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中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崔雨婷 张睿 +4 位作者 陈正礼 罗启慧 祝春梅 孙凤娇 陈梦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在乳腺肿瘤中的蛋白和m RNA表达变化。造模结果显示共有14只雌性大鼠发生乳腺肿瘤,对总体而言肿瘤的发病率为10.77%(14/130);由于雄性大鼠未见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肿瘤的发病率为21.54%(14/65)。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确定肿瘤分型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腺癌3例,乳腺乳头状癌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对照组(n=5)Bax、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9.75±0.04、8.13±0.35和6.60±0.04,而这3个因子在良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8.16±0.16、9.14±0.22和4.43±0.1。另外,其在恶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6.49±0.32、9.24±0.81和3.03±0.10,与对照组相比,Bax和Caspase-3在病变组的表达极显著减少(P<0.01),而Bcl-2在病变组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且正常对照组Bcl-2/Bax比值小于1,而在良性组和恶性组则均大于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FQ-PCR)结果通过相对定量计算显示,Bax、Bcl-2和Caspase-3在各组中的m RNA的表达量变化与蛋白表达一致,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自发性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的发病率较高,且病变类型多样,而雄性发病率为0;且Bcl-2、Bax和Caspase-3与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乳腺肿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及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巨勇 牟娜 +3 位作者 牟佳 李伟 张长庚 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发患者)及30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中PTEN及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初治和复发组患者骨髓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PTEN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AML患者中PTEN与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2,r=-0.569)。结论:PTEN及BCL-2参与AML的发生发展,并对AML的化疗效果起着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 b细胞淋巴/白血病-2(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致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颖 李安琪 +4 位作者 马万 高宇博 邓立琴 张春 孟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间隔2 h注射一次,共注射6次;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于出生第5天行右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预处理,4个循环,48 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方法同C组;氯胺酮组(K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方法同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氯胺酮组(RK组)于出生第5天行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48 h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0 mg/kg,方法同C组。四组于腹腔注射完成后12 h经心脏灌注取脑,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结果与RIPC组比较,K组和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C组和RIPC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组比较,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氯胺酮大剂量、多次注射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 发育期大鼠 b淋巴细胞-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Bag-l、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美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ag-l、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x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及导管内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g-1、Bcl-2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导管内癌组织,Bag-1、Bcl-2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bAx bcl-2相关x蛋白(bax) 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慈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1
5
作者 兴伟 刘远 +2 位作者 徐曌 徐志峰 宋易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698,706,共7页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IGF-1组)。C组不加药物处理,CAM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处理,IGF-1组加入100μg/L IGF-1处理,CAM+IGF-1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和100μg/L IGF-1共处理。噻唑蓝(MTT)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活化的半胱天冬氨酸3(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山慈菇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C组比较,CAM组MDA-MB-231细胞OD值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CAM组比较,CAM+IGF-1组MDA-MB-231细胞OD值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山慈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山慈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天冬氨酸水解酶3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兵 刘文俊 +3 位作者 赵秋宇 王建光 郭胜男 王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顺铂、参芪扶正注射液、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低剂量、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高剂量干预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水肿,重度皱缩,染色质凝集,呈明显凋亡形态;TUNEL染色显示,与顺铂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均显著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加强顺铂抗肿瘤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激活cleaved caspase-3及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肺腺癌移植 凋亡 b淋巴细胞-2相关x蛋白 b淋巴细胞-2 胱天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皮质Bax,Bcl-2和GFAP的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辉 董建峰 +3 位作者 马洁华 王晓寅 陈晓春 薄爱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脑皮质Bax,Bcl-2和GFAP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其中54只大鼠利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CIR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脑皮质Bax,Bcl-2和GFAP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其中54只大鼠利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CIR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或100mg/kg。术后12,24,72h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Bcl-2和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Bax,Bcl-2和GFAP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Bax/Bcl-2大于1;治疗组Bax,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Bcl-2增多,治疗大剂量组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小于1。结论:川芎嗪能够下调CIR脑皮质Bax和GFAP表达和上调Bcl-2表达,说明川芎嗪通过干预基因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b淋巴细胞/白血病-2 bcl相关x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川芎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Bcl-2、Bax mRNA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秀清 阎虹 +2 位作者 孙梅 王虹 高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29,133,共3页
目的:通过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Bc l-2及Bax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制备18 d龄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取全部回肠,半定量RT-PCR法检测Bc l-2、Bax mRNA的表达... 目的:通过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Bc l-2及Bax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制备18 d龄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取全部回肠,半定量RT-PCR法检测Bc 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和内毒素组小肠各时间点的Bc l-2 mRNA均为阴性表达,正常对照Bax mRNA表达较弱,内毒素组小肠各时间点的Bax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死亡组与24 h之内其他各组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比72 h亚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内毒素组Bax与Bc l-2 mRNA表达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内毒素通过调节基因Bc l-2、Bax mRNA表达的变化促进幼年大鼠小肠细胞凋亡可能为严重感染时胃肠功能障碍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川 b-细胞淋巴-2 b-细胞淋巴-2相关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政军 贾绍斌 +3 位作者 刘静 侯建军 汪浩 李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正常对照组,Hhcy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浓度(10.47±0.07)μmol/L低于Hhcy组(85.38±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损伤较Hhcy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蛋白表达比Hhcy组降低,Bax蛋白表达比Hhcy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 mRNA表达较Hhcy组明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及影响主动脉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从而延缓和改善Hhcy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相关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树章 蒋涛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4-45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NT-3治疗组(C组),每组35只。B、C组用改良Allen′s法以30g·cm致伤大鼠T8脊髓制作损伤模型,C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h、8h、12h、24h、3d、7d注入NT-320μl(含NT-3200ng),B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4h、8h、12h、24h、3d、7d、14d处死动物(n=5),取T8节段脊髓,甲苯胺蓝(Nis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Nissl染色C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出血少、残存神经元多,A组正常。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AOD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NT-3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素-3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2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苗玉迪 胡星星 +1 位作者 王九菊 李艳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467-3471,共5页
目的:探究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T淋巴细胞(CCRF-CEM)细胞株及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周SD品种的雌性大鼠12只,以不同浓度梯度川楝子醇提物作用24 h、48 h、72 h,观... 目的:探究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T淋巴细胞(CCRF-CEM)细胞株及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周SD品种的雌性大鼠12只,以不同浓度梯度川楝子醇提物作用24 h、48 h、72 h,观察其对CCRF-CEM细胞的抑制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6 mg/L、80 mg/L、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ALL细胞的不同时间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相较于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点,不同质量川楝子醇提物的吸光度值明显不同,且随着质量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6 mg/L、80 mg/L、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同一时间段的给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质量浓度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于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川楝子提取物的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P53基因表达明显不同(P<0.05);Bax基因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cl-2基因表达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4 h 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的P53基因表达达到最高,而作用于ALL细胞48 h后,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川楝子醇提物可通过线粒体介导抑制白血病CCRF-CEM细胞增殖,并且呈浓度及时间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醇提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bcl-2关联x蛋白 P53基因 b细胞淋巴-2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和焦亡的影响
12
作者 赵杰瑞 籍铭辛 +4 位作者 张钰涵 陈姝彤 郭玉苗 张巍 彭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0-427,共8页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蛋白焦孔素E (GSDME)介导焦亡途径对骨肉瘤(OS)细胞(U2OS和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OS和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蛋白焦孔素E (GSDME)介导焦亡途径对骨肉瘤(OS)细胞(U2OS和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OS和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L^(-1))胡桃醌处理组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组(10μmol·L^(-1)胡桃醌+30μmol·L^(-1) Z-DEVD-FMK)。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程序性死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和裂解的Caspase-3 (cleaved-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以及蛋白焦孔素E全长(GSDME-F)和蛋白焦孔素E的N末端(GSDME-N)等焦亡相关活性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U2OS和MG6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4及10.2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水平均升高(P<0.01),cleaved-Caspase-3和GSDME-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GSDME-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μmol·L^(-1)胡桃醌组比较,Z-DEVD-FMK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和GSDM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GSDME-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桃醌可诱导U2OS和MG63细胞凋亡,并引起Caspase-3/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骨肉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b细胞淋巴2 b细胞淋巴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雪芹 郝选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6周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线粒体膜电位(△Ψm)及Bax和Bcl-2mRNA的影响。方法:将64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周组(WK0)、2周组(WK2)、4周组(WK4)和6周组(WK6),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分别于第... 目的:观察6周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线粒体膜电位(△Ψm)及Bax和Bcl-2mRNA的影响。方法:将64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周组(WK0)、2周组(WK2)、4周组(WK4)和6周组(WK6),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分别于第0、2、4、6周周末,利用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形成的单体(J-aggregate)和聚合体(J-monomer)的平均荧光强度(FL2,FL1),并计算线粒体膜电位(FL2/FL1,△Ψm),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FQ-RT-PCR技术测定Bax mRNA和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6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WK2、WK4、WK6组大鼠的脾系数显著低于WK0;WK4、WK6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SI显著低于WK0和WK2;WK2、WK4、WK6组大鼠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WK0;WK4、WK6组大鼠的Bax mRNA表达明显增加,WK2、WK4、WK6组大鼠的Bcl-2mRNA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结论:6周递增负荷运动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是6周递增负荷运动改变了调控基因Bax mRNA和Bcl-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运动免疫 脾脏 凋亡 刺激指数 膜电位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基因-2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Gal-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东雁 林仲秋 +2 位作者 刘昀昀 黄纯娴 卢淮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5,共7页
【目的】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蛋白-2(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检验它们作为预测预后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蛋白-2(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检验它们作为预测预后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al-3和Bcl-2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98例上皮性卵巢癌中,Gal-3、Bcl-2均为胞浆表达,Gal-3阳性率为76.5%(75/98),Bcl-2阳性率为51.0%(50/98),正常卵巢上皮不表达Gal-3、Bcl-2蛋白。Gal-3与Bcl-2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Gal-3表达与病理类型、铂敏感性相关(P=0.043,P=0.038),Bcl-2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P=0.029)。Cox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Gal-3表达(P=0.008)、Bcl-2表达(P=0.021)、分期(P<0.001)、铂敏感性(P<0.001)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而Cox多因素分析中则只有Gal-3表达(P=0.014)、铂敏感性(P=0.021)、分期(P<0.001)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Gal-3、Bcl-2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Gal-3表达与病理类型、铂敏感性、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判定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半乳糖凝集素-3 b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2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载脂蛋白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嘉鑫 宋囡 +4 位作者 王杰 杨莹 朱敬轩 王群 贾连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78-2583,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并进行细胞活力检测(CCK-8)筛选Rb1最佳干预浓度,克隆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蛋白表达,实时萤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生存分析发现ApoM低表达肝癌预后更差,分子对接提示Rb1与ApoM之间具有较高亲和力,克隆及划痕实验提示Rb1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验证Rb1可以干预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揭示了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影响肝癌的可能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M 人参皂苷Rb1 线粒体凋亡 细胞 增殖 b淋巴细胞-2/x蛋白 胱天蛋白-3 胱天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娴 胡燕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16-3321,共6页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为对照组,均测定B族链球菌,观察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并分析胎膜早破与相关蛋白...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为对照组,均测定B族链球菌,观察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并分析胎膜早破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B族链球菌感染率是36.67%,比对照组的1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阳性表达率45.00%,比对照组的8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cl?2相关X蛋白(Bax)阳性表达率85.00%,比对照组的5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Bcl?2及Bax表达间呈负相关(P<0.05)。未存在B族链球菌感染时,观察组患者Bcl?2阳性表达率55.26%,比对照组的88.00%低,而观察组Bax阳性表达率89.47%,比对照组的54.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危险性因素之一即B族链球菌感染,不仅Bcl?2低表达、Bax高表达会增加胎膜早破风险,而且B族链球菌感染会对Bcl?2及Bax表达与胎膜早破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b族链球菌 感染 b细胞淋巴基因-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1过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朝辉 曾良 周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抑制因子1(BI-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BI-1腺病毒(Ad-BI-1)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过表达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抑制因子1(BI-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BI-1腺病毒(Ad-BI-1)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Ad-NC组和Ad-BI-1组大鼠分别于心肌梗死区域注射腺病毒包装的空载质粒和BI-1过表达质粒。术后72 h,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I-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I-1、Bcl-2、Bax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依赖酶1(IRE1)、磷酸化IRE1(p-IRE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IRE1/IRE1和p-JNK/JNK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降低(P<0.05),LVEDD、LVESD、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d-BI-1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升高(P<0.05),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降低(P<0.05),Ad-NC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BI-1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水平,从而改善AMI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bax抑制因子1 内质网应激 b细胞淋巴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Bcl-2表达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预测评价
18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共3页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上皮癌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后继续行6个疗程以上化疗有...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上皮癌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后继续行6个疗程以上化疗有效者及28例与之相匹配的化疗无效者手术时的卵巢癌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Bcl-2的表达.结果:化疗无效组与化疗有效组PCNA表达强度分别为32.14±19.27,23.18±16.38(P<0.05);Bcl-2表达强度分别为35.65±19.77,47.45±23.12(P<0.05).结论:PCNA、Bcl-2在不同化疗反应的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不同,有可能成为卵巢癌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抗原 b细胞淋巴/白血病-2蛋白 卵巢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雪莲多糖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砚 孙娟 王丽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14-3319,共6页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剂量辐射组(30 m J/cm2,辐射1 h,A组)和高剂量辐射组(60 m J/cm2,辐射1 h,B组);将A组和B组又分别分为对照组(1组)、辐射组(UVB,2组)、低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10 mg/ml,3组)和高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40 mg/ml,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MAPK、P5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结果 A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Bcl-2水平低于A1组(P<0.05);A3组IL-6、TNF-α、P38MAPK、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P<0.05);A4组TNF-α、Bcl-2水平高于A1组(P<0.05);A3组、A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A2组,Bcl-2水平高于A2组(P<0.05);A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A3组,Bcl-2水平高于A3组(P<0.05)。B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IL-6、TNF-α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4组IL-6、Bcl-2水平高于B1组,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B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B2组,Bcl-2水平高于B2组(P<0.05);B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3组,Bcl-2水平高于B3组(P<0.05)。结论 SSB多糖通过P38MAPK通路减少UVB辐射后Ha Ca T细胞凋亡,进而减轻Ha Ca T细胞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藏雪莲多糖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介素6 坏死因子α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淋巴 b细胞 bCL-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NF通路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洋 阮甦 +3 位作者 梁晖 陈巧兰 严年文 黄燕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9-984,共6页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BD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变化,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BDNF、NF-κB、Bcl-2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Bax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痰通络汤能够改善痰瘀阻络型PSCI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痰瘀阻络证 化痰通络汤 bDNF通路 b细胞淋巴因子 bcl-2相关x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