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溜槽角度对混装布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海峰 罗志国 +1 位作者 张树才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分析了定点布料方式下溜槽角度对混装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混装布料方式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溜槽角度下的料流轨迹、料堆结构等重要信息,分析了不同粒度的混装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的偏析现象.其次利用离散单元法(DEM)数学... 分析了定点布料方式下溜槽角度对混装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混装布料方式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溜槽角度下的料流轨迹、料堆结构等重要信息,分析了不同粒度的混装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的偏析现象.其次利用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对布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其中模型获得的料堆结构和径向空隙度分布的信息的结果可为现场调节煤气流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布料器 混装布料 定点布料 溜槽角度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料钟高炉布料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敏 田超 曹卫华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5期490-493,共4页
针对高炉炉内料面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和考虑无料钟高炉布料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结合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无料钟高炉布料模型。该模型在某钢铁企业的450 m3小型高炉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实现了无料钟高炉布料过程的实时监视,指导... 针对高炉炉内料面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和考虑无料钟高炉布料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结合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无料钟高炉布料模型。该模型在某钢铁企业的450 m3小型高炉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实现了无料钟高炉布料过程的实时监视,指导操作工对炉料分布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高了料柱的透气性指数,降低了焦比,改善了高炉冶炼状况。这对实时了解高炉炉内料面的分布情况,指导高炉的优化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料面分布 布料模型 实时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1号高炉开炉装料实测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卫国 李怀远 +1 位作者 陈令坤 高征铠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3,共4页
武钢1号高炉扩容大修后,在开炉装料过程中,对无料钟炉顶设备的功能进行了校核,对焦炭和矿石的料流轨迹和料面形状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选择了合适的开炉布料矩阵。
关键词 高炉 无料钟炉顶 布料 料面形状测定 开炉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无钟布料的重要环节——平台的形成 被引量:23
4
作者 杜鹤桂 郭可中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6,共4页
高炉无钟布料的核心是料面平台的形成。平台基本为矿焦层状结构,粒度分布较均匀,对气流控制作用强,促进气流分布稳定,是无钟布料的重要基础。它是提高高炉煤气利用、顺行和强化冶炼的重要环节。大、中型高炉适宜的平台宽度一般分别为1.2... 高炉无钟布料的核心是料面平台的形成。平台基本为矿焦层状结构,粒度分布较均匀,对气流控制作用强,促进气流分布稳定,是无钟布料的重要基础。它是提高高炉煤气利用、顺行和强化冶炼的重要环节。大、中型高炉适宜的平台宽度一般分别为1.2~2.0m和0.8~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钟炉顶 布料 旋转溜槽 平台 煤气流分布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3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可中 林成城 陈君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0,共4页
宝钢3号高炉(4350m^3)于1994年9月20日投产后,因设备故障频繁、冷却系统存在缺陷以及操作参数的调整与生产条件不相适应等,炉况长期不稳。1997年6~9月,通过采取调整布料档位、合理扩大矿石批重、控制鼓风动能、测试并调整基准料线以及... 宝钢3号高炉(4350m^3)于1994年9月20日投产后,因设备故障频繁、冷却系统存在缺陷以及操作参数的调整与生产条件不相适应等,炉况长期不稳。1997年6~9月,通过采取调整布料档位、合理扩大矿石批重、控制鼓风动能、测试并调整基准料线以及稳定高煤比操作等,高炉边缘气流得到适当发展,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炉况变得稳定顺行,消除了炉温波动现象,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改善。1997年9~11月,高炉焦比为315.7kg/t,煤比达145.6kg/t,利用系数达1.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操作 布料档位 煤气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自整角机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海涛 谢寿生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6-68,共3页
自整角机是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自整角机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型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实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测量精度高,最大绝对误差≤0.09°,转换速度快,每秒钟能转... 自整角机是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自整角机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型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实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测量精度高,最大绝对误差≤0.09°,转换速度快,每秒钟能转换50次以上,完全满足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自整角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 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内流动机理及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岳立新 张凤嘉 +2 位作者 刘伟 黄兴 郝志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9-1492,共4页
为解决目前冷却风机工作时过热、过冷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建立了新型冷却风机在最佳安装角时的三维模型,模拟仿真了风机内部流场,得到了风机叶轮静压力分布云图和风机运转流场内空气流线图,获得了风机流场... 为解决目前冷却风机工作时过热、过冷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建立了新型冷却风机在最佳安装角时的三维模型,模拟仿真了风机内部流场,得到了风机叶轮静压力分布云图和风机运转流场内空气流线图,获得了风机流场内各项空气动力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上压力梯度分布均匀,叶轮对空气做功状况良好,径向速度对风机叶轮运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通过改进风机翼型可减小流场内湍流动能、降低风机空气动力性噪声.研究结论中流场出口各项指标表明新型风机叶轮空气动力性能满足冷却风机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机 自动调角 内部流场 静压分布 压力梯度 风机翼型 流场出口 风机叶轮 空气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2号高炉布料矩阵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尹腾 梅炳全 《炼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布料矩阵调节是高炉控制径向煤气流分布的一种有效手段。面对原燃料条件的经常变化。武钢2号高炉总结出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方法,保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布料矩阵调节 高炉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钢2号高炉开炉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明春 段宇炬 +2 位作者 杨选民 宿金列 李宝武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9,共6页
对天钢2号高炉热风炉和高炉烘炉、布料测定及高炉开炉操作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开炉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了风口跑风、热风炉燃烧阀关不严和炉前设备等问题。通过调整风口进风面积和布料制度,高炉生产保持稳定顺行。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开炉 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4000m^3高炉布料模式调整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宏亮 凌明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对马钢4000m^3高炉以炉顶布料模式调整为重点的优化装料制度探索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调整矿焦布料起始角、寻找合理布料平台宽度、改变布料角差、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中心加焦等措施,提出了适合马钢条件的"平台+漏斗"的高炉... 对马钢4000m^3高炉以炉顶布料模式调整为重点的优化装料制度探索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调整矿焦布料起始角、寻找合理布料平台宽度、改变布料角差、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中心加焦等措施,提出了适合马钢条件的"平台+漏斗"的高炉炉顶布料方式。布料模式调整后2年左右的高炉生产实践证明,高炉的稳定性提高,高炉操作与运行参数明显改善,尤其是料柱的压差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布料模式 平台漏斗 角差 料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中心装焦的炉料分布数学模型
11
作者 潘国友 杨乃伏 顾飞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2,共4页
开发了高炉中心装焦条件下的炉料分布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武钢1号高炉生产条件下正同装、正分装、倒同装、倒分装的适宜中心装焦量范围分别为8%、5%、11.8%、12.3%。
关键词 高炉 炉料分布 数学模型 中心装焦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 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配风改造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全友 孙军 +2 位作者 李文成 蒙毅 杜智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防治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在某电厂2台7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了燃烧配风优化改造,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燃烧配风优化改造后,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显著改善,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得到有效防治,锅炉运行安全性和... 为防治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在某电厂2台7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了燃烧配风优化改造,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燃烧配风优化改造后,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显著改善,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得到有效防治,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显著提高,为四角切圆燃烧电站锅炉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 高温腐蚀 配风优化改造 非对称高速贴壁风系统 燃烧器假想切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扩散角二级消力池对三元水流的调整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腾飞 葛文生 杨明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7-140,共4页
针对闸下翼墙每侧扩散角为12°时,中低水位期单级消力池出池流速横向分布易不均匀的问题,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二级消力池布置时出池流速横向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下游水位降低,第二级消力池尾坎左右岸处的出池流速呈减... 针对闸下翼墙每侧扩散角为12°时,中低水位期单级消力池出池流速横向分布易不均匀的问题,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二级消力池布置时出池流速横向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下游水位降低,第二级消力池尾坎左右岸处的出池流速呈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四个阶段变化,各阶段的起始水位高低和水位区间大小与来流弗劳德数Fr密切相关,来流Fr越小,第二级消力池内水跃横向扩散主流的能力越强,受到第一级消力池两侧回流的干扰越小,阶段二的水位区间范围越大,且更适应中低水位;下游水位越接近阶段二的终止水位,第二级消力池尾坎两端流速越大,出池流速横向分布越均匀;Fr相同时,第二级消力池调整水流作用在低水位时更显著,消能率更大。该成果可供闸下消能设计和闸门运行管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消力池 12°扩散角 三元水流 调整 横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钢钒1750m^(3)高炉高球比条件下的布料特性及炉况调节
14
作者 黄云 王炜 +2 位作者 王杰 陈绪亨 林文康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3,共5页
基于西昌钢钒1750m^(3)高炉冷态布料试验研究,明确了高球比条件下的布料特性,即降低球团矿配比和增加中心焦炭量,可以降低高炉中心的焦炭负荷。在球团矿比例提高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上下部协同调节措施,如拉宽矿石平台宽度、抑制边沿的布... 基于西昌钢钒1750m^(3)高炉冷态布料试验研究,明确了高球比条件下的布料特性,即降低球团矿配比和增加中心焦炭量,可以降低高炉中心的焦炭负荷。在球团矿比例提高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上下部协同调节措施,如拉宽矿石平台宽度、抑制边沿的布料制度,适当增加鼓风动能、活跃高炉中心,并在炉渣(TiO_(2))增加时适当降低(Al_(2)0_(3))、提高镁铝比等,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3号高炉燃料比降低了31.7kg/t。在处理炉况异常时,形成了“开放中心、降低球比、降环布料以稳定炉况;发展边沿、增环布料、增加风量以恢复炉况”的操作思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钒钛矿 球团矿 冷态布料试验 布料特性 炉况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测温技术在南钢4号高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昌继 《炼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南钢新建的4号高炉(350m^3)采用了十字测温技术。该技术具有采集数据量大、连续和稳定的优点,所采集的煤气温度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的情况,在生产中可用来指导高炉布料和操作。
关键词 高炉 十字测温技术 布料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钢1号高炉在贫化原燃料条件下的高产低耗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发荣 黄金堂 +3 位作者 钟波 国志华 袁武均 劳成鹏 《冶金能源》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在贫化原燃料条件下,柳钢1号A高炉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管理,设备零故障攻关,大风量、高富氧冶炼技术,大角度、大角差、半中心加焦布料,大批重,精准布料技术,低硅稳硅操作,量化炉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生铁年产... 在贫化原燃料条件下,柳钢1号A高炉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管理,设备零故障攻关,大风量、高富氧冶炼技术,大角度、大角差、半中心加焦布料,大批重,精准布料技术,低硅稳硅操作,量化炉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生铁年产量161.8万t,全年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原燃料质量 设备 大风量 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3号高炉多环布料工业试验
17
作者 邱伟民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经过对布料角及料流阀开度进行设定和调试,梅山3号高炉于1997年3月10日~4月9日进行了多环布料工业试验。多环布料的操作参数如下:矿石和焦炭的布料环数均为2环,矿石的布料角差为2°,焦炭的布料角差为3°,料流阀开度恒定,批料... 经过对布料角及料流阀开度进行设定和调试,梅山3号高炉于1997年3月10日~4月9日进行了多环布料工业试验。多环布料的操作参数如下:矿石和焦炭的布料环数均为2环,矿石的布料角差为2°,焦炭的布料角差为3°,料流阀开度恒定,批料在10圈左右布完。高炉采用多环布料后,炉料分布合理,料柱透气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布料 多环布料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