ZrO2陶瓷球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与GCr15钢配副时,GCr15钢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并发生粘着... 利用醇-水溶液加热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显微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Y-TZP/MoS2复合材料,考察了室温下复合材料与GCr15钢球及ZrO2陶瓷球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与GCr15钢配副时,GCr15钢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并发生粘着磨损,相应的摩擦系数较高;当复合材料与ZrO2配副时,随着复合材料中MoS2润滑相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复合材料磨损率逐渐减小,当复合材料中MoS2的体积分数为50.0%,其摩擦系数小于0.25,磨损率小于1.02×10-6mm2/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ZP/MoS2 自润滑陶瓷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TiC-TiB_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及热压烧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汉宁 杨巧勤 +1 位作者 黄启忠 陈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熟焦、碳纤维、B4C,SiC,Si,TiO2和TiC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及热压技术研究了不同TiO2和TiC含量对多组份碳/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TiO2或TiC与B4C反应原位生成TiB... 以熟焦、碳纤维、B4C,SiC,Si,TiO2和TiC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及热压技术研究了不同TiO2和TiC含量对多组份碳/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TiO2或TiC与B4C反应原位生成TiB2,Si和TiO2分别与C反应生成SiC和TiC,这些陶瓷相的生成对提高碳/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作用.加入TiO2比TiC能使碳/陶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致密化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热压烧结 碳陶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热压SiCw/Si_3N_4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新贵 张长瑞 +1 位作者 陈朝辉 周安郴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本文通过热压的方法分别制得以Y2O3-Al2O3和Y2O3-La2O3为烧结助剂的SiCw/Si3N4陶瓷基复合材料,对比了采用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烧结助剂的SiCw/Si3N4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发现烧结助剂的种类及含... 本文通过热压的方法分别制得以Y2O3-Al2O3和Y2O3-La2O3为烧结助剂的SiCw/Si3N4陶瓷基复合材料,对比了采用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烧结助剂的SiCw/Si3N4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发现烧结助剂的种类及含量对SiCw/Si3N4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明显的影响,对高温弯曲强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助剂 热压 陶瓷复合材料 氧化硅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纳米氮化铝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晓燕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9-524,共6页
在1500℃、1600℃和1700℃的烧结温度真空热压烧结出以MoSi2为助剂的纳米AlN陶瓷。XRD、SEM、力学性能检测等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氮化铝陶瓷晶粒细小(100nm左右),结构均匀,致密度较高、弹性模量和维氏硬度都明显低于纯AlN陶瓷。
关键词 纳米氮化铝陶瓷 真空热压烧结 MOS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含量对TiB_(2)-TiN基复合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杰 宋金鹏 +2 位作者 梁国星 王时英 吕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在1700℃的高温下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C_(sf)含量不同的TiB_(2)-TiN新型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C_(sf)下的TiB_(2)-TiN新型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少量C_(sf)对TiB_(2)-TiN复合陶瓷有增强作... 在1700℃的高温下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C_(sf)含量不同的TiB_(2)-TiN新型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C_(sf)下的TiB_(2)-TiN新型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少量C_(sf)对TiB_(2)-TiN复合陶瓷有增强作用,然而当C_(sf)含量增加到一定量后,材料微观组织中的缺陷增多,抗弯强度、断裂韧度均呈现减小趋势,但是硬度却随着C_(sf)含量的增加一直减小;当C_(sf)含量为1.5wt%时,力学性能良好、微观组织的缺陷少,此时的抗弯强度为738±21MPa,断裂韧度为12.07±0.3MPa·m^(1/2),硬度为19±0.6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TiN 碳纤维 复合陶瓷 热压烧结技术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添加MoS_2的Ti_3SiC_2复合陶瓷及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方胜 梅炳初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10期24-31,共8页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Hot-Pressing Sintering HP)制备不同MoS2质量含量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性能。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400℃,30MPa压力,保温60min的条件下,Ti3SiC2复合陶瓷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99%以上。在Ti3SiC2中添加MoS2能大...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Hot-Pressing Sintering HP)制备不同MoS2质量含量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性能。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400℃,30MPa压力,保温60min的条件下,Ti3SiC2复合陶瓷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99%以上。在Ti3SiC2中添加MoS2能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当MoS2含量为4w%时,Ti3SiC2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达到7.83GPa,同时它的电导率达到10.05×106S·m-1。在载荷为38N和转速为400r/min下,Ti3SiC2复合陶瓷在干摩擦和油润滑两种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176~0.283和0.062~0.134,并且试样的磨损率分别为2.657×10-6mm3·N-1·m-1和1.968×10-7mm3·N-1·m-1,比单相Ti3SiC2陶瓷的磨损率(9.9×10-5mm3·N-1·m-1)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TiaSiC2复合陶瓷 MOS2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C烧结助剂的SiC_(n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永伟 陈浩 陈建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9-775,共7页
以单晶碳化硅纳米纤维(SiC_(nf))为增强体,以铝(Al)粉、硼(B)粉和超细炭黑为烧结助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及浸渍裂解工艺在SiC_(nf)上制备了PyC、BN双层界面包覆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SiC_(n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_(nf)/SiC-CMC)。... 以单晶碳化硅纳米纤维(SiC_(nf))为增强体,以铝(Al)粉、硼(B)粉和超细炭黑为烧结助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及浸渍裂解工艺在SiC_(nf)上制备了PyC、BN双层界面包覆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SiC_(n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_(nf)/SiC-CMC)。实验结果表明,Al-B-C烧结助剂在1850℃生成了液相Al8B4C7,促进了SiC陶瓷的致密化,提高了复合材料致密度。当烧结助剂含量为10wt.%时,随着Si Cn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内孔隙增多,致密度降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大后降低。当SiC_(nf)含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14 MPa和9.65 MPa·m1/2,相较于未添加SiC_(nf)的热压烧结SiC陶瓷,其韧性提高了93.8%。微观结构分析表明,SiC_(nf)主要通过纤维拔出的方式来增加裂纹扩展时的能量消耗,达到提升陶瓷断裂韧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n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Al-B-C烧结助剂 热压烧结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和柠檬酸的配比对Y_(2)O_(3)-MgO纳米粉体及其纳米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冠宇 吴南 +3 位作者 杨康 王元帅 孙旭东 李晓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8-1796,共9页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m/c)对纳米粉体团聚程度及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和柠檬酸摩尔比为0.75时,粉体团聚程度最低,该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的Y_(2)O_(3)-MgO陶瓷具有均匀的相域,晶粒尺寸约为140 nm,3~6μm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0.90 GPa、2.21 MPa·m^(-1/2),抗弯强度为2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透明陶瓷 纳米复相陶瓷 Y_(2)O_(3)-MgO 团聚程度 溶胶-凝胶 热压烧结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