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1和B7-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华林 叶任高 +6 位作者 李幼姬 许韩师 董光富 李清刚 谭树芬 叶丽嫦 吴瑞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B7- 1(CD80 )和B7- 2 (CD86 )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使用川芎嗪治疗L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活动期LN患者PBMC培养 ,分别以川芎嗪、地塞米松和川芎嗪 +地塞米松进行处...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B7- 1(CD80 )和B7- 2 (CD86 )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使用川芎嗪治疗L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活动期LN患者PBMC培养 ,分别以川芎嗪、地塞米松和川芎嗪 +地塞米松进行处理 ,以PBS对照 ,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的方法 ,检测PBMC的B7- 1和B7- 2mR 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川芎嗪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能明显抑制B7- 2mRNA表达 (P <0 .0 5 ) ,而川芎嗪 +地塞米松组对B7- 2mRNA表达的抑制更加明显 (P <0 .0 1)。各组对B7- 1mRNA表达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能下调活动期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 2mRNA表达 ,合并使用地塞米松能更好地抑制B7- 2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b7-1 b7-2 川芎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GPI及其拼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蕙心 畅继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b7-1 GPI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B7-1锚定肾癌细胞膜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肿瘤的促进作用
3
作者 葛蕙心 张一兵 +1 位作者 李慧忠 畅继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B7-1锚定肾细胞癌(RCC)细胞膜能否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自身肿瘤的杀伤能力。方法取出本实验室冻存于液氮罐中的经转基因高表达GPI-B7-1的CHO/DHFR-细胞,再从该CHO/DHFR-细胞上洗脱目的蛋白GPI-B7... 目的探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B7-1锚定肾细胞癌(RCC)细胞膜能否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自身肿瘤的杀伤能力。方法取出本实验室冻存于液氮罐中的经转基因高表达GPI-B7-1的CHO/DHFR-细胞,再从该CHO/DHFR-细胞上洗脱目的蛋白GPI-B7-1,并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活性。建立肾癌细胞系CG-6327。将CTL分别与GPI-B7-1-CG-6327细胞膜、CG-6327细胞膜、GPI-B7-1-CHO/DHFR-细胞膜作用24 h,此时得到被三种不同物质活化的CTL细胞,再设单纯体外培养的CTL作为对照,分别将上述四种CTL细胞加入到已接种有CG-6327细胞的96孔板中,进行24 h杀伤试验,MTT法测定CTL的杀伤活性。结果经GPI-B7-1-CG-6327细胞膜活化的CTL细胞杀伤活性(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种物质活化的CTL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通过基因重组方法表达的GPI-B7-1锚定蛋白可被转移并锚定在RCC细胞膜表面提供第二刺激信号,GPI-B7-1锚定后的具有双刺激信号的RCC细胞膜对于CTL的活化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糖基磷脂酰肌醇-b7-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B7-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叶芳 张岚 +1 位作者 乔振华 杨涛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7期505-506,共2页
目的:研究B7-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AL患者B7-1mRNA的表达水平,14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K562、NB4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AL患者B7-1基因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目的:研究B7-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AL患者B7-1mRNA的表达水平,14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K562、NB4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AL患者B7-1基因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但半定量后的表达水平明显较正常低,且初发和缓解患者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7-1基因表达的紊乱可能在AL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能与AL复发和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b7-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1和B7-2mRNA表达异常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5
作者 汪华林 叶任高 +5 位作者 李幼姬 许韩师 董光富 李清刚 周道远 黄凝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活动期和静止期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7-1(CD80)和 B7-2(CD86)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以探讨 B7-1和 B7-2 mRNA表达异常在 LN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活动期和静止期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7-1(CD80)和 B7-2(CD86)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以探讨 B7-1和 B7-2 mRNA表达异常在 LN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分离15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的LN患者PBMC,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的方法,检测PB-MC的 B7-1和 B7-2 mRNA表达。B7-1和 B7-2 mRNA表达与 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的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静止期 LN组 B7-1和 B7-2 mRNA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LN组B7-1mRNA有明显的上升(P<0.05),B7-2 mRNA表达增高更加显著(P<o.01)。B7-2 mRNA的增高与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41,P<0.05)。结论: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存在着B7mRNA表达的异常,B7-2mRNA的增高与 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b7-1 b7-2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uction of anti-hepatoma immunity by recombinant retrovirus expressing B7-1 /B7-2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6
作者 黄洪莲 车小燕 +5 位作者 王小宁 崔贞福 林来兴妹 钱其军 郭亚军 吴孟超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R7-l/B7-2 retrovirus vectors 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B7-l/R7-2 gene expression on in ho and in for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against murine hepatoma. Methods: The recombinant retro... Objective: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R7-l/B7-2 retrovirus vectors 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B7-l/R7-2 gene expression on in ho and in for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against murine hepatoma. Methods: The recombinant retrovirus vectors expressing B7-1/B7-2 were constructed by gene cloning technology to produce retrovirus-infected PE501 and PA317 cell lines and murine hepatoma Hepal-6. The expression of R7-l/B7-2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ning analysis (FACS). B7-l/B7-2 positive Hepal-6 Cell lines were used in inducing anti-hepatoma immunity in ho and in the. Results: In contrast to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parental Hemal-6 tumor, the growth of B7-l/B7-2-positive Hepal-6 inoculated into syngenic mice regressed. B7-1/R7-2-positive or cytokine-treated Hepal-6 alone could only induce mild cytototicity; in contrast, B7-1/B7-2-positive Hemal-6 treated with cytokine-stimulated spleen cells and activated the cytotoxicity effectively. Immunity in mice with R7-1/B7-2-positive tumor cells or cytokine-beated Hepal-6 only provided partial protection against parental Hepa1-6 tumor, whereas pretreatment of the transfected tumor cells with IFN-r and TNF-a induced complete immunity protection in vivo. Mice receiving inoculation of cytokine-treated B7-l/R7-2-positive Hemal-6 cells presented regression of the establoshed pental tUmor and survived for more than l00 d, while those untreated mice died within 40 d. Conclu sions: B7-l/R7-2 expression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in inducing anti-hepatoma immune response, whereas it is efficient when combined with the beatment of IFN-γ and TN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R7-2 murine HEPATOMA gene therapy RETRO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变化及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韩艳平 菅广敏 +2 位作者 边菁 刘红春 孙静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接受ESD...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接受ESD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术后接受为期1 a随访,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22例)与未复发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评价血清TK1、STAT1、B7-H4水平预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TK1、sB7-H4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STAT1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复发组术后3、7 d的血清TK1、sB7-H4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STAT1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P<0.05)。术后3、7 d血清TK1、sB7-H4、STAT1联合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944,均大于各时间点三项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且术后7 d预测价值更高,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86.33%。结论 血清TK1、sB7-H4、STAT1水平变化与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在临床早期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胸苷激酶1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 共刺激分子b7-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B7-H3、TFF1、LCN-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杜伟坡 卢鑫怡 +2 位作者 李景刚 郭芳芳 张晓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三叶因子1(TFF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水平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96例BC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BC组;同期84例乳... 目的:探讨乳腺癌(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三叶因子1(TFF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水平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96例BC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BC组;同期8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行76例体格检查健康者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并分析其与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影响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对B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ER表达为阴性的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与肿瘤直径(r=0.463、0.442、0.481,P<0.001)、TNM分期(r=0.474、0.394、0.562,P<0.001)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67、0.488、0.409,P<0.001),与ER表达呈负相关(r=-0.575、-0.534、-0.538,P<0.001);血清sB7-H3、TFF1、LCN-2单独诊断BC的AUC分别为0.817、0.814、0.830,联合诊断效果优于单独诊断(AUC=0.911,95%CI=0.871~0.942)。结论:BC患者血清中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诊断BC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b7同源体3 三叶因子1 脂质运载蛋白2 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P患者外周血T细胞B7-H1及PD-1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状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莉 韩杰 +1 位作者 徐明明 王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T细胞B7-H1及PD-1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状态的关系,以此来探讨B7-H1/PD-1信号通道在OLP患者T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OLP患者,12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REU计分系...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T细胞B7-H1及PD-1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状态的关系,以此来探讨B7-H1/PD-1信号通道在OLP患者T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OLP患者,12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REU计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OLP患者的疾病状态进行计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OLP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表面B7-H1及PD-1的表达水平。贴壁法去除单核细胞后,将OLP患者的淋巴细胞与健康成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加入抗B7-H1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PD-1信号通道,培养5d后应用X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CD3+B7-H1+、CD3+PD-1+的表达百分率在OLP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CD3+B7-H1+在OLP组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状态计分正相关(P=0.002),而CD3+PD-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临床状态计分无关(P=0.537)。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使用抗B7-H1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PD-1信号通道后,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OLP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的CD3+B7-H1+、CD3+PD-1+很可能参与了OLP的发病;CD3+B7-H1+对OLP的疾病进展可能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b7-H1/PD-1信号通道 T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同系物1分子的免疫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良恩 王福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754-758,共5页
B7同系物1(B7-H1)分子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淋巴细胞及大部分外周组织可以广泛诱导性表达。B7-H1可以和T、B细胞上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及另一未知的刺激性受体结合,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B7-H1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炎症、器... B7同系物1(B7-H1)分子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淋巴细胞及大部分外周组织可以广泛诱导性表达。B7-H1可以和T、B细胞上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及另一未知的刺激性受体结合,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B7-H1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炎症、器官移植排斥以及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通过调控B7-H1的表达水平来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将为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同系物1 程序性死亡-1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7-H3、PCT和sICAM-1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评价研究
11
作者 张丽娟 王金梅 王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B7同系物3蛋白(B7-H3)、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界首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VAP... 目的:探究血清B7同系物3蛋白(B7-H3)、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界首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4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AP与B7-H3、PCT、sICAM-1的关系。结果:35例肺部感染患者检测出病原菌85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株∶真菌株∶其他病原菌为28∶41∶14∶2。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B7-H3、PCT以及sICAM-1水平较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7-H3、PCT、sICAM-1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B7-H3、PCT、sICAM-1对诊断V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854、0.84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2.43%、65.13%、73.26%,特异度分别为68.59%、94.11%、88.24%。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2%和94.13%。结论:血清B7-H3、PCT、sICAM-1对VA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同系物3蛋白 降钙素原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呼吸机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
12
作者 刘炯 王小勇 +3 位作者 王利敏 黄新荞 杨春梅 舒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术前无创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2011年1月—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外胆管癌87例,以7∶3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术前无创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2011年1月—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外胆管癌87例,以7∶3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Slicer软件在MRI图像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进行数据标准化、特征降维及筛选。采用高斯朴素贝叶斯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获取影像组学评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特征,并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3种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通过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模型列线图拟合优度和临床净收益。结果最终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和3个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分别为谷丙转氨酶(P=0.020)、谷草转氨酶(P=0.025)、总胆红素(P=0.026)。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AUC 0.813,测试集AUC 0.818)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训练集AUC 0.711,测试集AUC 0.705)和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 0.769,测试集AUC 0.767)。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表明联合模型列线图拟合优度佳,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术前多序列MRI图像的影像组学评分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3种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列线图,能有效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为患者精准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磁共振成像 程序性死亡配体1 b7-H1抗原 影像组学 列线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肖容 张王刚 +4 位作者 曹星梅 何爱丽 刘捷 田玮 张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325,3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共刺激分子 检测 临床意义 b7-1 发病学 免疫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舍油田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宏录 谭均龙 +2 位作者 易成高 李艺玲 刘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1,共5页
在草舍油田注CO_2驱油过程中,由于CO_2通过大通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气油比上升,导致常规管式泵泵效低,为此进行了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技术研究。研制了防气射流泵和强制拉杆防气泵等关键工具,组合了具有二级防气功能的CO_2驱高气油比井... 在草舍油田注CO_2驱油过程中,由于CO_2通过大通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气油比上升,导致常规管式泵泵效低,为此进行了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技术研究。研制了防气射流泵和强制拉杆防气泵等关键工具,组合了具有二级防气功能的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管柱,并采取了防止CO_2腐蚀的技术措施,形成了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该技术在草舍油田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井平均泵效提高了10.5百分点,平均单井日增油2.0t。这表明,CO_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能够解决草舍油田CO_2驱高气油比井泵效低的问题,达到提到泵效和产油量的目的,为提高草舍油田CO_2驱整体开发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气油比 射流泵 泵效 现场试验 草舍油田 CZ1-7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