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文中探讨孕妇妊娠晚期GBS带菌情况及其是否对母儿产生影响。方法收集产检孕妇共300例临床资料,孕36~38周于阴道下1/3及肛周取材,进行细...目的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文中探讨孕妇妊娠晚期GBS带菌情况及其是否对母儿产生影响。方法收集产检孕妇共300例临床资料,孕36~38周于阴道下1/3及肛周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并随访孕妇产褥感染、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结果妊娠晚期筛查出GBS阳性者25例,阴性者275例,GBS带菌率为8.3%(25/300)。剔除选择性剖宫产样本后,GBS阳性者剖宫产率大于GBS阴性者(P<0.05),且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组产褥感染率、产钳助产率、羊水污染发生率、新生儿败血症及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孕妇感染GBS可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展开更多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和早发型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围产期GBS感染死亡率高、危害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其预防和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和早发型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围产期GBS感染死亡率高、危害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其预防和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针对围产期GBS的防治制订了规范化方案[1]。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阳性孕母所分娩新生儿的转归及早期炎性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GBS筛查阳性孕妇所分娩的135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目的分析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阳性孕母所分娩新生儿的转归及早期炎性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GBS筛查阳性孕妇所分娩的135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母产前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组(n=77)及对照组(n=58)。比较两组孕母情况、患儿一般情况、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不同时间点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WBC、CRP、P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抗生素组新生儿炎性指标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0%(20/77)与48.3%(28/55),χ^(2)=6.311,P=0.012]。两组患儿分娩方式、羊水污染率、胎膜早破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生素组6、24 h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2(0.1,0.3)mg/L与0.2(0.1,0.4)mg/L,2.3(1.0,6.0)mg/L与4.0(2.8,10.5)mg/L,t=-3.137、-3.010,P值均<0.05]。135例高危新生儿中,发生早发型GBS败血症2例(1.5%)。48例(35.6%)患儿炎性指标异常,平均住院时间(6.3±1.3)d,均痊愈出院。生后24 h WBC及CRP联合检测对于发现新生儿感染意义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2。结论对GBS筛查阳性孕母分娩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生后24 h WBC及CRP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文中探讨孕妇妊娠晚期GBS带菌情况及其是否对母儿产生影响。方法收集产检孕妇共300例临床资料,孕36~38周于阴道下1/3及肛周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并随访孕妇产褥感染、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结果妊娠晚期筛查出GBS阳性者25例,阴性者275例,GBS带菌率为8.3%(25/300)。剔除选择性剖宫产样本后,GBS阳性者剖宫产率大于GBS阴性者(P<0.05),且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组产褥感染率、产钳助产率、羊水污染发生率、新生儿败血症及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孕妇感染GBS可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文摘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和早发型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围产期GBS感染死亡率高、危害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其预防和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针对围产期GBS的防治制订了规范化方案[1]。
文摘目的分析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阳性孕母所分娩新生儿的转归及早期炎性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GBS筛查阳性孕妇所分娩的135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母产前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组(n=77)及对照组(n=58)。比较两组孕母情况、患儿一般情况、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不同时间点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WBC、CRP、P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抗生素组新生儿炎性指标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0%(20/77)与48.3%(28/55),χ^(2)=6.311,P=0.012]。两组患儿分娩方式、羊水污染率、胎膜早破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生素组6、24 h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2(0.1,0.3)mg/L与0.2(0.1,0.4)mg/L,2.3(1.0,6.0)mg/L与4.0(2.8,10.5)mg/L,t=-3.137、-3.010,P值均<0.05]。135例高危新生儿中,发生早发型GBS败血症2例(1.5%)。48例(35.6%)患儿炎性指标异常,平均住院时间(6.3±1.3)d,均痊愈出院。生后24 h WBC及CRP联合检测对于发现新生儿感染意义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2。结论对GBS筛查阳性孕母分娩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生后24 h WBC及CRP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