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羟丙基-β-环糊精降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并减缓其毒性作用
1
作者 邹亮 刘红 +3 位作者 郭萌萌 李风铃 谭志军 耿倩倩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6,共11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和消除动态差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和组织损伤,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探讨HPCD对BDE-47蓄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HPCD可显著降低BDE-47在紫贻贝各组织中的蓄积浓度,同时加快BDE-47的消除.HPCD降低了BDE-47在贻贝中的残留风险.GST、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变化分析表明,HPCD减轻了BDE-47对紫贻贝消化盲囊和性腺的氧化胁迫.BDE-47+HPCD处理组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值(IBR)低于BDE-47处理组,组织病理损伤也较轻.分子对接显示HPCD减轻BDE-47对紫贻贝的毒性,可能是基于HPCD对BDE-47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HPCD在减少海洋生物污染物积累和消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bde-47) 羟丙基-Β-环糊精 (HPCD) 紫贻贝 蓄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毒理学策略分析十溴二苯醚(BDE-209)的脑损伤机制及作用靶点
2
作者 刘浩 李志刚 魏永杰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3-1163,共11页
十溴二苯醚(BDE-209)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期暴露下可能会干扰人体的神经系统并产生潜在的危害。目前,暴露于BDE-209所产生的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的风险预测和暴露模型仍需完善。因此,本文采用网... 十溴二苯醚(BDE-209)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期暴露下可能会干扰人体的神经系统并产生潜在的危害。目前,暴露于BDE-209所产生的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的风险预测和暴露模型仍需完善。因此,本文采用网络毒理学的策略,以BDE-209暴露介导的脑损伤为例,探讨BDE-209的潜在毒性和作用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BDE-209的潜在毒理靶点。首先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基于多个关键词筛选出脑损伤的相关靶点;再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细化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DAVID和FUMA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全部交集靶点和核心靶点分别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①经过预测得到BDE-209暴露相关的独立靶点87个,筛选出脑损伤相关靶点7940个,确定了78个与BDE-209暴露和脑损伤相关的潜在靶点。②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和评估,通过蛋白作用网络最终筛选出15个核心靶点,包括EGFR、PPARG和DRD2等。③GO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BDE-209暴露所介导的脑损伤毒理靶点主要集中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以及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研究显示,BDE-209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影响神经细胞功能的正常行使,干扰神经系统中正常的信号传导,最终增加脑梗和癌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醚(bde-209) 脑损伤 网络毒理学 毒理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209对斑马鱼胚胎/仔鱼早期发育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沈慧然 孔任 刘春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6,共15页
十溴联苯醚(BDE-209)因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和低廉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并在环境中普遍检出。尽管近年来BDE-209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日益增多,但其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匮乏,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 十溴联苯醚(BDE-209)因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和低廉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并在环境中普遍检出。尽管近年来BDE-209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日益增多,但其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匮乏,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BDE-209(0、1、10、100μg·L^(-1))的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测试,利用油红O染色表征了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体内中性脂质的积累变化,明确了BDE-209对斑马鱼胚胎/仔鱼脂质代谢干扰的效应时间窗口;进一步通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测定、脂质组学分析及基因表达验证,揭示了BDE-209暴露对斑马鱼胚胎/仔鱼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00μg·L^(-1)BDE-209暴露显著降低了斑马鱼存活率和体长,加速了仔鱼心跳并抑制其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此外,斑马鱼体内TG和TC等中性脂质浓度显著上升;脂质组学分析显示,BDE-209暴露可引起包括鞘脂类、甘油磷脂类在内的74种脂质分子的显著积累;基因表达结果表明,BDE-209暴露显著上调了脂质合成相关基因CDP-甘油二酯-肌醇-3-磷脂酰转移酶(cdipt)溶血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lclat1)和磷脂酸膦酸水解酶(lpin1a)的表达,显著下调了磷脂酶D1(pld1)、磷脂酶A2(pla2g12a)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BDE-209通过影响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脂质代谢过程,造成脂质积累,从而引发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斑马鱼 胚胎发育毒性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脱碘酶在孕哺期十溴联苯醚(BDE 209)暴露致子代小鼠神经发育毒性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钱波 王健 +3 位作者 朱春艳 胡宏 邵静 刘晓晖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9-466,共8页
研究孕哺期BDE209暴露对母鼠胎盘和子代脑组织甲状腺激素脱碘酶(deiodinase,DI)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子鼠神经发育毒性效应中的作用。将7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暴露BDE20910 d后,与雄鼠合笼,每组选取... 研究孕哺期BDE209暴露对母鼠胎盘和子代脑组织甲状腺激素脱碘酶(deiodinase,DI)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子鼠神经发育毒性效应中的作用。将7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暴露BDE20910 d后,与雄鼠合笼,每组选取怀孕时间相近(相差不过2 d)的8只母鼠孕期持续染毒至子鼠断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孕17~18 d胎盘、出生后60 d子鼠脑组织3种类型脱碘酶基因相对表达,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出生后60 d子鼠学习记忆能力,测量第2、16、30和60天子鼠体重,观察孕哺期BDE 209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显示,BDE 209对子鼠出生时体重未见明显影响,出生后30 d,高剂量BDE 209暴露组雌性子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子鼠体重(p〈0.05),而低、高剂量暴露组雄性子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子鼠体重(p〈0.05,p〈0.01),出生后60 d,BDE 209对子鼠体重影响不明显。BDE 209暴露能够显著延长出生后60 d雌、雄性子鼠逃避潜伏期(p〈0.05或p〈0.01)。BDE209暴露显著降低母鼠胎盘中3种类型脱碘酶(主要是DI-3)基因表达(p〈0.05或p〈0.01),同时,BDE 209暴露可诱导出生60 d后雄性子鼠脑组织中DI-1基因表达(p〈0.05或p〈0.01),抑制雄性子鼠脑组织中DI-3基因表达(p〈0.05),BDE 209暴露对出生后60 d雌鼠脑组织脱碘酶未见明显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孕哺期BDE209暴露可能通过影响母鼠胎盘组织脱碘酶(特别是DI-3)基因表达,导致子鼠神经发育毒性效应-学习记忆能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 209 脱碘酶 Morris水迷宫 神经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209胁迫对翡翠贻贝(Pernaviridis)SOD、MDA和GSH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志斐 张喆 +5 位作者 马胜伟 王贺威 巩秀玉 蔡文贵 陈海刚 贾晓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3-1059,共7页
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DE209(0.1、1、10mg·L-1)在胁迫1、3、7、15d和清洁海水中释放3、7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DE209(0.1、1、10mg·L-1)在胁迫1、3、7、15d和清洁海水中释放3、7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DE209胁迫后,翡翠贻贝2组织SOD活性先是受到明显的诱导作用,之后随胁迫时间延长被显著性抑制(P<0.01);BDE209对翡翠贻贝外套膜MDA含量的影响呈诱导-抑制反复变化,对内脏团MDA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诱导效应,其中胁迫第3d时的诱导率最高,为22.83%。翡翠贻贝外套膜GSH含量在BDE209胁迫初期就被显著诱导(P<0.01),随暴露时间延长诱导效应降低,在第15d时被显著性抑制(P<0.05);BDE209可诱导内脏团GSH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但随暴露浓度增加GSH含量明显降低。清水恢复阶段,在清洁海水中恢复3d后,翡翠贻贝2组织MDA含量和GSH含量相对于对照组仍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SOD活性总体在外套膜中受到抑制、内脏团中受到诱导,仅个别浓度组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翡翠贻贝 外套膜 内脏团 SOD MDA 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3胁迫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SOD、MDA和GSH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志斐 马胜伟 +5 位作者 张喆 王贺威 巩秀玉 蔡文贵 陈海刚 贾晓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0,共6页
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一溴联苯醚(BDE3)(1μg.L-1、10μg.L-1和100μg.L-1)胁迫1 d、3 d、7 d和15 d且清洁海水释放3 d和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 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一溴联苯醚(BDE3)(1μg.L-1、10μg.L-1和100μg.L-1)胁迫1 d、3 d、7 d和15 d且清洁海水释放3 d和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DE3胁迫后低浓度组翡翠贻贝两组织SOD活性均受到诱导(P<0.01),诱导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中、高浓度组外套膜对BDE3响应比内脏团灵敏;BDE3对翡翠贻贝外套膜b(MDA)的影响总体呈诱导后抑制趋势,对内脏团b(MDA)的影响表现抑制-诱导反复变化,其中低浓度组第3天时诱导率最高(26.04%),高浓度组第7天时抑制率最高(14.92%);翡翠贻贝外套膜w(GSH)在BDE3胁迫下,低浓度组一直被诱导(P<0.01),中、高浓度组总体呈诱导后抑制作用,内脏团中高浓度组w(GSH)胁迫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P<0.05),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w(GSH)显著增加(P<0.01),中、高浓度组出现诱导抑制的不规律变化。释放阶段结束后仅个别浓度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3 翡翠贻贝 外套膜 内脏团 SOD MDA 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多溴联苯醚(BDE-47、BDE-209)对褶皱臂尾轮虫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沙婧婧 王悠 +4 位作者 王鸿 陈悦 李晓红 徐宁宁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7,共9页
为丰富海洋环境中多溴联苯醚污染对浮游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2种多溴联苯醚BDE-47和BDE-209作为胁迫因子,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受试生物,研究其单一及联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显示:单一急性毒性作用... 为丰富海洋环境中多溴联苯醚污染对浮游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2种多溴联苯醚BDE-47和BDE-209作为胁迫因子,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受试生物,研究其单一及联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显示:单一急性毒性作用时,BDE-47胁迫对轮虫的48、72和96hLC50分别为2.113、0.376、0.163mg/L,均小于BDE-209各相应的LC50值,分别为11.162、1.237、0.295mg/L,说明BDE-47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大于BDE-209;二者联合作用时,分别采用浓度1∶1和毒性1∶1进行试验,应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计算AI(Additive index),评价二者对轮虫的联合毒性,2种试验配比方式得到的结果类似,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联合作用结果均为协同作用;72、96h时AI<0,均表现为拮抗作用。结果表明,96h内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BDE-47和BDE-209对其联合毒性作用从协同作用转变为轻微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47 bde-209 褶皱臂尾轮虫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4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卓娜 孟范平 +1 位作者 赵顺顺 姚瑞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35-439,共5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BDE-47浓度梯度设置为0、0.1、1、5、10、50μg·L-1).结果显示,BDE-47对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的96h半效应浓度(96hEC50)分别为0.79、1.52、1.99和2.25μg·L-1,表明BDE-47对海洋微藻属于极高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海洋微藻 急性毒性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输电权和BDE算法的双层最优购电组合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庄晓丹 冯冬涵 甘德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7,共7页
在输电网开放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利用金融输电权(FTR)进行阻塞管理是近年来阻塞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拍卖是进行FTR分配的主要方式之一。采用FTR对冲阻塞风险,将FTR拍卖市场和电能交易市场相结合,提出了考虑阻塞风险的供电公司双层最优... 在输电网开放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利用金融输电权(FTR)进行阻塞管理是近年来阻塞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拍卖是进行FTR分配的主要方式之一。采用FTR对冲阻塞风险,将FTR拍卖市场和电能交易市场相结合,提出了考虑阻塞风险的供电公司双层最优购电组合模型,上层优化以供电公司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下层以FTR拍卖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电能市场和FTR拍卖市场的双重不确定因素。针对该双层优化模型的随机性特点设计了基于蒙特卡罗和微分进化的双层微分进化(BDE)算法。算例结果证明了适当的FTR可降低购电组合的风险,并表明了该双层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供电公司 购电组合 阻塞风险 金融输电权 双层优化 bd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急性毒性及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吉贵祥 石利利 +1 位作者 刘济宁 吴晟旻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1-736,共6页
为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急性毒性、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受精后3h的斑马鱼胚胎为染毒对象,用概率单位法计算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96h·LC50;再参照96h-LC50按-定比例级差设置O.25、... 为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急性毒性、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受精后3h的斑马鱼胚胎为染毒对象,用概率单位法计算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96h·LC50;再参照96h-LC50按-定比例级差设置O.25、0.5、1.0、2.0mg·L^-1 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mg·L^-1)进行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检测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BDE-47对斑马鱼96h的急性毒性LC50为3.77mmg·L^-1(95%可信区间1.93~1027mg·L^-1);2.0mg·L^-1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且CAT活性与BDE-47染毒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O.5mg·L^-1BDE-47染毒96h后,即观察到斑马鱼幼鱼出现明显细胞凋亡,主要集中于神经管和脑部。研究表明,BDE-47可以影响斑马鱼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并能诱导细胞凋亡;BDE-47导致神经组织的氧化损伤可能在动物神经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斑马鱼 急性毒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UV工艺对水中BDE47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洪梅 魏东洋 +2 位作者 孙云娜 万大娟 许振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25,共7页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O3/UV工艺对BDE47去除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因子,如溶液的初始浓度、O3转化率和pH值等,分析了臭氧和紫外的协同作用,探讨了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O3/UV对BDE47的降解效率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转化率的提...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O3/UV工艺对BDE47去除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因子,如溶液的初始浓度、O3转化率和pH值等,分析了臭氧和紫外的协同作用,探讨了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O3/UV对BDE47的降解效率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转化率的提高和UV强度的增强而升高,随初始浓度增加,去除效率降低;O3和UV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对BDE47的去除效果明显;BDE47的去除基本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UV工艺 bde47 降解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降解菌的筛选及破乳提高回收率的方法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继华 关健飞 +2 位作者 宋北 刘翔 辛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4,共6页
通过污染物质量浓度梯度驯化法、最大污染物质量浓度驯化法及外加碳源辅助驯化法,并从整体驯化和分离单菌后驯化2个角度出发,以期系统地筛选出BDE-47高效降解菌种或菌群.测定降解能力过程中,应用物理和化学破乳方法,解决由于细菌表面的... 通过污染物质量浓度梯度驯化法、最大污染物质量浓度驯化法及外加碳源辅助驯化法,并从整体驯化和分离单菌后驯化2个角度出发,以期系统地筛选出BDE-47高效降解菌种或菌群.测定降解能力过程中,应用物理和化学破乳方法,解决由于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及其分泌的胞外物导致的液液萃取测定回收率过程中的严重乳化问题.结果表明:采用3种方法整体驯化之后进行菌株的分离,分别得到7、3和11株降解菌株,先分离菌株,再采用3种方法逐级驯化共得到能在以BDE-47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14株,为驯化最优组合,且经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可知,先整体驯化再分离得到的菌株,均可在上述14株中找到相对应菌株;水浴、离心及甲醇共同作用的破乳过程为最优破乳组合,其回收率可高达92.3%;甲醇在整个破乳过程中,对BDE-47的回收起积极促进作用,而NaCl则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47 降解菌 驯化 破乳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与DNA损伤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雪松 任新 +2 位作者 杨春维 尤宏 任百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80-2286,共7页
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对象,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胚胎的氧化应激及DNA损伤。通过对不同浓度BDE-47(1、5、10、50μg·L^(-1))暴露5 d后胚胎/幼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 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对象,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胚胎的氧化应激及DNA损伤。通过对不同浓度BDE-47(1、5、10、50μg·L^(-1))暴露5 d后胚胎/幼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变化的分析以及Sod1、Ucp-2、Gstp2及Nqo1基因相对量表达的测定,考查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氧化应激效应;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对尾矩值的分析,探讨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DNA损伤。结果显示,BDE-47能够显著诱导ROS与MDA的产生,并呈现浓度效应依赖关系;50μg·L^(-1)BDE-47能够显著增加SOD与CAT的活性,降低GSH的浓度。BDE-47暴露后50μg·L^(-1)暴露组基因Ucp-2的表达显著上调4.12倍(p<0.01),Gstp2与Nqo1表达分别显著下调至对照组的0.62倍与0.55倍(p<0.01),而基因Sod1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同时,5、10、50μg·L^(-1)暴露组胚胎/幼鱼尾矩值显著增加并伴随着ROS的浓度升高。结果表明,BDE-47能够诱导斑马鱼胚胎/幼鱼产生氧化应激,ROS是诱发胚胎发生DNA损伤的导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47 斑马鱼胚胎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联苯醚(BDE-209)对土壤跳虫的急、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轩 张偲 +2 位作者 王光鹏 乔敏 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9-394,共6页
为揭示溴代阻燃剂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采用回避实验和繁殖实验评价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2种土壤跳虫Folsomia candida和Folsomia fimetaria的急/慢性毒性。48h的急性回避实验中,BDE-209对F.candida和F.fimetaria产生毒性效应的... 为揭示溴代阻燃剂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采用回避实验和繁殖实验评价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2种土壤跳虫Folsomia candida和Folsomia fimetaria的急/慢性毒性。48h的急性回避实验中,BDE-209对F.candida和F.fimetaria产生毒性效应的EC_(50)值分别为1.27和0.79mg·kg^(-1),LOEC值均小于0.5mg·kg^(-1)。慢性繁殖实验中,BDE-209对F.candida和F.fimetaria繁殖毒性的EC_(50)值分别为0.81和0.56mg·kg^(-1),LOEC值分别为<0.25和<0.5mg·kg^(-1)。研究表明,土壤BDE-209污染对跳虫的繁殖和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在较低暴露浓度下(0.25mg·kg^(-1))即对跳虫繁殖产生抑制效应;有性生殖的F.fimetaria比孤雌生殖的F.candida对BDE-209污染的毒性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跳虫 繁殖 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联苯醚(BDE209)对蜡状芽胞杆菌吸附/释放金属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婷 尹华 +4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何宝燕 秦华明 张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9-345,共7页
针对重金属及多溴联苯醚(PBDEs)复合污染问题,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复合菌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吸附及释放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对低浓度的Pb(II)(0.712mg·L... 针对重金属及多溴联苯醚(PBDEs)复合污染问题,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复合菌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吸附及释放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对低浓度的Pb(II)(0.712mg·L-1)、Zn(II)(4.844mg·L-1)具有快速、高效、稳定的吸附能力,最高吸附率分别达到98.31%和97.83%;对低浓度的Cu(II)(1.915mg·L-1)也能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吸附率最高可达59.90%.复合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同时,释放了其他金属离子:Ca(II)、K(I)、Na(I),且释放总量大于吸附总量.不同浓度的BDE209对复合菌吸附重金属产生不同的影响.1mg·L-1的BDE209基本表现为促进复合菌对重金属的吸附;而10mg·L-1的BDE209在0~4h之间促进复合菌对Pb(II)、Zn(II)的吸附,在反应4h后明显抑制吸附作用,而对Cu(II)则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BDE209对金属离子释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应的初始阶段(0~4h),表现为高浓度的BDE209减缓K(I)、Na(I)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bde209 生物吸附 阳离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BDE-209单独或联合BDE-47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杰 曾洁 +5 位作者 张春芳 孙斌 刘传鑫 何玉甜 谭鹰 陈敦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十溴联苯醚(BDE-209)单独或联合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形态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神经干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用Nestin免疫荧光法鉴定。实验分组为:1‰DMSO对照组,0.6、1.0... 目的:探讨低剂量十溴联苯醚(BDE-209)单独或联合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形态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神经干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用Nestin免疫荧光法鉴定。实验分组为:1‰DMSO对照组,0.6、1.0、6.0μg/mL BDE-209组,3.2μg/mL BDE-47组,0.6μg/mL BDE-209+3.2μg/mL BDE-47组,1.0μg/mL BDE-209+3.2μg/mLBDE-47组,6.0μg/mL BDE-209+3.2μg/mL BDE-47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72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结果:新生鼠海马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阳性。培养72h后,剂量0.6μg/mL BDE-209组形成神经球个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球数目变少。剂量0.6、1.0μg/mL BDE-209组形成神经球大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BDE-209和BDE-47联合染毒对形成神经球个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BDE-209和BDE-47可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形态,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四溴联苯醚 神经干细胞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春芳 陈敦金 +2 位作者 陈艳红 苏春宏 刘先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μg/mL,实验C组的BDE-209...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μg/mL,实验C组的BDE-209浓度为50μg/mL。实验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染毒72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并于染毒后24、48、72、96、120h记录各组光吸收度A值。结果:从新生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染毒72h后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加大,神经球明显变小,数目变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BDE-209可以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发生改变,随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增殖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J-1降解/吸附水体中BDE-209/Pb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芳芳 尹华 +3 位作者 龙焰 彭辉 叶锦韶 何宝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7-423,共7页
研究鼠李糖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J-1降解/吸附水体中BDE-209/Pb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范围的鼠李糖脂(20-100 mg/L)能促进BDE-209/Pb复合污染体系中菌J-1对BDE-209的降解和对Pb的吸附;50 mg/L的鼠李糖脂可将菌J-1对BDE-... 研究鼠李糖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J-1降解/吸附水体中BDE-209/Pb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范围的鼠李糖脂(20-100 mg/L)能促进BDE-209/Pb复合污染体系中菌J-1对BDE-209的降解和对Pb的吸附;50 mg/L的鼠李糖脂可将菌J-1对BDE-209(1mg/L)的降解率提高38.37%,对Pb(1 mg/L)的吸附率提高16.46%;鼠李糖脂能以单分子或胶束形式与Pb结合,从而缓解菌J-1在降解BDE-209的过程中Pb对菌体的毒性,促进BDE-209的生物降解。高浓度鼠李糖脂对菌J-1降解BDE-209和吸附Pb有抑制作用;当鼠李糖脂质量浓度大于200 mg/L时会造成菌体萎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水体bde-209 PB复合污染 降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BDE-209对小鼠精子DNA的损伤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新 段华英 +1 位作者 王玲 陈敦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BDE-209染毒小鼠精子DNA的损伤,探讨BDE-209影响受精卵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附睾尾取精法体外获得昆明小鼠精子,分别置于HTF培养基中。按照培养基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5组:A组:0μg/ml;B... 目的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BDE-209染毒小鼠精子DNA的损伤,探讨BDE-209影响受精卵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附睾尾取精法体外获得昆明小鼠精子,分别置于HTF培养基中。按照培养基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5组:A组:0μg/ml;B组:2.5μg/ml;C组:5μg/ml;D组:10μg/ml;E组:20μg/ml。精子培养后,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再用彗星分析软件对细胞进行分析(SCGE),比较各组精子损伤的差异。结果在SCGE试验图片中,A组平均尾长为(1.15±1.27)μm。随着BDE-209浓度的增加,D组和E组,可见到部分细胞拖尾,平均尾长分别为(2.13±1.29)μm和(2.83.±2.46)μm,明显长于A组(P<0.01)。细胞尾部DNA的含量比也明显增加(P<0.01)。D组及E组的Olive尾矩、尾长/头长比A组长(P<0.01),C组的尾长/头长比A组大(P<0.05)。小鼠精子DNA损伤中各指标变化与BDE-209浓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结论外源性的BDE-209可造成小鼠精子DNA的损伤,导致小鼠精子DNA链的断裂。外源性BDE-209对小鼠精子DNA的损伤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精子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HO-BDE-137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伟 李冬梅 +2 位作者 韩晓冬 刘红玲 于红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24-230,共7页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为研究对象,选取环境及生物体中均有检出的一种典型的羟基化PBDE——6-HO-BDE-137作为目标化合物,设置0、0.1、1、10μmol·L-14个浓度梯度,应用噻唑蓝(MTT)试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V-FITC/PI双...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为研究对象,选取环境及生物体中均有检出的一种典型的羟基化PBDE——6-HO-BDE-137作为目标化合物,设置0、0.1、1、10μmol·L-14个浓度梯度,应用噻唑蓝(MTT)试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坏死率的变化,探讨其对支持细胞的损伤情况.研究发现,6-HO-BDE-137显著影响支持细胞的增殖活力,暴露24h,10μmol·L-1浓度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殖(p<0.05),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至48h),10μmol·L-1组转为增殖抑制;支持细胞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10μmol·L-1浓度组变化最为明显,有大量的细胞变圆飘起;随6-HO-BDE-137暴露浓度的升高,支持细胞死亡率增加,凋亡是支持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研究结果提示:6-HO-BDE-137具有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6-HO-bde-137 大鼠 睾丸支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