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点云与BIM技术的“三跨”施工跨越网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家良 方春华 +3 位作者 路雯棋 郭永玉 蔡树德 江全才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在“三跨”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被牵导线可能跌落冲击下方跨越网,威胁被跨越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三跨”施工跨越网动力学响应分析方... 在“三跨”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被牵导线可能跌落冲击下方跨越网,威胁被跨越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三跨”施工跨越网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机载激光雷达采集“三跨”施工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使用改进的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分割得到跨越地形点云数据,使用基于点云空间维度特征与K-Means算法实现对跨越档两侧杆塔点云数据的高精度提取;其次根据提取的点云数据结合BIM技术对目标设备及施工环境进行逆向建模,通过不同地表物体的组装堆砌,并在其上搭建施工跨越网模型;最后通过模拟事故发生时导线对跨越网的冲击碰撞,探测跨越网的承载性能及其与被跨越物之间的动态净空距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前在实际施工环境中对跨越网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为输电线路跨越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及数据支撑,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三跨”施工 布料滤波算法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冲击碰撞 净空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钢支撑快速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及其Revit模块开发 被引量:10
2
作者 卞明月 陈鑫 +3 位作者 谈丽华 刘涛 孙勇 还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280-11288,共9页
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行业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及应用迅猛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拓展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中的应用,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基于Revit平台开发了快速建模功... 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行业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及应用迅猛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拓展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中的应用,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基于Revit平台开发了快速建模功能模块。首先,梳理了Revit软件平台二次开发的基本方式,确定了模块开发所用技术,提出了摇摆钢支撑快速建模功能模块开发的整体架构。随后,利用C#语言作为程序开发基础语言,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的各个部件,分别开发了相应的子模块,并介绍了各自的功能和实现路径,集成了摇摆钢支撑快速建模功能模块。最后,以某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项目为例,实现了新型摇摆钢支撑的BIM快速建模,从而在既有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维可视、信息共享的建筑模型,为新型摇摆结构加固既有建筑的BIM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结果提升了摇摆钢支撑在BIM软件中的建模效率,拓展了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REVIT 摇摆钢支撑 自动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展览建筑过渡空间三维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16-221,共6页
传统三维仿真系统不适于展览建筑,实用性差,三维仿真结果光照和色彩效果不佳。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展览建筑过渡空间三维仿真系统。分析了BIM计算在三维设计应用中的技术路线... 传统三维仿真系统不适于展览建筑,实用性差,三维仿真结果光照和色彩效果不佳。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展览建筑过渡空间三维仿真系统。分析了BIM计算在三维设计应用中的技术路线,给出三维仿真平台CATIA设计过程。通过COM规则编写展览建筑过渡空间结构构件,给出COM总体结构。对拓扑约束进行分析,帮助系统更加准确地模拟各种几何关系。自动生成过渡空间结构构件。选择合理的模板,依据均值与方差统计结果,通过Wallis滤波器对目标灰度线性分布进行修正,进行匀光匀色处理,解决仿真结果出现光照分布差异大、色彩差异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通过调整参数自适应调整过渡空间三维仿真结果,光照和色彩均匀,调查问卷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展览建筑 过渡空间 三维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章琼 赵歧林 +2 位作者 徐晓雅 周意 蔡永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598-6607,共10页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须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耐久。人工智能可代替结构设计师进行大量训练及重复操作,从而找到最优设计结果、提高设计效率。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热点,从整个结构设...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须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耐久。人工智能可代替结构设计师进行大量训练及重复操作,从而找到最优设计结果、提高设计效率。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热点,从整个结构设计流程的角度总结当前人工智能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专家系统、决策树、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线性回归等人工智能方法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目前,人工智能方法在地上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但在地下结构(基础、地下室等)中应用较少,需加强其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此外,定量的规范条文转译技术较为成熟,但定性的规范条文转译技术还有待突破,有必要加强基于规则或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优化算法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智能技术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军军 刘利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10-114,共5页
为确保京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受控,针对前期安全管理现状与工程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智能技术的优点,建立由劳工信息系统、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信息系统、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馆及邻近铁路防侵入等多个智能监控系... 为确保京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受控,针对前期安全管理现状与工程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智能技术的优点,建立由劳工信息系统、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信息系统、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馆及邻近铁路防侵入等多个智能监控系统组成的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从人员进场、安全方案模拟、安全仿真培训到重点部位监控及时有效的管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 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 智能监控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