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偶氮苯-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红 李博 +4 位作者 陈自然 李渊 徐友辉 张莉萍 何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电子吸收光谱,采用有效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研究结果表明,26个噻蒽四酮类衍生物分子的能隙在1.33—2.02 eV范围,归属于有机半导体;最低能量吸收峰波长在601.8~609.5nm范围;在增大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_(μ)(或β_(0))值方面,含相同偶氮苯基团或含不同偶氮苯基团分别引入到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分子两侧的2,10位优于2,9位,在2,10位分别端接含推、拉基团的偶氮苯优于含相同给电子基团的偶氮苯.在偶氮苯苯环对位分别端接强吸电子基(-NO_(2))与强供电子基(如-N(CH_(3))_(2)、-N(Ph)_(3)、-N-苯基咔唑等)可增强体系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偶氮 二苯并[b i]噻蒽-[2 3-b]苯-5 7 12 14-四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多黏菌素B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菁 张金红 冯鑫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并研究多黏菌素B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下载FAERS数据库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筛选出多黏菌素B的ADE报告,采用报...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并研究多黏菌素B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下载FAERS数据库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筛选出多黏菌素B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多黏菌素B的ADE报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FAERS数据库中共收录294份多黏菌素B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经过筛选,共挖掘出有效信号21个,ADE报告128份,共涉及12个系统器官分类(SOC),报告数量前三位分别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损伤和中毒及操作并发症,信号强度最强的ADE是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同时还挖掘出说明书未说明的ADE,如: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医院内感染、横纹肌溶解、低钾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在应用多黏菌素B时,要重点关注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损伤和中毒及操作并发症、感染及侵染类疾病等ADE,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FAERS 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首要怀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PI3K/AKT介导的COPD炎性反应
3
作者 吴艳蕊 杨春艳 +4 位作者 王艳琼 景海卿 宋嘉懿 李建梅 张俊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Control组、COPD组和COPD+加味升陷汤组(SXT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期间以及干预期间对大鼠进行一般症状和体征监测。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观察肺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和肠组织天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nature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nILC2)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ILC2)数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大鼠菌群结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OPD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且体质量降低,SXT组大鼠肺功能及一般体征得到显著改善(P<0.05);HE染色显示COPD组肺组织有破坏且满布炎性细胞,SXT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IHC检测结果显示SXT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COPD组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SXT组炎症损伤情况明显好转(P<0.05);肺组织和肠组织中COPD组nILC2和iILC2比值显著降低,COPD模型炎性反应明显,SXT组大鼠中则得到显著改善(P<0.05);COPD组ILC2细胞因子IL-13、IL-4含量显著升高,SXT组IL-13、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SXT组的肺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与COPD组(P<0.05);Bet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显示3组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SCFAs含量,检测出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共六种,其含量较Control组均降低,但SXT组的含量与COPD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COPD组相比,SXT组p-PI3K、PI3K、p-AKT、AKT、p-NF-κB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SXT组与COPD组相比,能显著下调IL-1β、IL-10的表达(P<0.05)。结论加味升陷汤能够缓解COPD炎症水平,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以抑制iILC2细胞活性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而介导COPD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陷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肠轴 ILC2 炎症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B1/FOXM1/JUNB轴调控SOX2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高洁 阿依努尔·色义提 +2 位作者 谢丽 夏依拉·艾合买提 侯友翔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10,共6页
目的分析剪接因子3B亚基1/叉头框转录因子M1/转录因子活化蛋白激酶B(SF3B1/FOXM1/JUNB)轴调控转录因子21抗体(SOX2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的... 目的分析剪接因子3B亚基1/叉头框转录因子M1/转录因子活化蛋白激酶B(SF3B1/FOXM1/JUNB)轴调控转录因子21抗体(SOX2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F3B1、FOXM1、JUNB、SOX21表达;通过Transwell、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迁移、侵袭);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SF3B1、FOXM1、JUNB、SOX21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JUNB表达低,FOXM1、SOX21、SF3B1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C组相比,si-SF3B1/FOXM1/JUNB组0 h OD450值高,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24、48 h)OD450值、SF3B1、FOXM1、JUNB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E-NC组相比,OE-SOX21组迁移细胞数、(0、24、48 h)OD450值、SOX21、侵袭细胞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SF3B1/FOXM1/JUNB+OE-NC组相比,si-SF3B1/FOXM1/JUNB+OE-SOX21组SOX21、SF3B1、FOXM1、JUNB、(0、24、48 h)OD450值、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3B1/FOXM1/JUNB轴通过激活SOX21表达可促进宫颈癌细胞侵袭、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因子3B亚基1/叉头框转录因子M1/转录因子活化蛋白激酶B 转录因子21抗体 宫颈癌细胞 迁移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氧化降解水中罗丹明B
5
作者 肖泽仪 孟佳欣 +2 位作者 樊森清 陈渝 陈皎皎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CMR)。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催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平均粒径为23 nm的Co_(3)S_(4)纳米颗粒被原位合成固载在PES膜孔中,负载量为15.9%,并沿膜厚度方向均匀分布。以活化PMS降解典型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罗丹明B(RhB)为例,研究了该催化膜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的RhB溶液,在初始溶液pH为7、温度为25℃以及膜通量为0.80 mL/(min·cm^(-2))(对应于停留时间0.68 s)的条件下,Co_(3)S_(4)/PES催化膜具有90%以上的降解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97.83 min^(-1),转化频率达到了489.15 L/(min·g^(-1)),均高出Co_(3)S_(4)粉末传统悬浮间歇处理模式两个数量级,并且Co_(3)S_(4)/PES催化膜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膜孔道的分散性有效防止了Co_(3)S_(4)纳米颗粒的聚集,过膜流动反应限域在微纳尺度的膜孔道内,强化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质量传递与接触,加快了PMS的活化,从而实现了单线态氧(^(1)O_(2))的高效生成,并在RhB的快速降解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膜反应器 高级氧化 罗丹明B 过硫酸氢钾 流动反应 ZIF-67 Co_(3)S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控制接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6
作者 冷宇 张政豪 王凌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0期14-17,共4页
本文针对电气控制接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接线错误率高、安全风险大、设备损坏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网页的电气控制接线仿真平台。平台以HTML5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化元件、接线端子和线缆模型,搭建了真实还原的电气接线仿真环境,实现了... 本文针对电气控制接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接线错误率高、安全风险大、设备损坏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网页的电气控制接线仿真平台。平台以HTML5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化元件、接线端子和线缆模型,搭建了真实还原的电气接线仿真环境,实现了电气控制电路的可视化安装、运行功能。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学生无需安装额外软件即可通过浏览器完成操作,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教师也可通过后台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在教学应用中,该平台有效降低了学生实体接线中的错误率,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控制 虚拟仿真 接线训练 教学平台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B7-H3、DOK3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魏利敏 王光辉 +1 位作者 雷海阁 王云阁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17-320,32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对接蛋白3(DOK3)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4例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对接蛋白3(DOK3)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4例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sB7-H3、DOK3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B7-H3、DOK3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升高(P<0.05),DOK3表达水平降低(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升高(P<0.05),DOK3表达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7-H3、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DOK3是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B7-H3、DOK3二者联合预测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最高为0.848,优于血清sB7-H3、DOK3各自单独预测的0.696和0.750(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升高,DOK3表达水平降低,二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胃癌患者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B7-H3 对接蛋白3 胃癌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探讨槲皮素对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仲爱芹 杨惠林 +1 位作者 徐士欣 刘璐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通过NF-κB通路抑制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方法:体外培养人血脐静脉融合细胞株EA.hy926,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MTS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筛选IL-17的最佳干预浓度,建立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人单核... 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通过NF-κB通路抑制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方法:体外培养人血脐静脉融合细胞株EA.hy926,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MTS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筛选IL-17的最佳干预浓度,建立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共同培养,建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模型,以槲皮素进行干预,MTS法筛选槲皮素的最佳干预浓度,免疫荧光法观察槲皮素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及NF-κB p65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RT-PCR及ELISA法检测vWF、ICAM-1、VCAM-1、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50 ng/mL IL-17可以诱导EA.hy926建立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单核细胞共培养,可以建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模型,0.5μmol/L是槲皮素的最佳干预浓度。槲皮素可抑制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vWF蛋白及mRNA表达;可减少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数,但无浓度依赖性;可显著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比值,减少NF-κB p65入核数量,显著下调ICAM-1、VCAM-1、MCP-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能有效抑制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CAM-1、VCAM-1、MC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IL-17 内皮细胞炎症 单核-内皮细胞黏附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张莉 张杨 郭虹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症组(MAP组);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31例)、迁延组(38例)、死亡组(1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B7-H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4对AP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SAP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MSAP、MAP组,MSAP组PCT、CRP、TNF-α、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P<0.05)。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AP组(P<0.05)。好转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迁延组和死亡组,且迁延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SAP组、MSAP组、M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与血清sB7-H4呈正相关(r=0.514、0.469、0.524,P<0.05)。血清sB7-H4水平与PCT、CRP、TNF-α呈正相关(r=0.464、0.634、0.514,P<0.05)。血清sB7-H4诊断AP患者重症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54~0.880)、0.897(0.815~0.979)。严重程度、CRP、APACHE-Ⅱ评分、血清sB7-H4高表达均为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转归有关,血清sB7-H4高表达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临床诊治AP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 病情严重程度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工程计算的数模孔洞填充修复
10
作者 刘增晟 高翔 +2 位作者 张翔 徐传福 龚春叶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在网格生成软件处理几何模型过程中,针对几何表面信息缺失带来的孔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面的填充修复方法。根据拓扑关系在给定的B样条曲线集中提取孔洞边界,针对单个孔洞包含的曲线采用曲线逼近拟合与组合技术进行预处理得到相... 在网格生成软件处理几何模型过程中,针对几何表面信息缺失带来的孔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面的填充修复方法。根据拓扑关系在给定的B样条曲线集中提取孔洞边界,针对单个孔洞包含的曲线采用曲线逼近拟合与组合技术进行预处理得到相容曲线。由曲线构造单向插值直纹面与张量积曲面,然后将曲面通过布尔和操作生成双线性差值B样条曲面来修复孔洞。此外,为保证方法的健壮性,针对复杂的特殊孔洞,可进一步采用直纹面生成填充作为候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适用于真实工业数模中各类形态孔洞的脏几何修复,为后续的网格生成提供干净、封闭的几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 孔洞 双线性插值 网格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稀土晶界扩散工艺制备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11
作者 田广科 陆中砥 +3 位作者 柴培钊 王瑜 许亿 夏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2,共6页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亟待攻克的几个主要问题。文章对重稀土晶界扩散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工程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 晶界扩散 重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王政 王东 朱学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0,150,共5页
针对玉米收获期间收割机供求信息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基于MVC编程模式和WEB设计规范,引入B/S架构和微信小程序技术,搭建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进行客户订单管理。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规划玉米收割机调度路线,农机手按照微信小程序中... 针对玉米收获期间收割机供求信息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基于MVC编程模式和WEB设计规范,引入B/S架构和微信小程序技术,搭建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进行客户订单管理。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规划玉米收割机调度路线,农机手按照微信小程序中的调度路线完成客户订单,从而实现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玉米收割机的利用效率和作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割机 B/S架构 调度系统 MVC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多糖Ⅵ伴超雌综合征1例
13
作者 李影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264-26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3岁4个月,因“生长发育缓慢2年”于2022年8月18日至科室就诊。患儿出生1年后出现纳差、生长速度慢。反复就诊多家医院,给予微量元素、血常规检查,营养性药物口服治疗,症状无改善。个人史: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 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3岁4个月,因“生长发育缓慢2年”于2022年8月18日至科室就诊。患儿出生1年后出现纳差、生长速度慢。反复就诊多家医院,给予微量元素、血常规检查,营养性药物口服治疗,症状无改善。个人史: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5 kg,母乳喂养,1岁5个月独立行走,1岁8个月会发出“爸妈”。家族史:患儿有一哥哥(10岁),体健,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有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体质量13.0 kg,位于同年龄、同性别-1SD水平;身高84.5 cm,位于同年龄、同性别-3SD水平。上肢指距77 cm(身材不匀称)。舟型头、眼距宽、牙齿排列不齐,手指弯曲,双肘关节畸形。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听诊正常,肝脾未明显触及,腹部无膨隆,轻度X型腿,外阴幼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Ⅵ 超雌综合征(47 XXX) 芳基硫酸酯酶B基因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活化过二硫酸盐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14
作者 于华莉 高明睿 +1 位作者 王连峰 郭海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通过热解法制得4种不同结构的CuO颗粒,发现纳米CuO颗粒相比其他CuO颗粒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罗丹明B(RhB)过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纳米CuO/PDS体系中催化降解RhB的准一级动力学常数(0.0451 min^(-1))分别是热解温度为300、450、60... 通过热解法制得4种不同结构的CuO颗粒,发现纳米CuO颗粒相比其他CuO颗粒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罗丹明B(RhB)过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纳米CuO/PDS体系中催化降解RhB的准一级动力学常数(0.0451 min^(-1))分别是热解温度为300、450、600℃制备的CuO催化体系的2.5、2.8和12.5倍.提高纳米CuO和PDS的浓度,可促进RhB的降解;利于纳米CuO/PDS体系中降解RhB的pH条件为近中性.纳米CuO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对RhB的降解率仍高于90%,说明其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性.淬灭实验表明,纳米CuO活化PDS降解RhB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是单线态氧(^(1)O_(2)).经估算,纳米CuO/PDS体系中产生的^(1)O_(2)浓度约为9.4×10^(-12)mol/L,且·O_(2)^(-)是产生^(1)O_(2)的中间产物.研究结果为开发CuO等金属氧化物活化PDS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O颗粒 过二硫酸盐 罗丹明B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翼型的参数化拟合与优化分析
15
作者 黄忠文 赵匡延 +1 位作者 郭时敏 徐钦旭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61-163,共3页
针对前缘不对称的低速翼型,采用曲率连续前缘直接参数化翼型前缘,结合非均匀有理B样条拟合的非前缘部分,提高连接的光顺性和整体拟合精度。同时,针对优化角度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其中3种优化方案与攻角有关。结果表明,参数化拟合的精度... 针对前缘不对称的低速翼型,采用曲率连续前缘直接参数化翼型前缘,结合非均匀有理B样条拟合的非前缘部分,提高连接的光顺性和整体拟合精度。同时,针对优化角度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其中3种优化方案与攻角有关。结果表明,参数化拟合的精度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翼型设计的难度,为低速翼型外形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翼型 非均匀有理B样条 翼型设计 曲率连续 外形优化 光顺性 参数化 拟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 型套筒角焊缝的高效率阵列超声检测仿真方法
16
作者 王富祥 玄文博 +3 位作者 常青 丁淑春 王俊 周正干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利用阵列超声检测技术可有效对高钢级管道B型套筒角焊缝的内部缺陷进行直观地检测和评估,但阵列超声检测方案及工艺设计选择对B型套筒角焊缝的检测效果影响较大,往往需要通过阵列超声仿真分析对检测的方案及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且常规... 利用阵列超声检测技术可有效对高钢级管道B型套筒角焊缝的内部缺陷进行直观地检测和评估,但阵列超声检测方案及工艺设计选择对B型套筒角焊缝的检测效果影响较大,往往需要通过阵列超声仿真分析对检测的方案及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且常规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存在建模繁琐、计算负载过大等问题。为此,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并行计算方法建立了高效率阵列超声检测仿真算法,结合基于OpenCASCADE的三维建模表征方法,实现了角焊缝结构阵列超声检测的声束路径、缺陷声学响应以及多种检测成像模式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新方法相较于COMSOL有限元仿真,对于相同仿真模型计算效率提升95%以上;②仿真结果与实际检测信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能够对不同类型缺陷进行准确的成像表征;③利用矢量相干成像方法能够显著提升B型套筒角焊缝中缺陷的检测成像质量,缺陷图像的信噪比提升19 dB以上。结论认为,所提出的阵列超声检测仿真方法具有较高声学仿真计算准确性及计算效率,有助于提升B型套筒角焊缝结构的阵列超声检测评估效果,并保障该类结构的焊接质量,对角焊缝的缺陷检测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B型套筒 焊缝 缺陷检测 阵列超声 声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分析
17
作者 余佳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112例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6例。A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常规护肝治疗,B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常规护肝治疗+...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112例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6例。A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常规护肝治疗,B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常规护肝治疗+抗乙肝病毒(HB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HBV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肝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A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分别为(23.1±3.6)μmol/L、(102.6±11.7)U/L、(124.5±15.4)U/L,治疗4周后分别为(26.8±4.1)μmol/L、(141.7±13.5)U/L、(156.7±21.3)U/L;治疗2周后,B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分别为(14.5±2.8)μmol/L、(69.5±10.1)U/L、(72.3±13.2)U/L,治疗4周后分别为(17.1±3.7)μmol/L、(71.6±11.1)U/L、(89.6±12.8)U/L;治疗2、4周后,B组患者的TBIL、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的HBV-DNA载量为(3.1±0.2)lg copies/ml,明显低于A组的(5.9±0.5)lg copie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8.9%、不良反应发生率16.1%明显低于A组的39.3%、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抗HBV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较好,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肝损伤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恩替卡韦 抗结核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马铃薯浓汁菌株筛选与工艺优化
18
作者 焦昱玮 窦兆婷 +2 位作者 田硕 刘敏 方海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69,共6页
马铃薯浓汁为生产马铃薯口服液后剩余料液,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增强浓汁的保健功能,以其为原料,选择4株益生菌对其进行发酵,经过单菌株发酵实验,以产酸效率与活菌数为指标,得到适合浓汁发酵的植物乳杆菌A(Lactiplantibacillus p... 马铃薯浓汁为生产马铃薯口服液后剩余料液,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增强浓汁的保健功能,以其为原料,选择4株益生菌对其进行发酵,经过单菌株发酵实验,以产酸效率与活菌数为指标,得到适合浓汁发酵的植物乳杆菌A(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A)、植物乳杆菌B(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B)、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再将其进行复配,以活菌数与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马铃薯浓汁复合益生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浓汁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菌株接种量1.5‰,发酵时间12 h,菌株复配比例1:1:2,此条件下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发酵马铃薯浓汁活菌数可达到12.63×10^(8) CFU/mL,感官评分81.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浓汁 植物乳杆菌A 植物乳杆菌B 副干酪乳杆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真核重组组织蛋白酶B与冷藏鱼片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19
作者 钱邓帆 梁张婕 +8 位作者 程筝 李龙飞 汤婕 蒋宇维 郭淇羽 王梓颖 吕明哲 李冉 李树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58,共7页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s B,CTS B)是鱼类死后肌肉中最活跃的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之一。同时鱼死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可诱导鱼肌肉细胞的凋亡。为探究鱼肉片冷藏期间CTS B与ROS水平、肌肉细胞凋亡之间的潜在关系...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s B,CTS B)是鱼类死后肌肉中最活跃的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之一。同时鱼死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可诱导鱼肌肉细胞的凋亡。为探究鱼肉片冷藏期间CTS B与ROS水平、肌肉细胞凋亡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可能对鱼肉片品质形成的影响,该文将真核表达的建鲤CTS B注射于建鲤鱼肉片,4℃冷藏5 d,结果表明冷藏前3 d内,随CTS B活性上升,注射实验组和对照组ROS相对含量、蛋白羰基值、肌肉细胞凋亡率均提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剪切力与持水力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冷藏的最后2 d内,2组的细胞凋亡率差异不显著,鱼片品质劣变可能主要与CTS B活性持续显著升高有关。上述结果提示宰后冷藏鱼肉发生肌细胞凋亡,且冷藏初期CTS B活性与ROS氧化可能互相促进、协同发挥作用,加速了鱼肉蛋白氧化和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CTS B除直接的酶解作用外,导致鱼肉片冷藏期间软化、品质劣变的另一潜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蛋白酶B 冷藏建鲤鱼肉片 活性氧 细胞凋亡 鱼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苯脱蜡装置生产低熔点100B蜡总结
20
作者 杨晓宇 崔健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探讨影响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条件,选取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等4个对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建立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正交试验... 为探讨影响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条件,选取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等4个对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建立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生产100B蜡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适度溶剂酮比(64%~66%)、高冷点原料温度(25℃)、适度脱油一段进料温度(9℃)和脱油真空度(75 kPa)有利于降低100B蜡中油含量、提高蜡收率;100B蜡结晶以大片状结晶为主,正构烷烃质量分数高达96.47%,碳数分布范围在C20~C25,属于石蜡范畴;经过优化100B蜡中油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8%以下,最低可降至0.5%,蜡收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苯脱蜡装置 低熔点 100B蜡 油含量 蜡收率 正交试验 脱油一段进料温度 脱油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