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地区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地枫皮种子发芽特性
1
作者 陈硕 邓丽丽 +4 位作者 蒋忠林 熊忠臣 蒋运生 韦霄 史艳财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以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ng)种子为材料,探讨地枫皮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最适萌发环境,测定种仁重、种壳重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 以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ng)种子为材料,探讨地枫皮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最适萌发环境,测定种仁重、种壳重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土壤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珍珠岩)、不同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共9个组合)对地枫皮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枫皮种子长宽比接近1.5∶1,种仁重/种壳重平均为2.40;浸种4 d及基质含水量为70%时种子发芽率皆为该条件下最高;播种深度1 cm时发芽率最高;浸种时间、播种深度、光照、播种基质及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均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在黑暗条件下,将浸泡4 d的经过打破休眠处理(在浓度为100 mg/L的赤霉素中浸泡12 h时取出进行30 h的层积处理之后再于100 mg/L赤霉素中浸泡12 h)的种子播于珍珠岩基质中,播种深度以1 cm为宜,使基质含水量维持在70%,可有效提高其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b.n.chang)种子 萌发特性 发芽率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地枫皮的订正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祁 陈三茂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作者查阅了全国42个标本馆所收藏的403号假地枫皮IlliciumjiadifengpiB.N.Chang标本,确认该种植物为中国特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将百山祖八角I.jiadi... 作者查阅了全国42个标本馆所收藏的403号假地枫皮IlliciumjiadifengpiB.N.Chang标本,确认该种植物为中国特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将百山祖八角I.jiadifengpiB.N.Changvar.baishanenseB.N.ChangetS.H.Ou归并到假地枫皮;将闽皖八角I.minwanenseB.N.ChangetS.D.Zheng作为假地枫皮的一个变型──紫花八角I.jiadifengpiB.N.Changf.minwanense(B.N.ChangetS.D.Zhang)Q.Lin,将武夷八角I.wuyishanumQ.Lin归并到紫花八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科 假地枫皮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