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β-半乳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
1
作者 符长春 杨瑞金 仝艳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7,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研究β-gal^(ATCC29521)的异源表达条件和发酵优化条件、酶学性质及其在乳清体系合成GOS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β-gal^(ATCC29521)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2,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E.coli BL21(DE3)-pET28a-β-gal^(ATCC29521)重组菌在含有10 g/L蔗糖、12 g/L胰蛋白胨、24 g/L酵母粉的培养基中,且0.05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在27℃诱导培养16 h后,酶活力可达318.03 U/mL。粗酶液经过镍柱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蛋白,其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40℃。β-gal^(ATCC29521)纯化酶在温度10~30℃和pH 6.5~9.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Mn^(2+)和Mg^(2+)可显著提高酶活性,Cu^(2+)和Fe^(3+)则显著抑制酶活性。以乳清为底物合成GOS时,该酶的产率为29.83%。研究结果表明β-gal^(ATCC29521)在GOS的制备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Β-半乳糖苷酶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发酵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ATCC 29521在小鼠肠道的定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翁一洁 谭文凯 +3 位作者 梁坚 喻才元 陈宗浩 江丹贤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 :为了解两歧双歧杆菌ATCC 29521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的菌体量。方法 :对C57BL/6雌性小鼠分组灌胃,单次灌胃组予1×10~9CFU灌胃一次,灌胃后0、2、4、6、8、10、12、16、20、2... 目的 :为了解两歧双歧杆菌ATCC 29521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的菌体量。方法 :对C57BL/6雌性小鼠分组灌胃,单次灌胃组予1×10~9CFU灌胃一次,灌胃后0、2、4、6、8、10、12、16、20、24 h收取粪便;连续灌胃组同等剂量连续灌胃3周,灌胃的0、7、14、21、24、28 d取粪便,提取DNA后检测菌体情况。结果 :整体菌量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单次灌胃组在0 h、灌胃2h后未检测到,4 h后开始逐渐升高,10 h菌量达到最高峰为6.0×10~7 CFU/g粪便,之后菌量逐渐下降,灌胃12至16 h区间下降幅度最大;连续连续灌胃组灌胃1周后菌体量达2.0×10~7 CFU/g,2周后上升至1.0×10~8CFU/g,3周后菌量增加不明显,说明灌胃2周后达到平台期,两组分别于24 h和停止灌胃1周后菌量明显下降。结论 :两歧双歧杆菌ATCC 29521的给药周期至少需要2周,如果要维持此菌的治疗作用,需要持续给药,使体内的有效菌量维持在平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atcc 29521 小鼠粪便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