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钢2680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
1
作者
雷鸣
杜屏
+3 位作者
魏红超
焦克新
张建良
宗燕兵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16,共5页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降低炉身上部冷却强度,避免边沿气流温度过低影响炉料的干燥和预热;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壁体采用侧凸台,加强高炉周向传热的均匀性;优化操作制度,合理调剂上下部制度,增大炉缸活跃区占比,避免软熔带根部位置过低。采用上述措施后,2680m高炉铜冷却壁寿命普遍超过17年,部分达到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炉型设计
冷却壁侧凸台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高炉设计及装备水平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张宏星
陈龙智
史志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从一线高炉操作者的角度重点对炉缸设计、炉型设计及铜冷却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高炉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够使高炉操作有较大的调剂空间,为高产低耗创造条件。认为,炉缸更适合采用大块炭砖+陶瓷杯垫复合结构,死铁层深度应实...
从一线高炉操作者的角度重点对炉缸设计、炉型设计及铜冷却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高炉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够使高炉操作有较大的调剂空间,为高产低耗创造条件。认为,炉缸更适合采用大块炭砖+陶瓷杯垫复合结构,死铁层深度应实现死焦堆的浮起,将炉腹角控制在73°~78°、炉身角控制在82°~84°较为合理,炉身设计一段铜冷却壁即可,且铜冷却壁不宜过长。建议在高炉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外部条件与设计参数相匹配,即将装备水平、原燃料条件、建设成本等外部因素与炉型设计相匹配,做到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炉缸
炉型
铜冷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首钢2号高炉空料线降料面实践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首钢2号高炉在空料线降料面前保持炉况顺稳,降料面过程中使用高顶压、大风量,利用耗风量和煤气成分判断料面深度,随料层厚度及时降低压差,严密监视铜冷却壁温度变化,延长回收煤气时间,实现了降料面过程的快速、安全、环保。
关键词
高炉
空料线
铜冷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炉铸铁冷却壁结构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洪军
左海滨
+3 位作者
张建良
徐润生
沈猛
铁金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53,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壁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冷却壁温度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管直径、水管间距、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壁体厚...
采用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壁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冷却壁温度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管直径、水管间距、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壁体厚度,其中水管直径、水管间距和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为显著因素;最优冷却壁结构参数组合为:水管直径60mm、水管间距180mm、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120mm、壁体厚度220mm,优化后的冷却壁较优化前的冷却壁冷却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冷却壁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被引量:
18
5
作者
刘琦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0,共4页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使用寿命
炉体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钢4000m^3级高炉的主要技术特点及装备水平
被引量:
5
6
作者
高成云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对马钢新区2座4000m^3级高炉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了阐述,如上料系统不设中间站、渣处理采用"MG法"、煤气净化工艺选用重力除尘器加戴维塔等。为了实现长寿目标,高炉炉底、炉缸采用进口陶瓷杯,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选用薄...
对马钢新区2座4000m^3级高炉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了阐述,如上料系统不设中间站、渣处理采用"MG法"、煤气净化工艺选用重力除尘器加戴维塔等。为了实现长寿目标,高炉炉底、炉缸采用进口陶瓷杯,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选用薄炉衬和铜冷却壁,本体和热风炉的冷却全部采用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薄炉衬
铜冷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炼铁环境控制及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
1
7
作者
杜鹤桂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对国外高炉炼铁煤气除尘等环境控制技术,采用铜冷却板(壁)延长高炉寿命,以及采用合理的热风炉拱顶设计提高热风炉寿命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炉长寿
炼铁
环境控制
高炉
铜冷却板
热风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冷却壁水流通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8
作者
佘京鹏
吴启常
苍大强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铜冷却壁热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传热分析,提出了优化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优化后的水流通道可以在提高铜冷却壁冷却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减少铜冷却壁铜料消耗和节约冷却水用量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水流通道
炼铁
传热
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响应面法炉腹异型管铜冷却壁的长寿技术优化
被引量:
2
9
作者
马小刚
陈良玉
李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0-715,共6页
基于传热学理论,对近年来出现的高炉炉腹区异型管(椭圆型、矩型、双圆型、三圆型及正六边型)铜冷却壁传热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冷却壁传热特性对冷却水管进行管型最优选择;模拟正常工况对开炉初期冷却壁镶砖热面未覆盖渣皮的传热模...
基于传热学理论,对近年来出现的高炉炉腹区异型管(椭圆型、矩型、双圆型、三圆型及正六边型)铜冷却壁传热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冷却壁传热特性对冷却水管进行管型最优选择;模拟正常工况对开炉初期冷却壁镶砖热面未覆盖渣皮的传热模型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利用响应面法得到各参数对铜冷却壁力学特性的相互影响规律.将响应面法与NSGA-Ⅱ遗传算法相结合对炉腹结构参数及长寿技术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炉腹结构在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证明所建模型和参数化计算程序可用作炉腹结构长寿技术的优化设计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腹
异型水管
铜冷却壁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炉铜冷却壁的设计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
2
10
作者
顾德章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共5页
对高炉铜冷却壁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如:铜冷却壁冷却系统的最大热负荷能力,铜冷却壁应用的部位,铜冷却壁冷却水质的选择,铜冷却壁炉衬结构的特点以及铜冷却壁的制造要求等。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设计
应用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钢5号高炉大修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明强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钢5号高炉大修时将炉容由2000m^3扩大到2600m^3。这次大修采用了PW无料钟炉顶、铜冷却壁和INBA炉渣处理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
高炉
大修
无料钟炉顶
铜冷却壁
护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钢2500m^3高炉冷却壁的改进
12
作者
陈昆南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马钢2 500 m^3高炉2000年大修时,对高炉冷却壁和1层炉腰冷却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却壁结构作了改进,新一代冷却壁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冷却板
设计
改进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钢2680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
1
作者
雷鸣
杜屏
魏红超
焦克新
张建良
宗燕兵
机构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16,共5页
文摘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降低炉身上部冷却强度,避免边沿气流温度过低影响炉料的干燥和预热;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壁体采用侧凸台,加强高炉周向传热的均匀性;优化操作制度,合理调剂上下部制度,增大炉缸活跃区占比,避免软熔带根部位置过低。采用上述措施后,2680m高炉铜冷却壁寿命普遍超过17年,部分达到23年。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炉型设计
冷却壁侧凸台
操作制度
Keywords
blast furnace
copper
cooling
stave
furnace profile
design
cooling
stave
ledge
operating system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高炉设计及装备水平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张宏星
陈龙智
史志苗
机构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文摘
从一线高炉操作者的角度重点对炉缸设计、炉型设计及铜冷却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高炉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够使高炉操作有较大的调剂空间,为高产低耗创造条件。认为,炉缸更适合采用大块炭砖+陶瓷杯垫复合结构,死铁层深度应实现死焦堆的浮起,将炉腹角控制在73°~78°、炉身角控制在82°~84°较为合理,炉身设计一段铜冷却壁即可,且铜冷却壁不宜过长。建议在高炉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外部条件与设计参数相匹配,即将装备水平、原燃料条件、建设成本等外部因素与炉型设计相匹配,做到综合考量。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炉缸
炉型
铜冷却壁
Keywords
blast furnace
design
hearth
furnace inner profile
copper
cooling
stave
分类号
TF57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首钢2号高炉空料线降料面实践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机构
首钢总公司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文摘
首钢2号高炉在空料线降料面前保持炉况顺稳,降料面过程中使用高顶压、大风量,利用耗风量和煤气成分判断料面深度,随料层厚度及时降低压差,严密监视铜冷却壁温度变化,延长回收煤气时间,实现了降料面过程的快速、安全、环保。
关键词
高炉
空料线
铜冷却壁
Keywords
bf
stockline dropping
copper
cooling
stave
分类号
TF5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炉铸铁冷却壁结构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洪军
左海滨
张建良
徐润生
沈猛
铁金艳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河北天宇高科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5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51134008)
文摘
采用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壁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冷却壁温度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管直径、水管间距、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壁体厚度,其中水管直径、水管间距和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为显著因素;最优冷却壁结构参数组合为:水管直径60mm、水管间距180mm、水管中心线距冷却壁热面距离120mm、壁体厚度220mm,优化后的冷却壁较优化前的冷却壁冷却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关键词
高炉冷却壁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结构优化
Keywords
bf
cooling
stave
numerical simulation
orthogonal
desig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F573.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被引量:
18
5
作者
刘琦
机构
冶金工业部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0,共4页
文摘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使用寿命
炉体
炼铁
Keywords
bf
long life
copper
cooling
stave
分类号
TF54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钢4000m^3级高炉的主要技术特点及装备水平
被引量:
5
6
作者
高成云
机构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对马钢新区2座4000m^3级高炉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了阐述,如上料系统不设中间站、渣处理采用"MG法"、煤气净化工艺选用重力除尘器加戴维塔等。为了实现长寿目标,高炉炉底、炉缸采用进口陶瓷杯,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选用薄炉衬和铜冷却壁,本体和热风炉的冷却全部采用软水。
关键词
大型高炉
薄炉衬
铜冷却壁
Keywords
large sized
bf
thin furnace lining
copper
cooling
stave
分类号
TF57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铁环境控制及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
1
7
作者
杜鹤桂
机构
东北大学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文摘
对国外高炉炼铁煤气除尘等环境控制技术,采用铜冷却板(壁)延长高炉寿命,以及采用合理的热风炉拱顶设计提高热风炉寿命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炉长寿
炼铁
环境控制
高炉
铜冷却板
热风炉
Keywords
ironmaking environment control
bf
copper
cooling
plate (
stave
)
campaign life
分类号
TF54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冷却壁水流通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8
作者
佘京鹏
吴启常
苍大强
机构
汕头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
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摘
通过对铜冷却壁热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传热分析,提出了优化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优化后的水流通道可以在提高铜冷却壁冷却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减少铜冷却壁铜料消耗和节约冷却水用量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水流通道
炼铁
传热
断面设计
Keywords
bf
copper
stave
cooling
water channel
分类号
TF57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面法炉腹异型管铜冷却壁的长寿技术优化
被引量:
2
9
作者
马小刚
陈良玉
李杨
机构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0-715,共6页
基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科技计划项目(安监总科技[2012]119号)
文摘
基于传热学理论,对近年来出现的高炉炉腹区异型管(椭圆型、矩型、双圆型、三圆型及正六边型)铜冷却壁传热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冷却壁传热特性对冷却水管进行管型最优选择;模拟正常工况对开炉初期冷却壁镶砖热面未覆盖渣皮的传热模型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利用响应面法得到各参数对铜冷却壁力学特性的相互影响规律.将响应面法与NSGA-Ⅱ遗传算法相结合对炉腹结构参数及长寿技术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炉腹结构在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证明所建模型和参数化计算程序可用作炉腹结构长寿技术的优化设计和评估.
关键词
高炉炉腹
异型水管
铜冷却壁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Keywords
blast furnace bosh
shaped tube
copper
cooling
sta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design
分类号
TB131 [理学—应用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炉铜冷却壁的设计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
2
10
作者
顾德章
机构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共5页
文摘
对高炉铜冷却壁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如:铜冷却壁冷却系统的最大热负荷能力,铜冷却壁应用的部位,铜冷却壁冷却水质的选择,铜冷却壁炉衬结构的特点以及铜冷却壁的制造要求等。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设计
应用
炼铁
Keywords
bf copper cooling stave design application
分类号
TF572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钢5号高炉大修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明强
机构
本溪钢铁公司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文摘
本钢5号高炉大修时将炉容由2000m^3扩大到2600m^3。这次大修采用了PW无料钟炉顶、铜冷却壁和INBA炉渣处理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
高炉
大修
无料钟炉顶
铜冷却壁
护渣处理
Keywords
bf
relining bell-less top
copper
cooling
stave
slag granulation
分类号
TF57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钢2500m^3高炉冷却壁的改进
12
作者
陈昆南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四铁厂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文摘
马钢2 500 m^3高炉2000年大修时,对高炉冷却壁和1层炉腰冷却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却壁结构作了改进,新一代冷却壁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冷却板
设计
改进
炼铁
Keywords
bf
cooling
stave
cooling
plate
design
improvement
分类号
TF57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钢2680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
雷鸣
杜屏
魏红超
焦克新
张建良
宗燕兵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高炉设计及装备水平的若干思考
张宏星
陈龙智
史志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首钢2号高炉空料线降料面实践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炉铸铁冷却壁结构优化
洪军
左海滨
张建良
徐润生
沈猛
铁金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刘琦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钢4000m^3级高炉的主要技术特点及装备水平
高成云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炼铁环境控制及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
杜鹤桂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铜冷却壁水流通道特性分析
佘京鹏
吴启常
苍大强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响应面法炉腹异型管铜冷却壁的长寿技术优化
马小刚
陈良玉
李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炉铜冷却壁的设计及应用探讨
顾德章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本钢5号高炉大修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王明强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马钢2500m^3高炉冷却壁的改进
陈昆南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