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地区乳腺癌患者B淋巴细胞瘤-2基因C(-938)A多态性与临床生物学指标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勇莉 王晓武 +4 位作者 王玉花 韩静琦 管钰琳 徐婷 李耀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151-4155,共5页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乳腺癌(BC)患者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C(-938)A多态性(AA、AC、CC基因型)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BC患者65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乳腺癌(BC)患者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C(-938)A多态性(AA、AC、CC基因型)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BC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患者BC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Bcl-2基因C(-938)A多态性(AA、AC、CC基因型);收集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包括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状态、分子分型。采用列联系数χ2检验分析Bcl-2基因C(-938)A多态性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65例患者中,AA、CA、CC基因型分别为6、30、29例。由于AA基因型例数少,无法独立分析,故将AA基因型和CC基因型合并分析。Bcl-2基因C(-938)A多态性与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分子分型均不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青海地区BC患者Bcl-2基因C(-938)A多态性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分子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青海 b淋巴细胞-2基因C(-938)A 临床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TC结合因子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殷秀琴 于莉 +1 位作者 易璐 方家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CTC结合因子(CTCF)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2例,术中...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CTC结合因子(CTCF)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2例,术中收集翼状胬肉组织作为翼状胬肉组;同期纳入因结膜裂伤、眼球破裂伤或眼球穿通伤就诊的眼外伤患者20例,取眼外伤修复手术过程中切取的少量正常结膜组织作为正常结膜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样本中CTCF及Bcl-2的表达水平;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法(BSP)检测各组样本中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分离并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使用波形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将分离培养的细胞分成2个组,CTCF干扰组转染CTCF干扰质粒,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CF、Bcl-2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培养12、24和48 h细胞增生活性;采用BSP检测各组样本中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比较各组各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Bcl-2 mRNA与CTCF蛋白及Bcl-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翼状胬肉组CTC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23±3.34和0.92±0.21,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组的1.10±0.44和0.28±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6、-13.025,均P<0.01)。翼状胬肉组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7±4.64和0.95±0.27,高于正常结膜组的1.10±0.41和0.3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9、-10.782,均P<0.01)。翼状胬肉组CTCF蛋白相对表达量与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1)。翼状胬肉组Bcl-2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为0.65±0.09,低于正常结膜组的0.8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8,P<0.01)。翼状胬肉组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与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635,P<0.01)。CTCF干扰组CTCF及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37±0.03和0.53±0.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0.06和0.99±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5、9.029,均P<0.01);CTCF干扰组CTCF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23±0.06和0.56±0.07,低于对照组的0.52±0.05和0.92±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14、4.719,均P<0.01)。CTCF干扰组转染后12、24和48 h细胞活力分别为0.10±0.01、0.17±0.01和0.38±0.04,低于对应时间点对照组的0.12±0.01、0.29±0.01和0.8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8、18.350、15.621,均P<0.01)。CTCF干扰组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为0.75±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2,P<0.05)。结论翼状胬肉中CTCF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下调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介导Bcl-2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b淋巴细胞-2 CCCTC结合因子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估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 被引量:4
3
作者 董佳佳 桑士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3-837,843,共6页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4例初诊DLBCL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对照组9...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4例初诊DLBCL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对照组97例、双表达组30例及三表达组37例,记录一般资料、Bcl-2、Bcl-6、MYC蛋白表达情况及患者化疗前后的^(18)F-FDG PET/CT表现,并对3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研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等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束时,164例患者中死亡42例(25.61%),3组间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5,P<0.05);进展49例(29.87%),3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2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后SUVmax界值3.42,△SUVmax界值77.16%。SUVmax<3.42组和SUVmax≥3.42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59、19.201,P<0.05);△SUVmax<77.16%组和△SUVmax≥77.16%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5、17.611,P<0.05);化疗后SUVmax、△SUVmax、化疗后Deauville评分均对DLBCL患者具有独立预后价值。结论 双表达组及三表达组化疗效果较差,在随访周期内易复发或出现新病灶,预后较对照组差;^(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DLBCL淋巴瘤预后;化疗后SUVmax、△SUVmax、化疗后Deauville评分均可显著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b细胞淋巴因子-2 b细胞淋巴因子-6 细胞增生原癌基因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L与c-MYC和/或BCL-2共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缪娜波 黎绮铭 +3 位作者 李淑华 聂钊铭 张芬芬 彭挺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2-581,共10页
【目的】探索磷酸化酪氨酸激酶p-AXL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并进一步探讨p-AXL与c-MYC和/或BCL-2共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MYC断裂基因的临床病理联系。【方法】收集2012-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 【目的】探索磷酸化酪氨酸激酶p-AXL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并进一步探讨p-AXL与c-MYC和/或BCL-2共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MYC断裂基因的临床病理联系。【方法】收集2012-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DLBCL的病例118例,将入组的石蜡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DLBCL组织中p-AXL、c-MYC和BCL-2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DLBCL组织中MYC断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AXL蛋白在DLBCL肿瘤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中表达;p-AXL表达与DLBCL化疗缓解呈显著性相关(P<0.01),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低于阴性患者;p-AXL表达与Hans分型显著性相关(P<0.01),p-AXL多见于Non-GCB型;p-AXL与c-MYC、BCL-2及c-MYC/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性相关(P<0.01)。p-AXL/c-MYC、p-AXL/BCL-2、p-AXL/c-MYC/BCL-2蛋白共表达均与Hans分型显著性相关(P<0.01),多见于Non-GCB型。p-AXL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性相关,阳性者PFS低于阴性患者(P<0.05);p-AXL阳性者总生存期(OS)亦低于p-AXL阴性者,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男性且p-AXL阳性、Non-GCB型且p-AXL阳性、p-AXL/c-MYC、p-AXL/c-MYC/BCL-2蛋白共表达均是DLBCL患者PFS和OS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但是,多变量分析显示,仅男性且p-AXL阳性、p-AXL/c-MYC蛋白共表达是DLBCL患者PFS和OS降低的显著性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DLBCL中p-AXL与c-MYC和/或BCL-2的表达、Hans分型、肿瘤化疗缓解率降低和PFS缩短均显著性相关;p-AXL/c-MYC共表达、男性且p-AXL阳性均可作为DLBCL的独立性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p-AXL b淋巴细胞-2 C-MYC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血清β2-MG VEGF与LDH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肖蓉 姜涛 +7 位作者 万纯黔 李慧 李成龙 车菲菲 陈姣 黄晓兵 王春森 王晓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94-999,共6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DLBCL组),选择同期至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所有DLBCL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化疗前后均留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采集所有DLBCL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上述因子的变化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疗效的关系。结果:入院时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降低,与同组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R-CHOP方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HOP组(P<0.05);伴典型B症状患者血清LDH水平高于未伴B症状患者(P<0.05),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均高于分期为Ⅰ~Ⅱ期患者(P<0.05),伴骨髓侵犯患者高于未伴骨髓侵犯患者(P<0.05),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为高危的患者高于低危患者(P<0.05),治疗反应无效的患者高于有效患者(P<0.05);DLBCL患者血清VEGF、β2-MG及LDH水平表达三者互相比较均呈正相关,三者与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DLBCL患者血清β2-MG、VEGF及LDH水平较高,且在治疗后呈明显下调,三者表达水平的变化均与患者临床分期、骨髓侵犯、IPI指数和治疗反应相关,提示其可作为DLBCL患者疾病监测、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Β2-微球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酸脱氢酶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丽轩 王思明 +3 位作者 王敏 尹翌秋 王佳雯 赵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64-68,共5页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加药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2)随着人参水溶性总蛋白浓度的增高(0、100、500、1 000μg/m L),RT-PCR检测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Bax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当加药浓度为1 000μg/m L时,Bcl-2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20±0.05;Bax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16.83±0.07;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Western blot测定,各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各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说明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 b淋巴细胞-2基因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程程 武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及雾化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PBS替代。干预组在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1,25-(OH)2-D3混合液0.08 mL[含1,25-(OH)2-D3 0.08μg],对照组、哮喘组以PBS替代。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泡灌洗术,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抑瘤因子2(suppressor of tumorigenicity 2,ST-2)、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IL-33、 IL-5、 IL-1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来源ILC2s比例变化;分析BALF中EOS计数、IL-33表达与ILC2s,IL-33与IL-13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形态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加重;干预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及干预组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计数、IL-33、IL-13、IL-5表达以及肺来源ILC2s(lineage-ICOS+ST-2+)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BALF中IL-5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及干预组肺组织ST-2、ICOS、IL-33、IL-5、IL-1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IL-5 mRNA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5)。BALF中EOS计数与ILC2s比例、IL-33表达与ILC2s比例、IL-33与IL-13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854、0.757、0.886,P<0.05)。结论 1,25-(OH)2-D3可通过抑制IL-33/ST-2通路调节ILC2s活化,减少IL-13分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对IL-5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1 25-二羟维生素D3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13 细胞介素33 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文军 卢尧 +2 位作者 吴煌 文爱清 陈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30,共12页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组(对照组)处理MEG-01细胞72 h,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②用靶向FTO的病毒液(sh-FTO)和阴性对照病毒液(sh-NC)感染MEG-01细胞,用1 nmol/L PMA诱导sh-NC组和sh-FTO组MEG-01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rde,PI)DNA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CD41/CD61染色检测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明场观察和CD61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前体形成情况,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D、BAK1、BCL2、MCL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BCL2蛋白变化情况,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出数据集;使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genome browser,UCSC)分析比对BCL2 mRNA上的甲基化测序峰;m^(6)A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6)A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6)A-RIP)验证MEG-01巨核细胞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检测sh-NC组和sh-FTO组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变化,以mRNA半衰期实验和多聚核糖体分离实验检测BCL2 mRNA翻译效率。结果①与DMSO组相比,PMA组FTO蛋白(P<0.05)和mRNA(P<0.01)表达水平升高;②与sh-NC组相比,sh-FTO组FT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60.80±1.29)%vs(72.13±1.18)%,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1.17±0.03)%vs(0.69±0.05)%,P<0.05],Annexin V-FITC/PI阳性细胞占比升高[(12.87±0.83)%vs(17.45±1.58)%,P<0.01],TUNEL阳性细胞占比显著升高[(1.03±0.27)%vs(17.49±9.91)%,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1+CD61+阳性率明显降低[(51.63±1.13)%vs(34.08±0.53)%,P<0.01],具有伪足的巨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26.49±6.73)%vs(13.31±5.97)%,P<0.01]。③与sh-NC相比,sh-FTO组细胞抗凋亡分子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UCSC GEO测序显示BCL2 mRNA上有m^(6)A甲基化修饰位点,并经m^(6)ARIP实验在MEG-01巨核细胞验证:与GAPDH mRNA相比,BCL2 mRNA有明显的m^(6)A富集信号(P<0.01);与sh-NC相比,BCL2 mRNA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的稳定性显著降低,翻译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血小板前体 m^(6)A甲基化修饰 b淋巴细胞-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慈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1
9
作者 兴伟 刘远 +2 位作者 徐曌 徐志峰 宋易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698,706,共7页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IGF-1组)。C组不加药物处理,CAM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处理,IGF-1组加入100μg/L IGF-1处理,CAM+IGF-1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和100μg/L IGF-1共处理。噻唑蓝(MTT)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活化的半胱天冬氨酸3(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山慈菇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C组比较,CAM组MDA-MB-231细胞OD值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CAM组比较,CAM+IGF-1组MDA-MB-231细胞OD值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山慈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山慈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天冬氨酸水解酶3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b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以及Bcl-2和SP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文健 杨亮 +1 位作者 李坚 阳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6-2111,共6页
目的:研究miR-181b对人肝癌G2细胞(HepG2)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转录因子SP1蛋白及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miR-181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miR-181b相应的双链互补DNA片段,插入miRNASelectTMpEGP-miR载体... 目的:研究miR-181b对人肝癌G2细胞(HepG2)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转录因子SP1蛋白及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miR-181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miR-181b相应的双链互补DNA片段,插入miRNASelectTMpEGP-miR载体中,经测序鉴定后克隆microRNA的高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miR-181b高表达质粒转染进HepG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该细胞系中Bcl-2和S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181b能够减少Bcl-2和SP1蛋白质的表达,RT-PCR分析显示Bcl-2和SP1 mRNA表达减少。MTT显示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率比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减慢。结论:miR-181b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提示可能与其下调Bcl-2和S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转录因子SP1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敏涛 毛燕群 +1 位作者 裴豪 汪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29-3832,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疗效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G-IFNα-2b治疗前后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细胞...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疗效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G-IFNα-2b治疗前后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IL-2、IL-6、IL-10的变化。结果应答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NK细胞、CTL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后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CD3+、CD4+、NK细胞、CD4+/CD8+及IFN-γ、IL-2水平均显著升高,而CD8+、CTL及IL-6、IL-10水平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b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通过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CTL及血清IFN-γ、IL-2、IL-6、IL-10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干扰素治疗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F与Bcl-2 mRNA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斌 万楚成 +2 位作者 章正华 李章志 陈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90-1492,1496,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7例,以1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密度梯...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7例,以1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各组骨髓的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技术测定BAFF及Bcl-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取各组的空腹静脉血,以ELISA试剂盒测定肿瘤负荷标记物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分析BAFF及Bcl-2的mRNA表达与血清β2-MG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BAFF及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各分期患者之间亦有显著差异,随着分期的递增,BAFF及Bcl-2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FF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J32-MG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2-7587,P〈0.05);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β2-MG含量亦呈直线正相关(R^2-837,P〈0.05)。结论:BAFF及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不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和进程密切相关,且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机体的肿瘤负荷程度,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bAFF) b细胞淋巴-2基因(bcl-2) MRNA表达 多发性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Bcl-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娟 阳敏 丁依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3-889,共7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以及TGFβ1和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45例(15例妊娠期高血压,15例子痫前期轻度,15例子痫前期重度)和正常...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以及TGFβ1和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45例(15例妊娠期高血压,15例子痫前期轻度,15例子痫前期重度)和正常孕妇对照组4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胎盘绒毛滋养层TGFβ1和Bcl-2蛋白的表达;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胎盘绒毛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凋亡率。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较对照组胎盘绒毛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凋亡率及TGFβ1表达明显增高,而Bcl-2表达明显减低(均P<0.01)。随病情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细胞凋亡率及TGFβ1表达呈上升趋势,Bcl-2表达呈下降趋势(均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胎盘绒毛细胞凋亡发生率与TGFβ1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TGFβ1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TGFβ1在滋养层细胞表达增高,Bcl-2在滋养层细胞表达降低,TGFβ1和Bcl-2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细胞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松梅 张腾龙 +3 位作者 蒋玉梅 吴弘英 郝鲁梅 邢秀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95-3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BMMNC中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并同步收取血浆,检测β2-MG分泌水平;按Durie-Salmon(D-S)分期标准对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①BAFF与BCL-2 mRNA在MM组中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台期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②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初发组与复发/难治组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异。BAFF与BCL-2 mRNA表达与患者病程D-S分期和β2-M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MM患者BAFF与BCL-2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MM初治组、复发/难治组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平台组,提示BAFF和BCL-2可能参与MM的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MM肿瘤负荷呈正相关,提示BAFF和BCL-2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判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多发性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促进UMR-106细胞BMP-2、OPG表达及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其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吉利 张志海 +4 位作者 黄宏兴 万雷 刘海全 柴爽 汪悦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1-846,873,共7页
目的基于构建Bcl2沉默和过表达腺病毒观察Bcl2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蛋白的调节作用及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其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MR-106细胞分为空载腺病毒组(沉... 目的基于构建Bcl2沉默和过表达腺病毒观察Bcl2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蛋白的调节作用及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其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MR-106细胞分为空载腺病毒组(沉默Bcl2空载腺病毒NC-bcl2,过表达Bcl2空载腺病毒WT-bcl2)、Bcl2腺病毒组(沉默Bcl2腺病毒sh-bcl2,过表达Bcl2腺病毒Ad-bcl2),空载腺病毒+空白血清组(NC-bcl2,WT-bcl2)、空载腺病毒+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组(NC-bcl2+ME,WT-bcl2+ME)、腺病毒+空白血清组(sh-bcl2,Ad-bcl2)、腺病毒+补肾健脾活血方血清组(sh-bcl2+ME,Ad-bcl2+ME),用RT-q PCR检测Bcl2、OPG mRNA的变化、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cl2、OPG、BMP-2的变化。结果 (1)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包装腺病毒转染UMR-106细胞;(2)在正常培养基中,与NC-bcl2比较,sh-bcl2可以降低Bcl2、OPG、BMP-2蛋白的表达(P均<0.05),与WT-bcl2比较,Ad-bcl2可以提高Bcl2、OPG、BMP-2蛋白的表达(P均<0.05);(3)与NC-bcl2比较,RTq PCR显示sh-bcl2可以降低Bcl2 mRNA的表达,但OPG mRNA无统计学意义;(4)在大鼠血清干预中,与空载腺病毒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均可以增加BMP-2、OPG蛋白表达(P均<0.05);在sh-bcl2干预的细胞中,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提高BMP-2、OPG蛋白的表达(P均<0.05);在Ad-bcl2干预的细胞中,中药干预后,BMP-2、OPG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Bcl2可以影响BMP-2、OPG蛋白的表达,补肾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作用于Bcl2影响成骨细胞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活血方 UMR-106细胞 b淋巴细胞-2 过表达/沉默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致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颖 李安琪 +4 位作者 马万 高宇博 邓立琴 张春 孟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间隔2 h注射一次,共注射6次;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于出生第5天行右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预处理,4个循环,48 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方法同C组;氯胺酮组(K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方法同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氯胺酮组(RK组)于出生第5天行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48 h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0 mg/kg,方法同C组。四组于腹腔注射完成后12 h经心脏灌注取脑,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结果与RIPC组比较,K组和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C组和RIPC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组比较,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氯胺酮大剂量、多次注射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 发育期大鼠 b淋巴细胞-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TGF-β1、Bcl-2表达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喜霞 石文娟 +1 位作者 胡邱宇 吴清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3-657,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结肠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人结肠癌HT2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时荧光定...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结肠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人结肠癌HT2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不同处理组所收集细胞TGF-β1和Bcl-2mRNA表达;小鼠腋下接种HT29细胞制备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处理组,每周测量肿瘤体积1次,4周后摘取肿瘤称重并保存肿瘤;Western blot检测提取自HT29细胞和肿瘤组织内TGF-β1、Bcl-2蛋白表达。结果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升高,HT29生长抑制率增加;丹参酮ⅡA浓度增加对TGF-β1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丹参酮ⅡA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体积抑制率为28.63%;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肿瘤体积内TGF-β1、Bcl-2蛋白水平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对结肠癌细胞HT29及其裸鼠模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下调TGF-β1和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结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b细胞淋巴-2基因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通过负向调控Bcl-2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琛琛 张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3通过负向调控B淋巴细胞瘤-2(Bcl-2)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TE-1、EC109、EC9706、KYSE150、KYSE510、SEG-1及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中miR-143表达,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miR-1... 目的探讨miR-143通过负向调控B淋巴细胞瘤-2(Bcl-2)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TE-1、EC109、EC9706、KYSE150、KYSE510、SEG-1及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中miR-143表达,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miR-143 mimics和miR-143 NC转入EC9706细胞中,48 h后,RT-PCR法检测miR-143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 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miR-143在食管癌细胞TE-1,EC109,EC9706,KYSE150,KYSE510及SEG-1中的表达量[(1.36±0.13),(1.08±0.10),(0.89±0.09),(0.95±0.09),(1.32±0.14),(0.96±0.11)]显著低于miR-143在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2.38±0.15)中的表达量(P<0.01)。与miR-143 NC组比较,miR-143 mimics组miR-14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活力下降(P<0.0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同时Bcl-2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miR-143过表达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抑制EC9706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 食管癌 EC9706 增殖 b淋巴细胞-2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a介导Bcl-xl表达调节内皮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杰 林飞 +4 位作者 闫志刚 刘慧兵 孙四玉 王立波 赵国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microRNA-133a(miR-133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过程的具体机制不详。文中旨在探究miR-133a参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方法培养人冠状内皮细胞(HCA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5、15、25、50、75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目的microRNA-133a(miR-133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过程的具体机制不详。文中旨在探究miR-133a参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方法培养人冠状内皮细胞(HCA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5、15、25、50、75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12、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文献证实靶向调节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特大型(Bcl-xl)的miRNA。转染细胞48 h后分为:无义序列组(无义序列NC)、过表达组(过表达miR-133a mimics)、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沉默无义序列in NC+ox-LDL诱导HCAECs)、miRNA沉默+诱导组(miR-133a敲减inhibitor+ox-LDL诱导HCAECs)。Western blot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瞬时转染技术过表达及沉默miR-133a,观察其对靶基因Bcl-xl蛋白表达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显示,ox-LDL浓度25、50μg/mL的12、24 h细胞活力较0μg/mL降低(P<0.05);ox-LDL 75μg/mL的24 h细胞活力较0μg/mL明显降低(P<0.001)。过表达组细胞中miR-133a表达量(41.80±8.94)较无义序列组(1±0.31)明显增高(P<0.01),miRNA沉默+诱导组细胞中miR-133a表达量(0.20±0.11)较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1±0.11)显著降低(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ox-LDL 75μg/mL的细胞凋亡率[(28.97±3.20)%]较0μg/mL[(8.03±0.73)%]明显升高(P<0.01),miRNA沉默+诱导组细胞凋亡率(18.92±3.00)%]较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27.1±2.01)%]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4.81±2.60)%]较无义序列组[(8.02±1.22)%]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ox-LDL浓度(25、50、75μg/mL)增加,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量逐渐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无义序列组Bcl-xl表达量(1.265±0.049)较过表达组(0.940±0.071)明显升高(P<0.05),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0.795±0.064)较miRNA沉默+诱导组(1.150±0.071)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133a靶向调节抗凋亡蛋白Bcl-xl,引起内皮细胞凋亡,促进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3a b淋巴细胞瘤因子2-特大型 内皮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Gal-3与BCL-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钟文洲 林松挺 +1 位作者 陈正义 黄晓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结直肠黏膜组织中BCL-2和Gal-3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与UC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Gal-3阳性率为100%,高于观察组的37.5%(χ~2=48.142,P<0.001);对照组BCL-2的阳性率为20%,低于观察组的90.62%(χ~2=58.171,P<0.001);UCⅠ级Gal-3阳性率高于UCⅡ级(χ~2=3.600,P=0.058)和UCⅢ级(χ~2=4.532,P=0.033);UCⅢ级Gal-3阳性率低于Ⅱ级(χ~2=0.183,P=0.669);UCⅠ级BCL-2阳性率低于UCⅡ级(χ~2=5.539,P=0.019)和UCⅢ级(χ~2=6.098,P=0.014);UCⅢ级BCL-2阳性率高于Ⅱ级(χ~2=0.511,P=0.475);BCL-2和Gal-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BCL-2和Gal-3表达不具备关联性。结论 BCL-2在UC结直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Gal-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两者表达与UC分级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无关,可作为UC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b淋巴细胞-2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