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BV全基因C区突变株在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明霞
周福元
+3 位作者
刁志宏
何海棠
侯金林
骆抗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V60、G87和L97突变位点的HBV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慢性HBV感染者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LCLs)。方法用定点突变技术将HBVp3.8Ⅱ质粒C基因区3个氨基酸V60、G87、L97进行突变(p3.8Ⅱ-V60,G87,L97),转化E.coli.XL1-Blue感...
目的构建携带V60、G87和L97突变位点的HBV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慢性HBV感染者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LCLs)。方法用定点突变技术将HBVp3.8Ⅱ质粒C基因区3个氨基酸V60、G87、L97进行突变(p3.8Ⅱ-V60,G87,L97),转化E.coli.XL1-Blue感受态细胞扩增筛选,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和KpnⅠ分别将野生型和突变型p3.8Ⅱ质粒进行双酶切,插入EBV-plp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LCLs,潮霉素稳定筛选后,鉴定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能够稳定表达。结果与结论DNA序列分析表明,野型HBVDNA核心区第60、87、97位氨基酸发生了预期的突变,WesternBlotting和微粒子免疫荧光法证明转染的LCLs能稳定表达HBV抗原,证实成功构建了预期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真核
细胞
表达载体
永
生化
b
淋巴母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强化接种后的特殊PBMC和改良永生化技术制备人源抗HBs
被引量:
2
2
作者
娄海波
周元平
+7 位作者
周福元
张明霞
魏君锋
曾艳丽
王俊洁
王燕军
吴爱华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952,共4页
目的建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EBV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s),筛选、获得人源抗HBs及其分泌细胞。方法常规技术获得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志愿者的特异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EBV转染,加入CpGDNA免疫调节基序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建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EBV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s),筛选、获得人源抗HBs及其分泌细胞。方法常规技术获得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志愿者的特异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EBV转染,加入CpGDNA免疫调节基序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孢菌素A(CyA)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雅培法定量动态检测永生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HBs滴度,取高滴度抗HBs孔的B-LCLs细胞有限稀释法培养,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细胞分化状况及抗HBs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分泌抗HBs的永生化B-LCLs;培养上清抗HBs滴度维持较高水平3周左右,之后逐渐降低;免疫组化鉴定B-LCLs细胞培养3个月时,永生化细胞仍然为抗HBs合成细胞。结论采用改进的EBV永生化技术转化强化接种后获得的特殊PBMC,可高效获得永生化的B-LCLs,并有效表达抗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永生化
人源单克隆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遗传眼病永生化细胞系建立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冬杰
李宁东
韩瑞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或皮肤组织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以保存其遗传资源。方法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的建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以EB病毒体外转化B淋巴细胞为类淋巴母细胞,利用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RNA聚合酶Ⅱ活性,防止...
目的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或皮肤组织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以保存其遗传资源。方法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的建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以EB病毒体外转化B淋巴细胞为类淋巴母细胞,利用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RNA聚合酶Ⅱ活性,防止已转化B淋巴细胞因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退化,培养后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利用DispaseⅡ酶处理离体皮肤组织以分离表皮组织,将其余组织剪碎后贴瓶培养,成纤维细胞可从组织块爬出,生长成为细胞系。结果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共完成标本17例,成功建系15例,成功率88.2%;经过转化后B淋巴细胞悬浮生长,胞浆丰富、形态各异,聚集成团,可无限传代用于实验研究。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共完成标本5例,成功建系3例,成功率60.0%;皮肤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呈典型纺锤形,中间饱满,两边细长,50代以内增殖旺盛可用于实验研究。结论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和皮肤组织可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以保存其全部遗传信息,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遗传性眼病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眼病
E
b
病毒
永
生化
b
淋巴
细胞
系
成纤维
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备全人源抗体的新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一苇
谭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62-163,186,共3页
抗体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没有传统鼠源单抗的免疫原性,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分泌抗体的人B细胞是一个天然的抗体来源。目前,从人B细胞中直接获得全...
抗体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没有传统鼠源单抗的免疫原性,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分泌抗体的人B细胞是一个天然的抗体来源。目前,从人B细胞中直接获得全人源抗体主要有3种方法:噬菌体抗体库、B细胞永生化和单细胞克隆表达。对制备全人源抗体的新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b
细胞
噬菌体抗体库
b细胞永生化
单
细胞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BV全基因C区突变株在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明霞
周福元
刁志宏
何海棠
侯金林
骆抗先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5-729,共5页
基金
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五"计划重点课题(01Z046)
文摘
目的构建携带V60、G87和L97突变位点的HBV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慢性HBV感染者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LCLs)。方法用定点突变技术将HBVp3.8Ⅱ质粒C基因区3个氨基酸V60、G87、L97进行突变(p3.8Ⅱ-V60,G87,L97),转化E.coli.XL1-Blue感受态细胞扩增筛选,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和KpnⅠ分别将野生型和突变型p3.8Ⅱ质粒进行双酶切,插入EBV-plp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LCLs,潮霉素稳定筛选后,鉴定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能够稳定表达。结果与结论DNA序列分析表明,野型HBVDNA核心区第60、87、97位氨基酸发生了预期的突变,WesternBlotting和微粒子免疫荧光法证明转染的LCLs能稳定表达HBV抗原,证实成功构建了预期细胞模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真核
细胞
表达载体
永
生化
b
淋巴母
细胞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mutatio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immortalized
b
-lympho
b
lasts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强化接种后的特殊PBMC和改良永生化技术制备人源抗HBs
被引量:
2
2
作者
娄海波
周元平
周福元
张明霞
魏君锋
曾艳丽
王俊洁
王燕军
吴爱华
侯金林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95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89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05179)
文摘
目的建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EBV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s),筛选、获得人源抗HBs及其分泌细胞。方法常规技术获得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志愿者的特异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EBV转染,加入CpGDNA免疫调节基序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孢菌素A(CyA)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雅培法定量动态检测永生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HBs滴度,取高滴度抗HBs孔的B-LCLs细胞有限稀释法培养,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细胞分化状况及抗HBs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分泌抗HBs的永生化B-LCLs;培养上清抗HBs滴度维持较高水平3周左右,之后逐渐降低;免疫组化鉴定B-LCLs细胞培养3个月时,永生化细胞仍然为抗HBs合成细胞。结论采用改进的EBV永生化技术转化强化接种后获得的特殊PBMC,可高效获得永生化的B-LCLs,并有效表达抗HBs。
关键词
b细胞永生化
人源单克隆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Keywords
immortalized
b
-cells
human monoclonal anti
b
ody
anti-H
b
s anti
b
ody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传眼病永生化细胞系建立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冬杰
李宁东
韩瑞芳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81170884)~~
文摘
目的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或皮肤组织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以保存其遗传资源。方法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的建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以EB病毒体外转化B淋巴细胞为类淋巴母细胞,利用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RNA聚合酶Ⅱ活性,防止已转化B淋巴细胞因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退化,培养后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利用DispaseⅡ酶处理离体皮肤组织以分离表皮组织,将其余组织剪碎后贴瓶培养,成纤维细胞可从组织块爬出,生长成为细胞系。结果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共完成标本17例,成功建系15例,成功率88.2%;经过转化后B淋巴细胞悬浮生长,胞浆丰富、形态各异,聚集成团,可无限传代用于实验研究。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共完成标本5例,成功建系3例,成功率60.0%;皮肤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呈典型纺锤形,中间饱满,两边细长,50代以内增殖旺盛可用于实验研究。结论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和皮肤组织可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以保存其全部遗传信息,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遗传性眼病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
遗传眼病
E
b
病毒
永
生化
b
淋巴
细胞
系
成纤维
细胞
原代培养
Keywords
genetic eye diseases
E
b
virus
immortalized
b
lympho
b
lastoid celllines
fi
b
ro
b
last
primary culture
分类号
R329.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备全人源抗体的新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一苇
谭树华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62-163,186,共3页
文摘
抗体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没有传统鼠源单抗的免疫原性,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分泌抗体的人B细胞是一个天然的抗体来源。目前,从人B细胞中直接获得全人源抗体主要有3种方法:噬菌体抗体库、B细胞永生化和单细胞克隆表达。对制备全人源抗体的新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b
细胞
噬菌体抗体库
b细胞永生化
单
细胞
克隆表达
Keywords
Human monoclonal anti
b
ody
b
cell
Phage anti
b
ody li
b
rary
b
cell immortalization
Single-cell expression cloning
分类号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BV全基因C区突变株在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
张明霞
周福元
刁志宏
何海棠
侯金林
骆抗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强化接种后的特殊PBMC和改良永生化技术制备人源抗HBs
娄海波
周元平
周福元
张明霞
魏君锋
曾艳丽
王俊洁
王燕军
吴爱华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遗传眼病永生化细胞系建立方法
王冬杰
李宁东
韩瑞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制备全人源抗体的新方法研究进展
蒋一苇
谭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