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苗玉迪 胡星星 +1 位作者 王九菊 李艳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467-3471,共5页
目的:探究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T淋巴细胞(CCRF-CEM)细胞株及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周SD品种的雌性大鼠12只,以不同浓度梯度川楝子醇提物作用24 h、48 h、72 h,观... 目的:探究川楝子醇提物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T淋巴细胞(CCRF-CEM)细胞株及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周SD品种的雌性大鼠12只,以不同浓度梯度川楝子醇提物作用24 h、48 h、72 h,观察其对CCRF-CEM细胞的抑制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6 mg/L、80 mg/L、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ALL细胞的不同时间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相较于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点,不同质量川楝子醇提物的吸光度值明显不同,且随着质量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6 mg/L、80 mg/L、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同一时间段的给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质量浓度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于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川楝子提取物的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P53基因表达明显不同(P<0.05);Bax基因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cl-2基因表达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4 h 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的P53基因表达达到最高,而作用于ALL细胞48 h后,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川楝子醇提物可通过线粒体介导抑制白血病CCRF-CEM细胞增殖,并且呈浓度及时间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醇提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bcl-2关联x蛋白 P53基因 b细胞淋巴-2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及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巨勇 牟娜 +3 位作者 牟佳 李伟 张长庚 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发患者)及30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中PTEN及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初治和复发组患者骨髓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PTEN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AML患者中PTEN与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2,r=-0.569)。结论:PTEN及BCL-2参与AML的发生发展,并对AML的化疗效果起着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基因(PTEN) b细胞淋巴/白血病-2(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雪芹 郝选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6周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线粒体膜电位(△Ψm)及Bax和Bcl-2mRNA的影响。方法:将64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周组(WK0)、2周组(WK2)、4周组(WK4)和6周组(WK6),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分别于第... 目的:观察6周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线粒体膜电位(△Ψm)及Bax和Bcl-2mRNA的影响。方法:将64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周组(WK0)、2周组(WK2)、4周组(WK4)和6周组(WK6),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分别于第0、2、4、6周周末,利用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形成的单体(J-aggregate)和聚合体(J-monomer)的平均荧光强度(FL2,FL1),并计算线粒体膜电位(FL2/FL1,△Ψm),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FQ-RT-PCR技术测定Bax mRNA和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6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WK2、WK4、WK6组大鼠的脾系数显著低于WK0;WK4、WK6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SI显著低于WK0和WK2;WK2、WK4、WK6组大鼠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WK0;WK4、WK6组大鼠的Bax mRNA表达明显增加,WK2、WK4、WK6组大鼠的Bcl-2mRNA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结论:6周递增负荷运动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是6周递增负荷运动改变了调控基因Bax mRNA和Bcl-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运动免疫 脾脏 凋亡 刺激指数 膜电位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基因-2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中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崔雨婷 张睿 +4 位作者 陈正礼 罗启慧 祝春梅 孙凤娇 陈梦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在乳腺肿瘤中的蛋白和m RNA表达变化。造模结果显示共有14只雌性大鼠发生乳腺肿瘤,对总体而言肿瘤的发病率为10.77%(14/130);由于雄性大鼠未见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肿瘤的发病率为21.54%(14/65)。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确定肿瘤分型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腺癌3例,乳腺乳头状癌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对照组(n=5)Bax、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9.75±0.04、8.13±0.35和6.60±0.04,而这3个因子在良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8.16±0.16、9.14±0.22和4.43±0.1。另外,其在恶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6.49±0.32、9.24±0.81和3.03±0.10,与对照组相比,Bax和Caspase-3在病变组的表达极显著减少(P<0.01),而Bcl-2在病变组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且正常对照组Bcl-2/Bax比值小于1,而在良性组和恶性组则均大于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FQ-PCR)结果通过相对定量计算显示,Bax、Bcl-2和Caspase-3在各组中的m RNA的表达量变化与蛋白表达一致,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自发性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的发病率较高,且病变类型多样,而雄性发病率为0;且Bcl-2、Bax和Caspase-3与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乳腺肿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b细胞淋巴/白血病-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Bag-l、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美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ag-l、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x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及导管内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g-1、Bcl-2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导管内癌组织,Bag-1、Bcl-2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bAx bcl-2相关x蛋白(bax) 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树章 蒋涛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4-45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NT-3治疗组(C组),每组35只。B、C组用改良Allen′s法以30g·cm致伤大鼠T8脊髓制作损伤模型,C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h、8h、12h、24h、3d、7d注入NT-320μl(含NT-3200ng),B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4h、8h、12h、24h、3d、7d、14d处死动物(n=5),取T8节段脊髓,甲苯胺蓝(Nis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Nissl染色C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出血少、残存神经元多,A组正常。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AOD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NT-3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素-3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2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政军 贾绍斌 +3 位作者 刘静 侯建军 汪浩 李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正常对照组,Hhcy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浓度(10.47±0.07)μmol/L低于Hhcy组(85.38±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损伤较Hhcy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蛋白表达比Hhcy组降低,Bax蛋白表达比Hhcy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 mRNA表达较Hhcy组明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及影响主动脉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从而延缓和改善Hhcy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相关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娴 胡燕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16-3321,共6页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为对照组,均测定B族链球菌,观察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并分析胎膜早破与相关蛋白...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为对照组,均测定B族链球菌,观察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并分析胎膜早破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B族链球菌感染率是36.67%,比对照组的1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阳性表达率45.00%,比对照组的8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cl?2相关X蛋白(Bax)阳性表达率85.00%,比对照组的5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Bcl?2及Bax表达间呈负相关(P<0.05)。未存在B族链球菌感染时,观察组患者Bcl?2阳性表达率55.26%,比对照组的88.00%低,而观察组Bax阳性表达率89.47%,比对照组的54.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危险性因素之一即B族链球菌感染,不仅Bcl?2低表达、Bax高表达会增加胎膜早破风险,而且B族链球菌感染会对Bcl?2及Bax表达与胎膜早破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b族链球菌 感染 b细胞淋巴基因-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素通过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黎 孙川 +3 位作者 刘莉 邓洁 晏菲 魏武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75-2579,共5页
目的:研究鱼藤素(De)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法考察不同浓度(10、20、40、60、80、100 mol/L)鱼藤素作用24、48 h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将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20、40 mol/... 目的:研究鱼藤素(De)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法考察不同浓度(10、20、40、60、80、100 mol/L)鱼藤素作用24、48 h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将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20、40 mol/L鱼藤素药物组,给药作用24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Thr308)、叉头框蛋白O1(FoxO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蛋白激酶B(AKT)基因转染使SGC-7901胃癌细胞中AKT过表达,然后给予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24 h,以未用AKT基因转染的SGC-7901胃癌细胞作为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Thr308)、FoxO1、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oxO1、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鱼藤素对SGC-7901胃癌细胞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24 h能够显著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中p-AKT^(Thr308)、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FoxO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KT基因转染后,SGC-7901胃癌细胞中p-AKT^(Thr308)、Bcl-2等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oxO1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后能够降低p-AKT^(Thr308)、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FoxO1及Bax的表达水平。结论:鱼藤素能够通过作用于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素 胃癌 蛋白激酶 叉头框蛋白O1 凋亡 b淋巴细胞-2基因 b淋巴细胞-2基因相关x蛋白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林炜凯 黎芷鑫 +3 位作者 李季 吴立友 周艳利 毛凯凤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14-2919,共6页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加味芪黄饮低、高剂量组(各18只)分别灌胃给予加味芪黄饮4 mg/kg、8 mg/kg。各组均分别于造模后第2到6周末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造模后第6周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及肾母细胞瘤抑制基因1(WT-1)的表达水平,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人血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Alb降低(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lb均升高(P<0.05,P<0.01);且加味芪黄饮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更显著。结论: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细胞凋亡,保护肾脏足细胞,从而延缓膜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芪黄饮 膜性肾病 细胞 肾功能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2 bcl-2相关x蛋白 肾母细胞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PO对光损伤诱导的RPE细胞凋亡的抑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岩 牛膺筠 +1 位作者 周占宇 袁春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化学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成人ARPE-19细胞株传代培养的2~5代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光照...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化学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成人ARPE-19细胞株传代培养的2~5代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光照12h后再培养24h终止培养,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EPO干预治疗前后RPE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EPO干预治疗前后RPE细胞easpase-3及Bcl-2表达的变化;并添加AG490(Jak2激酶抑制剂),探讨人rhEPO对人RPE细胞光化学损伤的保护性作用机制。结果各rhEPO组均可明显减少光化学损伤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以40IY·ml^-1EPO组结果最明显,为(4.93±1.45)·ml^-1;在40IU·ml^-1EPO组caspase-3浓度最低,为(0.125±0.029)μg·L^-1;在40IU·ml^-1EPO组Bcl-2表达最高(168.21±3.87);在加入AG490组,人RPE细胞凋亡增高为(11.29±2.11)·ml^-1;caspase-3浓度增高为(0.362±0.042)μg·L^-1;Bcl-2表达降低。rhEPO抑制凋亡作用均被阻止。结论rhEPO可抑制光化学损伤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凋亡,抑制caspase-3的浓度,上调Bcl-2的表达,对人RPE细胞的光化学损伤有保护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主要通过EPO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2激酶途径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 光刺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浦路桥 刘杰 +2 位作者 袁超 贾敏 王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 :观察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derived stem cells,CESCs)凋亡的影响,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k Da结合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k 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信号通路在... 目的 :观察缺氧和营养缺乏对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derived stem cells,CESCs)凋亡的影响,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k Da结合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k 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从临床获取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分离培养软骨终板细胞,使用琼脂糖筛选获得CESCs并进行干细胞标志物鉴定,将第三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完全培养基(对照组)与缺氧和营养缺乏(实验组)条件下培养48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BNIP3、Bcl-2关联x蛋白(Bax)、Bcl-2关联k蛋白(Bak)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使用BNIP3小干扰RNA(siRNA)干扰CESCs中BNIP3基因,同时设置阴性干扰对照组(Scramble siRNA),同前分组处理后再次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及BNIP3、Bax、B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5例标本获得的CESCs进行了干细胞标志物鉴定,其中细胞表面粘附分子44(CD44)、CD73、CD90和CD105为阳性,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为阴性,提示CESCs具有干细胞特性。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29.12±0.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7±2.03)%(P<0.05);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56.18%(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NIP3、Bax、Bak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使用BNIP3 siRNA干扰后,缺氧和营养缺乏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和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均被明显抑制;同时,缺氧和营养缺乏导致CESCs中BNIP3、Bax和Bak的蛋白表达升高也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缺氧和营养缺乏能够诱导CESCs发生凋亡,此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BNIP3、Bax和Bak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干细胞 缺氧和营养缺乏 凋亡 b细胞淋巴/白血病-2(bcl-2)腺病毒E1b 19-kDa结合蛋白 bcl-2关联x蛋白 bcl-2关联k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烽 冯炜炜 周海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75-679,I000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组(C组)和EGb治疗组(D组),每...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组(C组)和EGb治疗组(D组),每组30只。B、C、D组用Allen′s法以50g·cm致伤大鼠T9脊髓制作损伤模型,B组为单纯脊髓损伤,不给药;C组为脊髓损伤后30min内,由腹腔注入MP30mg/kg;D组为术后至处死前每天腹腔给予EGb17.5mg/kg;A组只打开T9椎板,不打击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5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24h、3d、5d、7d、14d处死动物(n=6),取T9节段脊髓,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大体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B、C、D组大鼠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伤后7d、14d时C、D组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各时间点C组与D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C组和D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坏死程度轻、形成囊腔少,A组正常;1周后D组较C组片状出血灶少,神经细胞肿胀不明显。各时间点B、C、D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高于B组(P<0.01),7d、14d时D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各时间点B、C、D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低于B组(P<0.01),7d、14d时D组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EGb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在运动功能恢复、损伤脊髓组织保护上发挥其有益作用,1周后EGb仍能抑制脊髓损害后的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2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卡木颗粒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刘芮绮 袁天翊 +6 位作者 王冉冉 郑瑞芳 龚迪菲 王守宝 邢建国 杜冠华 方莲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目的探究祖卡木颗粒对单纯低氧及低氧+Su5416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搜集祖卡木颗粒中10种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预测药物靶点并获得HPH相关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及富集... 目的探究祖卡木颗粒对单纯低氧及低氧+Su5416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搜集祖卡木颗粒中10种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预测药物靶点并获得HPH相关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及富集分析。通过单纯二周低氧及四周低氧+Su5416诱导建立HPH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右心室压力等主要药效学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质(Bcl-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PI3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ase synthase,eNOS)、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得到祖卡木颗粒共167种活性成分,与HPH有179个交集靶点,涉及PIK3CA、HIF1等靶点。验证结果显示,祖卡木颗粒可以显著降低HPH小鼠的右心室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下调小鼠肺组织中Bcl-2、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Bax、PI3K、p-PI3K、eNOS蛋白的表达。结论祖卡木颗粒可能通过调节Bax/Bcl及PI3K-eNOS/HIF-1α信号通路对HPH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卡木颗粒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网络药理学 药效机制 bcl-2相关x蛋白质/b淋巴细胞-2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子提取物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涛 高玉伟 +5 位作者 王兴华 李丹露 胡秀红 崔红蕊 杨洪娟 徐保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4-1200,共7页
目的:探讨车前子提取物(SPE)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建立膜性肾病模型。... 目的:探讨车前子提取物(SPE)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建立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低、中和高剂量SPE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剂量为1.5、3.0和4.5 mg·kg^(-1) SPE,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X(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SPE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SPE组比较,中和高剂量SPE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PE通过调控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减少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对膜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提取物 膜性肾病 b细胞淋巴-2 b细胞淋巴-2基因相关蛋白x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激光对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亚平 王斌 +4 位作者 鲁健云 陈静 左成忻 谭丽娜 黄进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激光( IPL)治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PL在一定能量密度照射小鼠老化皮肤,连续照射2次,间隔为2周,观察小鼠皮肤中SOD活力,MDA和Hyp含量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 目的:探讨强脉冲激光( IPL)治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PL在一定能量密度照射小鼠老化皮肤,连续照射2次,间隔为2周,观察小鼠皮肤中SOD活力,MDA和Hyp含量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PL可使小鼠皮肤中SOD活力、Hyp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较模型组改变明显(P<0.05)。IPL照射后小鼠皮肤Bcl-2蛋白表达增高,而对Bax蛋白影响不明显。结论:IPL对改善皮肤老化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皮肤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恢复氧化酶的活性及提高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调节皮肤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强脉冲激光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羟脯氨酸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白血病-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叶 王红 +2 位作者 张书剑 姬华祎 金正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3,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通过内质网应激(ERS)途径对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足月新生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氧浓度为21%)、高氧组(吸入氧浓度>85%)和高氧+GLN组(吸入氧浓度>85%且...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通过内质网应激(ERS)途径对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足月新生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氧浓度为21%)、高氧组(吸入氧浓度>85%)和高氧+GLN组(吸入氧浓度>85%且腹腔内注射GLN,剂量为0.75g·kg^-1·d^-1),每组30只。实验开始第3、7和14天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肺组织含水量,采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形态表现,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生长抑制DNA损害基因153 (GADD15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第3、7和14天,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高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Caspase-12、GRP78、GADD15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同时间高氧组比较,高氧+GLN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Caspase-12、GRP78、GADD15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规则,未见肺泡水肿,肺泡大小及肺泡间隔基本一致,无炎性细胞浸润;高氧组大鼠肺组织中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肺泡管腔增大,间质细胞水肿,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高氧+GLN组大鼠肺组织中肺泡损伤程度、炎性渗出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减轻,介于高氧组与对照组之间。结论:GLN可减轻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其机制之一是通过ERS途径,降低GADD153、GRP78、Caspase-1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肺损伤 新生大鼠 谷氨酰胺 内质网应激 半胱氨酸蛋白酶12 生长抑制DNA损害基因153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b细胞淋巴-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