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F-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Simulink仿真模型构建
1
作者 韩晓丽 李黛青 张镇松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9-2117,共9页
本文以Monod模型为基础,建立BAF-强化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氮去除的simulink仿真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对,并通过搭建BAF-强化人工湿地实验装置所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模型对出水... 本文以Monod模型为基础,建立BAF-强化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氮去除的simulink仿真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对,并通过搭建BAF-强化人工湿地实验装置所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模型对出水COD、氨氮和总氮的模拟平均值误差分别为12.03%、6.47%和1.91%,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平均值误差分别为13.80%、14.80%和0.29%.相较于一级动力学模型,本模型在对出水有机污染物以及氨氮的模拟表现更为出色.在对出水总氮的模拟上,本模型与一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模型能较好预测有机污染物、氨氮、总氮的降解效果,可为BAF-强化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效率提供模拟数据,同时为该系统有机污染物、氮的降解途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强化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 动力学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弱电强化措施对厌氧氨氧化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湛禹 汤翀 +7 位作者 刘俊杰 张剑波 朱祺琪 潘玲阳 李定心 平腊梅 李刚 王振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90-2502,共13页
将基于ANAMMOX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HCW)改造为自驱弱电强化人工湿地(SECW),考察了SECW在试验阶段的运行性能,探究了稳定运行时装置的微生物特性,另解析并阐释了其中的氮转化途径.结果表明,电活性生物膜的预制及电极的合理布设可使SECW... 将基于ANAMMOX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HCW)改造为自驱弱电强化人工湿地(SECW),考察了SECW在试验阶段的运行性能,探究了稳定运行时装置的微生物特性,另解析并阐释了其中的氮转化途径.结果表明,电活性生物膜的预制及电极的合理布设可使SECW中的电极氨氧化作用和阴极反硝化作用得到同步强化,同时亦可使填料层中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及活性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装置中可形成基于ANAMMOX的多路径耦合脱氮体系,由此可显著改善其脱氮性能.当SECW的电极布设方式为“双阴极-单阳极”形式且其水力负荷(HLR)为0.08m^(3)/(m^(2)·d)时,装置的运行性能较为理想,其COD、TP、TN和NH_(4)^(+)-N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1.39±3.09)%、(93.64±1.15)%、(91.67±2.77)%和(94.34±2.72)%,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816.45±8.44)mV和651.96W/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CW) 自驱弱电强化 厌氧氨氧化 电极氨氧化 阴极反硝化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挺水植物菰生理性状、基质酶活性及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郭凤倩 赵兴杰 +3 位作者 刘云根 杨思林 徐超 文明发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分别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VFCW系统)和磁场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VFCW系统),通过测定湿地系统进出水理化指标、挺水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生理指标及基质酶活性,探究磁场对人工湿地净化...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分别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VFCW系统)和磁场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VFCW系统),通过测定湿地系统进出水理化指标、挺水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生理指标及基质酶活性,探究磁场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植物及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磁场能提高人工湿地对总磷(TP)、铵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50.70%、91.16%、59.48%,且对NH_(4)^(+)-N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提升了46.89%。②磁场的施加有利于植物生长,相较于VFCW系统,M-VFCW系统菰的净光合速率(Pn)、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35%、8.55%、9.92%,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③M-VFCW系统上层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VFCW系统(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TP、NH_(4)^(+)-N及COD去除率均存在极强的相关性,表明这两种酶在人工湿地对氮磷有机物的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适度的磁场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基质酶活性,从而提升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可为磁场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磁场强化 净化效果 挺水植物 基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多环芳烃污水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康 王玮 +1 位作者 李法云 欧阳鹏武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5-1330,共6页
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人工湿地去除PAHs的主要途径,包括基质、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探讨了强化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 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人工湿地去除PAHs的主要途径,包括基质、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探讨了强化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水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以期对实现污水中PAHs的高效去除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多环芳烃 污水处理 强化作用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性能强化技术及其在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绍武 常瑞峰 +2 位作者 门学超 史炯 樊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人工湿地因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尾水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然而,随着环保政策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人工湿地对不同水质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多数污水处理难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强化... 人工湿地因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尾水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然而,随着环保政策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人工湿地对不同水质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多数污水处理难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强化技术与手段被应用于人工湿地系统,以增强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净化性能。主要从合理设计人工湿地、联合预处理工艺构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以及保温和溶解氧控制等方面综述当前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性能的强化技术,并简要概述了人工湿地在处理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有色金属 强化技术 耦合预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陶敏 贺锋 +1 位作者 王敏 吴振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0,共5页
脱氮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扰人工湿地应用的问题之一,如何强化人工湿地脱氮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对于氮的去除作用主要有氮的挥发、水生植物的吸收、基质的吸附、沉淀以及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脱氮途径,... 脱氮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扰人工湿地应用的问题之一,如何强化人工湿地脱氮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对于氮的去除作用主要有氮的挥发、水生植物的吸收、基质的吸附、沉淀以及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脱氮途径,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从湿地结构改进、运行方式优化、建立湿地组合系统、基质优选、植物筛选、微生物调控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措施及净化效果,以期为人工湿地技术优化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供氧对低温域人工湿地脱氮及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娟 杨思思 +3 位作者 郭杨 钟秋爽 王世和 刘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在低温条件下(T〈15oC)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覆膜保温,采取强化供氧措施,探讨了湿地溶解氧分布、微生物数量及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段进行,最佳气水比约为4:1.最佳供氧条件下,湿地氧环... 在低温条件下(T〈15oC)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覆膜保温,采取强化供氧措施,探讨了湿地溶解氧分布、微生物数量及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段进行,最佳气水比约为4:1.最佳供氧条件下,湿地氧环境显著改善,供氧前湿地的氧浓度普遍低于0.2mg/L,中后段接近于零,供氧后湿地前段氧浓度达1.2mg/L,整体湿地氧浓度高于0.4mg/L.强化供氧使湿地前段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中后段反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利于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COD去除率提高了15%,TN,NH^+4-N去除率均提高了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温域 强化供氧 微生物 脱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低温运行效果及强化措施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杨阳 万蕾 张林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195,共4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其所具备综合处理效果好、投资少、便于运行管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分析了人工湿地低温运行的影响因素,概括归纳了人工湿地在低温地区的运行效果,对强化措施进行了总结,...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其所具备综合处理效果好、投资少、便于运行管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分析了人工湿地低温运行的影响因素,概括归纳了人工湿地在低温地区的运行效果,对强化措施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该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以期为研究低温环境湿地污染物去除率下降问题提供帮助,为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温 运行效果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粉煤灰陶粒对人工湿地强化除磷机制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世玮 陈卫 荆肇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939-4943,共5页
为强化人工湿地除磷能力和扩大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的利用,选择对磷吸附容量高的高钙粉煤灰陶粒作为人工湿地基质,考察除磷特性,探讨除磷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钙粉煤灰陶粒具有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相对于传统基质具有较大的磷吸附容... 为强化人工湿地除磷能力和扩大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的利用,选择对磷吸附容量高的高钙粉煤灰陶粒作为人工湿地基质,考察除磷特性,探讨除磷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钙粉煤灰陶粒具有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相对于传统基质具有较大的磷吸附容量,磷去除率可达90%,出水TP和PO43-质量浓度分别低于0.40 mg/L和0.22mg/L;粉煤灰陶粒吸附Ca-P达到总吸附磷量的90%,强化除磷的机制是陶粒内部的钙元素与水中的磷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磷在陶粒表面的沉积,进而达到从水中分离的目的,微生物分解和植物的进一步吸收能维持该过程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粉煤灰陶粒 人工湿地 基质 强化除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脱氮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海燕 赵远哲 +3 位作者 王文富 董伟羊 闫国凯 常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85-597,共13页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脱氮影响因素及强化脱氮措施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和微生物氨化、硝化与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机理;分析了进水碳氮比(C/N)、水力停留时间(HRT)、植物种类、湿地...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脱氮影响因素及强化脱氮措施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和微生物氨化、硝化与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机理;分析了进水碳氮比(C/N)、水力停留时间(HRT)、植物种类、湿地运行方式、温度、pH和溶解氧(DO)浓度等主要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外加碳源、优化植物配置、新型基质开发、人工增氧和保温等强化脱氮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对人工湿地脱氮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微生物 基质 影响因素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冠亮 赵庆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138,共5页
为解决传统的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运行成本较高问题并满足日趋增长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实际需要,开展了粉煤灰基混凝剂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潜流式人工湿地(CEPT-SFCW)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负荷率为0.05~0.1m3/... 为解决传统的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运行成本较高问题并满足日趋增长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实际需要,开展了粉煤灰基混凝剂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潜流式人工湿地(CEPT-SFCW)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负荷率为0.05~0.1m3/(m·2d)的条件下,CEPT-SFCW系统对COD的去除率>85%。同时,CEPT-SFCW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很高,虽然在进水含磷量低时人工湿地会发生磷释放的现象,出水中磷浓度仍可达到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该系统对氨氮去除效率较低,最高可达到10%,去除效果与植物的生长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潜流式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强化农村生活污水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贺 陆昕渝 +4 位作者 常越亚 黄民生 李丹 何岩 曹承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7,共9页
以"陶粒"单一填料和"陶粒+沸石"组合填料的两种垂直流人工湿地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评价两种试验装置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并结合湿地植物对TN去除的贡献率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其脱氮机理,以期为该湿地系... 以"陶粒"单一填料和"陶粒+沸石"组合填料的两种垂直流人工湿地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评价两种试验装置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并结合湿地植物对TN去除的贡献率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其脱氮机理,以期为该湿地系统服务于农村生活污水强化脱氮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陶粒+沸石"组合填料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H_4^+-N及TN的平均去除率高于采用"陶粒"单一填料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的23%和25%,且其出水的NH_4^+-N及TN浓度均满足一级B标准(GB 18918-2002)的要求;两种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植物吸收对污水中TN去除的贡献率均低于0.5%,因此填料吸附和微生物净化是该湿地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采用"陶粒+沸石"组合填料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组合填料式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及填料中具备丰富的硝化和反硝化功能菌群,从而为该湿地系统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强化脱氮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填料组合方式 农村生活污水 强化脱氮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碳源投加量对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强化脱氮启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恒亮 朱铁群 +3 位作者 王海燕 储昭升 杭前宇 侯泽英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32-339,共8页
针对农田退水C/N较低的问题,采取表面流人工湿地投加缓释型植物碳源芦苇强化反硝化脱氮。模拟农田退水水质为:NO_3^--N浓度,(8.00±1.00)mg/L;TN浓度,(9.00±1.00)mg/L;NH_4+-N浓度,(0.70±0.10)mg/L;NO_2^--N浓度,0.01 mg/... 针对农田退水C/N较低的问题,采取表面流人工湿地投加缓释型植物碳源芦苇强化反硝化脱氮。模拟农田退水水质为:NO_3^--N浓度,(8.00±1.00)mg/L;TN浓度,(9.00±1.00)mg/L;NH_4+-N浓度,(0.70±0.10)mg/L;NO_2^--N浓度,0.01 mg/L;TP浓度,(1.00±0.05)mg/L。设计了3组中试湿地:空白组湿地为不加芦苇碎段的对照湿地;1#湿地为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硝化湿地段面积的1/4;2#湿地为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硝化湿地段面积的1/2。采用静态方式进行为期40 d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前期(第1~18天),空白组湿地、1#湿地和2#湿地NO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2%(第18天)、89.1%(第18天)和97.8%(第7天);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1%(第15天)、79.4%(第15天)和90.0%(第7天)。考虑到湿地NO_3^--N的利用情况,在试验第18天时补加NO_3^--N至浓度为(8.00±1.00)mg/L。启动后期(第19~40天),空白组湿地NO_3^--N和TN的去除率在第40天分别为78.0%和71.4%;1#湿地在第37天分别为92.2%和75.2%;2#湿地在第35天分别为95.8%和77.1%。投加芦苇碳源可大大缩短中试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启动期,2#湿地启动较快,且对NO_3^--N和TN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1#湿地和空白组湿地,表明碳源投加越多,启动越快,脱氮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中试 芦苇碳源 投加量 强化反硝化脱氮 启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人工湿地去污效率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练建军 许士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8,213,共5页
针对冬季低温下人工湿地去污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去除机理,探讨了低温对人工湿地系统三要素的去污影响,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总结了低温下人工湿地强化运行方法及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供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 针对冬季低温下人工湿地去污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去除机理,探讨了低温对人工湿地系统三要素的去污影响,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总结了低温下人工湿地强化运行方法及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供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湿地 温度 溶解氧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复氧人工湿地对有机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晓丽 高参 李志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内部引入穿孔导管强化人工湿地复氧效果,并将其与传统湿地系统对有机磷(OP)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生物存在可显著提高湿地系统对有机酸盐转化无机磷酸盐的能力,并可通过同化作用去除一部分TP。引入穿孔导管后,人工湿地基质内部... 内部引入穿孔导管强化人工湿地复氧效果,并将其与传统湿地系统对有机磷(OP)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生物存在可显著提高湿地系统对有机酸盐转化无机磷酸盐的能力,并可通过同化作用去除一部分TP。引入穿孔导管后,人工湿地基质内部通气状况得到改善,基质附着微生物量增加,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率提高,OP向无机磷(IP)转化的时间缩短;装置对TP的去除率从5.2%提高至9.11%,运行9 h时OP去除率高达97.32%,比传统人工湿地提高约9%;人工湿地设计深度32 cm时便可将进水中OP全部转化为IP,设计深度比传统人工湿地减少10 cm以上;沿竖向深度的不同基质层均具有较高的OP去除强度,OP去除强度平均高达38.43 mg/(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复氧 人工湿地 穿孔导管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塘-人工湿地复合生态塘系统中氮和磷的去除规律 被引量:78
16
作者 曹向东 王宝贞 +1 位作者 蓝云兰 刘鸿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9,共5页
在大量分组试验( 中试) 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强化厌氧塘、兼性人工湿地、强化好氧塘和水生植物根系塘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整体系统的组合性能,探讨了氮和磷元素在各单元塘以及系统中的迁移、降解规律。实验表明,在该组合形式的系统... 在大量分组试验( 中试) 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强化厌氧塘、兼性人工湿地、强化好氧塘和水生植物根系塘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整体系统的组合性能,探讨了氮和磷元素在各单元塘以及系统中的迁移、降解规律。实验表明,在该组合形式的系统中,各级单元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助和互补性,前面单元为后续单元提供了较好的前处理,使得后续单元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处理功效,同时由于结合了在厌氧、兼氧以及好氧状态下微生物、高等绿色植物根系、土壤( 砂层) 的同化、分解、截流、吸收、吸附和过滤等处理机制,使得该系统较传统稳定塘工艺具有更高的氮和磷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 人工湿地 生态塘系统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沸石人工湿地强化硝化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杰军 董婧 +3 位作者 沈志强 周岳溪 陈学民 伏小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74-281,共8页
以生物沸石人工湿地(CW)中试装置处理实际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273 d的运行,探讨了生物沸石人工湿地强化硝化处理二级出水的性能及温度对其硝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沸石人工湿地能够快速高效地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氨氮,正常运... 以生物沸石人工湿地(CW)中试装置处理实际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273 d的运行,探讨了生物沸石人工湿地强化硝化处理二级出水的性能及温度对其硝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沸石人工湿地能够快速高效地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氨氮,正常运行阶段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5%,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低于0.5 mg/L。系统重启恢复快、周期短,12 d后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70%以上。低温阶段(低于13℃),生物沸石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依然保持在67.6%。温度对强化硝化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水温从低于15℃缓慢升至25℃以上时,生物沸石人工湿地的氨氮平均硝化率从28%升至62%;强化硝化出水无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现象,除低温阶段,出水亚硝态氮平均浓度为0.16 mg/L。氨氮主要是被微生物强化硝化成硝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硝化 二级出水 生物沸石 人工湿地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复合生物燃料电池强化脱氮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陶梦妮 陶正凯 +3 位作者 王印 王玥 谢婷玉 荆肇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12-2216,共5页
在传统人工湿地的脱氮原理及其存在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湿地复合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能量无需转化、利用效率高、能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产生电能的新型技术,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处理水中的氨氮、总氮。与传统人工湿地系统相比,... 在传统人工湿地的脱氮原理及其存在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湿地复合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能量无需转化、利用效率高、能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产生电能的新型技术,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处理水中的氨氮、总氮。与传统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该系统的硝化、反硝化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国内外调研,分析了生物燃料电池脱氮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脱氮效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燃料电池 强化脱氮 硝化、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强化人工湿地低温脱氮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硕 胡振 刘紫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0-646,共7页
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将富集得到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固定化后投加到人工湿地中,探究生物强化对低温下人工湿地脱氮的强化效果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条件下,梯度降温(R1)和梯度降温耦合选择性抑制(R2... 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将富集得到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固定化后投加到人工湿地中,探究生物强化对低温下人工湿地脱氮的强化效果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条件下,梯度降温(R1)和梯度降温耦合选择性抑制(R2)条件下富集培养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强化处理的人工湿地的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和88%,比对照组湿地分别提高24%和28%.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富集得到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中优势菌种(相对丰度高达19.2%)为具有氨氧化功能的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 sp.),属于全程氨氧化菌,在氨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表明,两组生物强化人工湿地中氨氧化功能基因amoA的表达丰度分别为2.82×108,8.22×108拷贝数/克基质,显著高于对照组湿地的2.50×107拷贝数/克基质.投加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湿地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温 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 强化脱氮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强化地表径流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慧贤 熊志鹏 +2 位作者 王倩 张复港 梁文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作者选择分层进水、添加缓释碳源和降低淹水高度3种措施进行强化脱氮处理。结果显示,在进水浓度相同的条件下,3种措施均增加了沿程COD的浓度和碳源,但并未导致出水COD浓度的升高。降低淹水高度对总氮的去...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作者选择分层进水、添加缓释碳源和降低淹水高度3种措施进行强化脱氮处理。结果显示,在进水浓度相同的条件下,3种措施均增加了沿程COD的浓度和碳源,但并未导致出水COD浓度的升高。降低淹水高度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去除率可达86.4%,出水浓度只有1.8 mg/L。当降低淹水高度时,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对硝氮和亚硝氮沿湿地深度的变化影响较小,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脱氮 强化措施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