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的B细胞成熟抗原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与复发后处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燕思佳 肖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35,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虽然有多种药物可用于其治疗,但仍不可避免复发。近年来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复发/难治性(R/R)MM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RRM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虽然有多种药物可用于其治疗,但仍不可避免复发。近年来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复发/难治性(R/R)MM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RRM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国内外已有4种BCMA-CAR-T产品上市,其在RRMM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BCMA-CAR-T治疗后的RRMM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BCMA-CAR-T后的维持治疗方面的研究仍较少,BCMA-CAR-T治疗复发后的治疗有多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细胞成熟抗原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状态及外周血RDW-SD、sFLCR、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娟 王勇 +1 位作者 王秋萍 凌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MM患者182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随访3年,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76例进行研究,将最终纳入的176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123例),另外随机选取于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状态,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予以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预后良好组纳入阴性,预后不良组纳入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M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分析通过拟合方程进行。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F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水平(HR=1.091,95%CI:1.027~1.159)、血清sFLCR水平(HR=1.095,95%CI:1.035~1.159)、血清s BCMA水平(HR=1.088,95%CI:1.016~1.165)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880,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805、0.786、0.780,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68.29%。结论MM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现象,且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与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和血清sFLCR水平有关,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状态 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栾春燕 菅子莹 +1 位作者 程韬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1705,共5页
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因其在恶性骨髓瘤细胞上高度选择性表达,故是理想的精准治疗靶点。本文就BCMA的生物学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以及针对抗B细胞成熟抗原开发的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 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因其在恶性骨髓瘤细胞上高度选择性表达,故是理想的精准治疗靶点。本文就BCMA的生物学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以及针对抗B细胞成熟抗原开发的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细胞成熟抗原 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药物偶联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吕雨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丁淑怡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探究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99... 目的:探究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9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预处理前后和CAR-T细胞输注后患者肾功能的动态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5.3%,中位发生时间为8.0(5.5,11.0)d,其中AKI 1期2例(8.0%),AKI 2期3例(12.0%),AKI 3期9例(3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预处理后的血清肌酐(SCr)水平(OR=1.020,P<0.001)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严重程度(OR=6.501,P<0.01)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化疗预处理后SCr水平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694~0.904,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528,其所对应的截断值为83.0μmol/L,预测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80.8%。3~4级CRS的患者AKI发生率为39.1%,而CRS低于3级的患者AKI发生率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7,P<0.01)。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KI多发生于CAR-T细胞输注后的15.0 d内,表现为一过性的严重肾功能损害。化疗预处理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警惕AKI的发生,同时在CAR-T细胞治疗期间须注意防治C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成熟抗原 急性肾损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祖成 王柯馨 +2 位作者 张棋琦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研究以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car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BCMA靶向的CA... 目的:研究以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car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Ⅰ期单中心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1800017404)中的99例复发/难治MM患者(包括3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carHLH组和非carHLH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疗效、CAR-T细胞扩增特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差异,并总结carHLH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99例患者中,发生carHLH 20例,carHLH发生率为20.20%,carHLH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后的第7天(第0~19天),集中发生于CRS后第5~10天。与非carHLH患者比较,carHLH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CAR-T细胞治疗前骨髓浆细胞比例、治疗期间发生3~4级CRS的患者比例均更高(均P<0.05);CAR-T细胞扩增高峰更高(P<0.01);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0和γ干扰素水平更高(均P<0.01);国际标准化比值和D-二聚体峰值更高,纤维蛋白原谷值更低(均P<0.01)。20例发生carHLH的患者中,单独使用托珠单抗治疗7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同时使用托珠单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均好转。MM客观缓解率17例接受疗效评估的carHLH患者为100.00%,78例接受疗效评估的非carHLH患者为94.87%(P>0.05)。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MM患者carHLH发生率较高,治疗前骨髓浆细胞比例越大越容易发生carHLH,且治疗后CAR-T细胞扩增程度及细胞因子水平与carHLH发生密切相关。并发carHLH者在接受以托珠单抗和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后疗效大多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白血病 b细胞成熟抗原 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棋琦 祖成 +3 位作者 孟夜 吕雨琦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究应用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共99例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 目的:探究应用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共99例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TLS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17例发生TLS(TLS组),发生率为17.2%,发生时间为BCMA靶向的CAR-T细胞输注后(8.9±3.0)d。TLS组均出现TLS相关临床表现,其中出现肾功能不全17例,心律失常8例。TLS组均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时间为BCMA靶向CAR-T细胞输注后1.0(1.0,6.5)d,其中3~4级CRS 13例。TLS组治疗前血肌酐、血尿酸较非TLS组高,3~4级CRS患者的比例也高于非TLS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肌酐水平(OR=1.015,P<0.01)和严重CRS(OR=9.371,P<0.01)是TL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具有较高的TLS发生率,高血肌酐水平和严重CRS是TLS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降低血肌酐、控制CRS严重程度预防TL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成熟抗原 肿瘤溶解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MA突变体构建BCMA CAR-T细胞体外杀伤功能评价模型
7
作者 张小雪 华静涵 +3 位作者 侯睿 刘丹 施明 曹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为解决野生型B细胞成熟抗原(BCMA)被γ分泌酶切割导致表达不稳定的问题,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BCMA突变体并构建靶细胞,用于评价BCMA CAR-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将野生型BCMA的穿膜域替换为人CD8α穿膜域,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 目的:为解决野生型B细胞成熟抗原(BCMA)被γ分泌酶切割导致表达不稳定的问题,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BCMA突变体并构建靶细胞,用于评价BCMA CAR-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将野生型BCMA的穿膜域替换为人CD8α穿膜域,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BCMA突变体(BCMA-CD8αTM),构建过表达该突变体的U266(U266^(BCMA Mut))、K562(K562^(BCMA Mut))、SKOV3(SKOV3^(BCMA Mut))和CHO(CHO^(BCMA Mut))细胞;构建装载NFAT-EGFP报告基因的BCMA CAR Jurkat细胞(BCMA-CAR-Jurkat-Reporter)与U266^(BCMA Mut)细胞共培养,采用FCM检测该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以指示NFAT激活水平,荧光素酶法检测BCMA CAR-T细胞对Luciferase标记的K562^(BCMA Mut)细胞的杀伤作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BCMA CAR-T细胞对SKOV3^(BCMA Mut)和CHO^(BCMA Mut)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抑制γ分泌酶活性,显著增强野生型U266细胞表面BCMA表达水平,平均荧光强度上调10倍以上;但撤除抑制剂后BCM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BCMA-CD8αTM突变体可抵抗γ分泌酶的切割作用,在U266细胞表面稳定表达(P>0.05);U266细胞及过表达BCMA-CD8αTM的U266细胞与BCMA-CAR-Jurkat-Reporter细胞共培养后都可激活Reporter系统、增强EGFP表达,但该效应在BCMA-CD8αTM过表达的U266细胞中更显著(P<0.01);BCMA-CD8αTM在BCMA表达阴性的K562、SKOV3和CHO 3种靶细胞中成功过表达,且在LY411575处理下该突变体的表达水平仅有小幅度升高;荧光素酶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效靶比下,BCMA CAR-T细胞均可特异、高效杀伤过表达BCMA-CD8αTM的K562细胞;RTCA结果显示,不同效靶比下,BCMA CAR-T细胞均可有效识别、杀伤过表达BCMACD8αTM的SKOV3和CHO细胞,但同等效靶比下的Mock-T细胞无此效应。结论:本实验构建的BCMA-CD8αTM突变体能够抵抗γ分泌酶的切割,在多种靶细胞表面稳定表达,为评价BCMA CAR-T细胞体外杀伤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提供多种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Γ分泌酶 CD8α穿膜域 CAR-T细胞 杀伤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被引量:1
8
作者 郝瑞栋 田芳 +7 位作者 杨振莉 汪敏亮 张大挺 李彦涛 凡鹏程 吴国祥 朱学军 刘根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探索通过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鼠源BCMA scFv的CAR-BCMA分子,包装为慢病毒载体... 目的:探索通过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鼠源BCMA scFv的CAR-BCMA分子,包装为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健康人T细胞构建CAR-BCMA-T细胞;构建BCMA阳性细胞系A549-BCMA、A549-BCMAOFP和K562-BCMA作为靶细胞。将CAR-BCMA-T细胞与构建的靶细胞和人骨髓瘤细胞U266共孵育,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BCM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构建MM患者来源CAR-BCMA-T细胞并检测其杀伤靶细胞A549-BCMA的能力,并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R-BCMA-T细胞IFN-γ的释放水平。结果:健康人来源的CAR-BCMA-T经过11 d培养扩增300倍,阳性率达到43%;成功构建BCMA阳性靶细胞。在5:1效靶比下,CAR-BCMA-T对A549-BCMA、K562-BCMA和U266细胞的杀伤率分别在80%、60%和80%左右,显著高于对BCMA阴性细胞的杀伤率,且杀伤力与靶细胞的BCMA表达强度相关。在效靶比20:1时,MM患者来源CAR-BCMA-T细胞对靶细胞A549-BCMA的杀伤率达到95%以上,并且大量分泌IFN-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健康人及MM患者来源的靶向BCMA的CAR-T细胞,其能够有效特异杀伤BCMA阳性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嵌合抗原受体 多发性骨髓瘤 Γ干扰素 杀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进展
9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83-1283,共1页
过去20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显著延长,但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复发或变为难治性,MM仍然无法治愈。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表达仅限于一些B细胞谱系,在MM细胞上广泛表达,是MM的一个理想靶抗原。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多发性骨髓瘤 抗原 《中国肿瘤临床》 治疗进展 bcma 靶向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进展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55-1155,共1页
过去20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显著延长,但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复发或变为难治性,MM仍然无法治愈。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表达仅限于一些B细胞谱系,在MM细胞上广泛表达,是MM的一个理想靶抗原。多种... 过去20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显著延长,但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复发或变为难治性,MM仍然无法治愈。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表达仅限于一些B细胞谱系,在MM细胞上广泛表达,是MM的一个理想靶抗原。多种靶向BCMA的治疗,包括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BsAbs)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复发/难治性MM患得显著的临床效果。2022年第49卷第20期《中国肿瘤临床》血液肿瘤专栏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教授撰写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进展》一文,综述了近年来MM靶向BCMA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同道提供临床与研究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b细胞成熟抗原 《中国肿瘤临床》 多发性骨髓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嵌合抗原受体 抗原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的成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剑 沈倍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2-683,687,共3页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成熟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表面抗原受体 发育阶段 免疫活性 细胞凋亡 自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MA CAR-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文 王晓青 +1 位作者 成娟(综述) 赵丽(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58-862,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临床上多采取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及单克隆抗体等方法治疗,但终将复发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临床上多采取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及单克隆抗体等方法治疗,但终将复发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现仍是治疗中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技术的发展,靶向BCMA CAR-T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R/R MM的方法,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较高的反应率和疗效。本文将对现有的靶向BCMA CAR-T产品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b细胞成熟抗原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BCMA CAR-T细胞新型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圆圆 李子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2022年2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Cilta-cel是中国首个获FDA批准的细胞治疗产品,亦是全... 2022年2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Cilta-cel是中国首个获FDA批准的细胞治疗产品,亦是全球第二款获批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免疫疗法。最新研究发现,RRMM患者接受Cilta-cel治疗后,总缓解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高达97%,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77%;常见毒性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及神经毒性等。本文将对Cilta-cel的作用机制、适应症、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多发性骨髓瘤 b细胞成熟抗原 嵌合抗原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可溶性BLyS受体,eBCMA-Fc融合蛋白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剑 冯建男 +2 位作者 林周 黎燕 沈倍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受体之一.它的胞外区与人IgG1Fc的融合蛋白eBCMA-Fc,又称为诱饵受体,具有拮抗BLyS的活性.为了设计新的拮抗肽,基于BCMA和Fc的晶体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分子模拟方法,建立了eBCMA... 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受体之一.它的胞外区与人IgG1Fc的融合蛋白eBCMA-Fc,又称为诱饵受体,具有拮抗BLyS的活性.为了设计新的拮抗肽,基于BCMA和Fc的晶体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分子模拟方法,建立了eBCMA-Fc融合蛋白的三维理论结构.利用均方根位移(root mean square distance,RMSD)对eBCMA-Fc融合蛋白与单体eBCMA、Fc构象差异进行分析.融合蛋白eBCMA-Fc中的eBCMA段与单体eBCMA的主链碳原子间RMSD值为0.036nm,Fc段与单体Fc的主链碳原子间RMSD值为0.064nm.结果表明,对比单体,融合蛋白eBCMA-Fc并未因eBCMA与Fc直接连接而发生构象的变化.分子对接方法显示,融合蛋白eBCMA-Fc中的BCMA与BLyS作用,而Fc扮演着稳定BCMA构象的支架作用.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理论分析,构建eBCMA-Fc融合基因,并将载有eBCMA-Fc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BL21(DE3)菌、在细菌中表达.目的蛋白经蛋白A亲和柱纯化大约为36kD,与理论预测值34kD相近.免疫印迹表明抗人IgG抗体能够识别eBCMA-Fc融合蛋白.ELISA证实,eBCMA-Fc融合蛋白能够结合BLyS.随着eBCMA-Fc融合蛋白增加,结合BLyS的融合蛋白也相应增加.而对照人IgG,即使在高浓度条件下,也不结合BLyS.此外,eBCMA-Fc融合蛋白能够抑制BLyS对B细胞肿瘤Daudi细胞的作用.这些研究为下一步设计和筛选BLyS拮抗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 b细胞成熟抗原(bcma) 计算机辅助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筱媛 丁寒怡 +7 位作者 刚东旭 何晓雨 马泳泳 钱红兰 林轩儒 邢冲云 章瑜 江松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探讨BCMA-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方法:评估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CART治疗的21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高风险患者和非高风险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 目的:探讨BCMA-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方法:评估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CART治疗的21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高风险患者和非高风险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结果:21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在输注BCMA-CART细胞后,有效例数为17例,其中完全缓解(sCR/CR)10例,部分缓解(VGPR/PR)7例。所有患者中位OS为19.4个月,中位PFS为7.9个月。具有髓外疾病、高风险遗传学和ISSⅢ期的患者分别为5、15和8例,有效例数分别为3、11和6例。3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均有效。并发髓外疾病的MM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4.2和2.5个月,均短于无髓外疾病的患者(分别为19.4和8.9个月)。具有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因素和ISSⅢ级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与非高危患者均无明显差异。20例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1级CRS 14例,2级6例,无≥3级病例。9例患者使用了IL-6受体抑制剂。所有患者的CRS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患者发生神经系统毒性。结论:BCMA-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MM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性难治性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CMA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兰兰 李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的sBCMA水平,并分析sBCM... 目的:研究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的sBCMA水平,并分析sBCMA水平与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中sBCM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BCMA水平与骨髓中浆细胞比例、M蛋白水平及治疗密切相关(P<0.05)。sBCMA水平与MM患者总生存期(OS)呈负相关(r=-0.47),sBCMA低表达的MM患者较sBCMA高表达患者OS显著延长(P<0.05)。结论:sBCMA在MM患者中显著升高,有望作为评估MM患者疗效以及预后的一种新指标。通过靶向sBCMA,可能为M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APRIL/BLyS系统及其受体的表达
17
作者 陈波 朱萍 +4 位作者 谷明莉 姚定康 周晔 仲人前 邓安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APRIL(TNFSF13)/BLyS系统及其受体BCMA、TACI(TNFRSF13B)、BAFFR 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检测42例正常健康者和56例PBC患... 目的探讨APRIL(TNFSF13)/BLyS系统及其受体BCMA、TACI(TNFRSF13B)、BAFFR 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检测42例正常健康者和56例PBC患者外周血中APRIL/BLyS系统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PB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PBC患者外周血中APRIL(TN-FSF13)、BLyS及其受体BCMA的mRNA表达均升高(P<0.01),APRIL、BLySmRNA表达与BCMAmRNA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607和r=0.559,P均<0.01);APRILmRNA的表达与血清IL-2水平正相关(r=0.462,P<0.05),BLySmRNA的表达与血清IL-2、TNF-α水平正相关(r=0.740,P<0.01;r=0.381,P<0.05)。结论 APRIL/BLyS系统及其受体可能参与PBC的疾病进程,为监控PBC的病情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增殖诱导配体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细胞成熟抗原 穿膜蛋白活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18
作者 安静 赵洁 +9 位作者 马艳萍 秦小琪 马爻芳 李志华 郎筠渊 高国荣 刘文华 段文义 魏俊妮 田卫伟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4年5月山西省8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城市中心医... 目的:探讨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4年5月山西省8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国药同煤总医院、晋城市人民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和运城市人民医院)三类/四类暴露RRMM患者的临床数据,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Cox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12例三类暴露患者中16例为四类暴露。三类暴露患者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髓外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7.1%和36.6%,四类暴露患者分别为87.5%和62.5%;三类暴露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5.6个月和12.2个月,四类暴露患者分别为9.4个月和16.9个月。Cox模型分析显示,髓外病变、多线治疗(≥3线)是影响三类暴露RRM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续常规药物治疗及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三类耐药后,Logrank检验证实BCMA CAR-T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显著延长患者中位PFS(9.4个月vs.5.2个月)(P=0.0269),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个月vs.7.9个月)(P=0.2634)。结论:三类/四类暴露RRMM患者预后差,BCMA 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三类耐药RRMM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三类/四类暴露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 (CAR-T) 生存分析 b细胞成熟抗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
19
作者 张健锋 朱慧珺 +3 位作者 毛振彪 许钟 潘正平 蔡丙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观察人胃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10例癌旁正常组织APRIL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分析... 目的:观察人胃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10例癌旁正常组织APRIL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APRIL阳性率为86.7%,癌旁正常组织未见表达(P<0.05);而其受体BCMA和TACI蛋白表达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APRIL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癌组织中APRIL蛋白高表达,检测其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增殖诱导配体 b细胞成熟抗原 穿膜蛋白活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