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脑炎病毒pr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B细胞表位的鉴定
1
作者 杨笑笑 杨兴淼 +1 位作者 刘亚林 曹瑞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1-603,共13页
[目的]本文旨在制备日本脑炎病毒(JEV)pr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了解prM的结构和功能、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研究JEV prM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prm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诱导表达并纯化prM蛋白,随后将其免疫小鼠,... [目的]本文旨在制备日本脑炎病毒(JEV)pr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了解prM的结构和功能、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研究JEV prM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prm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诱导表达并纯化prM蛋白,随后将其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亚克隆得到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并进行效价测定,通过Western blot和IFA验证其特异性,并进行空斑中和试验测定其中和活性,利用原核表达多段截短体蛋白确定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并进行保守性分析,将其初步应用于感染检测及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经细胞融合和3次亚克隆后成功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mAb)的细胞株,命名为4H6,所制备的腹水效价可达到1∶1 638 400,经鉴定,该prM mAb重链属于IgG2b,轻链为κ型。Western blot以及IFA试验均证明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显示prM 4H6分泌的mAb不具备中和活性。通过表达截短蛋白鉴定出prM 4H6分泌的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30)GENRCWVRAIDVGYMC^(45),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表位位于prM蛋白表面且在JEV不同毒株之间高度保守。成功将prM 4H6分泌mAb初步应用于JEV感染检测及prM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结论]成功制备1株高效分泌抗JEV prM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分泌的特异性mAb的B细胞表位识别区位于pr表面,为分析prM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其他病毒蛋白(如E蛋白或宿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prM蛋白 原核 单克隆抗体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B细胞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维龙 胡波 +7 位作者 范志宇 魏后军 仇汝龙 宋艳华 陈萌萌 葛雷 熊富强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3,共6页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ac-VP60△A3C。RT-PCR、HA、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VP60△A3C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和结构与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类似。将重组蛋白VP60△A3C以每只200μg免疫2月龄RHDV血清阴性的新西兰兔,免疫后14 d,以兔出血症病毒WF株攻毒新西兰兔。结果表明,免疫组无死亡,而对照组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为制备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b细胞表位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E蛋白B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飞 刘钧 +5 位作者 邹紫阳 康喜龙 宋丽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7-813,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ARS-CoV-2 E蛋白B细胞表位,并利用小鼠多抗血清、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血清等进行验证,以明确SARS-CoV-2 E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方法使用SOPMA、Expasy、SWISS-MODEL及IEDB数据库和BepiPred-2.0等软件预测SAR...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ARS-CoV-2 E蛋白B细胞表位,并利用小鼠多抗血清、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血清等进行验证,以明确SARS-CoV-2 E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方法使用SOPMA、Expasy、SWISS-MODEL及IEDB数据库和BepiPred-2.0等软件预测SARS-CoV-2 E蛋白的结构及B细胞表位;通过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并纯化GST标签重组表位蛋白片段,以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表位蛋白与小鼠和人SARS-CoV-2 E蛋白阳性多抗血清的反应性,以初步鉴定SARS-CoV-2 E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表位预测结果显示,E蛋白含有线性B细胞表位Ser6-Val14和Tyr57-Pro71,构象表位涉及的氨基酸序列为Glu8-Val14、Leu39-Tyr59、Ser60-Leu65;表达并纯化含有预测表位的E蛋白片段E1(Ser6-Val14表位)、E3(Tyr57-Pro71)以及阴性对照片段E2(不含表位序列),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结果均显示抗E蛋白小鼠多抗和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血清只与E1、E3蛋白片段呈阳性反应而与E2蛋白片段均为阴性反应,显示E蛋白线性B细胞表位预测正确。结论本研究成功预测并初步鉴定出SARS-CoV-2 E蛋白2个线性B细胞表位,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制备和免疫应答特性分析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b细胞表位 线性 预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谱系D型流感病毒HEF蛋白N-糖基化位点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智勇 周霞 +6 位作者 李春玲 楚品品 勾红潮 李艳 卞志标 刘建营 翟少伦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D型流感病毒(IDV)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正粘病毒科D型流感病毒属成员,可引起牛、猪、豚鼠等多种动物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潜在的人兽共患性。基于HEF基因遗传多样性,IDV可分为5个不同的谱系,分别是D/OK、D/660、D/Yama2016、D/Yama2019和D/... D型流感病毒(IDV)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正粘病毒科D型流感病毒属成员,可引起牛、猪、豚鼠等多种动物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潜在的人兽共患性。基于HEF基因遗传多样性,IDV可分为5个不同的谱系,分别是D/OK、D/660、D/Yama2016、D/Yama2019和D/CA2019谱系。不同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DV的潜在N-糖基化位点主要集中分布在HEF基因上。为系统了解不同谱系毒株HEF蛋白的N-糖基化位点和B细胞表位,从Gen Bank数据库获得151条全长HEF基因序列,通过使用MEGA-X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并用在线工具进行各毒株N-糖基化位点和线性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结果表明IDV的HEF蛋白具有6~8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中有2个N-糖基化位点(N146和N613)在不同谱系间相同,有6个N-糖基化位点(N28、N54、N249、N346、N390和N513)在不同谱系间存在差异。B细胞表位在不同谱系间有3个保守的表位和8~9个各谱系独特的表位。线性B细胞表位的预测将有助于设计激活体液反应的多表位疫苗,预测结果还需要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来证明该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流感病毒 谱系 HEF蛋白 N-糖基化 b细胞表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 T细胞、B细胞表位双拷贝基因与大肠杆菌LTB、STⅠ肠毒素基因融合表达产物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2
5
作者 庄娟 尤永进 +2 位作者 陈波 饶忠 潘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合成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与细胞免疫(21~40表位肽)及体液免疫(141~160表位肽)相关的基因序列2020VP1,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肠毒素大肠杆菌LTB、STⅠ基因及双拷贝2020VP1的融合表达载体r2020-B-2020-STⅠ,转化宿主菌BL2... 合成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与细胞免疫(21~40表位肽)及体液免疫(141~160表位肽)相关的基因序列2020VP1,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肠毒素大肠杆菌LTB、STⅠ基因及双拷贝2020VP1的融合表达载体r2020-B-2020-STⅠ,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5kDa,表达量较高。ELISA实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与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B抗体特异结合。动物实验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兔体产生较强的FMDV中和抗体,免疫豚鼠在低浓度FMDV刺激下能够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融合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FMDV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同时,融合蛋白免疫雌鼠能够抵抗大肠杆菌强毒株攻击,免疫兔体能够产生STⅠ中和抗体,且融合蛋白不具STⅠ毒性,证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LTB、STⅠ免疫原性。实验结果表明,此融合蛋白具有开发成为口蹄疫及肠毒素腹泻联合疫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 T细胞 b细胞表位 肠毒素大肠杆菌 LTb ST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俞海洋 陈伟 +7 位作者 倪德群 常宏伟 王林定 汤仁树 陈灵芝 丁晓娟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240,共8页
目的对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基因编码衣壳蛋白进行系统结构与功能预测,为制备EV71疫苗和诊断抗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编号为1404-Luan(CHN)-08的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应用ProtParam、SigalP、TMPRE... 目的对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基因编码衣壳蛋白进行系统结构与功能预测,为制备EV71疫苗和诊断抗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编号为1404-Luan(CHN)-08的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应用ProtParam、SigalP、TMPRED、Sosui、SOPMA、Phyre、Bepipred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信号肽、跨膜区、疏水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性质和潜在的B细胞表位。结果 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无跨膜区,是一个亲水性蛋白;VP1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β-片层为主,含有少量的α-螺旋,少见β-转角;VP1的三级结构中4~121氨基酸部分在蛋白表面形成一环状结构(VPl GH loop);EV71 VP1潜在的B细胞表位共有6个可能的抗原表位。其中,预测分值最高的线性表位区域位于157~177位氨基酸残基。结论成功预测了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为制备EV71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抗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VP1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爱萍 蒋敏 +5 位作者 栗宁 张改平 祁艳华 刘燕凯 席宇 周景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预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HPV-16 L1)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先从NCBI的蛋白质数据库中获得HPV-16 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再采用DNAStar中的Protean模块分析HPV-16型L1蛋白的二级结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以及抗原性,然后结... 目的预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HPV-16 L1)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先从NCBI的蛋白质数据库中获得HPV-16 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再采用DNAStar中的Protean模块分析HPV-16型L1蛋白的二级结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以及抗原性,然后结合吴玉章等建立的氨基酸抗原性指数方法计算其平均抗原指数(AI),综合分析上述多个参数,预测其可能的B细胞表位区域,并用在线BLAST进行同源性匹配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多个参数,预测得出HPV-16 L1蛋白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第51~58、87~97、214~220、290~296、335~341、351~366、408~418、430~442和475~496肽段,进一步的同源性匹配分析显示肽段51~58、335~341、351~366、408~418、430~442以及475~496为其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其中肽段51(PIKKPNNN)58、351(SETTYKNTNFKEYLRH)366、408(PPPGGTLEDTY)418和430(KHTPPAPKEDPLK)442的氨基酸序列为HPV-16型L1蛋白所特有,而肽段475(KAKPKFTLGKRKATPTTSSTST)496与HPV-16 E1蛋白具有同源性、335(DTTRSTN)341的氨基酸序列与很多其他型别的HPV的L1蛋白具有同源性。结论综合多种方案预测得到HPV-16 L1的多个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L1蛋白 宫颈癌 b细胞表位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MAGE-12的B细胞表位4分支多重抗原肽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艳秋 吴玉章 +1 位作者 倪兵 贾正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 设计合成肿瘤抗原MAGE 12的B细胞表位抗原肽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在预测MAGE 12的B细胞表位序列为QSDEGSSNEEQE(82 -93 )的基础上 ,采用 4分支多重抗原肽结构合成抗原肽 ,免疫C 5 7BL 6小鼠 ,产生多克隆抗体 ,应用ELISA实验及... 目的 设计合成肿瘤抗原MAGE 12的B细胞表位抗原肽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在预测MAGE 12的B细胞表位序列为QSDEGSSNEEQE(82 -93 )的基础上 ,采用 4分支多重抗原肽结构合成抗原肽 ,免疫C 5 7BL 6小鼠 ,产生多克隆抗体 ,应用ELISA实验及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多克隆抗体是否为人的抗原肽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免疫C 5 7BL 6小鼠后可产生MAGE 12的抗原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 ,抗体滴度可达 1∶64。结论 证明所预测的表位为MAGE 12的B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b细胞表位 MAGE-12 鉴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25
9
作者 吕燕波 万瑛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预测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 基于SARS蛋白基因组序列 ,采用Kyte Doolittle的亲水性方案 ,Emini方案和Jameson Wolf抗原指数方案 ,辅以对S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的柔性区域的分析 ,预测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 推测... 目的 预测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 基于SARS蛋白基因组序列 ,采用Kyte Doolittle的亲水性方案 ,Emini方案和Jameson Wolf抗原指数方案 ,辅以对S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的柔性区域的分析 ,预测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 推测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S蛋白N端第 91~ 98区段、第 112 1~ 115 3区段和第 185~ 193区段内或它们的附近。其它 ,如S蛋白N端第 10 5 0~ 10 5 9、75 2~ 765、41~ 5 0、666~ 674、2 64~ 2 87、3 40~ 3 48、40 8~ 416区段和第 42 4~ 43 9区段内或附近也可能存在B细胞表位。结论 用多参数预测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S蛋白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囊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健敏 孙建华 +6 位作者 吕茂民 陈忠伟 阳玉彪 赵武 陈凤莲 黄红梅 章金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是与猪-人异种移植病原安全性密切相关的一类病毒。env基因编码病毒的囊膜蛋白,它与病毒的亚型分类、宿主感染范围、细胞的嗜性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机制、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等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RT-PCR...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是与猪-人异种移植病原安全性密切相关的一类病毒。env基因编码病毒的囊膜蛋白,它与病毒的亚型分类、宿主感染范围、细胞的嗜性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机制、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等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RT-PCR的方法,从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PERV的囊膜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随后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PERV-Env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经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发现PERV-Env蛋白有18个可能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区域,7个可能的糖基化位点。该分析预测结果不但有利于PERV疫苗的设计、单抗及诊断试剂研制,而且将有助于分析Env蛋白的功能及PERV对人源细胞的感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 Env蛋白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 T细胞与B细胞表位基因双拷贝串联表达产物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8
11
作者 庄娟 曹祥荣 +4 位作者 陈波 饶忠 潘洁 徐泉兴 尤永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4-497,503,共5页
以一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外壳蛋白VP1基因为模板,合成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抗原表位肽基因:21-40肽(20AA)和141-160肽(20AA)基因序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串联结构21-40(20AA)~141-160(20AA)~21-40(20AA)~141-160(20AA)... 以一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外壳蛋白VP1基因为模板,合成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抗原表位肽基因:21-40肽(20AA)和141-160肽(20AA)基因序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串联结构21-40(20AA)~141-160(20AA)~21-40(20AA)~141-160(20AA)的2020-2020V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r2020-2020,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u.动物实验表明,较小剂量的融合蛋白就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抗FMDV中和抗体,证明该融合蛋白可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开发成为抗FMDV疫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T细胞 b细胞表位 双拷贝串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HR胞外区抗原的二级结构预测和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申子刚 阎萍 +7 位作者 何畏 陈正琼 何海洋 张记 杨霞 吴玉章 梁志清 李晋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分析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胞外区蛋白的二级结构,在线预测FSHR胞外区潜在的B细胞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Protein软件对FSHR胞外区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联合在线B细胞表位预测... 目的:分析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胞外区蛋白的二级结构,在线预测FSHR胞外区潜在的B细胞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Protein软件对FSHR胞外区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联合在线B细胞表位预测,预测FSHR胞外区蛋白可能的抗原表位。合成预测的B细胞表位肽,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结果:FSHR胞外区蛋白可能的抗原表位区域为17~34、42~44、116~122、142~147、179~193、239~241、266~270、279~282、288~307。选择4个区域合成肽段表位区域能与免疫抗血清发生抗原特异性反应。结论:应用多参数成功预测了FSHR胞外区蛋白抗原的B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R胞外区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VP2蛋白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1 位作者 杨汉春 王玉然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9,共5页
旨为预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VP2蛋白的B细胞表位。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预测VP2的二级结构,分析VP2表面特性(亲水性、可塑性、可及性和抗原性),综合预测VP2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1VP2蛋白肽链的6-18和80-92区段为预测... 旨为预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VP2蛋白的B细胞表位。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预测VP2的二级结构,分析VP2表面特性(亲水性、可塑性、可及性和抗原性),综合预测VP2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1VP2蛋白肽链的6-18和80-92区段为预测的B细胞表位优势区。多参数方案综合预测P1 VP2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鉴定表位及设计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 生物信息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59的克隆、分析及其主要B细胞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1
14
作者 柯浩 刘振兴 +2 位作者 林敏 孟轩 陈棠堂 《南方水产》 2010年第4期56-62,共7页
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 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隆的KHVORF59基因第130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其编码的第44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采用DNAStar程序,在综合分析二级结构柔性区、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性指数的基础上,预测了KHVORF59蛋白主要B细胞表位,并将其区段的编码序列与KHVORF59完整编码序列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RF59S和pET32a-ORF59C,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pET32a-ORF59S可以高效表达,表达的截短KHVORF59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采用HisBindResin填料,层析纯化了该截短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囊膜蛋白 b细胞表位 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清浩 王祥卫 +1 位作者 金燕 张立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 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方法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UC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 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溶剂可及性及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MUC1的抗原表位。结果 MUC1存在有多个潜在的 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 目的 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方法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UC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 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溶剂可及性及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MUC1的抗原表位。结果 MUC1存在有多个潜在的 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 -10,24 -54,65 -77,84 -91,108 -134,140 -156,159 -174,179 -196,199- 210,220- 233, 237- 265,270- 299,316 -337,351 -362,369- 396,411- 420,445 -502。结论 应用多参数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 研究MUC1结构和功能、构建MUC1突变体和选择表达新型MUC1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 预测 蛋白质抗原 b细胞表位 结构和功能 面特性 二级结构 理化性质 免疫原性 亲水性 可塑性 可及性 多参数 步研究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7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巧艳 李燕 +3 位作者 周密 高雪明 袁仙丽 李明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8-650,653,共4页
目的:预测人IL-37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IL-37b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ProScale、Bcepred服务器,分析人IL-37b亲水性、柔韧性、可及性和抗原性指数,并结合二级结构特征,预测IL-37b的B细胞表位。结果:IL-37b... 目的:预测人IL-37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IL-37b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ProScale、Bcepred服务器,分析人IL-37b亲水性、柔韧性、可及性和抗原性指数,并结合二级结构特征,预测IL-37b的B细胞表位。结果:IL-37b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31.65%)、无规则卷曲(52.75%)、α螺旋(8.26%)和β转角(7.34%)组成。其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第21-27、34-75、175-192和213-215氨基酸区段。结论:此结果将有助于确定IL-37b的B细胞表位,为研制人IL-37单克隆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株AF72 VP1的结构构建与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昱 王永录 +9 位作者 张永光 潘丽 方玉珍 刘力宽 蒋守田 吕建亮 张中旺 张淑刚 李正丰 杜进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8-163,共6页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1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1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1结构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1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显示,VP1结构蛋白呈现较规则的空间构象,其中5-11、24-30、43-47、82-87、132-147和196-203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1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结构蛋白 3D结构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B细胞表位预测、合成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少灵 阮周曦 +10 位作者 唐金明 廖立珊 孙洁 林庆燕 吕建强 叶奕优 祝贺 李希强 王红英 杨俊兴 花群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4,共5页
基于氨基酸序列和采用Gamier-Robson和Chou-Fasman等多种方法分析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等二级结构结果,预测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4段多肽并进行人工合成,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基于氨基酸序列和采用Gamier-Robson和Chou-Fasman等多种方法分析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等二级结构结果,预测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4段多肽并进行人工合成,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山羊临床血清样品,以对预测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制的间接ELISA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6.25%,与进口标准竞争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15%。结果表明,研制的间接ELISA方法适用于小反刍兽疫临床血清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蛋白 b细胞表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凯 黄路 +4 位作者 安洪 舒勇 韩智敏 黄山虎 廖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预测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SOPM/SOPMA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综合分析蛋白的柔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抗原性,通过预测数据再确定EWS-FLI1... 目的:预测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SOPM/SOPMA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综合分析蛋白的柔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抗原性,通过预测数据再确定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抗原表位。结果: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柔性区域,位于EWS-FLI1蛋白N端5,23-30,32,36-49,62,69-100,118-123,128-132,135,137-170,173-179,183-271,276-286,291-301,317-319,328-331,346-353,396-400,407-408,426-438区段;α螺旋位于N端10-15,34,55,106-107,306-316,340-345,359-362,386-392区段;β折叠位于N端20,22,50-52,65-67,102-107,272,274,289-290,323,325-327,371-375,380-384,422-424,446-447区段;B细胞表位位于N端69-79,99-114,128-152,167-171,194-208,248-265,397-406区段,融合区B细胞表位位于N端248-265区段。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为蛋白特征及复合表位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EWS—FLI1蛋白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V VLPs对口蹄疫病毒B细胞表位的展示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波 盛蓉 +4 位作者 宋艳华 范志宇 魏后军 薛家宾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2-1370,共9页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病毒样颗粒(VLPs)携带外源表位的能力及其免疫原性,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分别在RHDV VP60蛋白质的C端、N端和306位插入FMDV VP1双串联B细胞表位[GS-(200~213 aa)-GS-(141~160 aa)],得到嵌...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病毒样颗粒(VLPs)携带外源表位的能力及其免疫原性,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分别在RHDV VP60蛋白质的C端、N端和306位插入FMDV VP1双串联B细胞表位[GS-(200~213 aa)-GS-(141~160 aa)],得到嵌合蛋白质,分别命名为VP60-2FB、VP60-306FB和VP60-578FB。经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嵌合VP60蛋白质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均得到有效表达;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嵌合蛋白质可自聚成病毒样颗粒。将嵌合蛋白质免疫小鼠,检测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显示,嵌合蛋白质可以产生针对VP60特异的免疫应答,且在插入长度为42 aa外源氨基酸片段的情况下,嵌合蛋白质免疫的小鼠仍能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针对外源表位的特异性应答。在进一步扩展了载体的容纳性后,序列的增加不影响VLPs的形成以及对外源表位的递呈效果,说明VP60-VLPs作为外源B细胞表位展示载体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病毒样颗粒 口蹄疫病毒 b细胞表位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