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苯酚降解菌(Alcaligenes faecalis BC2001)的PCR检测及其苯酚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智敏 宋亚娜 +2 位作者 姚梅宾 陈彬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该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粪产碱菌BC2001总DNA中扩增一条大小为684 bp的片段。将该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与Proteobacterium L-18菌(登录号为:AY346142)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7...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该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粪产碱菌BC2001总DNA中扩增一条大小为684 bp的片段。将该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与Proteobacterium L-18菌(登录号为:AY346142)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7%。另降解试验表明BC2001菌在pH=6时(质量浓度为500mg.L-1)其生长最佳,而在苯酚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也是菌株具降解能力的有效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羟化酶基因 PCR检测 粪产碱菌bc2001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铁英 包晓东 +2 位作者 宋亚娜 林智敏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运用细菌通用16S rRNA特异的引物对,将生防菌BC2000、BC2001和对照菌株用6种内切酶进行PCR—RFLP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可把7种菌分成4组:A组为BC2000、BC2001;B组为圆褐固氮菌;C组为荧光假单胞菌;D组为拮抗菌LB2... 运用细菌通用16S rRNA特异的引物对,将生防菌BC2000、BC2001和对照菌株用6种内切酶进行PCR—RFLP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可把7种菌分成4组:A组为BC2000、BC2001;B组为圆褐固氮菌;C组为荧光假单胞菌;D组为拮抗菌LB2、LB3、Apb。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图谱谱带清晰,差别明显,可作为生防菌BC2000、BC2001的分子标记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BC2000 bc2001 菌株 内切酶 PCR- RFLP 酶切图谱 分子标记图谱 16S RRNA基因 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虫拮抗菌BC2000的分子鉴定及其GFP标记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莉娟 郑伟文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用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的方法对抗线虫生防菌BC2000进行分子鉴定,根据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在GenBank中获得序列号AY662683.对gfp标记菌BC2001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BC2... 用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的方法对抗线虫生防菌BC2000进行分子鉴定,根据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在GenBank中获得序列号AY662683.对gfp标记菌BC2001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BC2000相比,标记菌BC2001生长较慢;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但不影响菌株培养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和最适宜pH.而标记菌株BC2001在非选择性LB培养基中连续转接10次后外源基因gfp表达的荧光稳定性还保持在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虫菌株BC2000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菌株bc2001 16S RRNA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