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刺NtBES1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蓉 杜萌 +3 位作者 易丹 王博 杨鑫光 李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该研究基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全长转录组数据,以白刺幼苗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白刺NtBES1家族成员,预测其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 该研究基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全长转录组数据,以白刺幼苗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白刺NtBES1家族成员,预测其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浓度PEG和NaCl处理下白刺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白刺NtBES1家族成员的功能以及白刺抗逆分子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从白刺全长转录组中共鉴定出7个具有完整BES1_N保守结构域的NtBES1成员,分别命名为NtBES1-1~NtBES1-7。(2)NtBES1蛋白氨基酸数在86~422 aa之间,分子量在9.75~47.53 kD之间,等电点在5.29~10.22之间,不稳定指数范围在34.88~75.02之间,平均亲水系数均为负值。(3)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NtBES1-6定位在细胞质中,其余6个成员均被定位在细胞核中。(4)系统发育树将7个成员分为3组,NtBES1-2、NtBES1-3和NtBES1-7为一组,NtBES1-1、NtBES1-5和NtBES1-6为一组,NtBES1-4单独为一组,且同组成员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功能注释均相似。(5)经预实验筛选的表达水平较高的3个基因在胁迫下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NtBES 1-2和NtBES 1-6仅在30%PEG胁迫2 h时表达上调;NtBES 1-2和NtBES 1-4在200 mmol/L NaCl处理2 h时表达量最高,在450 mmol/L NaCl处理12 h后3个基因的表达陆续开始上调,于24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研究认为,白刺NtBES1家族成员结构特征存在差异,且不同成员在白刺耐干旱和耐盐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1转录因子家族 白刺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BES1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雪津 王鹏杰 +3 位作者 郑玉成 陈笛 郭永春 叶乃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6-885,共10页
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BRI1-EMS-SUPPRESSOR1,BES1)家族参与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信号通路,在植物生长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BES1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分析茶树CsBES1基... 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BRI1-EMS-SUPPRESSOR1,BES1)家族参与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信号通路,在植物生长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BES1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分析茶树CsBES1基因在8个茶树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对CsBES1转录因子家族在低温、干旱及ABA激素处理下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揭示茶树CsBES1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1)从茶树全基因组中鉴定获得10个茶树BES1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均具有完整的BES1_N结构域;根据系统进化关系将10个CsBES1转录因子家族分成3组,分别包含2个、3个和5个成员;该家族成员每个基因含有2~11个外显子。(2)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茶树BES1转录因子家族在生长活跃的茶树嫩梢和成熟叶中表达量较高,不同成员之间表达存在差异性。(3)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大量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4)荧光定量检测发现,BES1基因在茶树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在低温和脱落酸处理下,CsBES1-1、CsBES1-7、CsBES1-8和CsBES1-9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在干旱处理下,CsBES1-2、CsBES1-4、CsBES1-5、CsBES1-6、CsBES1-7、CsBES1-8和CsBES1-9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bes1转录因子 系统进化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BES1/BZR1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好强 孙福艾 +3 位作者 冯文奇 路风中 李晚忱 付凤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是植物特有的甾体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转录因子BES1/BZR1(BRI1 EMS SUPPRESSOR 1/BRASSINAZOLE RESISTANT 1)是BR信号转导的核心成员,被BR信号激活后,结合到下游靶基因启...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是植物特有的甾体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转录因子BES1/BZR1(BRI1 EMS SUPPRESSOR 1/BRASSINAZOLE RESISTANT 1)是BR信号转导的核心成员,被BR信号激活后,结合到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的E框(CANNTG)或BRRE元件(CGTGT/CG),调节靶基因表达。除介导BR信号,BES1/BZR1还参与脱落酸、赤霉素及光等信号转导途径,协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最新研究发现,BES1/BZR1还参与调控植物的抗逆性。本文对转录因子BES1/BZR1通过信号转导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分子机制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生长发育 信号转导 抗逆性 bes1/BZR1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苍藤WRI1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黄诗宇 田姗姗 +2 位作者 杨天为 高曼熔 张尚文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254,共13页
【目的】鉴定赤苍藤WRI1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探究WRI1在油脂合成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基于赤苍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赤苍藤中的WRI1转录因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WRI1在赤苍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赤... 【目的】鉴定赤苍藤WRI1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探究WRI1在油脂合成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基于赤苍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赤苍藤中的WRI1转录因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WRI1在赤苍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赤苍藤鉴定出17个含有2个AP2保守结构域的WRI1蛋白(EsWRI1-1-EsWRI1-17),氨基酸数为359-776,平均分子量为56 kD,多为偏酸性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其多位于细胞核,17个EsWRI1s成员不均匀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蛋白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17个WRI1蛋白分为9个亚家族(Grooup1-Group9),其中Group3成员与拟南芥、大豆亲缘关系较近,EsWRI1-10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最近。EsWRI1s基因家族启动子分析显示,含有较多的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响应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序,其中生长发育相关的元件最多。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EsWRI1-10、EsWRI1-14、EsWRI1-16基因在未成熟种仁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其中EsWRI1-10基因在赤苍藤种仁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EsWRI1-11、EsWRI1-17、EsWRI1-7在赤苍藤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RT-qPCR验证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结论】共鉴定出17个WRI1基因,编码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且预测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sWRI1s基因家族与拟南芥、大豆、蒜头果WRI1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定基因在未成熟种仁特异性表达,暗示其对种仁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可能在赤苍藤油脂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WRI1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油脂 药食同源植物 油酸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ts1和Ets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金波 +4 位作者 郭斌 赵丽红 韩玉帅 岳占碰 张学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检测Ets家族转录因子Ets1和Ets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小鼠睾丸发育的调控及其对精原干细胞(SSCs)增殖、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取生后第1、5、10、15、20、25、30、35、40、50和70天的小鼠睾丸组织,对成年小鼠进行白消安... 目的:检测Ets家族转录因子Ets1和Ets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小鼠睾丸发育的调控及其对精原干细胞(SSCs)增殖、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取生后第1、5、10、15、20、25、30、35、40、50和70天的小鼠睾丸组织,对成年小鼠进行白消安10mg.kg-1腹腔注射,分别在注射后第0、3、5、8、10和18天取睾丸组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比内参β-actin在对应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分析Ets1、Ets2mRNA在睾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Ets1的表达量在生后第1~30天显著高于出生后第35天(P<0.05或P<0.01),之后明显降低并保持稳定;Ets2在生后第1~25天表达量显著高于第35天(P<0.05或P<0.01),之后明显下降并保持稳定。白消安处理后,Ets1的表达量于第5天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第9天后基本达到处理前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第5、8天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处理后第0天(P<0.05或P<0.01);Ets2的表达量在白消安处理后前期变化不明显,第10天时明显降低,与第0和1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缓慢回升,第18天左右恢复至处理前水平。结论:转录因子Ets1和Ets2可能对睾丸早期发育、成年精子发生的维持及精原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s转录因子家族 ETS1 Ets2 睾丸 白消安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AP2基因家族PfWRI1促进植物种子油脂积累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小燕 王其凤 +5 位作者 岳柯昕 侯福朋 徐华祥 陆俊杏 胡建 张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1172,共12页
AP2转录因子属于AP2/ERF超家族,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以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然而,关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AP2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从紫苏基因组中鉴定到18个AP2家族成员,使用生物... AP2转录因子属于AP2/ERF超家族,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以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然而,关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AP2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从紫苏基因组中鉴定到18个AP2家族成员,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顺式作用元件。WRINKLED1 (WRI1)是许多植物物种中脂质生物合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油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其中1个成员与AtWRI1序列高度同源,含有2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命名为PfWRI1。结合转录物组数据分析了PfAP2家族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和种子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fWRI1仅在紫苏种子中高表达,暗示PfWRI1可能与种子的发育过程有关。进而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3-PfWRI1,通过农杆菌侵染技术转化野生型(Col)以及突变体(wri1-1)拟南芥,分别获得过表达和回补株系。结果表明,相比于Col,PfWRI1的表达导致拟南芥种子含油率提高了8.90%~13.57%,并促进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油酸(C18:1)和亚油酸(18:2)的积累,减少棕榈酸(C16:0)、花生酸(C20:0)和花生一烯酸(C20:1)的积累。此外,外源PfWRI1基因的表达增加了糖酵解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AtPKP-α、AtPKP-β1、AtBCCP2、AtSUS2和AtLIP1的表达。综上所述,PfWRI1可能通过与上述基因互作,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来促进油脂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AP2转录因子家族 WRINKLED1 油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中TBX1的表达及其调控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机制
7
作者 时永强 范治强 +1 位作者 李文超 赵云超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1-337,共7页
目的:研究皮肤基底细胞癌(BBC)T盒转录因子(TBX)1的表达及其调控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皮肤BCC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检测TBX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培养BCC细胞株TE354T,分组并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C)小干扰RNA(s... 目的:研究皮肤基底细胞癌(BBC)T盒转录因子(TBX)1的表达及其调控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皮肤BCC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检测TBX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培养BCC细胞株TE354T,分组并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C)小干扰RNA(siRNA)、TBX1 siRNA、空白载体、Sonic hedgehog(Shh)过表达载体及Gli家族锌指(Gli)2过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1μmol/L、5μmol/L、10μmol/L)Shh抑制剂、不同浓度(5μmol/L、10μmol/L、20μmol/L)Gli2抑制剂处理,检测细胞增殖的吸光度(A)、凋亡率及TBX1、Shh、Gli1、Gli2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皮肤BCC组织中TBX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与si-NC组比较,si-TBX1组TE354T细胞24 h、48 h、72 h的A值及细胞中TBX1、Shh、Gli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Gli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Shh抑制剂组、Gli2抑制剂组TE354T细胞24 h、48 h、72 h的A均显著降低(P<0.05);与si-TBX1+空白质粒组比较,si-TBX1+Shh质粒组和si-TBX1+Gli2质粒组TE354T细胞24 h、48 h、72 h的A值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皮肤BCC中TBX1表达增加,敲低TBX1通过抑制Shh/Gli2通路抑制皮肤BCC细胞株TE354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基底细胞癌 T盒转录因子1 Sonic hedgehog Gli家族锌指2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家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高瑞兰 徐卫红 +2 位作者 陈小红 钱煦岱 吴超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三七总皂苷 (PNS)对转录调控蛋白AP 1家族的主要成员NF E2、c jun和c fos转录因子的诱导作用 ,探讨PNS在造血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 ,选用人粒系HL 6 0、红系K5 6 2、巨核系CHRF 2 88和Meg 0 14个细胞株作靶细胞 ,经PNS刺... 为了进一步研究三七总皂苷 (PNS)对转录调控蛋白AP 1家族的主要成员NF E2、c jun和c fos转录因子的诱导作用 ,探讨PNS在造血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 ,选用人粒系HL 6 0、红系K5 6 2、巨核系CHRF 2 88和Meg 0 14个细胞株作靶细胞 ,经PNS刺激处理后提取细胞核蛋白 ,分别用人抗NF E2、c jun和c fos抗体与核蛋白作Wes ternblot杂交试验 ,并用3 2 P标记的具有与NF E2、c jun和c fos转录因子共同结合位点的AP 1双链寡核苷酸探针作电泳带移动阻滞试验 (EMSA)。结果表明 :①Westernblot显示PNS诱导HL 6 0 ,K5 6 2 ,CHRF 2 88和Meg 0 14株细胞的NF E2和c jun转录因子蛋白水平分别是未经处理细胞的 1.5 - 2 .5倍和 2 .0 - 3.0倍。诱导的c fos蛋白在K5 6 2 ,CHRF 2 88和Meg 0 13株细胞分别提高 2 .0 - 3.0倍 ,但HL 6 0细胞的c fos在PNS处理后无明显变化 ;②EMSA显示AP 1转录调控蛋白与DNA结合复合物的特异性条带 ,经PNS诱导后 4株细胞的AP 1蛋白与DNA复合物条带密度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结论 :PNS在造血细胞内对基因的转录调控涉及到AP 1家族转录因子成员NF E2、c jun和c fos,通过诱导这些转录因子量的增加 ,与特异性DNA促进子结合的活性增高而调控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造血细胞 AP-1家族转录因子 NF-E2 C-JUN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CC1影响小细胞肺癌H446/DDP细胞耐药的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月娟 李志平 +1 位作者 贺飞飞 王加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表达,用Spearman r法分析SP1与ABCC1在SCL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WB法检测SP1、ABCC1、CD44在转染后H446/DDP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FCM术、微球实验检测转染后H446/DDP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我复制能力的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SP1是否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果:耐药细胞H446/DDP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水平均高于H446细胞和非耐药SCLC组织(均P<0.05),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敲减SP1抑制H446/DDP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CD44、ABCC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微球形成数(均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SP1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BC1的表达影响SCLC H446/DDP细胞的耐药,SP1是SCLC对DDP耐药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顺铂 H446/DDP细胞 耐药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特异蛋白1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家族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逸卓 冯炜琦 于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90-494,共5页
转录因子Fox家族在心肌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FoxP1既调控巨噬细胞,加重炎症反应;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新生。FoxO3发挥抗氧化应激和调控自噬作用,同时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FoxO4和FoxO6促进心肌细胞... 转录因子Fox家族在心肌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FoxP1既调控巨噬细胞,加重炎症反应;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新生。FoxO3发挥抗氧化应激和调控自噬作用,同时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FoxO4和FoxO6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本文对Fox家族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肌梗死的诊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转录因子 叉头框P1 叉头框O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霍小蕾 王金胜 +2 位作者 张毅强 韩玲娜 曹文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比较组间的水平变化并分析胃癌组中FoxO1、Beclin1及MAPLC3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组织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部位、淋巴结转移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关系。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的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依次为(0.489±0.032)、(0.148±0.012)和(0.581±0.03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FoxO1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14),Beclin1水平与MAPLC3水平呈正相关(r=0.351,P=0.001),但FoxO1水平与MAPLC3水平无关(r=0.208,P=0.061);FoxO1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Beclin1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均有关,且MAPLC3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CEA水平均有关。结论FoxO1、Beclin1及MAPLC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均与TNM分期有关,对胃癌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FoxO1)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鑫 储李婧 颜宗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U937细胞正常培养)、Si-PIM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Si-NC组(U937细胞转染不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CoA1组(U937细胞中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JAK2激活剂CoA1)、Si-PIM1+CoA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低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并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CoA1)。培养24 h。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U937细胞PIM1 mRNA和蛋白、JAK2/STAT3通路、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I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与U937组相比,Si-PIM1组细胞PIM1 mRNA和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Cyclin D1、CDK2蛋白、细胞增殖活性、S期比例、G2/M期比例降低(均P<0.05),p27、Caspase-3蛋白、G0/G1期、凋亡率升高(均P<0.05),而CoA1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与Si-PIM1组正好相反,CoA1可逆转Si-PIM1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U937组、Si-PIM1+CoA1组、Si-NC组U937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PIM1基因表达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缓解ALM进程,且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1 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地龟汤通过改善高糖足细胞铁死亡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李冰 王学艺 +2 位作者 韩佳瑞 王慧丽 王晨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5,共8页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Nrf2、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GPX4、ACSL4、Nrf2、FPN1蛋白的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足细胞内铁离子积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KD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减弱,ACSL4荧光强度增强,GPX4、Nrf2、FPN1蛋白表达下调(P<0.01),ACSL4蛋白表达上调(P<0.01),普鲁士蓝染色加深;与DKD组比较,HXDGT组和Sulforaphane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增强,ACSL4荧光强度减弱,GPX4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蛋白表达上调(P<0.05),FPN1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普鲁士蓝染色减轻。结论:HXDGT可能通过上调Nrf2蛋白表达,促进FPN1蛋白表达,减轻DKD足细胞铁沉积以减轻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足细胞、治疗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地龟汤 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转运蛋白1 铁死亡 足细胞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梦婕 黄耀 +2 位作者 谢国然 陈晓婷 秦映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58-3860,共3页
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 E2F-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是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 E2F 家族成员之一, E2F1的活化可将信号传至核内,推动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到 S 期,是细胞周期进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E2F1除调控... 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 E2F-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是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 E2F 家族成员之一, E2F1的活化可将信号传至核内,推动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到 S 期,是细胞周期进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E2F1除调控细胞周期外也参与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 E2F1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特别是有氧糖酵解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代谢 E2F1 编程 细胞周期进程 相关转录因子 E2F-1 有氧糖酵解 家族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RIN-m5f细胞中胰岛素分泌及PDX-1和FoxO1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飞凤 任贤 +7 位作者 戴幸平 徐潇静 董敏 裴奇 屈健 周智广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8-963,共6页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ancreatic and duodenalhomeobox-1,PDX-1)和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ancreatic and duodenalhomeobox-1,PDX-1)和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1,Fox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RIN-m5f细胞PDX-1和FoxO1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印迹检测RIN-m5f细胞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瑞格列奈10 nmol/L+NMN 100μmol/L处理RIN-m5f细胞48 h,与空白对照及DMSO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NMN 50μmol/L组比较,胰岛素分泌量的增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和1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 h,PDX-1的mRNA表达量均上调(依次为P<0.05,P<0.01,P<0.001)。100μmol/L剂量组与10μmol/L和50μmol/L剂量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100和2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或48 h,PDX-1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N可以调控RIN-m5f细胞中胰岛素的分泌及PDX-1的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 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 RIN-m5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通过激活Cdk5抑制FOXO1的神经元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慧丽 陈星宇 郑维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究氧化应激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 Cdk5)抑制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1(forkhead box O1, FOXO1)的神经元损伤的具体机制。方法在HEK细胞中,共同转染过表达P39/Cdk5和FOXO1-WT或者FOXO1-S... 目的探究氧化应激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 Cdk5)抑制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1(forkhead box O1, FOXO1)的神经元损伤的具体机制。方法在HEK细胞中,共同转染过表达P39/Cdk5和FOXO1-WT或者FOXO1-S249A突变体,利用特异性磷酸化抗体pS249-FOXO1能够特异识别FOXO1的Ser249位点磷酸化特点,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dk5/p39对FOXO1的磷酸化。通过体外培养HEK细胞中过表达Cdk5、p39和FOXO1,免疫共沉淀探究Cdk5和FOXO1以及Cdk5和p39的相互作用。在原代神经元过表达不同的Cdk5激活因子(p25、p35、p39)以及Cdk5激酶复合物,使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探究其不同组合对FOXO1转录活性的影响。用Cdk5抑制剂rocovitine干预,观察其对FOXO1出入的影响;同时通过核质分离的方法对比了Cdk5杂合小鼠和野生型大脑皮层组织的FOXO1核质定位。分别用H_2O_2、glutamate处理神经元,通过Western blot观察氧化应激对Cdk5的活性调节,同时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探究其对FOXO1转录因子的影响;最后通过caspase-3染色观察H_2O_2、glutamate的不同时间梯度处理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 Cdk5和p39能够直接与FOXO1相互作用,并磷酸化FOXO1的Ser249位点。激活Cdk5能够显著抑制FOXO1的转录活性,而用Cdk5抑制剂(roscovitine)能够显著提高FOXO1的转录活性并诱导FOXO1入核。与野生型对比,在Cdk5杂合子中,FOXO1蛋白在细胞核中定位显著提高。H_2O_2和glutamate处理诱导p35切割形成p25,同时抑制FOXO1的转录活性,而敲低Cdk5能够缓解H_2O_2和glutamate对FOXO1的转录活性的抑制。通过H_2O_2和glutamate处理的原代神经元,caspase3染色显著增加。结论 Cdk5/p39可以磷酸化FOXO1-ser249位点,并抑制FOXO1的转录活性;而氧化应激能够通过激活Cdk5,抑制FOXO1的转录活性,并诱导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 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1(FOXO1)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瑜 汤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16-219,共4页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分子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王瑜,汤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是定位于细胞膜上,属Ig超家族的粘附分子,其分子量约为110KD(1)。它特异地与白细胞(除中性粒细胞...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分子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王瑜,汤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是定位于细胞膜上,属Ig超家族的粘附分子,其分子量约为110KD(1)。它特异地与白细胞(除中性粒细胞外)所产生的属Integrin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VCAM1 基础研究所 内皮细胞 基因表达 家族 中性粒细胞 细胞分化 特异性转录因子 内膜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FOXO1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熊清芳 谢玉桃 +1 位作者 谭德明 候环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 subfamily-1,FOXO1)表达的变化,以及转录因子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 subfamily-1,FOXO1)表达的变化,以及转录因子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FOXO1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与病理确诊的NAFLD患者,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FOXO1的表达以及FOXO1、PEPCK和G6PC的mRNA水平。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steatosls,SS)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NASH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I.T)显著高于SS组、对照组(P<0.001或P<0.05),而SS组与对照组之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的FOXO1阳性细胞数、FOXO1 mRNA、PEPCK mRNA、GBPC mRNA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FOXO1 mRNA水平与IR、炎症评分和脂肪变性评分、PEPCK mRNA和(G6PC mRNA表达正相关。结论不能根据ALT正常与否决定是否肝穿刺活检。NASH患者的FOXO1表达和活性增强,FOXO1转录因子调节PEPCK和G6PC的表达,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推测脂肪变性和炎性反应参与了FOXO1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针假单胞菌HT66中luxR_19对吩嗪-1-甲酰胺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亚汶 彭华松 +1 位作者 王威 张雪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6-173,共8页
旨在研究调控基因lux R_19对绿针假单胞菌HT66中的抑菌物质吩嗪-1-甲酰胺(phenazine-1-carboxamide,PCN)合成及菌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子操作构建了lux R_19基因敲除株、回补菌株、过表达菌株以及lux R_19(G85A)点突变菌株,检测了目标菌... 旨在研究调控基因lux R_19对绿针假单胞菌HT66中的抑菌物质吩嗪-1-甲酰胺(phenazine-1-carboxamide,PCN)合成及菌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子操作构建了lux R_19基因敲除株、回补菌株、过表达菌株以及lux R_19(G85A)点突变菌株,检测了目标菌株生长曲线、PCN发酵结果、细菌泳动性与从动性等。结果显示,将lux R_19敲除后PCN产量明显降低,对lux R_19基因进行过表达,发现能够将PCN产量提高2倍;lux R_19对于吩嗪合成的多个调控基因以及合成基因表达均产生影响;lux R_19的敲除对HT66的生长及泳动性不产生影响,而对细菌的从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lux R_19(G85A)点突变菌株吩嗪产量较野生型相差很小。结果表明,lux R_19对PCN的合成为正调控基因,一定程度上影响HT66的从动性,第254位碱基突变对PCN合成产量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针假单胞菌 HT66 吩嗪-1-甲酰胺 LUX 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myces yanglingensis KM-1-2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km790的过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立清 孙玲 +1 位作者 黄丽丽 颜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0-1439,共10页
杨凌链霉菌(Streptomyces yanglingensis)KM-1-2是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到的一株新菌,为对其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进行研究,需建立该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成功建立杨凌链霉菌KM-1-2的遗传转化体系,并确定最佳接合转移条件:... 杨凌链霉菌(Streptomyces yanglingensis)KM-1-2是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到的一株新菌,为对其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进行研究,需建立该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成功建立杨凌链霉菌KM-1-2的遗传转化体系,并确定最佳接合转移条件:以2CMY为接合转移培养基,孢子于50℃热激10 min,抗生素覆盖时间介于18~19 h,其中萘啶酮酸质量浓度为25 mg/L,安普霉素为3 mg/L,接合转移效率达1.052×10^-5。同时,利用该转化体系,过表达KM-1-2基因组中的1个SARP转录调控因子km790。与野生型链霉菌KM-1-2相比,过表达菌株Skm790生长速率加快,产孢时间提前,对部分病原真菌的拮抗性增强,而且代谢产物图谱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链霉菌KM-1-2 遗传转化体系 接合转移 SARP家族转录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