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requency domai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s of distributed-HFSWR
1
作者 WANG Hongyong SUO Ying +3 位作者 DENG Weibo WU Xiaochuan BAI Yang ZHANG 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084-1097,共14页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phase synchronization error,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internal delay of the transceiver system,and range error and angle error between the unit radars on th...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phase synchronization error,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internal delay of the transceiver system,and range error and angle error between the unit radars on the target detection performance,firstly,a spatial detection model of distributed 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distributed-HFSWR)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In this model,a method for accurate extraction of direct wave spectrum based on curve fitting is proposed to obtain accurate system internal delay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under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background and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and to compensate for the shift of range and Doppler frequency caused by time-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The direct wave component is extracted from the spectrum,the range estimation error and Doppler estimation error are reduced by the method of curve fitting,and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the parameters is improved.Then,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on target range and radial Doppler velocity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and radial Doppler velocity shift and range shift is given.Finally,the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s of the trial distributed-HFSWR are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spectrum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curve fitting,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compensated to correct the shift of the target,and finally the correct target parameter information is obtained.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detec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distributed-HFSWR) direct wave synchronization error curve fitting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urveExpert软件拟合生长曲线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少斌 胡江 +2 位作者 王继卿 刘秀 罗玉柱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介绍了应用CurveExpert软件拟合动物生长曲线模型的方法,并对该软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CurveExpert拟合动物生长曲线模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相同或类似曲线拟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长曲线模型 软件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emperature stress calcul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concrete based on early age parameters 被引量:1
3
作者 HU Yintao ZHOU Qiujing +3 位作者 YANG Ning QIAO Yu JIA Fan Xin Jianda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7,共12页
Temperature control curve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of high concrete dam during construction,and its rationality depends on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stress.With th... Temperature control curve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of high concrete dam during construction,and its rationality depends on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stress.With the simulation testing machine for the temperature stress,in the present study,we carried out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tests of concrete under three temperature curves:convex,straight and concave.Besides,we not only measured the early-age elastic modulus,creep parameters and stress process,but also proposed the preferred type.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early age,higher temperature always leads to greater elastic modulus and smaller creep.However,the traditional indoor experiments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creep development at early age,which makes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emperature stress too small,thus increasing the cracking risk.In this study,the stress values of the three curve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strain and early-age parameter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stress measured by the temperature stress testing machine,which verifies the method accuracy.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long the concave curve,the law of stress development is in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strength.Under this condition,the stress fluctuation is small and the crack prevention safety of the concave type is higher,so the concave type is better.The test results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and support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curv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oncrete d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dam temperature control curve early-age parameters temperature stress testing machine elastic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入响应的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河 杨超 +4 位作者 张雨彪 宁硕 张嘉庆 朱佳珺 张建龙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压入试验并结合控制单一变量法,在Hollomon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与载荷-位移曲线加载段压入响应参数(加载曲率和加载指数)的关系,建立由加载段压入响应参...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压入试验并结合控制单一变量法,在Hollomon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与载荷-位移曲线加载段压入响应参数(加载曲率和加载指数)的关系,建立由加载段压入响应参数反求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预测公式,以有限元分析时输入的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作为约定真值,验证预测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该预测方法获得SA508钢/52M合金堆焊层/52M合金对接焊缝/316L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分布。结果表明:预测公式计算得到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0.5%,6.29%,所建立的公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局部区域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得到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两侧热影响区的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变化明显,随着距熔合线距离的增加,屈服应力减小,而应变硬化指数增大;母材以及52M合金堆焊层和对接焊缝的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指数分布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 载荷-位移曲线 压入响应参数 力学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7 位作者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11,共22页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约束混凝土工作原理。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混凝土压损伤比将由单轴受压时为1左右线性递减至小于0.5,八面体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向峰值应力提升为某一定值,压损伤比取值减小引发非弹性体积膨胀减小至不变,因而导致混凝土由单轴受压脆性破坏向多轴受压塑性破坏转变,该理论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据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确定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参数,包括膨胀角、拉压子午线强度比值和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并建议常温静力荷载下多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常温地震荷载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以及火灾升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建立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介绍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而钢管与钢梁采用壳单元,可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约束作用,当采取增强约束拉筋强柱构造方法时可提升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的承载力、抗震与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比 强度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三轴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实体-壳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翻孔工艺优化
6
作者 唐杰 李明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研究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试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更优工艺参数。对翻孔过程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正交实验,选取预制孔直径、时效温度、凸模直径作为实验因素,每种因素设置4种水平,探究不同因素对翻孔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研究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试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更优工艺参数。对翻孔过程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正交实验,选取预制孔直径、时效温度、凸模直径作为实验因素,每种因素设置4种水平,探究不同因素对翻孔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翻孔成型高度受预制孔直径影响,预制孔直径越小,翻孔高度越高。成形后壁厚受时效温度、预制孔直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温度越高、预制孔直径越小,平均壁厚约越小。翻孔直径受凸模直径影响显著,在脱模过程中试件发生回弹,因此选择直径为60.4 mm的凸模更接近理论直径。在翻孔直径为60 mm时,不同预制孔对最大应力的影响较小。试件翻孔直径60 mm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预制孔直径40 mm、时效温度200℃、凸模直径6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xxx系铝合金 曲面 翻孔 工艺参数 时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高精度改进双曲正切模型
7
作者 杜恒 吕彦廷 +1 位作者 黄惠 马佰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9,共11页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大系统的阻尼力,导致现有动力学模型无法精确描述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征。为改善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性,该文基于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多级流道结构及非线性滞回曲线特征,对双曲正切曲线进行分割重组,进而提出了符合滞回特性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为避免模型参数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进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三级逐步逼近的选择算子,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辨识精度,并依据力学实验数据,精确地获得了模型参数与电流的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Bouc-Wen模型和数据驱动式模型,该文建立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精度最高可提高75%,能准确地描述MFC-MRD存在的非线性滞回特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 双曲正切曲线 正向运动学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仿生切碎刀具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翼 葛振伟 +6 位作者 勇春明 尤泳 李志豪 李超然 卢琦琦 王德成 方宪法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
为减小现有青贮玉米切碎刀具作业的切割阻力,降低斜茬率,提高标准草长率,该研究对前期河狸门齿仿生切碎刀具进行优化,确定了刀具结构和动定刀配置参数。采用带几何约束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刀具原始轮廓进行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 unibmn ... 为减小现有青贮玉米切碎刀具作业的切割阻力,降低斜茬率,提高标准草长率,该研究对前期河狸门齿仿生切碎刀具进行优化,确定了刀具结构和动定刀配置参数。采用带几何约束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刀具原始轮廓进行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 unibmn ratinalb splime,NURBS)曲线优化,并分析了凸圆弧曲线刀刃刃倾角、刃斜角与刀刃受力及强度的关系。使用Rocky软件模拟优化前后3种刀具切割的阻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仿生刀具最大切割阻力为625.05 N,较平板直刀降低13.4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切碎刀刃关键参数对青贮玉米秸秆最大切割阻力的影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外滑切角为30°、刃倾角为6°、刃斜角为2°时,切割阻力最小,为536.79 N,比原仿生刀降低14.86%。以作业速度、动定刀间隙、动定刀间距为试验因素,以标准草长率和斜茬率为试验指标,开展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1.94 m/s、动定刀间隙0.23 mm、动定刀距离179.39 mm时,标准草长率为93.64%,斜茬率为2.42%;田间收获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1.94 m/s、动定刀间隙0.2 mm、动定刀距离178 mm时,标准草长率为95.09%,斜茬率为2.50%,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较常用平板直刀标准草长率提升了13.56个百分点,斜茬率降低了3.06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青贮玉米切碎刀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刀具 青贮玉米 曲线拟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狸下门齿外形结构的青饲料切碎弯刀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王海翼 纪中良 +3 位作者 赵玄 尤泳 王德成 方宪法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6-396,408,共12页
针对现有平板直刀式切碎刀具作业时滑移严重、切碎均匀性差、作物适应性差等问题,基于河狸下门齿的功能结构特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及计算机辅助处理的逆向工程技术,提取河狸头骨模型并拟合下门齿特征曲线,依此设计一种仿生青饲料切碎刀... 针对现有平板直刀式切碎刀具作业时滑移严重、切碎均匀性差、作物适应性差等问题,基于河狸下门齿的功能结构特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及计算机辅助处理的逆向工程技术,提取河狸头骨模型并拟合下门齿特征曲线,依此设计一种仿生青饲料切碎刀具。在构建河狸下门齿仿生耦元结构表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下门齿钳住角、楔角、滑切角与生物切割行为的运动和受力关系,建立刀刃斜切和稳定滑切模型,得出稳定切割过程河狸下门齿结构特征与降阻减滑的响应机制,建立侵彻物料切割受力模型,对刀头受力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楔角与刀头受力及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段表征河狸下门齿功能结构,并以此设计切碎刀形。为确定刀形最佳结构参数,以标准草长率、斜茬率和破节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切碎刀刀形关键参数对青饲料切碎效果的影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钳住角为46°、内滑切角为31°、外滑切角为67°、楔角为28°时,标准草长率为95.84%、斜茬率为2.84%、破节率为95.46%。在台架试验确定的最佳结构参数条件下,以标准草长率、斜茬率和破节率为试验指标,分别对黑麦草、全株青贮玉米和甜高粱开展田间收获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参数为工作速度6 km/h、喂入量8 kg/s时,额定负载下,黑麦草平均标准草长率为91.95%、平均斜茬率为3.31%、平均破节率为96.11%;全株青贮玉米平均标准草长率为95.62%、平均斜茬率为3.81%、平均破节率为96.32%;甜高粱平均标准草长率为92.60%、平均斜茬率为4.06%、平均破节率为96.03%,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饲料 切碎弯刀 刀形 仿生 结构参数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的评述
10
作者 严由康 肖文波 +3 位作者 周恒 李傲 孙雪琴 吴华明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7,共9页
太阳能电池伏安(I-V)特性是准确评估电池性能并排查其故障的重要参数。为此,首先对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5类测量方法(可变电阻负载法、电子负载法、DC-DC转换器负载法、四象限电源法和电容负载法)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并指出它们... 太阳能电池伏安(I-V)特性是准确评估电池性能并排查其故障的重要参数。为此,首先对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5类测量方法(可变电阻负载法、电子负载法、DC-DC转换器负载法、四象限电源法和电容负载法)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并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其次,分析I-V测量方法在提取电池参数与诊断电池及组件老化、局部遮阴、尘埃堆积和短路故障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电池伏安特性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预测DC-DC转换器负载法和电容负载法将成为未来伏安特性测量的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I-V曲线 测量方法 参数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动态特性识别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小娟 宋清华 +3 位作者 房晓辉 李振洋 杜宜聪 马海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共9页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动态特性识别方法。首先,建立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将连续系统离散化,推导出广义铣削系统离散化的随机状态空间方程。其次,基于随机子空间理论获得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技术进行数据降维,提取信号特征,通过模态参数识别神经网络构建输入特征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曲面薄壁件模态参数的识别。最后,以S形标准件为案例,采用本文方法和解析法获得了标准样件的铣削动力学参数,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薄壁件 铣削 机器学习-随机子空间 模态参数 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试验及模型研究
12
作者 张高翔 刘艳 刘志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198,共10页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的方程,就会产生误差。为此,研究了在非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基于现有理论给出了土-水特征曲线参数与饱和度变化率的关系,并利用动态参数建立了动态毛细滞回模型。自主设计SWCC快速测量装置,针对粗砂和细砂开展了不同饱和度变化率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测定试验。试验研究表明:(1)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2)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并非定值,随饱和度变化率的不同有所改变;(3)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动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本研究为解决非饱和土变形、强度和渗流问题提供了更加贴合实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吸力增量 水力参数 动态效应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性材料疲劳损伤磁声发射表征方法
13
作者 张红亮 焦敬品 +3 位作者 唐亚军 李光海 何存富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6-1152,共7页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出的4种典型特征参数随试件疲劳周期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4种特征参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表征能力和敏感范围有较大的差异。随疲劳周期的增加,半周期能量和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半周期能量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对疲劳阶段后期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和重心频率随疲劳周期增加均呈现近似单调变化规律,适合用于试件疲劳过程的表征。重心频率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随疲劳周期数增加单调变化规律性更强。研究工作为铁磁性材料疲劳加载过程的状态监测和定量表征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材料 磁声发射 疲劳损伤 磁声滞回曲线 等效磁滞特征参数 无损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衣领成型板设计与制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永文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111,共11页
为解决包装行业衣领成型板制造中的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构建衣领曲线与肩曲面数学模型、模拟肩曲面成型过程来设计与制造衣领成型板的方法(简称联合建模方法)。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衣领成型板... 为解决包装行业衣领成型板制造中的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构建衣领曲线与肩曲面数学模型、模拟肩曲面成型过程来设计与制造衣领成型板的方法(简称联合建模方法)。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衣领成型板模型,并对其进行拉膜袋成型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本研究提出的联合建模方法可以将设计效率提升20.3%,精度可达98.5%,且领口曲线的误差小于1mm。然后对设计模型进行3D打印,所需时间约为4.2小时,打印精度可达99.1%。本研究对于解决衣领成型板设计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包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包装行业 衣领成型板 参数设计 领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对桔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薛园园 李嘉欣 +4 位作者 吴甜甜 夏可儿 李双晴 程颖 陈延松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3-1232,共10页
为探究纳米金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二年生桔梗为试验材料,对桔梗叶片喷施质量浓度为8 mg/L、16 mg/L、32 mg/L的纳米金(粒径约35 nm)溶液,测量桔梗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为探究纳米金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二年生桔梗为试验材料,对桔梗叶片喷施质量浓度为8 mg/L、16 mg/L、32 mg/L的纳米金(粒径约35 nm)溶液,测量桔梗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喷施纳米金3次时,8 mg/L纳米金处理桔梗光化学猝灭系数(qL)显著高于对照(P<0.05),8 mg/L和16 mg/L纳米金处理桔梗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显著高于对照(P<0.05)。喷施纳米金4次时,32 mg/L纳米金处理桔梗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L)显著低于对照(P<0.05),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喷施纳米金4次,与对照相比,8 mg/L纳米金处理桔梗单根干重和侧根数分别显著提高了114.29%、115.47%(P<0.05);16 mg/L纳米金处理桔梗单根干重和主根长分别显著提高了68.57%、28.30%(P<0.05)。纳米金喷施次数对桔梗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L)、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SPAD值影响极显著(P<0.01)。纳米金质量浓度对桔梗光化学猝灭系数(qL)、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影响极显著(P<0.01),纳米金喷施次数和纳米金质量浓度的联合作用对桔梗光化学猝灭系数(qL)的影响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纳米金可提高桔梗叶片光合能力,促进植株生长以及侧根发生,显著提高桔梗根部生物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纳米金质量浓度为12.98 mg/L时,桔梗根部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单根干重为0.65 g。本研究结果可为纳米金叶面肥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纳米金 叶绿素荧光参数 快速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气藏压裂缝网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维铭 蒋琳 +2 位作者 罗彤彤 李悦 汪健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160,共11页
页岩气储集层致密性强,非均质性显著,自然产量极低,必须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而评估压裂作业成效及优化工艺参数的关键在于获取准确的压裂缝网参数。传统裂缝监测技术(如微地震监测)费用高昂,无法实现井区全... 页岩气储集层致密性强,非均质性显著,自然产量极低,必须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而评估压裂作业成效及优化工艺参数的关键在于获取准确的压裂缝网参数。传统裂缝监测技术(如微地震监测)费用高昂,无法实现井区全覆盖监测,而数值模拟预测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地质参数,导致地质资料不完整或缺失井段预测效果不佳,亟须一种经济高效地获取缝网参数的新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气藏压裂缝网反演方法,其核心是以现场施工压裂曲线数据为基础,对压裂曲线特征参数进行量化分析,以缝网参数的强相关性指标作为输入,以微地震监测缝网参数(包括缝网长度、宽度、高度、体积)作为目标输出,建立BP(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实现压裂缝网参数精确反演。根据渝西地区页岩气井现场450段压裂曲线,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参数优化,测试集缝网参数反演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5%,验证了这种新方法对页岩气藏压裂缝网反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曲线 缝网参数预测 BP神经网络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弯链板U弯成形分析及模具参数优化
17
作者 汪永明 孙永文 连润柱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6,共8页
针对弯链板在U弯成形过程中产生的向外弯曲现象,基于Deform软件在其U弯凹模上分别建立了无预弯块和有预弯块的2组U弯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有预弯块的U弯凹模对工件的向外弯曲变形有着很大的改善作用。建立了5组不同预弯块... 针对弯链板在U弯成形过程中产生的向外弯曲现象,基于Deform软件在其U弯凹模上分别建立了无预弯块和有预弯块的2组U弯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有预弯块的U弯凹模对工件的向外弯曲变形有着很大的改善作用。建立了5组不同预弯块间距的U弯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预弯块间距对工件的台阶面间距和平行度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对比:当预弯块间距为75 mm时,U弯成形件的成形效果最佳,此时其台阶面间距为38.36 mm,台阶面向内弯曲夹角为0.1°。取预弯块间距为最佳值75 mm时,分别研究了不同的U弯间隙与凹模圆角半径对工件U弯成形效果的影响,得出其最佳U弯间隙为5.15 mm,最佳凹模圆角半径为10 mm。基于优化后的模具参数进行了U弯成形实验,依据实验结果,U弯成形件的窄端面间距为27.41~27.47 mm,台阶面间距为38.45~38.61 mm,台阶面夹角为-0.14°~0.27°,实验结果满足U弯成形的工艺要求,有效解决了弯链板在U弯成形过程中的向外弯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链板 U弯成形 Deform仿真 模具改进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GLS模型的应用和简化
18
作者 杜庆灿 韩丁 周鹏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文章在保持广义西格摩德(Generalized Logistic Sigmoidal,GLS)模型适用性的前提下,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固定部分模型参数能提高该模型的便捷性和应用价值,分别采用沥青混合料存储、存储和耗散、动态模量的实验数据建立3种残差拟合函数... 文章在保持广义西格摩德(Generalized Logistic Sigmoidal,GLS)模型适用性的前提下,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固定部分模型参数能提高该模型的便捷性和应用价值,分别采用沥青混合料存储、存储和耗散、动态模量的实验数据建立3种残差拟合函数,并比较3种函数采用不同位移因子构建各类主曲线的差异性。当沥青混合料采用GLS模型时,建立方法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级,并基于65组实验数据获取可固定的参数值。结果表明:对沥青混合料,GLS模型适合采用残差函数Fit-E_(dyn)和位移因子Kaelble;参数λ和β可以固定;拟合精度要求不高时,参数γ也可以固定。该研究得到的简化GLS模型可用于进一步分析较少的模型参数与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广义西格摩德(GLS)模型 主曲线 位移因子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层压裂参数智能优化方法
19
作者 王云金 周福建 +5 位作者 苏航 郑乐怡 李明辉 于馥玮 李源 梁天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压裂效果预测精度差、参数优化困难等问题,研发页岩油储层压裂参数智能优化技术,并开展现场应用。建立能够自动抓取、存储、调用和分析的自治理数据库,筛选并分析22个地质、工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提... 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压裂效果预测精度差、参数优化困难等问题,研发页岩油储层压裂参数智能优化技术,并开展现场应用。建立能够自动抓取、存储、调用和分析的自治理数据库,筛选并分析22个地质、工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分离式压裂效果预测模型,将压裂学习曲线分解为整体趋势和局部波动两部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局部连接、参数共享的特点与门控循环单元能够解决梯度消失的优势,构建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算法,实现整体趋势的预测;利用自适应增强算法集成策略动态调整随机森林权重,实现局部波动的预测。设计策略梯度-遗传-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能够自适应调整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显著提升寻优策略的优化能力。将压裂效果预测与寻优策略相结合,实现了压裂参数的智能优化。经现场试验验证,该方法对油井压裂效果提升显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压裂参数 学习曲线 智能优化 强化学习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功能在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兴 朱斌 +1 位作者 于大海 王本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178,91,共4页
针对大型混流式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能力受运行水头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特性前馈功能在水轮机一次调频功能中应用的方法,即将水轮机水头、导叶开度及功率的三维曲线函数库引入到水轮机一次调频前馈控制环节中,根据实... 针对大型混流式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能力受运行水头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特性前馈功能在水轮机一次调频功能中应用的方法,即将水轮机水头、导叶开度及功率的三维曲线函数库引入到水轮机一次调频前馈控制环节中,根据实时的水头和功率大小及导叶位置,以频率变化对应功率变化大小,通过三维数据库计算出接力器的行程直接作用于控制器的输出,并与一次调频常规控制方式进行了现场实际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种前馈功能既满足不同水头下一次调频性能的一致性又有效地避免了设置切换多组PID控制参数。该结果为研究水轮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前馈 一次调频 PID参数 水头 三维曲线函数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