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利钠肽对醛固酮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利钠肽受体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彤 呼海娟 +1 位作者 刘德敏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2,共9页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对醛固酮(Al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利钠肽受体A(NPR-A)表达的影响,探寻肾脏发生BNP抵抗的机制。方法将正常状态的RTEC按BNP刺激浓度依次分为10-7 M BNP组、10-6 M BNP组和10-5 M BNP组;将Ald诱导的RTEC...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对醛固酮(Al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利钠肽受体A(NPR-A)表达的影响,探寻肾脏发生BNP抵抗的机制。方法将正常状态的RTEC按BNP刺激浓度依次分为10-7 M BNP组、10-6 M BNP组和10-5 M BNP组;将Ald诱导的RTEC按BNP刺激浓度依次分为Ald+10-7 M BNP组、Ald+10-6 M BNP组和Ald+10-5 M BNP组。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TEC上NPR-A的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质膜蛋白分离技术检测NPR-A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在正常RTEC中,随着BNP刺激浓度的升高,NPR-A的mRNA含量、蛋白表达量及cGM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浓度BNP会抑制NPR-A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降低cGMP含量。在Ald诱导的RTEC中,随着BNP刺激浓度的升高,NPR-A的mRNA含量、蛋白表达量及cGMP含量均在轻微增加后急剧减少,高浓度BNP会明显抑制NPR-A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减少cGMP生成。当受到相同浓度BNP刺激时,Ald诱导的RTEC上NPR-A的转录水平及cGMP生成量均低于相应的正常RTEC。结论在正常/Ald诱导的RTEC中,胞膜和胞质上NPR-A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总蛋白水平相一致,即呈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特点,高浓度BNP会下调NPR-A水平,减少cGMP生成。心力衰竭时发生的BNP抵抗现象与肾脏NPR-A的变化密切相关,RTEC纤维化可能是BNP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利钠 肾脏 利钠受体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九月 常淑敏 +4 位作者 孙溢晗 于倩 陈贵铭 包文奇 侯爱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06例。根据是否在随访期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及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sST2和NT-proBNP对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并用Delong检验分析单用sST2或NT-proBNP及sST2联合NT-proBNP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3年,共发生MACE 62例。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均较高,左前降支病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高,LVEF较低,冠状动脉慢血流比例较大(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ST2(HR=1.018,95%CI:1.012~1.024,P<0.001)和NT-proBNP(HR=1.001,95%CI:1.000~1.010,P<0.001)均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显示,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AUC为0.854,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3.1%,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效能优于单用sST2或NT-proBNP(Z=2.119,P=0.034;Z=2.178,P=0.029)。结论:sST2、NT-proBNP是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有效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心肌梗死 N末端b利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12
3
作者 赵玉清 袁桂莉 +4 位作者 张进顺 闫青叶 李方江 王晓芸 杨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01至2012-10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出院后随访12个... 目的:探讨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01至2012-10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出院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心脏事件组和无复发事件组,心脏事件组包括心原性死亡患者及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患者,分析两组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心脏事件组血浆和肽素、NT-proBNP浓度均高于无复发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和肽素、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定的ROC曲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符合预测心脏事件的条件。将血和肽素水平为11.36 pg/mol、血NT-proBNP水平为1023.90 ng/L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两组发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和肽素、NT-proBNP浓度越高,发生心脏件的风事险越高,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和肽素、NT-proBNP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危险分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雪燕 杨跃进 +9 位作者 张健 黄洁 倪新海 党爱民 康连鸣 康晟 毛懿 吴超 马卫华 赵冬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评价 B 型利钠肽(BNP)对左心衰竭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的 BNP,并进行随访。主要临床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和再入院。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发事件组(162例),心源性再入院组(47例),心源... 目的:评价 B 型利钠肽(BNP)对左心衰竭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的 BNP,并进行随访。主要临床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和再入院。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发事件组(162例),心源性再入院组(47例),心源性死亡组(54例)。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和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回归分析法。结果:300例患者平均随访(9.5±5.6)个月,心源性再入院组[482.0(227.0,793.0)pg/ml]及心源性死亡组[565.0(327.3,1192.5)pg/ml]的 BNP 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发事件组[146.5(51.7,374.3)pg/ml](P 均<0.001)。不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 Log BNP,仅 Log BNP 与心源性死亡时间及心源性再入院时间独立相关。当分别引入 Log BNP,性别,年龄,NYHA,LVEF 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是否伴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糖尿病共10个因素,单因素分析中:Log BNP、性别、NYHA、LVEF 和室性心动过速是心源性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但进一步 COX 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 Log BNP(回归系数:0.9898;P=0.002)和室性心动过速(回归系数:0.893;P=0.005)是独立相关影响因素。两者中,又以 Log BNP 的相关性最强。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BNP 288 pg/ml 为划分有无心源性事件发生的最佳阈值点。BNP≤288 pg/ml 患者的无心源性事件生存时间约是>288 pg/ml 患者的两倍(18.06个月 vs 9.94个月,P=0.000)。结论:BNP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好。Log BNP 和室性心动过速是心源性死亡、再入院事件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利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高珣 李爱焕 +4 位作者 李娜 张玮 李雅琴 王岚 王维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128例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患者为有机磷中毒组,并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亚组41例,中度中毒亚组47例,重度中毒亚组40例。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128例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患者为有机磷中毒组,并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亚组41例,中度中毒亚组47例,重度中毒亚组40例。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给以受试者常规治疗后第1、3、5、7天进行静脉取血,检测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结果:四个时间点有机磷中毒组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机磷中毒组患者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随之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血浆B型利钠肽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浓度随着有机磷中毒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大,可用于有机磷中毒并发心肌损害的及时、有效的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心肌损害 b利钠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及与左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茹 张连祥 +7 位作者 张静霞 孙根义 刘玉洁 高明东 陈刚 萧健勇 张颖 杨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诊断价值 ,以及血浆BNP与CHF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根据病史、体征、心脏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反应等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 ,就诊后 2 4h内取静... 目的 :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诊断价值 ,以及血浆BNP与CHF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根据病史、体征、心脏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反应等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 ,就诊后 2 4h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 ,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按照心功能分级 ,Ⅰ~Ⅳ级患者血浆BNP逐步增加 (P <0 0 0 1)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 5mm的血浆BNP显著低于内径 >5 5mm者 (P <0 0 1) ;且左心室射血分数≤ 0 5 0的血浆BNP显著大于射血分数 >0 5 0者 (P <0 0 0 1)。结论 :血浆BNP水平提示能客观的反映心功能的情况 ,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手段用于CHF的诊断及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血浆 CHF b利钠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价值 左心室射血分数 水平 结论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B型利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宇 陈倩 +1 位作者 张丽 杨庭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93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时测定血清TSH和BNP浓度。结果TSH升高(>5.5μIU/ml)患者(n=46)血清BNP为(1011.07±238.27)pg/ml,高于TSH...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93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时测定血清TSH和BNP浓度。结果TSH升高(>5.5μIU/ml)患者(n=46)血清BNP为(1011.07±238.27)pg/ml,高于TSH正常(0.35~5.5μIU/ml)的患者(n=47)(769.36±169.55)pg/ml(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衰伴TSH升高患者,血清BNP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 促甲状腺激素(TSH) b利钠(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肺部超声的肺水B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E/e'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菲菲 王秋霜 +6 位作者 黄党生 张丽伟 沈东 马永江 陈强 熊敏俊 田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通过将肺部超声的肺水B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 N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肺水B线诊断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准确性。方法:纳入2016-02至2017-02期间在... 目的:通过将肺部超声的肺水B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 N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肺水B线诊断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准确性。方法:纳入2016-02至2017-02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根据肺水B线总数分为轻度肺水肿组(肺水B线<15,n=33)、中度肺水肿组(15≤肺水B线<30,n=33)和重度肺水肿组(肺水B线≥30,n=58)三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差异,以及肺水B线与NT-proB NP、E/e’、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肺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肺水B线诊断NT-proB NP≥5000 pg/ml和E/e’≥14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三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重度肺水肿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 NP水平、湿性啰音、肺淤血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轻度肺水肿组和中度肺水肿组(P<0.05)。三组病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中度肺水肿组和重度肺水肿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轻度肺水肿组(P均<0.05);而重度肺水肿组的舒张功能指标如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肺动脉压、E/e’均明显高于轻度肺水肿组(P<0.05)。肺水B线总数与NT-proB NP、E/e’和肺动脉压均呈正相关性,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r=-0.214)。肺水B线总数与NT-proB NP的相关性最好(r=0.803,P<0.001),其次为E/e’(r=0.794,P<0.001),而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最差(r=0.330,P<0.001)。肺水B线诊断NT-proB NP≥5000 pg/ml和E/e’≥14的临界值均为3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和0.768。结论:肺水B线与NT-proB NP、E/e’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肺部超声可以较准确地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心力衰竭 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血乳酸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振辉 陶丽丽 +2 位作者 陈伟燕 江子欣 刘卫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及血乳酸(Lac)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ept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1例脓毒症患者分成SMD组及非SMD组,并将SMD组再分成...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及血乳酸(Lac)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ept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1例脓毒症患者分成SMD组及非SMD组,并将SMD组再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cTnI、BNP及Lac值,并使用ROC曲线评价cTnI、BNP及La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MD组患者的cTnI、BNP及LAC较非SM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D患者中死亡组患者的血BNP、cTnI及Lac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cTnI、BNP及Lac对预测SMD患者28 d病死率均有一定的价值。结论:血BNP、cTnI及Lac有助于评估SMD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肌钙蛋白-I b利钠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浩 陈湘平 +5 位作者 李程锦 陈凤朱 林立伟 张金炎 滕真真 赵白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885,共7页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BNP水平显著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以BNP...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BNP水平显著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以BNP平均值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BNP<2400 ng/L组和BNP≥2400 ng/L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预测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N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6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血清BNP平均(2398.45±421.45)ng/L,其中高于平均值有60例,把BNP≥2400 ng/L判定为显著增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指数(CI)[优势比(OR)=0.428,95%可信区间(95%CI)=0.743~0.965,P=0.011]、左心射血分数(LVEF)(OR=0.394,95%CI=0.182~0.549,P=0.013)、乳酸(OR=1.983,95%CI=1.264~3.420,P=0.023)、内毒素(OR=6.146,95%CI=4.091~8.226,P=0.001)、降钙素原(PCT)(OR=6.513,95%CI=4.365~8.210,P=0.005)、心肌钙蛋白I(cTnI)(OR=1.144,95%CI=1.001~2.150,P=0.047)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BNP≥2400 ng/L的独立预测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CI(R=-0.514,P<0.001)、LVEF(R=-0.552,P<0.001)呈负相关,与乳酸(R=0.265,P=0.032)、cTnI(R=0.204,P=0.036)、PCT(R=0.801,P<0.001)、内毒素(R=0.765,P<0.001)呈正相关。结论LVEF、CI、乳酸、cTnI、内毒素和PCT是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患者BNP显著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中PCT和内毒素与BNP升高更为相关。内毒素及炎症反应很可能是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患者BNP明显升高的更重要刺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脓毒症 b利钠 心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利钠肽、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吕先光 刘朝中 +5 位作者 张萍 黄丛春 王俊华 高金华 黄志辉 侯亚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超声诊断仪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超声诊断仪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数值,比较正常对照组(21人),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33例),慢性心力衰竭组(61例)BNP、CRP浓度变化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BNP、CRP、LAD、LVEDD在慢性心力衰竭组均有升高,LVEF和FS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CRP、LAD、LVEDD分别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P<0.05),LVEF和FS随心功能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脏结构的重塑和非特异炎性反应,外周血BNP、CRP浓度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室结构重塑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 b利钠 C-反应蛋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大内皮素-1对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路路 吕蓉 +3 位作者 韦丙奇 周琼 季诗明 梁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大内皮素-1(Big ET-1)对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12至2010-02期间入住我院心力衰竭监护病房(HFCU)的108例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大内皮素-1(Big ET-1)对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12至2010-02期间入住我院心力衰竭监护病房(HFCU)的108例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血NT-proBNP与Big ET-1的水平,将获得的数据经Lg转换成正态后,运用ROC曲线比较其对伴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并根据ROC曲线结果评估NTproBNP联合Big ET-1对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结果:Lg NT-proBNP与LgBig ET-1 pearson相关性分析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22,P<0.001);NT-proBNP在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5,P<0.01);Big ET-1在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8,P>0.05);NT-proBNP与Big ET-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和0.672,NT-proBNP对判断伴PH心力衰竭的切点为2446.25 pg/ml,其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70.6%;Big ET-1对判断伴PH心力衰竭的切点为1.28 fmol/ml,其敏感度为69.0%,特异度为69.3%,准确度为69.1%;NT-proBNP≥2446.25 pg/ml联合Big ET-1≥1.28 fmol/ml对伴PH心力衰竭有较好的判断价值(χ2=11.194,P=0.001),但对疾病严重性(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判断方面并未发现显著性判断价值(χ2=3.755,P=0.153;χ2=1.725,P=0.189)。结论:NT-proBNP与Big ET-1对判断伴PH的心力衰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对于Big ET-1,NT-proBNP对伴PH的心力衰竭具有稍高的判断价值。NT-proBNP联合Big ET-1对伴PH心力衰竭有较好的判断价值,但其对心力衰竭严重性的判断价值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N末端b利钠 大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安松涛 李凌 +2 位作者 高传玉 齐艳艳 马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58例,发病12h内均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测定入院即刻、第1、2、5、35天时血浆NT-proBNP浓度;...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58例,发病12h内均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测定入院即刻、第1、2、5、35天时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个月,在随访期间发生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的患者列为事件组(11例),未发生上述事件的患者列为对照组(47例)。另有20例健康体检者为非事件组。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第1、2、5、35天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P<0.01),事件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呈单峰曲线,事件组呈双峰曲线。事件组LVEF入院即刻、第5天、3个月后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全模型多元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入院即刻、第1、2、5、35天血浆NT-proBNP与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血管事件的阈值分别为1025、1324、988、1210和988pg/ml。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显著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的程度对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或者死亡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N末端b利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雪燕 杨跃进 +7 位作者 倪新海 党爱民 张健 黄洁 康晟 毛懿 马卫华 赵冬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左心衰竭组)和111例对照组的血BNP值,测值与临床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左心衰竭组)和111例对照组的血BNP值,测值与临床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心衰竭组的LAD和LVEDD均显著增大(P均<0.001),LVEF显著降低(P<0.001),血BNP显著升高达16倍(P<0.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呈逐级显著升高(P均<0.001)。对照组LogBNP与年龄(r=0.328,P<0.001)和性别(r=0.221,P<0.05)呈正相关。左心衰竭组的LogBNP与NYHA分级(r=0.820,P <0.001)、LAD(r=0.263,P=0.001)和LVEDD(r=0.53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VEF(r=-0.596,P< 0.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BNP仅与NYHA分级[B(SE):0.435(0.028),P<0.001]和LVEF[B (SE):0.007(0.002),P<0.001]独立相关,且与前者的相关性最强。结论:左心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加,呈逐级显著升高,且与NYHA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利钠 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 超声心动图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与尿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木胡牙提 邓勤 +2 位作者 马依彤 张源明 程祖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尿酸浓度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时的变化及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07-03至2008-05我院住院患者中,102例因心功能失代偿而入院的CHF患者为CHF组;无CHF2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BNP、尿酸...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尿酸浓度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时的变化及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07-03至2008-05我院住院患者中,102例因心功能失代偿而入院的CHF患者为CHF组;无CHF2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BNP、尿酸和超声心动图检查,BNP浓度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尿酸浓度以自动分析仪测定。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BNP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Ⅳ级及NYHAⅢ级患者的BNP浓度均较NYHAⅡ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YHAⅣ级及NYHAⅢ级患者的尿酸浓度较对照组和NYHAⅡ级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HF时BNP浓度与NYHA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r=0.785,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负相关关系(r=-0.316,P<0.01)。CHF时尿酸浓度与NYHA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2,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CHF时BNP及尿酸浓度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尿酸的这种相关性较差。BNP评价CHF时优于尿酸。尿酸水平是反映CHF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尤其在CHF程度重(NYHAⅣ级及NYHAⅢ级)的患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b利钠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传合 李志超 +4 位作者 佟菲 韩苏 李影 崔文佳 孙志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0-995,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 72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内死亡204例。收集患...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 72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内死亡2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及相关物理检查等。应用ROC曲线确定血清胱抑素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胱抑素C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 :在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均值分别为(1.29±0.56) mg/L、(1.60±0.78) mg/L、(1.80±0.93)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胱抑素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是1.715 mg/L;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血清胱抑素C≤1.715 mg/L患者的4.877倍;多因素分析剔除其他混杂因素干扰后,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仍为血清胱抑素C≤1.715 mg/L患者的1.754倍。当患者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合并NT-proBNP> 5 000 pg/ml时,院内死亡风险是血清胱抑素C≤1.715 mg/L合并NT-proBNP≤5 000 pg/ml患者的11.77倍。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明显增加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评估较单独NT-proBNP预测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N末端b利钠 院内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泽福 万建平 +4 位作者 罗韶金 黄景文 薛世荣 杨玲 汤群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5,共3页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01、0.02、<0.001。基线至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W组8例心衰复发,B+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W组9例心衰复发,B+W组1例心衰复发,P=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利钠 袢利尿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影响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忠东 何伟雄 +7 位作者 赵一凡 夏淑轩 何波 杨涛 曹德雄 彭书崚 李珏 曹铭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Meta分析左西孟旦对失代偿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左西孟旦在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左西孟旦静脉用药后24h时BNP平均降低337.66pg/ml,其95%CI为(-296... 目的Meta分析左西孟旦对失代偿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左西孟旦在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左西孟旦静脉用药后24h时BNP平均降低337.66pg/ml,其95%CI为(-296.30,-379.02);48h时平均降低259.92pg/ml,其95%CI为(-195.76,-324.08);第1周平均降低123.09pg/ml,其95%CI为(-53.32,-195.86)。各时点心功能与用药前相比约分别增加了29%、22%、10%。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b利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尿酸水平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明洁 崔新 +3 位作者 杨成 曹琦 李德志 朱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比较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尿酸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和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06至2015-05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8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TE组107例和CHF组... 目的:比较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尿酸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和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06至2015-05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8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TE组107例和CHF组181例。对所有患者均检测血NT-proBNP和尿酸。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CHF组和PTE组患者以男性多见,在PTE组占59.8%(64/107),在CHF组占56.9%(103/181)。血NT-proBNP和尿酸水平PTE组均低于CHF组[NT-proBNP水平:(2421.7±1678.1)pg/ml vs(6964.3±3873.1)pg/ml,P<0.01和尿酸水平:(340.6±121.3)μmol/L vs(492.1±166.2)μmol/L,P<0.01]。结论:PTE组血NT-proBNP和尿酸的水平均显著低于CHF组。在结合临床背景下,血NT-proBNP和尿酸水平可能协助识别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PTE和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心房利钠肽和N端B型利钠肽原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莉 浦介麟 +3 位作者 倪新海 赵兴山 孙华毅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比较N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选取A期和B期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136... 目的:比较N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选取A期和B期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1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一般临床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以≤0.40为界),将病例组分为无症状LVSD者及有症状LVSD者,比较两者间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差异,描记NT-proANP和NT-proBNP诊断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依据ROC曲线界定最佳分界(cut-off)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8例无症状LVSD患者。病例组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症状LVSD者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有症状LVSD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诊断无症状LVSD曲线下面积NT-proANP明显大于NT-proBNP(0.806,P<0.001对0.723,P<0.05)。无症状LVSD预测最佳分界值分别为NT-proANP(1701.77)fmol/ml;NT-proBNP(345.28)fmol/ml,敏感性两者均为88.9%,阴性预测值均>98.5%。结论:血浆NT-proBNP与NT-proANP浓度均能够反映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心脏功能状态,可作为无症状LVSD的筛查指标,早期无症状LVSD筛查NT-proANP效果优于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端心房利钠 N端b利钠 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