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颗粒酶B启动子的磁共振报告基因成像监测CAR-T细胞激活状态
1
作者 倪晓英 秦勇 +5 位作者 贺小娅 黄杰 张湘敏 祝慧如 胡倩 蔡金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59-1968,共10页
目的利用颗粒酶B(granzyme B,GB)启动子控制铁蛋白(ferritin heavy chain,FTH1)报告基因表达,探讨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监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激活状态的可行... 目的利用颗粒酶B(granzyme B,GB)启动子控制铁蛋白(ferritin heavy chain,FTH1)报告基因表达,探讨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监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激活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流式分选得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将GB启动子和FTH1基因连接,连同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 2,GD2)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以慢病毒为载体转入CTLs,构建GD2-CAR-T/pGB-FTH1细胞,以GD2-CAR-T/pCMV-FTH1、GD2-CAR-T和T细胞为对照。CytoTox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各组细胞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共培养后的杀伤效果,ELISA检测共孵育因子以及GB分泌量,Western blot、普鲁士蓝染色、细胞MRI检测共培养后FTH1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获得CTLs并构建GD2-CAR-T/pGB-FTH1、GD2-CAR-T/pCMV-FTH1、GD2-CAR-T细胞,3组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共孵育因子以及GB分泌量均显著高于T细胞组,GB表达水平在与SK-N-SH细胞共培养后1 d最高,3 d和7 d依次降低。GD2-CAR-T/pGB-FTH1组FTH1相对表达量以及铁含量变化趋势与GB表达一致,MRI信号呈逐渐升高趋势。GD2-CAR-T/pCMV-FTH1组FTH1相对表达量、铁含量及MRI信号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GD2-CAR-T和T细胞组无明显FTH1表达及聚铁效应。结论基于GB启动子的MRI报告基因成像可实时反映CAR-T细胞的GB表达水平和肿瘤杀伤作用,为CAR-T治疗提供了一种监测细胞激活状态的可视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b 蛋白 报告基因 磁共振成像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脂蛋白与CTB-pres2抗原基因的融合及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旭 石成华 +3 位作者 曹诚 李平 包幼迪 马清钧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76-281,共6页
首次采用基因融合方式,在乱毒素B亚基-乙型肝炎病毒Pres2抗原融合基因(ctxB-Pres2)的5’端了引入编码大肠杆菌脂蛋白信号肽及N端九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分别置于ctb及lpp/lac启动子下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 首次采用基因融合方式,在乱毒素B亚基-乙型肝炎病毒Pres2抗原融合基因(ctxB-Pres2)的5’端了引入编码大肠杆菌脂蛋白信号肽及N端九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分别置于ctb及lpp/lac启动子下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分泌性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均定位于膜上,并且可以和GM1、抗-CTB抗体及抗HBVPreS2单克隆抗体结合,说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CTB的基本高级结构及CTB、PreS2抗原的抗原性.3H-棕榈酸标记实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发生脂肪化,为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还研究了不同信号肽和宿主菌对该蛋白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霍乱毒素b亚基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中Bt Cry2Ab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预测
3
作者 高洁荣 何颖 +2 位作者 邹泽红 陶爱林 艾云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400-12402,12586,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了解转基因作物中Bt Cry2Ab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及T细胞抗原表位等结构特征,为今后的抗体设计奠定基础。[方法]以在NCBI数据库中获得Cry2Ab蛋白序列为材料,应用DNAStar中的多种方法预测其...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了解转基因作物中Bt Cry2Ab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及T细胞抗原表位等结构特征,为今后的抗体设计奠定基础。[方法]以在NCBI数据库中获得Cry2Ab蛋白序列为材料,应用DNAStar中的多种方法预测其B细胞表位,并通过在线预测软件NetMHCII 2.2分析Cry2Ab蛋白与MHC-II类分子的结合能力,从而预测其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对Cry2Ab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表明,Cry2Ab蛋白的第208~215区域是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对Cry2Ab蛋白与MHC-II类分子结合能力的分析表明,Cry2Ab蛋白的第177~185区域、299~307区域和255~263区域是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暗示含有HLA-DRB10101和HLA-DRB10701等位基因的人群对Cry2Ab蛋白更敏感。[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Cry2Ab蛋白的生物学特征,为完善转基因食品过敏原性的评估方法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植物 过敏原性 Cry2Ab蛋白 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缺失Apx毒素分泌蛋白基因apxⅢB和apxⅢD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的构建与鉴定
4
作者 Park C 邱文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4,共1页
经鉴定,Apx毒素是猪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一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中,Apx毒素是由apxⅢB和apxⅢD编码后经细胞膜分泌的。为了构建1株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活疫苗株,笔者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菌... 经鉴定,Apx毒素是猪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一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中,Apx毒素是由apxⅢB和apxⅢD编码后经细胞膜分泌的。为了构建1株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活疫苗株,笔者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菌株-1536的apxⅢB和apxⅢD基因进行灭活,从而构建DeltaapxⅢB/DapxⅢD突变株(1536DeltaBDeltaD)。用活的1536DeltaBDeltaD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猪进行免疫后,能保护猪免于同源的野生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536的攻击。因此,被损坏的Apx毒素分泌物可使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毒力减弱,并可作为开发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疫苗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X毒素 分泌蛋白基因apxⅢb和apxⅢD 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介导BT基因转化大豆原生质体获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25
5
作者 南相日 刘文萍 +3 位作者 刘丽艳 吕晓波 何云霞 卫志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6-330,共5页
通过PEG法将B.T(BacilastharingiensisCryIAc)毒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豆主栽品种黑农35,黑农37,合丰25和合丰35的原生质体中,经30ml/L潮霉素筛选,选择有抗性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获得... 通过PEG法将B.T(BacilastharingiensisCryIAc)毒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豆主栽品种黑农35,黑农37,合丰25和合丰35的原生质体中,经30ml/L潮霉素筛选,选择有抗性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获得了三棵再生植株,移栽后全部成活,对移栽后植株的总DNA进行PCR分析,均显阳性。对PCR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大豆细胞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原生质体 b.t蛋白基因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蓖麻毒蛋白B链基因RBL463-4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能章 潘国庆 +3 位作者 李田 贾立丽 邓远洪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7-961,共5页
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 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R4。重组质粒pPIC-R4经SacⅠ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中,利用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重组酵母X33/RBL463-4。以2%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出现25kD和20kD2种蛋白,其中25kD蛋白与预测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表明获得了RBL463-4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RBL463-4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蓖麻毒素b蛋白 RbL463-4基因 毕赤酵母表达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亚飞 徐水凌 +1 位作者 罗冬娇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8,共6页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系统/构建 重组蛋白/表达 细胞毒性 淋巴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虎纹捕鸟蛛毒素Ⅰ用pET_(31)b载体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刁建波 刘君梁 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化学全合成虎纹捕鸟蛛毒素 Ⅰ (HWTX Ⅰ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表达 ,采用pET31b载体 ,表达产物N端为大肠杆菌酮基立体异构酶的融合蛋白 ,经亲和连续 6个组氨酸的亲和柱层析后 ,溴化氰切割融合蛋白 ,再经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柱纯化 ,得到了... 化学全合成虎纹捕鸟蛛毒素 Ⅰ (HWTX Ⅰ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表达 ,采用pET31b载体 ,表达产物N端为大肠杆菌酮基立体异构酶的融合蛋白 ,经亲和连续 6个组氨酸的亲和柱层析后 ,溴化氰切割融合蛋白 ,再经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柱纯化 ,得到了重组虎纹捕鸟蛛毒素Ⅰ .质谱分析及N端测序表明 ,rHWTX Ⅰ系正确表达产物 .还原复性的rHWTX Ⅰ表现出与天然HW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毒素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 纯化 pEt31b载体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风河 黄萍 +1 位作者 杨丕山 张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p75NTR)在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p75NTR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129sv小鼠的一侧面神经总干在神经出颅2mm处进行损伤,损伤后第2天,一部分小鼠在神经干损伤的近中侧注射霍乱毒素B(CTB)进行顺行... 目的探讨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p75NTR)在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p75NTR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129sv小鼠的一侧面神经总干在神经出颅2mm处进行损伤,损伤后第2天,一部分小鼠在神经干损伤的近中侧注射霍乱毒素B(CTB)进行顺行示踪标记,损伤后3、7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神经纤维再生轴突进行长度测定及记数分析。另一部分小鼠在面神经总干损伤后第4天切断神经,将切断的面神经断端置入含有FastBlue的聚氯乙烯单端小管中进行逆行示踪标记,荧光显微镜下对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进行计数分析。结果p75NTR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129sv小鼠相比较,再生的神经纤维轴突长度明显不足,二者间面神经核再生运动神经元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轴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p75NTR基因敲除小鼠再生的神经纤维轴突数量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p75NTR基因可以增强面神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 霍乱毒素b 再生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B外显子4(T131I)位点与蒙古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亚楠 张亚昱 +4 位作者 刘春丽 刘春枝 梅花 王晶 新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SP-B外显子4(T131I)位点与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于2009年9月-2016年2月住院诊断为NRDS的蒙古族早产儿86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发生NRDS的蒙古族早... 目的:探讨SP-B外显子4(T131I)位点与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于2009年9月-2016年2月住院诊断为NRDS的蒙古族早产儿86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发生NRDS的蒙古族早产儿8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B基因exon 4区域上有无突变,以及T131I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SP-B基因exon 4区域无突变发生,T131I位点基因型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即CC、CT、TT,病例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8.1%、27.9%、14.0%,对照组分别为40.7%、43.0%、16.3%,两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7,P=0.062);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80.2%,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1)。结论SP-B基因外显子4(T131I)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蒙古族NRDS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蛋白b t131I位点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LAG-3和BTLA介导的血液肿瘤免疫耐受及其逆转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少华 查显丰 李扬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94-1597,共4页
近年来认为肿瘤免疫抑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细胞异常表达一些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所介导的T细胞功能耗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免疫负调控受体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抑... 近年来认为肿瘤免疫抑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细胞异常表达一些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所介导的T细胞功能耗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免疫负调控受体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BTLA)在血液肿瘤介导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液肿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t淋巴细胞弱化子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杀虫剂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续)
12
作者 申继忠 钱传范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3年第4期6-10,共5页
二.B.t.杀虫剂的问题和对策B.t.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与传统的化学杀虫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弱点。主要优点表现为(1)选择性极强,对哺乳动物和非目标生物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2)B.t.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如高活性或不同寄主... 二.B.t.杀虫剂的问题和对策B.t.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与传统的化学杀虫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弱点。主要优点表现为(1)选择性极强,对哺乳动物和非目标生物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2)B.t.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如高活性或不同寄主谱的新菌株);(3)成本低。其缺点有(1)寄主谱窄,没有化学杀虫剂那样广谱的杀虫活性;(2)有些天然菌株的杀虫活力低或发酵特性差;(3)田间药效不稳定,作用速度慢,持效期短,药效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4)抗性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新菌株 毒素蛋白 抗性水平 持效期 晶体蛋白 杀虫蛋白 基因植物 黑尾果蝇 杀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中MYC蛋白的表达和MYC基因的重排情况 被引量:8
13
作者 Chisholm K M Bangs C D +2 位作者 Bacchi C E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555,共1页
MYC易位是伯基特淋巴瘤( BL )和一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DLBCL)的最典型特征,然而在淋巴瘤中仍未阐明MYC基因重排与临床关联,及其与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利用抗MYC单克隆抗体Y69和双重分离... MYC易位是伯基特淋巴瘤( BL )和一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DLBCL)的最典型特征,然而在淋巴瘤中仍未阐明MYC基因重排与临床关联,及其与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利用抗MYC单克隆抗体Y69和双重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对1214个淋巴瘤进行MYC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发现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BL和DLBCL)显示较高水平的MYC蛋白着色,大于50%的瘤细胞着色;很大一部分浆母细胞性淋巴瘤、B或T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性淋巴瘤显示大于50%的瘤细胞MYC蛋白着色,只有极少数的浆细胞骨髓瘤、套细胞淋巴瘤和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染色;当小B细胞性淋巴瘤中出现MYC蛋白着色时,小于50%的瘤细胞阳性。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MYC重排和MYC免疫组化显示较高的一致性,然而一些DLBCL和所有伴MYC蛋白表达的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却缺乏MYC基因的重排。本组结果指出MYC蛋白在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表明其表达并不特定于淋巴瘤亚型和细胞谱系,并与可预测的临床行为无关。另外,MYC蛋白的表达不一定与MYC基因重排有关,因此有必要高度谨慎说明MYC蛋白免疫组化在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MYC基因 基因重排 蛋白表达 b细胞性淋巴瘤 t细胞性淋巴瘤 NK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开发出抑制葡萄球菌毒素中毒的新蛋白
14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4-514,共1页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生化教授DavidM.Kranz最近在NatureMedicine上发表文章声称获得一种治疗肠毒素B感染的新方法。肠毒素B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是超级抗原,...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生化教授DavidM.Kranz最近在NatureMedicine上发表文章声称获得一种治疗肠毒素B感染的新方法。肠毒素B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是超级抗原,在人体和其它动物体内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与T细胞受体的可变区结合,导致一系列级联反应事件,包括释放各类细胞因子,如IL-1,IL-6等,甚至因过度免疫反应导致中毒或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毒素中毒 研究开发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 蛋白 免疫反应 毒素b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之潭 钟国华 胡美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8-152,共5页
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 (GMO)的发展概况 ,对近年来国内外抗虫 GMO在转 B.t.毒素蛋白GMO;转蛋白酶抑制剂 GMO;转植物凝集素 GMO;其他类型抗虫 GMO;抗虫的基因沉默与失活现象等 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 ,对抗虫 GMO的发展前景... 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 (GMO)的发展概况 ,对近年来国内外抗虫 GMO在转 B.t.毒素蛋白GMO;转蛋白酶抑制剂 GMO;转植物凝集素 GMO;其他类型抗虫 GMO;抗虫的基因沉默与失活现象等 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 ,对抗虫 GMO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作物 b.t.毒素蛋白基因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植物凝集素基因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虫菌工业产品中晶体蛋白的含量
16
作者 洪华珠 王大庆 丁宜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S1期88-89,共2页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有很大进展。用于生物防治的青虫菌(B.t.subsp.galleriae)已进入工业化生产,其产品中伴孢晶体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在探索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作为一项新兴的免疫化学技...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有很大进展。用于生物防治的青虫菌(B.t.subsp.galleriae)已进入工业化生产,其产品中伴孢晶体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在探索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作为一项新兴的免疫化学技术,具有灵敏、精确、迅速的特点,已被用于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虫菌 晶体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工业产品 晶体毒素 昆虫学研究所 OD值 苏云金杆菌 华中师范大学 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系恶性肿瘤的基因重排
17
作者 陈友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淋巴系恶性肿瘤是淋巴系统造血细胞分化早期的克隆性增生,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Ig)基因和T细胞受体(TC)基因发生重排。本文就淋巴系恶性肿瘤的Ig和TCR基因重排以及用Ig和TCR基因检测残留淋巴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作... 淋巴系恶性肿瘤是淋巴系统造血细胞分化早期的克隆性增生,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Ig)基因和T细胞受体(TC)基因发生重排。本文就淋巴系恶性肿瘤的Ig和TCR基因重排以及用Ig和TCR基因检测残留淋巴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基因重排 恶性肿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受体 淋巴系 残留白血病细胞 b细胞白血病 Ig基因重排 免疫球蛋白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分泌蛋白MoCDIE2诱导植物细胞死亡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航 李智强 刘文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2,共8页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稻瘟病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进入与植物相互作用界面或转运到植物细胞内,抑制寄主植物的免疫防卫反应,使病原菌成功侵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异源表达策略,筛...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稻瘟病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进入与植物相互作用界面或转运到植物细胞内,抑制寄主植物的免疫防卫反应,使病原菌成功侵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异源表达策略,筛选到能引起非寄主植物烟草细胞死亡的候选效应蛋白MoCDIE2(Cell Death-Inducing Effector)。序列分析表明:MoCDIE2基因编码一个蓖麻毒素B凝集素蛋白;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MoCDIE2同源蛋白保守存在于丝状真菌中;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获得MoCDIE2的敲除突变体,结果表明MoCDIE2的敲除突变体在菌丝生长和致病性方面与野生型菌株Guy11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MoCDIE2 基因敲除 蓖麻毒素b凝集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立韬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3-670,共8页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含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等新型免疫检查点也逐渐被发现,极大的丰富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选择维度。与之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和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PD-1/PD-1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帕姆单抗(pembroliz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等相继问世,其在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耐药性等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 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 含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