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翀 赵惠君 +4 位作者 蒋黎敏 袁晓军 李莉 汤静燕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7-721,共5页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析CD58在B-ALL中的预后价值。结果表明135例B-ALL的平均CD58MFI为113.08±63.33,15例正常骨髓的CD19+CD10+细胞的平均CD58MFI为14.68±5.26,两者差异显著(P<0.01);51.9%(70/135)B-ALL患者的CD58分子强表达,可以用CD58为指标进行MRD检测;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的有效频率仅次于TdT/CD10/CD34/CD19,为51.9%;CD58高表达组的MRD阳性率显著低于CD58低表达组(P<0.05)。结论CD58可以作为B-ALLMRD检测的指标,此结果丰富了MRD检测的组合;CD5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B-ALL预后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58 微小残留病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F/BAFF-R通过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调节B淋巴细胞功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7-850,共4页
B淋巴细胞活化和生存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程中起关键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是维持B细胞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BAFF与其受体BAFF-R结合(BAFF/BAFF-R),能够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活和活... B淋巴细胞活化和生存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程中起关键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是维持B细胞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BAFF与其受体BAFF-R结合(BAFF/BAFF-R),能够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活和活化。该文就B淋巴细胞、BAFF/BAFF-R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RA的发病机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功能 bAFF 类风湿关节炎 PI3K/AKT/MTOR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3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亚群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毒菌杀”对感染IBDV雏鸡白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ANAE^+百分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俊栋 刘海霞 +2 位作者 周广生 李建基 刘宗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
试验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对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的外周血液白细胞及α-醋酸萘酯酶(α-acid 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毒菌杀”可以使感染IBD V的雏鸡维持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 试验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对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的外周血液白细胞及α-醋酸萘酯酶(α-acid 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毒菌杀”可以使感染IBD V的雏鸡维持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提高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活性水平,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合剂 法氏囊病毒 细胞 α-醋酸萘酯酶阳性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复方中草药 淋巴细胞 细胞数量 IbDV 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凝集素对不同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民 于吉 +2 位作者 杨树宝 孙青松 秦贵信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0-493,共4页
用纯品大豆凝集素(SBA)分别对来自猪、狗、羊、兔和鸡等不同种属动物血液中的T、B淋巴细胞进行刺激,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增殖功能,同时用常规的有丝分裂源刀豆素(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T和B淋巴细胞作为对比,从而... 用纯品大豆凝集素(SBA)分别对来自猪、狗、羊、兔和鸡等不同种属动物血液中的T、B淋巴细胞进行刺激,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增殖功能,同时用常规的有丝分裂源刀豆素(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T和B淋巴细胞作为对比,从而研究SBA对不同种属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A对狗、鸡和兔T和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显著低于ConA和LPS对照组(P<0.05),对猪的SI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羊的SI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SBA对不同动物之间T、B淋巴细胞SI的影响也有差异,其中都以鸡的最高、羊的最低为显著特征;SBA对同一种动物T和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SBA对兔、狗和猪T淋巴细胞的SI高于B淋巴细胞,而羊和鸡恰好相反。SBA对不同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均有影响,尤其是对狗、兔和鸡的影响较大,而且除羊之外,其它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揭示出不同种属动物免疫细胞的糖基化模式、细胞分化过程及信号传导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凝集素(SbA)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增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V和H9AIV共感染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蔡羲 林锋强 +5 位作者 王劭 陈仕龙 程晓霞 朱小丽 李兆龙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33-536,共4页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或/和H9亚型水禽流感病毒(AIV)人工感染8日龄健康雏番鸭,应用MTT法测定感染后7、14和21d番鸭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动态,探讨MDRV或/和H9亚型AIV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8...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或/和H9亚型水禽流感病毒(AIV)人工感染8日龄健康雏番鸭,应用MTT法测定感染后7、14和21d番鸭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动态,探讨MDRV或/和H9亚型AIV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8日龄番鸭人工感染后,MDRV感染、AIV感染和共感染组番鸭血液、法氏囊和脾脏的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且共感染组番鸭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MDRV感染和AIV感染组,表明MDRV和H9AIV病毒感染均能抑制番鸭外周血液及体液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中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DRV与H9AIV共感染加重B细胞免疫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H9亚型水禽流感病毒 共感染 b淋巴细胞 增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酯苷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与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红 芦山 +2 位作者 陈舒楠 官佳懿 刘恩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连翘酯苷(FS)对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 目的分析连翘酯苷(FS)对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以及不同浓度40、80、160μg/mL的FS共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吸光度变化,ELISA和Griess法分别检测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低浓度和中浓度FS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增殖和存活率明显提高,诱导时间延长至72 h后FS明显抑制细胞转化;低浓度FS对LPS诱导脾脏B淋巴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和生存率显著提高;FS促进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分泌NO;FS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TNF-α,中浓度FS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而高浓度反而抑制其分泌。此外,FS对环磷酰胺(CY)处理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影响,对细胞NO分泌影响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FS可能通过影响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增殖 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T、B淋巴细胞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成娟 马海珍 张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及5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初诊白血病各组CD3^+、CD3^+CD4^+、CD3^+CD8^+、NK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初诊白血病各组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和ALL治疗组完全缓解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AM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P<0.05),AL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的其余各项指标及AML治疗后未缓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诊白血病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明显,完全缓解组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 NK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与氧化应激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晓青 杨友华 +3 位作者 杨荣 刘宇炜 周国勇 邱文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心肺功能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心肺功能变化与氧化应激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30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为正常对照。分别检测两组入选对象心功能参...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心肺功能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心肺功能变化与氧化应激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30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为正常对照。分别检测两组入选对象心功能参数EF%、SV%、FS%、E、A、E/A;肺功能参数FVC、FEV1、MVV、PEF;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表达频率及相关活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TNF-α、IL-4、IL-35)及氧化应激指标(MDA、ROS、SOD、TAOC)。结果:病例组研究对象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130例患者中,有103例心功能指标异常,占病例组研究对象的79.23%,而E/A异常率最高。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Dd增厚,A峰升高,EF、E峰、E/A降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肺功能各项参数明显降低;病例组130例患者中,有88例肺功能指标异常,占病例组研究对象的67.69%。而其中PEF异常率最高。病例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心功能指标EF与CD24^+细胞和CD19^+CD24^+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3及-0.457,具有负相关性,与ROS的相关系数为0.459,具有正相关性。心功能指标FS与CD24^+细胞、CD19^+CD24^+细胞的相关系数为-0.395和-0.421,具有负相关性;A峰与CD19^+cell的相关系数为0.423,具有正相关性,E/A与BTLA的相关系数为0.393,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SV与MDA、SOD呈正相关;肺功能的各项参数均与Hs-CRP及ESR呈明显的负相关;肺功能参数FVC与BTLA及CD19^+CD24^+的相关系数0.513和0.596,具有明显正相关性,与CD24^+BTLA^+、TNF-α的相关系数为-0.451和-0.351,呈明显负相关性;参数FEV1与CD19^+CD24^+、TAOC、IL-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466及0.519,呈明显正相关性,与CD24^+BTLA^+、MDA的相关系数为-0.461和-0.358,呈明显负相关性;PEF与SOD、TAOC、IL-4、IL-3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0.482、0.643及0.452,呈明显正相关性,与MDA、ROS、IL-17的相关系数为-0.451、-0.423及-0.417,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RA氧化应激失衡及细胞免疫失调贯穿于心肺功能损伤的整个过程,因此,在临床上治疗RA患者关节症状的同时,要探讨如何恢复机体氧化还原稳态,以上调BTLA水平,活化B、T细胞,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降低心肺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肺功能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病患者肺功能降低与BTLA阳性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有关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健 万磊 +4 位作者 刘磊 程园园 冯云霞 黄传兵 汪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调节性T细胞(Treg)与风湿病患者肺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选取482例风湿病患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198例,强直性脊柱炎(AS)114例、干燥综合征(SS)102例、骨关节炎(OA)68例,应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 目的探讨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调节性T细胞(Treg)与风湿病患者肺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选取482例风湿病患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198例,强直性脊柱炎(AS)114例、干燥综合征(SS)102例、骨关节炎(OA)68例,应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风湿病患者肺功能降低,外周血BTLA、Treg表达降低;与风湿病BTLA、Treg正常组比较,BTLA、Treg异常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FEF75降低(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FEV1、FEF25、FEF50分别与BTLA、Treg呈正相关,FVC、FEV1、FEF50、FEF75分别与IgA、IgM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风湿病患者肺功能降低可能与BTLA、Treg表达降低,促使T细胞、B细胞过度异常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风湿病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醇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赖成虹 李作孝 +1 位作者 江应政 邬于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方法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佐剂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仅予完全福氏佐剂。所有小鼠均于末次免疫后7~14d行游泳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进行模型鉴定。EAMG治疗组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5天起,每天胃内灌注苏木醇提取物0.2ml/只,EAMG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4周后处死小鼠,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1)EAMG对照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为(0.257±0.025),较佐剂对照组(0.147±0.022)及正常对照组(0.154±0.017)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174±0.04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EAMG对照组小鼠的B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0.789±0.101)较佐剂对照组(0.502±0.125)及正常对照组(0.493±0.09)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590±0.12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具有下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抑制N2乙酰胆碱受体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重症肌无力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功能 苏木醇提取物 昆明小鼠 功能影响 正常对照组 实验研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性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科 罗小娟 +6 位作者 王缨 刘霞 叶炳均 陈诗杨 赖建威 龙庆玲 陈运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性腺功能激素指标的影响。方法依据华南地区儿童ALL治疗协助组2016化疗方案(SCCLG-ALL-2016),对112例青春期前初发ALL儿童进行队列研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化疗前、化疗后3、6、12...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性腺功能激素指标的影响。方法依据华南地区儿童ALL治疗协助组2016化疗方案(SCCLG-ALL-2016),对112例青春期前初发ALL儿童进行队列研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化疗前、化疗后3、6、12、18月的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激素水平,按照性别及危险度分型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2例ALL患儿,男58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2.5~6.1)岁;高危型24例、中危型58例、低危型30例。正常对照组57例,男28例、女29例,中位年龄4.0(2.5~6.3)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男童低危型、中危型、高危型之间血清IN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P=0.036),化疗前后不同时间之间血清IN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67,P<0.001),化疗时间与危险度分型对于血清INHB水平存在交互效应(F=5.12,P<0.001)。女童低危型、中危型、高危型之间血清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P=0.551),化疗前后不同时间之间血清AM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2,P<0.001),化疗时间与危险度分型对于血清AMH水平存在交互效应(F=2.33,P=0.029)。结论尽管ALL儿童尚处于青春期前,SCCLG-ALL-2016化疗仍可导致其性腺功能激素指标改变,且高危型化疗影响程度高于低中危型,提示ALL儿童在化疗期间性腺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管激素 抑制素b 化疗 性腺功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对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彩云 李培锋 +2 位作者 刘明强 李成应 关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 TCA 脾脏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牛磺酸 化学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剑 沈倍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4-806,共3页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氨基酸 受体 细胞生物学功能 作用机制 口眼干燥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的成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剑 沈倍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2-683,687,共3页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未成熟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表面抗原受体 发育阶段 免疫活性 细胞凋亡 自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AC花环技术测定摘除羊只甲状腺后B淋巴细胞含量变化分析
16
作者 张书起 魏智清 +4 位作者 曹丽荣 张振汉 陈如熙 于洪川 王秀萍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采用EAC(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花环检测摘除羊只甲状腺 1a时B淋巴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 ,B淋巴细胞的数量 ,实验组羊只比对照组羊只高 6 2 5% ,差异显著 (P <0 0 5)。B淋巴细胞可转变成浆细胞 ,浆细胞合成分泌免疫... 采用EAC(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补体 )花环检测摘除羊只甲状腺 1a时B淋巴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 ,B淋巴细胞的数量 ,实验组羊只比对照组羊只高 6 2 5% ,差异显著 (P <0 0 5)。B淋巴细胞可转变成浆细胞 ,浆细胞合成分泌免疫性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提示甲状腺机能与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甲状腺 b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EAC花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缺乏影响小鼠心脏结构及心肌免疫细胞组成
17
作者 齐婷 刘成峰 +3 位作者 石爽 王军奎 王西强 李飞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对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心动超声、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μMT小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组成。结果与WT小鼠相...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对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心动超声、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μMT小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组成。结果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脏质量与小鼠体质量比及左心室质量显著减低(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01),且μMT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mRNA测序结果显示,WT小鼠及μMT小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心脏发育及肥厚型心肌病信号通路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肌具有更少的Ly6g^(+)中性粒细胞(P<0.001)、CD4^(+)阳性T淋巴细胞(P<0.01)及CD8^(+)T淋巴细胞(P<0.05)。结论B淋巴细胞缺失改变心肌中免疫细胞的组成,降低左心室质量,并增加心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心脏结构及功能 免疫细胞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鸡喉黏膜淋巴组织中的T和B淋巴细胞分布检测
18
作者 杨树宝 张英楠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鸡喉黏膜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采集不同日龄海兰白鸡的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4日龄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都首次出现... 为了解鸡喉黏膜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采集不同日龄海兰白鸡的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4日龄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都首次出现在喉黏膜中,而且都主要分布在喉腔底壁的正中黏膜嵴中;7日龄时喉黏膜中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急剧增多,并形成淋巴聚集物,CD3^(+)细胞占据淋巴聚集物的中下部区域,而Bu-1^(+)细胞主要位于淋巴聚集物外周;14日龄时Bu-1^(+)细胞虽仍主要分布于CD3^(+)细胞的外周,但分界不如7日龄时明显,有部分Bu-1^(+)细胞穿插分布于CD3^(+)细胞之间;21日龄和35日龄时,喉黏膜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更为集中;56日龄时,黏膜固有层底端出现主要由Bu-l^(+)B淋巴细胞构成的生发中心,而CD3^(+)T淋巴细胞则分布在生发中心周围的滤泡间区域。在数量变化上,随着日龄增长,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数量均逐渐增加,且14日龄之前CD3^(+)细胞数量多于Bu-1^(+)细胞,而此后各日龄Bu-1^(+)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多于CD3^(+)细胞(P<0.05)。结果表明,鸡喉黏膜中T、B淋巴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均呈现日龄相关性变化,并且其变化可以反映出14日龄之前喉黏膜以细胞免疫为主,而之后则倾向于体液免疫。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家禽喉黏膜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黏膜淋巴组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分布与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表达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赵伟 郑世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于感染后7d~21d和7d~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16d~18d和18d~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分别在14d~16d和10d~18d明显增强。法氏囊和脾脏B淋巴细胞对PMA的增殖能力分别于14d~24d和14d~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免疫器官 细胞介素-2 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重症和非重症肺炎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龙思琪 马莉 +1 位作者 陈敏 李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儿27例、非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28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T、CD3^+...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儿27例、非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28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T、CD3^+CD4^+T、CD3^+CD8^+T、CD19^+B、CD16^+CD56^+NK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CD3^+T、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1,P<0.05,P<0.01,P<0.05),而CD4/CD8比值、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非重症肺炎组CD3^+CD8^+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对照(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非重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CD3^+T、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重症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CD19+b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